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妖小说网 > 李易峰自传随笔集:1987了 > 第2章 理想的工作
第2章 理想的工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李易峰自传随笔集:1987了最新章节!
不同凡响的时刻
我一直坚定地认定自己会成为一个明星。我从来没有想过别的职业可能,也没有想过要留任何“后路”。我始终都在等待一个“不同凡响”的时刻到来。
怀着这个模糊的大方向,没有具体的计划或者步骤,我甚至从没担心过“万一”:万一这个梦想无法达成怎么办?万一等不到成事的那一天怎么办?我只有一腔无来由的自信——我肯定会做出一些事情来,而且不会是简单的事情。我不会只是一个普通简单的人。
我以选秀歌手的身份出道,但比赛结束后,我就渐渐滑入了漫长的平淡期,没有绯闻也没有新闻,在公众心里没什么特别的存在感。那时的我就好像在一条黑漆漆的隧道里摸索前行,不知道要走多久,眼前才会骤然一亮,豁然开朗。那些夜里我常常茫然地望着窗外,远远近近的高楼在夜色里落下层层叠叠的黑影。偶尔我会长叹一口气,觉得自己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可使。那时来自外界的绝大部分回馈都是打击,我常常在晚上冒出许多胡思乱想,担心着各种各样的“怎么办”:怎么去应对采访?上综艺节目怎样才算有“点”?很多个晚上我都睁眼躺到天亮,但醒来见到灿烂阳光一片,就什么都忘了。
那个阶段的滋味不好受,但我从未丢失过信心。那时不管环境也好,自己也好,都没有真正做好准备,我知道,我还没找到最恰当的立足点,属于我的时刻还没有到来。发专辑效果平平,我也不觉得失望,因为原本就没抱特别的希望。我很清楚唱歌不是自己最强的技能,也不会让我一鸣惊人。我谢绝了公司让我上综艺节目的安排,周围人都觉得我疯了,多好的机会啊!但我知道,即使站在现场,我最多只能做块“布景板”,即使因为一期节目多一些人认识我,效果也极其有限。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选秀比赛的过程已经让我明白,“人气”这种东西很虚,没有作品的支撑,一时之间再高涨的热度也支撑不了多久。
我很清楚,要走更长远的路,就必须成为一个演员。刚开始拍电视剧的时候,我和明道他们一起去台湾宣传,我担当的是“举话筒”的角色:话筒递到我手里,我说一句“谢谢大家”就传给别人。走红地毯时,别人都有尖叫声相伴,但没人叫得出我的名字,那个场景也没有让我感到心酸或失落——既然还没有作品可以证明你的价值,就需要更耐心的等待和时间的酝酿。
我不急,但公司急。他们给我安排应对媒体的训练,试图争取一些新闻点,但在我看来,他们只是在逃避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比如本身的业务能力。我不想被这些所谓的模式左右。在采访里抖几句机灵话,适时卖惨给自己加戏,就算能博得几个娱乐新闻的标题,吸引到一些注意,也不是长久之策。我始终坚信一点,有了好的作品,才能有好的心态。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别人才会看到你、记住你,哪怕你不说话,也会成为人群的焦点。
电视剧《古剑奇谭》是我的转折点。那个夏天,“百里屠苏”这个角色让我成了新媒体热搜榜上的常客。电视剧播到第三个星期的时候,我和陈伟霆一起从上海去香港工作,在机场的时候突然看到许多粉丝在送机。第一次面对那种排山倒海一样的尖叫声,我们两个都很兴奋:哇,终于轮到我们了。预感是很奇怪的东西,虽然同期前后我还拍摄了其他一些作品,但在《古剑奇谭》播出前,我就隐隐认定,那个期待已久的时刻快来了。
爆炸式的关注度一度也让我在接受采访时感到紧张,怎么这个也会问,那个也会提?都是完全料想不到的问题。我对自己说,一定要保持镇定,把控住场面,这样人家才会觉得,你接得住这份关注,有潜力成为更好的演员;我还对自己说,一切才刚刚开始,不能把所有的轴都给压了。
让我欣慰的是,我从小的梦想不是一场空想。别人的方式再成功也不一定适用于我,只有按照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往前走,我才能接近理想。可能是自信,可能是所有的挫败感没有打击到我的核心价值观,又或许是我并没有真正考虑过失败的可能,才渐渐有了现在的成绩。人要信一点“吸引力法则”,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不单一的标准
