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享受生命里的无上美妙(1)
推荐阅读: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最新章节!
一天下午,好友张楠来访。
一壶清香四溢的铁观音茶,当然事先就已准备好。
寒喧间,张楠忽然说道:“请教一个问题:什么是‘南无阿弥陀佛’?”
她知道我是学佛的,所以这样问我。
“什么是‘南无阿弥陀佛’?”
简单地说,“南无”正确的读音应为“那摩”,是印度梵语Namo的音译。“南无”是“皈依、礼敬”的意思。那么,“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也是音译,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的意思,“佛”也称“佛陀”,是无上觉悟者的意思。连起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礼敬有着无量光明和无量寿命的无上觉悟者。
不过,以上所说的这些,还只是世俗意义上的解释。确切地讲,“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至少有三种含义:世俗义、功德无量义和不可说义。一是世俗义,如上所说。二是功德无量义,意思是说,“若人恭敬心,入于塔庙中;一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就是说,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一心恭敬地口诵“南无佛”,就已经种下成佛的种子,成佛就只是早晚的事情了。三是不可说义,既然不可说,当然也就无法说了,意思就是让人各自参究证悟了。
按照通常的说法,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里的佛。在佛教经典《阿弥陀经》里是这样描述的:
那时,释迦牟尼佛告诉他的大弟子舍利弗说:“从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越过十万亿佛国净土,有一个世界名叫”极乐世界”,这块土地上也有位佛陀,佛号名称”阿弥陀”,如今正在那里演说佛法。舍利弗啊,那块土地什么原因名叫”极乐”呢?因为啊,那个佛国的众生们啊,没有众多的苦恼,只有享受不尽的欢乐,所以就叫”极乐世界”。”
在佛教里,向来有着“三千大千世界”的说法。也就是说,由太阳和月亮所照的范围为一个世界。一千个世界合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称为大千世界,总合起来就是“三千大千世界”。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娑婆”是“堪忍”和“缺憾”的意思。就是说“娑婆世界”是一个难堪忍受的地方,一个充满了缺陷、遗憾、烦恼和痛苦的地方。
位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西方呢,有一个世界叫作“极乐世界”。与苦难遍布的“娑婆世界”相反,“极乐世界”则是一个“没有众多的苦恼,只有享受不尽的欢乐”的地方。根据佛经所说,一个世界里只能有一位佛陀。阿弥陀佛就是极乐世界里的佛陀。
位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东方呢,有一个世界叫作“净琉璃世界”。这里的“琉璃”,又称“天青宝”,是一种能够发出蔚蓝色光芒的宝物,寓意“净琉璃世界”是一个光明遍照而无病无灾的康乐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佛陀就是“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王佛”。如果说人们礼敬阿弥陀佛的目的,是为了超度亡灵或临终往生极乐世界的话,那么,人们礼敬供养药师佛,则是为了祈求能够消除现世的一切灾难、愁苦和疾病。换句话说,信佛的人们不光祈求来世的极乐,同样地也祈求着现世的健康安乐。
公元2003年的春天,我在河北省赵县的柏林禅寺里住过一段时间。在那里,寺庙里的人们,包括出家的僧人,准备出家的行者,以及做义工的在家人,每天除了日常的生活杂务外,就是要进行早晚各一次的集体诵经。
这早晚各一次的诵经活动,是僧人们每天所必须要做的功课,通常被称为“早课”和“晚课”。一般来说,在早课结束时,人们就会齐声诵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以祈求现世活着的人们都能够健康长寿。而在晚课结束时,则会诵念“南无阿弥陀佛”,以超度亡灵并祈求临终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
公元2003年春天的柏林禅寺,和那些虔诚的人们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是我终生都会难忘的一段美好回忆。
公元2003年春天的柏林禅寺,在可容纳一千多人的庄严雄伟的万佛楼里,在寺院方丈明海法师的主持下,我与数百人一道参加了皈依三宝的仪式。我和其中的一些人并受持五戒。从那一天起,我就正式地成为一名佛教信徒,一种清净安详的生活就此拉开了帷幕。
记得当时,我还特地写信给北京的朋友们,让他们一同分享我的喜悦。我在信中,还向他们介绍了“三宝”和“五戒”的内容。
什么是“三宝”呢?简单地说,三宝就是指“佛、法、僧”。具体一些说,三宝有“化相三宝、住持三宝和自性三宝”之分。化相三宝里的佛宝专指佛陀,法宝是佛陀演说的正法,僧宝是专指佛陀在世时的弟子们。住持三宝里的佛宝是指用各种材料制成的佛像,法宝是指各种材料制成的佛经,僧宝是现在出家专事修行的僧团。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按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说法,“三宝”其实就是“自性三宝”的意思。也就是说,“佛”即是“觉”,“法”即是“正”,“僧”即是“净”。
如果一个人能够自己皈依自己的觉性,能够做到不被邪见所迷惑,能够知足常乐,能够远离一切虚名浮利,能够自己做主而而绝不动摇。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作是具备了福德与智慧的尊者。也就是说,每个人自己的觉性,其实就是“佛性”。皈依了自己的觉性,实质上就是真正的皈依“佛”。
