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也要个储钱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你好,1983最新章节!
生产队的队部里,老板叔继续唱名:“大张罗。”
“来了来了。”
大张罗也喜滋滋地挤到前面。
车老板子瞥了他一眼,戏谑地说道:“大张罗,你行不行呀,可别像张杆子刚才似的,一高兴也发疯,俺可告诉你,你的钱可比他还多呢,发起疯来肯定更严重。”
大张罗也非常配合地一拍胸脯:“你放心,俺挺得住,绝对不会被金钱击倒!”
在大伙的嘻嘻哈哈声中,大张罗领了一百四十五块钱,这个平时喜欢嘻嘻哈哈的汉子,也忽然变得沉默了。
翻来覆去把手里的票子数了好几遍,能说会道的大张罗,张嘴想说话,却哽咽难言。
最后,他干脆举起手中的钞票,使劲在空中挥舞一下:
“以前咱们是苦哈哈,穷欢乐,这回,日子总算是有奔头啦!”
“对,有奔头啦!”
周围的人们,也纷纷挥舞手臂,出言响应。
而刘青山则抓住这个瞬间,摁下了照相机的快门儿。
这些人们勤劳而朴实,能够吃苦耐劳,缺少的,就是能够给他们领路的人而已。
一家一户的,陆陆续续都发到了钱,数量大多都在一百二十块到一百五十块之间。
家里劳动力多的,大棚蔬菜产量高的,就能多分一点。
最少的人则是哑巴爷爷,才得了不到四十块钱。
要不是仗着入股资金多一些,还真分不到啥钱,因为他在山上,大棚的营生,根本就一手没伸。
刘青山乐呵呵地把师父的钱帮着领了,他知道,哑巴爷爷根本就没有钱的概念。
等分得差不多了,已经到了下午两点多,村里的小学都放学了,看到这边围着人,不少小娃子也都凑了过来。
然后又赶紧往家跑,孩子们也知道:家里有钱,就能做一套新衣服,过年能多放几挂小鞭儿。
“杨老师,正好你过来了,快点领钱!”
看到杨红缨的身影,张队长连忙吆喝。
“啊,还有我的?”
杨红缨也有点发愣。
张队长乐呵呵地点点头:“杨老师,你户口虽然没落到咱们夹皮沟,但你只要在咱们夹皮沟一天,就是合作社的一员,这个叫……叫什么来着?”
刘青山在一旁补充:“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俺老姐这个叫知识入股。”
这一刻,性子刚强的杨红缨,眼圈都有点发红,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这份浓浓的乡情。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她真正将自己视为夹皮沟的一员。
杨红缨最后得到的钱并不多,跟哑巴爷爷差不多,但是不在于钱多钱少,关键是代表着的那种认可。
“那这些钱我先拿着,正好年末了,邮局开始订购报刊杂志,我就用这笔钱,给孩子们订阅一些儿童读物好了。”
杨红缨很是爽快地接过钱,然后就制定好了花钱计划。
这个时代,最好的儿童刊物,就属《儿童时代》和《儿童文学》,至于报纸,就订一份《中国少年报》吧。
一听说老师要订刊物,后面跟着的小老四和山杏立刻都眉开眼笑。
尤其是山杏,小家伙最喜欢安安静静坐在那看书啦。
看到这一幕,刘青山心里不免有些自责:自己这个当哥哥的,还真是太粗心了,光顾着改善家里的物质生活,忘了还有精神食粮呢。
“正好山杏也在,快点过来领钱。”
老板叔这会儿终于清闲下来,嘴里招呼着山杏。
“我?”
山杏的小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有些诧异。
“哎呀,快去啦!”
小老四不由分说,拽着山杏走过去,然后还仰着头问:“老板叔叔,我有没有呀?”
“你也有,一会叫你哥一起领回去。”
老板叔逗了小老四一句,然后就把钱递给山杏,两张拾元的,一张伍元的,还有一张五角的:“一共是二十五块五。”
这笔钱,其实是在钱玉珍名下的,只有资金和土地入股,要知道,当初刘青山可是帮山杏掏了一百八十块的。
只是因为没有劳动力,大棚也都是别人给种的,所以数额比较少。
但是对于山杏一个还不到七岁的小娃娃来说,可就一点不少了,没瞧见,旁边的老四,眼睛都直了吗?
“哥,给你钱。”
山杏将手里的四张钞票,伸到刘青山眼前。
刘青山摸摸她的小脑瓜:“五凤儿,这钱你自己存着,等哪天哥去县里,给你买一个大白猪的储钱罐,等你把储钱罐装满,就可以找你娘去啦!”
“真哒!”