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都还不错,小学拿过的双百分是我的历史亮点。可惜,升入高中后,所有人都在拼命读书,我却不怎么认真,差距就出来了。我特别不擅长理科,一上数学课就犯困,物理、化学也让我头疼,考试前每一门心里都没底,临时的佛脚都抱不上。考卷上的选择题,第三道往后就不会了,大题第一道答完,第二道就只能勉强把所有能想起来的公式都列一下,从形式上争取到一点儿分数都好,再往后,就彻底无计可施了。有一回前排的同学“帮助”我,用手势指导我答案,两人配合过于默契,我考了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分。作弊本来只是蒙混过关的下策,我还是有廉耻心的,非常不好意思。
要是时间可以倒回,我想回到高中重新好好念一次书,看看是真没那个天分呢,还是只是没用功而已。分享这些过往的糗事是因为,我认为读书并不是唯一通往成功的路,成绩也不是评判一个学生将来的唯一标准。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碰上一些衡量优秀的标准,有些看得见,有些看不见。但如果你只有十岁,怎么可能在学校里就定下了终生的方向呢?后面的路还长着呢,谁能一眼看到头。
我也看到过一些新闻,一些微商或者网红在短时间内就靠做生意发了大财,他们好像也不需要特别的知识积累,也没有付出特别的努力,一切都自然到来,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想说的是,在学校里成绩不拔尖的人,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也可以有很好的发展,不应该因此就失去了自信,或者被老师一些暂时的评价打消了希望。
进初中的时候,我是个体育特长生。一位老师看了我的资料就想当然地认为,“特长生嘛,多半都是小混混”。第一次见我父母的时候,他就用一种意味深长的口气说:“我们以后会经常见面的。”我的父母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只说:“看吧。”那时我刚入学,他完全不了解我,不知道我性格很乖,连学人家把校服裤腿翻卷起来都不愿意——在我心里那是“坏学生”的做法,和他的想象相去甚远。
我毕业时,那位老师特地来找我道歉,他以为自己很有经验,却在我这儿看走了眼。我很庆幸时间改变了他最初的偏见,但我们还是随处都会遇到类似的评判,一时一刻的标准,单一的价值体系,都充满了武断和主观。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人都需要真诚的鼓励,多一些换位思考不好吗?
大学我就读的专业是播音与主持,不过念了一年我就去参加“好男儿”比赛了,普通话没能练到真正意义上的字正腔圆。学校的学习有种种遗憾,但我坚信,学习本身不应该只限于某个特定的阶段,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一个人能够成长,更重要的是拥有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后主动寻找渠道,比强制的方式要有效很多。比如现在,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学好外语的愿望特别迫切。眼下没有特别固定完整的时间段上课,但我有很多实践的机会,事情总是有两面性,取其长就好。
黄头发,黑西装
既然立志当明星,我当然要拥有对得起这个理想的形象。男生的发型是重中之重,从读书期间开始,每天起床后我都要洗了头发才出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染发风潮刚刚兴起,偏巧我天生发色偏黄,老师还一度怀疑我小小年纪就赶时髦,直到把妈妈请到学校说明,才解开了误会。
我在班级里一直属于“行头”比较多的那种“时髦人”,不过既然学校规定穿校服,我最多也就在内搭的T恤上换换花样。参加“好男儿”比赛的时候,选手的造型基本都由造型师安排。不过,时代审美有局限,而且比赛也需要服装夸张些,现在偶尔翻到一些当时沾沾自喜觉得挺帅的造型,我只能皱眉头,说……那都什么呀。
我至今都记得第一次穿上西装时的兴奋。大学一年级时有一个典礼,所有男生都要求穿正装出席。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终于轮到我了!小时候,每次看爸爸穿上西装都觉得帅到不行,超级偶像刘德华在电影里西装笔挺的潇洒模样也一直是我的向往。