如果一个人能够自己皈依真实、正确而实实在在的法,能够做到念念不生邪见,能够平等对待一切事物,能够远离一切贪念和妄想执著。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作是不受欲望束缚的尊者。也就是说,体现了事物本来真相的正确知识和见解,才是真正的“法”。
如果一个人能够皈依自己内心的本来清净,能够不被一切世间的尘劳和爱欲所污染,能够保持自己与生俱来的纯粹天性。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作是值得众人推崇和爱戴的尊者。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思就是“觉悟者”。与其他宗教所根本不同的是,佛陀并非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并非万能的上帝或真主。
在佛陀的教导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诸法皆空”,并不承认有这样一个无所不能的主宰存在。也就是说,佛陀只是一个彻底地洞察了宇宙人生真相的觉悟者,是为人们指明正确的人生道路、帮助人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一位伟大的导师:“如来唯导师,汝自得觉悟”。
佛陀为人们指出人生正确的道路,一条通向安祥和喜悦的道路。但是,决定权仍然在每个人手里,每个人的命运其实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是由每个人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来决定的。
“法”是“正知正觉的法”,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所证悟到的无上正法。“法”也有直接音译成“达摩”或“达磨”的。实际上,佛教的本意,并非我们所习惯意义上的“宗教”,而是“佛法”,也就是佛陀所觉悟到的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
什么样的真相呢?就是“缘起性空”!
简单地说,就是“诸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也就是说,整个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乃至生命的种种,都是由各种条件和各种关系形成的,并不存在一个真正不坏的实体。当然也就不存在一个万能的造物主。离开了这些条件和关系,就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和生命的存在。
比方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其实是由许多纸张和油墨,加上印刷厂的机器印刷和装订而成的。没有纸张和油墨,就没有书的存在。说到底,书只是纸张和油墨,加上印刷过程的一个临时和合物。等到书过了有效使用期,被回收起来化成纸桨,原来的书也就消失了。生命的真相是如此,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也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佛法”的真谛:诸法本来毕竟空。
按照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介绍:“佛教对这个‘法’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的规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规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规则不同于水的规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字样,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
“僧”的原意是音译的“僧伽”,意思为“和合众”,是指三人或四人以上按照“六和”的基本原则一同修行的团体。“六和”就是“戒和、见和、利和、身和、口和、意和”。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遵守共同的戒律(戒和),见解一致的共同修养(见和),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利和),生活上互相照顾(身和),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口和),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意和)”。“六和”其实是保证团体生活能够和谐一致的基本法则。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佛教的“三宝”其实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绝对不能把它们分开来单独地看待。你不能说我信佛,但我不信佛法,不信僧伽。这是讲不通的。说得直截了当些,佛教的根本就是佛法,佛陀所觉悟而教化众生的正法。而佛法的具体体现就是僧伽。又因为僧伽的存在,我们才得以了解佛陀及佛法。
佛是觉悟无上正法的福德圆满者,是最终彻底的无上觉悟者。佛陀所觉悟的“法”就是“缘起法”,这个“缘起法”就是无上的正法。“因为佛说过:”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而以佛法活生生的“清净相”来示现世间的就是僧伽。
据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和尚与哲学家》一书中介绍,作者之一的马蒂厄·里卡尔和尚,当年他之所以对佛教产生兴趣,就是因为还在理工学院上学时,有次他在一个电影剪辑课上,看到了有关西藏大师(喇嘛)们的纪录片。
一天下午,好友张楠来访。
一壶清香四溢的铁观音茶,当然事先就已准备好。
寒喧间,张楠忽然说道:“请教一个问题:什么是‘南无阿弥陀佛’?”
她知道我是学佛的,所以这样问我。
“什么是‘南无阿弥陀佛’?”
