第461章 世界上最拥挤的晚宴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最新章节!
紧张?
可能有点。
但这会儿已经感觉不到了。
激动?
那是必须的。
作为科学界的最高荣耀,这同时也是学术界乃至世界,对于一名学者的最大褒奖。
诺贝尔奖能够带来的东西,甚至远远超越了那本身的九百万克朗奖金。
单就这一点而言,就算是菲尔茨奖,也逊色了半分。
在一片雷动的掌声中,陆舟步履平稳地走上了颁奖台。
在与评审委员会短暂的对上视线时,克拉斯院士向他微笑,奥洛夫院士向他点头致意,林瑟女士面无表情,布热津斯基院士……看上去可能有点不太高兴?
显然,即便是现在,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的内部,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
但无论如何,到了现在这一刻,已经成为定局。
在一双双视线的注视下,在来自世界各地媒体新闻人的镜头的注视下,陆舟从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与那枚闪着金光的奖牌。
握着陆舟的右手晃了晃,卡尔十六式·古斯塔夫笑了笑说道。
“祝贺你,年轻的学者,我颁了这么多年的奖,你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
陆舟礼貌点头,微笑着说道:“谢谢,我敢保证,以后会越来越年轻。”
卡尔十六世笑着说道:“哈哈,但愿吧,祝愿我们的科学永远年轻!”
全场嘉宾起立致敬。
掌声再次响彻斯德哥尔摩音乐厅。
并且经久不息……
……
颁奖仪式结束之后。
按照惯例,所有获奖者与受邀前来参加仪式的宾客,将会移步到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蓝厅,参加著名的诺贝尔晚宴。
看着那坐落在湖畔旁的砖红色建筑,正在往阶梯上走去的陆舟忽然开口道:“其实上次来这里的时候我就想问了。”
斯塔凡院士和颜悦色地说道:“想问什么?或许我可以为你解答。”
陆舟环视了一眼四周,随口说道:“这里为什么叫蓝厅?我完全没有感觉到这里有哪个地方看着比较蓝。”
听到这个问题,斯塔凡院士笑了笑,用风趣地口吻说道:“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据说市政厅的设计师最初是打算将这里涂成蓝色的,为了衬托梅拉伦湖的湖景,结果最后建好了之后大家发现红砖看上去更加庄重。”
陆舟揶揄了一句:“也就是说,蓝厅其实还没完工?”
斯塔凡院士笑着说道:“从设计图的角度来讲,理论上是这样。”
不管是否“完工”,诺贝尔奖已经在这里举办了一个多世纪。对于这个在学术界可以称得上是古老的仪式,不只是学术界的人充满了兴趣,学术界之外的人也会是一样。
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人写信给诺贝尔奖基金会,申请参加晚会的资格,即便被抽到的概率和彩票中头奖没什么区别。
在主办方的接待下入座,陆舟环视了一眼蓝厅之内。
只见一排排长桌之间人头攒动,简直比报告会的现场还要拥挤。
若是要说和克拉福德奖颁奖典礼有什么区别,恐怕便是拥挤了。
一千三百人同时进餐,当所有宾客全部入座之后,每个人几乎是肩膀挨着肩膀。传说这里人均用餐空间的宽度只有40厘米,然而陆舟感觉真实情况可能比想象中的要更加严重。
很快,第一道菜上来了,是一瓶没有标签的红酒。
打开了软木塞之后,那绵密的气泡就像一串细线被拉长,从瓶底一直延伸到瓶口,持久到好像可以一直冒下去。除了典雅的花香与果香之外,那缕酒香中还带着一股烘烤橡木桶的芬芳。
为陆舟和自己在高脚杯中倒上了一杯,斯塔凡院士笑着介绍道,“芙妮,法国特级园小农香槟,甘醇、香甜是它的特点。为了满足一千多人份的供应,诺贝尔基金会专门签下了一座庄园。”
看着那澄澈的酒液,陆舟笑了笑:“你们可真会享受。”
“不只是享受,同样也是敬意,”斯塔凡院士笑着抬起了酒杯,“干杯。”
陆舟和他碰了下杯:“干杯!”
正如斯塔凡院士所描述的那样,入喉的酒液格外的甘甜,令人回味无穷。
或许,这便是胜利的味道?