西装是学校统一发的。那时的我完全没概念,哪里懂什么才是真正的合身,袖子不长就是唯一标准。套上西装,换上自己买的皮鞋,我迫不及待地在楼下走来走去,听皮鞋在地板上“嗒嗒嗒”的声音,心里满是得意,觉得自己像变了个人。
一群男生都是初尝西装的滋味,变着法子摆姿势合影,自以为狂跩酷炫。签约唱片公司后,我的老板无意中看到我们那次的合影,居然评价我“看起来像个不良少年”。我一直为此感到纳闷:虽然实际效果和我们的想象可能有点儿差距,但我毕竟穿着西装,怎么会给别人留下那样的印象?至今都觉得又是不解,又是好笑。
现在穿西装的机会多了,我也享受穿正装的感觉。每次去国外我都特别期待正装打扮,觉得是尝试的好机会,毕竟在国内,要是为了去吃顿饭都特地穿上西装,好像也太过隆重了。
平时出门,一般搭个两三套衣服我就能找到满意的造型,但如果那天运气不好,就怎么都找不到“对”的感觉。杂志是我的灵感来源之一,看到不错的造型我会记在心里,下次出门依样画葫芦试试。外出工作时,我不会把一堆“可穿可不穿”的备选盲目塞进箱子里,而是按照可能出席的场合事先搭配好全套,到时候依次取出就好。
我很喜欢别具风格的小饰品,自己购买之外,最开心的就是收到品牌的礼物。有时戴上那些还没有上市的别致小玩意儿,人群里独一无二的感觉好极了。为了寻找“独一无二”,在国外买东西时我会有点儿“肆无忌惮”,喜欢的就收,都不看价格。去年查完账后我吓了一跳,花销这么厉害,暗自反省应该更节约一些。身为金牛座,我并不把“节俭”视为最高准则,能够自食其力,能够让自己开心、让周围人一起享受,这才是钱本来的意义。
去国外参加时装周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除了能看到最新的时装和饰品,也可以和设计师见面,直接的交流也是一种资源的积累。第一次去时装周的时候我出席了好几个品牌的发布会,连轴转到有些晕乎。第一次坐在嘉宾席上,我又兴奋又不知所措,有了认可度我才可以坐在第一排,但怎样才能表现得专业一点儿呢?应该摆出怎样的姿势表情才不丢份儿呢?我默默观察了一下对面的贝克汉姆,嗯,专注一点就好。之后我就要求每次只去参加一个品牌的活动,在时间和心态上都可以从容一些。
出席红毯之类的正式场合,我更偏爱简单利落的正装加领结。作为一个演员,我希望“脸”是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而不是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造型。拍杂志或广告就不同,既然强调创意,任何造型我都愿意尝试——当然,最好不要太过夸张。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静态的照片和动态的影像都需要角色扮演,但拍照比拍片更需要技巧。我在摄像机前可以更自然连贯地做任何动作,但拍照时要更明白摄影师的“点”,动作不能太急、太快,不然成品很容易变成“移动的表情包”。
歌手的自觉
我当然做过白日梦:满大街都在播我的某首金曲,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都能熟悉到张口就来。但梦也只是梦。
很多人都说,眼下的音乐市场江河日下,他们总忍不住回望“黄金时代”,那时人才辈出,金曲不断。但我入行的时候,整个市场已经不在巅峰期,我无法感同身受那种留恋过去的情结,所以不会因为现在的状况失望,也没有背水一战的责任感。我只是喜欢唱歌。现在的身份偏向演员,我更少了一份“功利心”:出一首单曲也好,出一张专辑也好;在线上免费播放也好,灌录成CD也好;它不一定要得到许多关注,也不一定要打上榜单或者发行到一定的数量——有趣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我有自知之明,我唱歌的天分没那么高,像张杰那么厉害的水准我这辈子都难以企及。天赋之外,职业歌手需要持之以恒的体能和嗓音训练,不管身在何地都要坚持每天跑步两小时增加肺活量,我自问做不到。还有,不管是什么演出,千万别安排我跳舞,协调性先天不足,我不想献丑。
奇怪的是,开始拍戏后,我突然“丧失”了记歌词的能力,以前这明明是我的强项。我只能安慰自己:也许只是按照工作的切实需要,它已经自动转变成了快速记忆台词的能力。要是歌词上下句出现排比或者同义反复的句子,往往唱完第一句后,我就怎么也想不起来第二句是什么了。演唱会上我不得不盯着提词器看,但我更想看观众的反应。升降台上升的那几秒里,我总会取下一边耳塞,感受一下四面八方的尖叫,和“哇”的声浪。那一瞬间,我好像成了世界之王——特别满足,特别带劲儿。