山杏大叫一声,然后就扑进刘青山怀里,两个瘦弱的小肩膀,急速起伏着。
她不知道,哥哥是怎么知道她的心事的,她从来都没对任何人说起过,包括最好的小姐妹四凤儿。
但是她知道,哥哥是关心她的人,这就足够了。
刘青山也用手轻轻拍打着山杏的后背,这个小家伙太内向,什么事儿都藏在心里,要不是经常说梦话的时候,说到这事儿,他又怎么会知道呢?
虽然林芝对待山杏,跟亲生闺女一样,大姐她们,也把山杏当成亲姊妹。
可是在山杏心里,永远都有亲娘的影子。
“五凤儿,以后有事不要憋在心里,一定记着跟哥说!”
刘青山嘴里安慰着,山杏哇的一声,终于哭出声来。
屋子里的人也不免一阵叹息,杨红缨过来,掏出手绢,帮着小丫头擦眼泪,不知道怎么搞的,她竟然觉得,和山杏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然后她就听到刘青山的声音继续说着:“咱家山杏还是小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就跟你老姐一样。”
我是这样的吗?
杨红缨拧眉瞪眼的,伸手要去拧刘青山的耳朵,可惜人家早就吱溜一下,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哥,我也要个储钱罐。”
老四迈着小短腿,从后面追上去。
扑哧,山杏也忍不住笑了,脸上还带着点点泪珠。
刘青山扛着小老四,前脚刚进院,就看到后面杨红缨也背着山杏进来了,于是一起进屋。
杨红缨当然不会没完没了,她知道刘青山是逗山杏开心呢,所以就配合了一下而已。
进屋之后,刘青山掏出来一沓钱,交给母亲,虽然他是掌柜的,但钱还是由林芝经管。
“二百三十块钱,这么多,不会算错了吧?”
林芝数了一遍钱,抬起头,用手指勾勾头发,诧异地望着儿子。
刘青山嘴里嘿嘿两声:“妈,没错,咱们家的分红,是村里最多的。”
大姐刘金凤也上前帮腔:“那当然喽,入股的时候,咱家拿了一千块呢。”
“对,投入越多,收益越大。”
刘青山看到母亲眼角的笑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二娘,这是我分的钱,你先替我收着,等大哥买了储钱罐,再装里面。”
山杏也把自己那份钱递过去,林芝更开心了,贴贴山杏的小脸蛋。
小老四也不依,嚷着要储钱罐,刘青山忍不住想逗逗她:“你有钱吗?”
“当然有啦!”
老四在兜里摸了半天,然后摸出来两个五分的钢镚,捏在手上摇晃。
“瞧不出来,还是小富翁,那也给你买一个。”
刘青山扒拉了一下她的天线辫子,这时候兜里揣一毛钱的小孩儿,还真不多。
看着老四晃悠悠的小辫子,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我上次拿回来的电视,看上了吗?”
电视同样放在爷爷家,刘青山能过预见到,肯定是个招人的玩意,放在家里,会影响母亲和大姐休息,影响老四老五学习的。
至于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觉本来就少,也喜欢热闹,正好合适。
老四抢着举起小手:“看了看了,可是电视里天天下雪花,什么都看不见。”
刘金凤也笑着补充:“红缨说,是信号不好,需要竖天线,没人会弄,就等你回来呢。”
合着买回来好几天,还没看上呢。
想想也是,电视机算是屋子里最值钱的东西了,谁也不敢瞎捅咕。
等吃过晚饭,刘青山就去爷爷家,看到电视摆在柜盖上,上面蒙着一个绣花的罩子,绣着一朵艳丽的牡丹。
拿下罩子,显出来的是一辆14寸的黑白电视机,北京牌的,实际却是天津产的。
整个电视机前凸后翘,显得十分笨重,但是价格却让当时绝大部分家庭买不起。
四百多块,已经是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总和了。
而且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因为当时电视机产量有限,供不应求,想搞一张电视机票,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电视机右上角,有两个调台的旋转按钮,用手一拧,上面那个便发出咔咔的脆响。
抚摸着电视机的屏幕,刘青山满脸都是怀念,因为后来,爷爷家里买的第一台电视机,就跟这个一模一样。
那是他从城里买的二手货,可那时,爷爷的眼睛已经彻底看不见了。
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爷爷坐在电视机前面,然后歪着头听新闻联播。
想着想着,他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回头望望坐在炕沿上的爷爷,正好看到爷爷慈爱的目光也向他望来,嘴里还开着玩笑:
“三凤儿,你买的电视机还不如收音机呢,看不到人儿,听不见声儿,里面整天下雪花,要是到了夏天,会不会下雨啊?”
刘青山悄悄抹了一下眼睛:“爷,俺这就把天线杆竖起来,保准您一会就看得真真的!”