……
蓝厅内气氛热火朝天,蓝厅之外也不遑多让。
虽然北欧的天已经早早黑了,但现在远远还没有到就寝时间。
不少斯德哥尔摩市当地的市民在散步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走到梅拉伦湖畔,朝着那座红砖建筑远远地往上一眼。
还有当地的华侨、留学生。
若是要说谁比陆舟和他的家人更高兴,那么无疑便是当地的华人社群了。
排除掉那些极端的人,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人来说,没有人比他们更能对同胞取得的成就感同身受。
早在十月份,当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公布化学奖的名单,整个斯德哥尔摩的华侨们便举行过一场庆祝活动。
而现在看来,当时的盛况不过是今天的预演。
因为今天聚集在这里的人,比那一天的规模要大的多。
他们手中挑着红灯笼,站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外面,沿着街边黑压压地沿着街边黑压压地站成了一片。
因为好奇,不少当地市民也加入了进来。
远远地望去,这既像是游.行,又像是过节。
这一幕,自然是逃不过记者们的眼睛。
将镜头对准了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外聚集的人群,CTV的记者小姐姐面对着镜头,用热情洋溢的声音说道。
“诺贝尔颁奖之夜,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外聚集了很多当地民众,华人华侨,以及华国留学生。他们的手里,挑着红色的灯笼,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特殊的方式,向华国学者陆舟送出最温暖、最诚挚的祝福。”
“让我们来采访下他们,看看他们此时此刻心中的感想吧!”
说着,她逮着了一名看上去比较年轻、华人面孔的路人,用好听的声音问道。
“您好,先生,请问您是留学生吗?”
穿着羽绒服的小哥点头:“是的。”
“往年12月10日,这里都是这么热闹吗?”
留学生小哥:“看情况吧,每年这个时候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外面都很热闹,只不过今年特别热闹而已。”
记者笑盈盈地问道:“请问对于陆舟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对你有什么感触吗?”
小哥爽朗地笑了笑:“这个嘛,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看到了陆教授之后,终于清楚了自己和诺贝尔奖的距离。”
记者脸上带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废话,这还要你说?
习惯性地皮了一下。
那位小哥轻轻咳嗽了一声,整了整脸上的神色,继续说道。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对我最大的触动还是,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华国学术界的进步与发展。”
“新时代的人才正在成长中,或许现在还有所欠缺,但假以时日,我相信不只是陆教授,一定会有更多来自华国本土的学者走上这个国际化的舞台,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
紧张?
可能有点。
但这会儿已经感觉不到了。
激动?
那是必须的。
作为科学界的最高荣耀,这同时也是学术界乃至世界,对于一名学者的最大褒奖。
诺贝尔奖能够带来的东西,甚至远远超越了那本身的九百万克朗奖金。
单就这一点而言,就算是菲尔茨奖,也逊色了半分。
在一片雷动的掌声中,陆舟步履平稳地走上了颁奖台。
在与评审委员会短暂的对上视线时,克拉斯院士向他微笑,奥洛夫院士向他点头致意,林瑟女士面无表情,布热津斯基院士……看上去可能有点不太高兴?
显然,即便是现在,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的内部,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
但无论如何,到了现在这一刻,已经成为定局。
在一双双视线的注视下,在来自世界各地媒体新闻人的镜头的注视下,陆舟从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与那枚闪着金光的奖牌。
握着陆舟的右手晃了晃,卡尔十六式·古斯塔夫笑了笑说道。
“祝贺你,年轻的学者,我颁了这么多年的奖,你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
陆舟礼貌点头,微笑着说道:“谢谢,我敢保证,以后会越来越年轻。”
卡尔十六世笑着说道:“哈哈,但愿吧,祝愿我们的科学永远年轻!”
全场嘉宾起立致敬。
掌声再次响彻斯德哥尔摩音乐厅。
并且经久不息……
……
颁奖仪式结束之后。
按照惯例,所有获奖者与受邀前来参加仪式的宾客,将会移步到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蓝厅,参加著名的诺贝尔晚宴。
看着那坐落在湖畔旁的砖红色建筑,正在往阶梯上走去的陆舟忽然开口道:“其实上次来这里的时候我就想问了。”
斯塔凡院士和颜悦色地说道:“想问什么?或许我可以为你解答。”
陆舟环视了一眼四周,随口说道:“这里为什么叫蓝厅?我完全没有感觉到这里有哪个地方看着比较蓝。”
听到这个问题,斯塔凡院士笑了笑,用风趣地口吻说道:“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据说市政厅的设计师最初是打算将这里涂成蓝色的,为了衬托梅拉伦湖的湖景,结果最后建好了之后大家发现红砖看上去更加庄重。”
陆舟揶揄了一句:“也就是说,蓝厅其实还没完工?”