每次开演唱会我都挺感慨的。特别在成都体育场的时候,想到小时候来这里看过那么多场足球比赛,追过那么多人的演唱会,此时此刻,我自己竟然站在同一个舞台上。那个体育场可以容纳一万多名观众,一想到那么多人都是为我而来,心里就特别感动。现场总会发生许多不可控的事情,最让我担心的是破音。但如果真的发生了这个尴尬的情况,我反而会放松下来,这关都过了,就放开唱吧。技术不够好,我只能靠诚恳来弥补。开唱之前我会先和粉丝们道歉,我唱得不好,谢谢你们来。
不论是开演唱会还是出席颁奖典礼我都很少紧张,但要在冯小刚导演的喜剧电影20周年纪念晚会上唱歌,我真有点儿发怵。台下坐着的都是同行,我很犹豫,不知道是否应该尽歌手的责任和观众们互动一下,还是全程高冷就好,怎么做都有点儿怪怪的。好在我身上有一个看不见的开关,站上舞台的瞬间就能开启,虽然候场的时候总是紧张到不知如何是好,但一踏上舞台,就什么都忘了。
拍摄电影《老炮儿》的时候我的档期很紧张,但我硬是咬牙从中挤出时间来筹备了一系列演唱会,那是我对粉丝的承诺。第一场在北京举行,从头到尾我都沉浸在亢奋的状态里,时不时被各种感慨和感动淹没。那天唱完最后一首后,我和大家一起尖叫,和团队在台上拍照,情绪一直没下来。因为第二天一早就要进组,我特别要求不必安排庆功宴,觉得疯得差不多了,就自己回家了。
那天晚上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我有点儿后悔,问自己为什么要把时间安排得那么紧凑,连个缓冲的余地都没有。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特别想找人聊聊,把刚才没撤干净的高昂劲儿挥洒一下。我刷微博刷朋友圈,看着一张张现场照片,仿佛那个站在台上的人不是我。但我也怕耽误第二天的工作,只得强逼着自己闭上眼睛,可一宿都乱梦不断。我知道,第二天一到片场,我就会进入另一个角色,在他的世界里琢磨他的故事,我的兴奋只能留在今夜,一切仿佛从未发生过。
不同凡响的时刻
我一直坚定地认定自己会成为一个明星。我从来没有想过别的职业可能,也没有想过要留任何“后路”。我始终都在等待一个“不同凡响”的时刻到来。
怀着这个模糊的大方向,没有具体的计划或者步骤,我甚至从没担心过“万一”:万一这个梦想无法达成怎么办?万一等不到成事的那一天怎么办?我只有一腔无来由的自信——我肯定会做出一些事情来,而且不会是简单的事情。我不会只是一个普通简单的人。
我以选秀歌手的身份出道,但比赛结束后,我就渐渐滑入了漫长的平淡期,没有绯闻也没有新闻,在公众心里没什么特别的存在感。那时的我就好像在一条黑漆漆的隧道里摸索前行,不知道要走多久,眼前才会骤然一亮,豁然开朗。那些夜里我常常茫然地望着窗外,远远近近的高楼在夜色里落下层层叠叠的黑影。偶尔我会长叹一口气,觉得自己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可使。那时来自外界的绝大部分回馈都是打击,我常常在晚上冒出许多胡思乱想,担心着各种各样的“怎么办”:怎么去应对采访?上综艺节目怎样才算有“点”?很多个晚上我都睁眼躺到天亮,但醒来见到灿烂阳光一片,就什么都忘了。
那个阶段的滋味不好受,但我从未丢失过信心。那时不管环境也好,自己也好,都没有真正做好准备,我知道,我还没找到最恰当的立足点,属于我的时刻还没有到来。发专辑效果平平,我也不觉得失望,因为原本就没抱特别的希望。我很清楚唱歌不是自己最强的技能,也不会让我一鸣惊人。我谢绝了公司让我上综艺节目的安排,周围人都觉得我疯了,多好的机会啊!但我知道,即使站在现场,我最多只能做块“布景板”,即使因为一期节目多一些人认识我,效果也极其有限。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选秀比赛的过程已经让我明白,“人气”这种东西很虚,没有作品的支撑,一时之间再高涨的热度也支撑不了多久。
我很清楚,要走更长远的路,就必须成为一个演员。刚开始拍电视剧的时候,我和明道他们一起去台湾宣传,我担当的是“举话筒”的角色:话筒递到我手里,我说一句“谢谢大家”就传给别人。走红地毯时,别人都有尖叫声相伴,但没人叫得出我的名字,那个场景也没有让我感到心酸或失落——既然还没有作品可以证明你的价值,就需要更耐心的等待和时间的酝酿。