生产队的队部里,老板叔继续唱名:“大张罗。”
“来了来了。”
大张罗也喜滋滋地挤到前面。
车老板子瞥了他一眼,戏谑地说道:“大张罗,你行不行呀,可别像张杆子刚才似的,一高兴也发疯,俺可告诉你,你的钱可比他还多呢,发起疯来肯定更严重。”
大张罗也非常配合地一拍胸脯:“你放心,俺挺得住,绝对不会被金钱击倒!”
在大伙的嘻嘻哈哈声中,大张罗领了一百四十五块钱,这个平时喜欢嘻嘻哈哈的汉子,也忽然变得沉默了。
翻来覆去把手里的票子数了好几遍,能说会道的大张罗,张嘴想说话,却哽咽难言。
最后,他干脆举起手中的钞票,使劲在空中挥舞一下:
“以前咱们是苦哈哈,穷欢乐,这回,日子总算是有奔头啦!”
“对,有奔头啦!”
周围的人们,也纷纷挥舞手臂,出言响应。
而刘青山则抓住这个瞬间,摁下了照相机的快门儿。
这些人们勤劳而朴实,能够吃苦耐劳,缺少的,就是能够给他们领路的人而已。
一家一户的,陆陆续续都发到了钱,数量大多都在一百二十块到一百五十块之间。
家里劳动力多的,大棚蔬菜产量高的,就能多分一点。
最少的人则是哑巴爷爷,才得了不到四十块钱。
要不是仗着入股资金多一些,还真分不到啥钱,因为他在山上,大棚的营生,根本就一手没伸。
刘青山乐呵呵地把师父的钱帮着领了,他知道,哑巴爷爷根本就没有钱的概念。
等分得差不多了,已经到了下午两点多,村里的小学都放学了,看到这边围着人,不少小娃子也都凑了过来。
然后又赶紧往家跑,孩子们也知道:家里有钱,就能做一套新衣服,过年能多放几挂小鞭儿。
“杨老师,正好你过来了,快点领钱!”
看到杨红缨的身影,张队长连忙吆喝。
“啊,还有我的?”
杨红缨也有点发愣。
张队长乐呵呵地点点头:“杨老师,你户口虽然没落到咱们夹皮沟,但你只要在咱们夹皮沟一天,就是合作社的一员,这个叫……叫什么来着?”
刘青山在一旁补充:“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俺老姐这个叫知识入股。”
这一刻,性子刚强的杨红缨,眼圈都有点发红,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这份浓浓的乡情。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她真正将自己视为夹皮沟的一员。
杨红缨最后得到的钱并不多,跟哑巴爷爷差不多,但是不在于钱多钱少,关键是代表着的那种认可。
“那这些钱我先拿着,正好年末了,邮局开始订购报刊杂志,我就用这笔钱,给孩子们订阅一些儿童读物好了。”
杨红缨很是爽快地接过钱,然后就制定好了花钱计划。
这个时代,最好的儿童刊物,就属《儿童时代》和《儿童文学》,至于报纸,就订一份《中国少年报》吧。
一听说老师要订刊物,后面跟着的小老四和山杏立刻都眉开眼笑。
尤其是山杏,小家伙最喜欢安安静静坐在那看书啦。
看到这一幕,刘青山心里不免有些自责:自己这个当哥哥的,还真是太粗心了,光顾着改善家里的物质生活,忘了还有精神食粮呢。
“正好山杏也在,快点过来领钱。”
老板叔这会儿终于清闲下来,嘴里招呼着山杏。
“我?”
山杏的小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有些诧异。
“哎呀,快去啦!”
小老四不由分说,拽着山杏走过去,然后还仰着头问:“老板叔叔,我有没有呀?”
“你也有,一会叫你哥一起领回去。”
老板叔逗了小老四一句,然后就把钱递给山杏,两张拾元的,一张伍元的,还有一张五角的:“一共是二十五块五。”
这笔钱,其实是在钱玉珍名下的,只有资金和土地入股,要知道,当初刘青山可是帮山杏掏了一百八十块的。
只是因为没有劳动力,大棚也都是别人给种的,所以数额比较少。
但是对于山杏一个还不到七岁的小娃娃来说,可就一点不少了,没瞧见,旁边的老四,眼睛都直了吗?
“哥,给你钱。”
山杏将手里的四张钞票,伸到刘青山眼前。
刘青山摸摸她的小脑瓜:“五凤儿,这钱你自己存着,等哪天哥去县里,给你买一个大白猪的储钱罐,等你把储钱罐装满,就可以找你娘去啦!”
“真哒!”