斯塔凡院士笑着说道:“从设计图的角度来讲,理论上是这样。”
不管是否“完工”,诺贝尔奖已经在这里举办了一个多世纪。对于这个在学术界可以称得上是古老的仪式,不只是学术界的人充满了兴趣,学术界之外的人也会是一样。
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人写信给诺贝尔奖基金会,申请参加晚会的资格,即便被抽到的概率和彩票中头奖没什么区别。
在主办方的接待下入座,陆舟环视了一眼蓝厅之内。
只见一排排长桌之间人头攒动,简直比报告会的现场还要拥挤。
若是要说和克拉福德奖颁奖典礼有什么区别,恐怕便是拥挤了。
一千三百人同时进餐,当所有宾客全部入座之后,每个人几乎是肩膀挨着肩膀。传说这里人均用餐空间的宽度只有40厘米,然而陆舟感觉真实情况可能比想象中的要更加严重。
很快,第一道菜上来了,是一瓶没有标签的红酒。
打开了软木塞之后,那绵密的气泡就像一串细线被拉长,从瓶底一直延伸到瓶口,持久到好像可以一直冒下去。除了典雅的花香与果香之外,那缕酒香中还带着一股烘烤橡木桶的芬芳。
为陆舟和自己在高脚杯中倒上了一杯,斯塔凡院士笑着介绍道,“芙妮,法国特级园小农香槟,甘醇、香甜是它的特点。为了满足一千多人份的供应,诺贝尔基金会专门签下了一座庄园。”
看着那澄澈的酒液,陆舟笑了笑:“你们可真会享受。”
“不只是享受,同样也是敬意,”斯塔凡院士笑着抬起了酒杯,“干杯。”
陆舟和他碰了下杯:“干杯!”
正如斯塔凡院士所描述的那样,入喉的酒液格外的甘甜,令人回味无穷。
或许,这便是胜利的味道?
……
蓝厅内气氛热火朝天,蓝厅之外也不遑多让。
虽然北欧的天已经早早黑了,但现在远远还没有到就寝时间。
不少斯德哥尔摩市当地的市民在散步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走到梅拉伦湖畔,朝着那座红砖建筑远远地往上一眼。
还有当地的华侨、留学生。
若是要说谁比陆舟和他的家人更高兴,那么无疑便是当地的华人社群了。
排除掉那些极端的人,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人来说,没有人比他们更能对同胞取得的成就感同身受。
早在十月份,当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公布化学奖的名单,整个斯德哥尔摩的华侨们便举行过一场庆祝活动。
而现在看来,当时的盛况不过是今天的预演。
因为今天聚集在这里的人,比那一天的规模要大的多。
他们手中挑着红灯笼,站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外面,沿着街边黑压压地沿着街边黑压压地站成了一片。
因为好奇,不少当地市民也加入了进来。
远远地望去,这既像是游.行,又像是过节。
这一幕,自然是逃不过记者们的眼睛。
将镜头对准了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外聚集的人群,CTV的记者小姐姐面对着镜头,用热情洋溢的声音说道。
“诺贝尔颁奖之夜,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外聚集了很多当地民众,华人华侨,以及华国留学生。他们的手里,挑着红色的灯笼,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特殊的方式,向华国学者陆舟送出最温暖、最诚挚的祝福。”
“让我们来采访下他们,看看他们此时此刻心中的感想吧!”
说着,她逮着了一名看上去比较年轻、华人面孔的路人,用好听的声音问道。
“您好,先生,请问您是留学生吗?”
穿着羽绒服的小哥点头:“是的。”
“往年12月10日,这里都是这么热闹吗?”
留学生小哥:“看情况吧,每年这个时候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外面都很热闹,只不过今年特别热闹而已。”
记者笑盈盈地问道:“请问对于陆舟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对你有什么感触吗?”
小哥爽朗地笑了笑:“这个嘛,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看到了陆教授之后,终于清楚了自己和诺贝尔奖的距离。”
记者脸上带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废话,这还要你说?
习惯性地皮了一下。
那位小哥轻轻咳嗽了一声,整了整脸上的神色,继续说道。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对我最大的触动还是,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华国学术界的进步与发展。”
“新时代的人才正在成长中,或许现在还有所欠缺,但假以时日,我相信不只是陆教授,一定会有更多来自华国本土的学者走上这个国际化的舞台,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