我不急,但公司急。他们给我安排应对媒体的训练,试图争取一些新闻点,但在我看来,他们只是在逃避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比如本身的业务能力。我不想被这些所谓的模式左右。在采访里抖几句机灵话,适时卖惨给自己加戏,就算能博得几个娱乐新闻的标题,吸引到一些注意,也不是长久之策。我始终坚信一点,有了好的作品,才能有好的心态。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别人才会看到你、记住你,哪怕你不说话,也会成为人群的焦点。
电视剧《古剑奇谭》是我的转折点。那个夏天,“百里屠苏”这个角色让我成了新媒体热搜榜上的常客。电视剧播到第三个星期的时候,我和陈伟霆一起从上海去香港工作,在机场的时候突然看到许多粉丝在送机。第一次面对那种排山倒海一样的尖叫声,我们两个都很兴奋:哇,终于轮到我们了。预感是很奇怪的东西,虽然同期前后我还拍摄了其他一些作品,但在《古剑奇谭》播出前,我就隐隐认定,那个期待已久的时刻快来了。
爆炸式的关注度一度也让我在接受采访时感到紧张,怎么这个也会问,那个也会提?都是完全料想不到的问题。我对自己说,一定要保持镇定,把控住场面,这样人家才会觉得,你接得住这份关注,有潜力成为更好的演员;我还对自己说,一切才刚刚开始,不能把所有的轴都给压了。
让我欣慰的是,我从小的梦想不是一场空想。别人的方式再成功也不一定适用于我,只有按照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往前走,我才能接近理想。可能是自信,可能是所有的挫败感没有打击到我的核心价值观,又或许是我并没有真正考虑过失败的可能,才渐渐有了现在的成绩。人要信一点“吸引力法则”,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不单一的标准
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都还不错,小学拿过的双百分是我的历史亮点。可惜,升入高中后,所有人都在拼命读书,我却不怎么认真,差距就出来了。我特别不擅长理科,一上数学课就犯困,物理、化学也让我头疼,考试前每一门心里都没底,临时的佛脚都抱不上。考卷上的选择题,第三道往后就不会了,大题第一道答完,第二道就只能勉强把所有能想起来的公式都列一下,从形式上争取到一点儿分数都好,再往后,就彻底无计可施了。有一回前排的同学“帮助”我,用手势指导我答案,两人配合过于默契,我考了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分。作弊本来只是蒙混过关的下策,我还是有廉耻心的,非常不好意思。
要是时间可以倒回,我想回到高中重新好好念一次书,看看是真没那个天分呢,还是只是没用功而已。分享这些过往的糗事是因为,我认为读书并不是唯一通往成功的路,成绩也不是评判一个学生将来的唯一标准。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碰上一些衡量优秀的标准,有些看得见,有些看不见。但如果你只有十岁,怎么可能在学校里就定下了终生的方向呢?后面的路还长着呢,谁能一眼看到头。
我也看到过一些新闻,一些微商或者网红在短时间内就靠做生意发了大财,他们好像也不需要特别的知识积累,也没有付出特别的努力,一切都自然到来,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想说的是,在学校里成绩不拔尖的人,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也可以有很好的发展,不应该因此就失去了自信,或者被老师一些暂时的评价打消了希望。
进初中的时候,我是个体育特长生。一位老师看了我的资料就想当然地认为,“特长生嘛,多半都是小混混”。第一次见我父母的时候,他就用一种意味深长的口气说:“我们以后会经常见面的。”我的父母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只说:“看吧。”那时我刚入学,他完全不了解我,不知道我性格很乖,连学人家把校服裤腿翻卷起来都不愿意——在我心里那是“坏学生”的做法,和他的想象相去甚远。
我毕业时,那位老师特地来找我道歉,他以为自己很有经验,却在我这儿看走了眼。我很庆幸时间改变了他最初的偏见,但我们还是随处都会遇到类似的评判,一时一刻的标准,单一的价值体系,都充满了武断和主观。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人都需要真诚的鼓励,多一些换位思考不好吗?