山杏大叫一声,然后就扑进刘青山怀里,两个瘦弱的小肩膀,急速起伏着。
她不知道,哥哥是怎么知道她的心事的,她从来都没对任何人说起过,包括最好的小姐妹四凤儿。
但是她知道,哥哥是关心她的人,这就足够了。
刘青山也用手轻轻拍打着山杏的后背,这个小家伙太内向,什么事儿都藏在心里,要不是经常说梦话的时候,说到这事儿,他又怎么会知道呢?
虽然林芝对待山杏,跟亲生闺女一样,大姐她们,也把山杏当成亲姊妹。
可是在山杏心里,永远都有亲娘的影子。
“五凤儿,以后有事不要憋在心里,一定记着跟哥说!”
刘青山嘴里安慰着,山杏哇的一声,终于哭出声来。
屋子里的人也不免一阵叹息,杨红缨过来,掏出手绢,帮着小丫头擦眼泪,不知道怎么搞的,她竟然觉得,和山杏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然后她就听到刘青山的声音继续说着:“咱家山杏还是小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就跟你老姐一样。”
我是这样的吗?
杨红缨拧眉瞪眼的,伸手要去拧刘青山的耳朵,可惜人家早就吱溜一下,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哥,我也要个储钱罐。”
老四迈着小短腿,从后面追上去。
扑哧,山杏也忍不住笑了,脸上还带着点点泪珠。
刘青山扛着小老四,前脚刚进院,就看到后面杨红缨也背着山杏进来了,于是一起进屋。
杨红缨当然不会没完没了,她知道刘青山是逗山杏开心呢,所以就配合了一下而已。
进屋之后,刘青山掏出来一沓钱,交给母亲,虽然他是掌柜的,但钱还是由林芝经管。
“二百三十块钱,这么多,不会算错了吧?”
林芝数了一遍钱,抬起头,用手指勾勾头发,诧异地望着儿子。
刘青山嘴里嘿嘿两声:“妈,没错,咱们家的分红,是村里最多的。”
大姐刘金凤也上前帮腔:“那当然喽,入股的时候,咱家拿了一千块呢。”
“对,投入越多,收益越大。”
刘青山看到母亲眼角的笑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二娘,这是我分的钱,你先替我收着,等大哥买了储钱罐,再装里面。”
山杏也把自己那份钱递过去,林芝更开心了,贴贴山杏的小脸蛋。
小老四也不依,嚷着要储钱罐,刘青山忍不住想逗逗她:“你有钱吗?”
“当然有啦!”
老四在兜里摸了半天,然后摸出来两个五分的钢镚,捏在手上摇晃。
“瞧不出来,还是小富翁,那也给你买一个。”
刘青山扒拉了一下她的天线辫子,这时候兜里揣一毛钱的小孩儿,还真不多。
看着老四晃悠悠的小辫子,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我上次拿回来的电视,看上了吗?”
电视同样放在爷爷家,刘青山能过预见到,肯定是个招人的玩意,放在家里,会影响母亲和大姐休息,影响老四老五学习的。
至于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觉本来就少,也喜欢热闹,正好合适。
老四抢着举起小手:“看了看了,可是电视里天天下雪花,什么都看不见。”
刘金凤也笑着补充:“红缨说,是信号不好,需要竖天线,没人会弄,就等你回来呢。”
合着买回来好几天,还没看上呢。
想想也是,电视机算是屋子里最值钱的东西了,谁也不敢瞎捅咕。
等吃过晚饭,刘青山就去爷爷家,看到电视摆在柜盖上,上面蒙着一个绣花的罩子,绣着一朵艳丽的牡丹。
拿下罩子,显出来的是一辆14寸的黑白电视机,北京牌的,实际却是天津产的。
整个电视机前凸后翘,显得十分笨重,但是价格却让当时绝大部分家庭买不起。
四百多块,已经是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总和了。
而且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因为当时电视机产量有限,供不应求,想搞一张电视机票,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电视机右上角,有两个调台的旋转按钮,用手一拧,上面那个便发出咔咔的脆响。
抚摸着电视机的屏幕,刘青山满脸都是怀念,因为后来,爷爷家里买的第一台电视机,就跟这个一模一样。
那是他从城里买的二手货,可那时,爷爷的眼睛已经彻底看不见了。
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爷爷坐在电视机前面,然后歪着头听新闻联播。
想着想着,他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回头望望坐在炕沿上的爷爷,正好看到爷爷慈爱的目光也向他望来,嘴里还开着玩笑:
“三凤儿,你买的电视机还不如收音机呢,看不到人儿,听不见声儿,里面整天下雪花,要是到了夏天,会不会下雨啊?”
刘青山悄悄抹了一下眼睛:“爷,俺这就把天线杆竖起来,保准您一会就看得真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