大学我就读的专业是播音与主持,不过念了一年我就去参加“好男儿”比赛了,普通话没能练到真正意义上的字正腔圆。学校的学习有种种遗憾,但我坚信,学习本身不应该只限于某个特定的阶段,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一个人能够成长,更重要的是拥有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后主动寻找渠道,比强制的方式要有效很多。比如现在,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学好外语的愿望特别迫切。眼下没有特别固定完整的时间段上课,但我有很多实践的机会,事情总是有两面性,取其长就好。
黄头发,黑西装
既然立志当明星,我当然要拥有对得起这个理想的形象。男生的发型是重中之重,从读书期间开始,每天起床后我都要洗了头发才出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染发风潮刚刚兴起,偏巧我天生发色偏黄,老师还一度怀疑我小小年纪就赶时髦,直到把妈妈请到学校说明,才解开了误会。
我在班级里一直属于“行头”比较多的那种“时髦人”,不过既然学校规定穿校服,我最多也就在内搭的T恤上换换花样。参加“好男儿”比赛的时候,选手的造型基本都由造型师安排。不过,时代审美有局限,而且比赛也需要服装夸张些,现在偶尔翻到一些当时沾沾自喜觉得挺帅的造型,我只能皱眉头,说……那都什么呀。
我至今都记得第一次穿上西装时的兴奋。大学一年级时有一个典礼,所有男生都要求穿正装出席。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终于轮到我了!小时候,每次看爸爸穿上西装都觉得帅到不行,超级偶像刘德华在电影里西装笔挺的潇洒模样也一直是我的向往。
西装是学校统一发的。那时的我完全没概念,哪里懂什么才是真正的合身,袖子不长就是唯一标准。套上西装,换上自己买的皮鞋,我迫不及待地在楼下走来走去,听皮鞋在地板上“嗒嗒嗒”的声音,心里满是得意,觉得自己像变了个人。
一群男生都是初尝西装的滋味,变着法子摆姿势合影,自以为狂跩酷炫。签约唱片公司后,我的老板无意中看到我们那次的合影,居然评价我“看起来像个不良少年”。我一直为此感到纳闷:虽然实际效果和我们的想象可能有点儿差距,但我毕竟穿着西装,怎么会给别人留下那样的印象?至今都觉得又是不解,又是好笑。
现在穿西装的机会多了,我也享受穿正装的感觉。每次去国外我都特别期待正装打扮,觉得是尝试的好机会,毕竟在国内,要是为了去吃顿饭都特地穿上西装,好像也太过隆重了。
平时出门,一般搭个两三套衣服我就能找到满意的造型,但如果那天运气不好,就怎么都找不到“对”的感觉。杂志是我的灵感来源之一,看到不错的造型我会记在心里,下次出门依样画葫芦试试。外出工作时,我不会把一堆“可穿可不穿”的备选盲目塞进箱子里,而是按照可能出席的场合事先搭配好全套,到时候依次取出就好。
我很喜欢别具风格的小饰品,自己购买之外,最开心的就是收到品牌的礼物。有时戴上那些还没有上市的别致小玩意儿,人群里独一无二的感觉好极了。为了寻找“独一无二”,在国外买东西时我会有点儿“肆无忌惮”,喜欢的就收,都不看价格。去年查完账后我吓了一跳,花销这么厉害,暗自反省应该更节约一些。身为金牛座,我并不把“节俭”视为最高准则,能够自食其力,能够让自己开心、让周围人一起享受,这才是钱本来的意义。
去国外参加时装周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除了能看到最新的时装和饰品,也可以和设计师见面,直接的交流也是一种资源的积累。第一次去时装周的时候我出席了好几个品牌的发布会,连轴转到有些晕乎。第一次坐在嘉宾席上,我又兴奋又不知所措,有了认可度我才可以坐在第一排,但怎样才能表现得专业一点儿呢?应该摆出怎样的姿势表情才不丢份儿呢?我默默观察了一下对面的贝克汉姆,嗯,专注一点就好。之后我就要求每次只去参加一个品牌的活动,在时间和心态上都可以从容一些。
出席红毯之类的正式场合,我更偏爱简单利落的正装加领结。作为一个演员,我希望“脸”是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而不是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造型。拍杂志或广告就不同,既然强调创意,任何造型我都愿意尝试——当然,最好不要太过夸张。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静态的照片和动态的影像都需要角色扮演,但拍照比拍片更需要技巧。我在摄像机前可以更自然连贯地做任何动作,但拍照时要更明白摄影师的“点”,动作不能太急、太快,不然成品很容易变成“移动的表情包”。
歌手的自觉
我当然做过白日梦:满大街都在播我的某首金曲,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都能熟悉到张口就来。但梦也只是梦。
很多人都说,眼下的音乐市场江河日下,他们总忍不住回望“黄金时代”,那时人才辈出,金曲不断。但我入行的时候,整个市场已经不在巅峰期,我无法感同身受那种留恋过去的情结,所以不会因为现在的状况失望,也没有背水一战的责任感。我只是喜欢唱歌。现在的身份偏向演员,我更少了一份“功利心”:出一首单曲也好,出一张专辑也好;在线上免费播放也好,灌录成CD也好;它不一定要得到许多关注,也不一定要打上榜单或者发行到一定的数量——有趣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我有自知之明,我唱歌的天分没那么高,像张杰那么厉害的水准我这辈子都难以企及。天赋之外,职业歌手需要持之以恒的体能和嗓音训练,不管身在何地都要坚持每天跑步两小时增加肺活量,我自问做不到。还有,不管是什么演出,千万别安排我跳舞,协调性先天不足,我不想献丑。
奇怪的是,开始拍戏后,我突然“丧失”了记歌词的能力,以前这明明是我的强项。我只能安慰自己:也许只是按照工作的切实需要,它已经自动转变成了快速记忆台词的能力。要是歌词上下句出现排比或者同义反复的句子,往往唱完第一句后,我就怎么也想不起来第二句是什么了。演唱会上我不得不盯着提词器看,但我更想看观众的反应。升降台上升的那几秒里,我总会取下一边耳塞,感受一下四面八方的尖叫,和“哇”的声浪。那一瞬间,我好像成了世界之王——特别满足,特别带劲儿。
每次开演唱会我都挺感慨的。特别在成都体育场的时候,想到小时候来这里看过那么多场足球比赛,追过那么多人的演唱会,此时此刻,我自己竟然站在同一个舞台上。那个体育场可以容纳一万多名观众,一想到那么多人都是为我而来,心里就特别感动。现场总会发生许多不可控的事情,最让我担心的是破音。但如果真的发生了这个尴尬的情况,我反而会放松下来,这关都过了,就放开唱吧。技术不够好,我只能靠诚恳来弥补。开唱之前我会先和粉丝们道歉,我唱得不好,谢谢你们来。
不论是开演唱会还是出席颁奖典礼我都很少紧张,但要在冯小刚导演的喜剧电影20周年纪念晚会上唱歌,我真有点儿发怵。台下坐着的都是同行,我很犹豫,不知道是否应该尽歌手的责任和观众们互动一下,还是全程高冷就好,怎么做都有点儿怪怪的。好在我身上有一个看不见的开关,站上舞台的瞬间就能开启,虽然候场的时候总是紧张到不知如何是好,但一踏上舞台,就什么都忘了。
拍摄电影《老炮儿》的时候我的档期很紧张,但我硬是咬牙从中挤出时间来筹备了一系列演唱会,那是我对粉丝的承诺。第一场在北京举行,从头到尾我都沉浸在亢奋的状态里,时不时被各种感慨和感动淹没。那天唱完最后一首后,我和大家一起尖叫,和团队在台上拍照,情绪一直没下来。因为第二天一早就要进组,我特别要求不必安排庆功宴,觉得疯得差不多了,就自己回家了。
那天晚上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我有点儿后悔,问自己为什么要把时间安排得那么紧凑,连个缓冲的余地都没有。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特别想找人聊聊,把刚才没撤干净的高昂劲儿挥洒一下。我刷微博刷朋友圈,看着一张张现场照片,仿佛那个站在台上的人不是我。但我也怕耽误第二天的工作,只得强逼着自己闭上眼睛,可一宿都乱梦不断。我知道,第二天一到片场,我就会进入另一个角色,在他的世界里琢磨他的故事,我的兴奋只能留在今夜,一切仿佛从未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