简单地说,“南无”正确的读音应为“那摩”,是印度梵语Namo的音译。“南无”是“皈依、礼敬”的意思。那么,“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也是音译,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的意思,“佛”也称“佛陀”,是无上觉悟者的意思。连起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礼敬有着无量光明和无量寿命的无上觉悟者。
不过,以上所说的这些,还只是世俗意义上的解释。确切地讲,“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至少有三种含义:世俗义、功德无量义和不可说义。一是世俗义,如上所说。二是功德无量义,意思是说,“若人恭敬心,入于塔庙中;一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就是说,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一心恭敬地口诵“南无佛”,就已经种下成佛的种子,成佛就只是早晚的事情了。三是不可说义,既然不可说,当然也就无法说了,意思就是让人各自参究证悟了。
按照通常的说法,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里的佛。在佛教经典《阿弥陀经》里是这样描述的:
那时,释迦牟尼佛告诉他的大弟子舍利弗说:“从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越过十万亿佛国净土,有一个世界名叫”极乐世界”,这块土地上也有位佛陀,佛号名称”阿弥陀”,如今正在那里演说佛法。舍利弗啊,那块土地什么原因名叫”极乐”呢?因为啊,那个佛国的众生们啊,没有众多的苦恼,只有享受不尽的欢乐,所以就叫”极乐世界”。”
在佛教里,向来有着“三千大千世界”的说法。也就是说,由太阳和月亮所照的范围为一个世界。一千个世界合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称为大千世界,总合起来就是“三千大千世界”。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娑婆”是“堪忍”和“缺憾”的意思。就是说“娑婆世界”是一个难堪忍受的地方,一个充满了缺陷、遗憾、烦恼和痛苦的地方。
位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西方呢,有一个世界叫作“极乐世界”。与苦难遍布的“娑婆世界”相反,“极乐世界”则是一个“没有众多的苦恼,只有享受不尽的欢乐”的地方。根据佛经所说,一个世界里只能有一位佛陀。阿弥陀佛就是极乐世界里的佛陀。
位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东方呢,有一个世界叫作“净琉璃世界”。这里的“琉璃”,又称“天青宝”,是一种能够发出蔚蓝色光芒的宝物,寓意“净琉璃世界”是一个光明遍照而无病无灾的康乐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佛陀就是“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王佛”。如果说人们礼敬阿弥陀佛的目的,是为了超度亡灵或临终往生极乐世界的话,那么,人们礼敬供养药师佛,则是为了祈求能够消除现世的一切灾难、愁苦和疾病。换句话说,信佛的人们不光祈求来世的极乐,同样地也祈求着现世的健康安乐。
公元2003年的春天,我在河北省赵县的柏林禅寺里住过一段时间。在那里,寺庙里的人们,包括出家的僧人,准备出家的行者,以及做义工的在家人,每天除了日常的生活杂务外,就是要进行早晚各一次的集体诵经。
这早晚各一次的诵经活动,是僧人们每天所必须要做的功课,通常被称为“早课”和“晚课”。一般来说,在早课结束时,人们就会齐声诵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以祈求现世活着的人们都能够健康长寿。而在晚课结束时,则会诵念“南无阿弥陀佛”,以超度亡灵并祈求临终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
公元2003年春天的柏林禅寺,和那些虔诚的人们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是我终生都会难忘的一段美好回忆。
公元2003年春天的柏林禅寺,在可容纳一千多人的庄严雄伟的万佛楼里,在寺院方丈明海法师的主持下,我与数百人一道参加了皈依三宝的仪式。我和其中的一些人并受持五戒。从那一天起,我就正式地成为一名佛教信徒,一种清净安详的生活就此拉开了帷幕。
记得当时,我还特地写信给北京的朋友们,让他们一同分享我的喜悦。我在信中,还向他们介绍了“三宝”和“五戒”的内容。
什么是“三宝”呢?简单地说,三宝就是指“佛、法、僧”。具体一些说,三宝有“化相三宝、住持三宝和自性三宝”之分。化相三宝里的佛宝专指佛陀,法宝是佛陀演说的正法,僧宝是专指佛陀在世时的弟子们。住持三宝里的佛宝是指用各种材料制成的佛像,法宝是指各种材料制成的佛经,僧宝是现在出家专事修行的僧团。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按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说法,“三宝”其实就是“自性三宝”的意思。也就是说,“佛”即是“觉”,“法”即是“正”,“僧”即是“净”。
如果一个人能够自己皈依自己的觉性,能够做到不被邪见所迷惑,能够知足常乐,能够远离一切虚名浮利,能够自己做主而而绝不动摇。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作是具备了福德与智慧的尊者。也就是说,每个人自己的觉性,其实就是“佛性”。皈依了自己的觉性,实质上就是真正的皈依“佛”。
如果一个人能够自己皈依真实、正确而实实在在的法,能够做到念念不生邪见,能够平等对待一切事物,能够远离一切贪念和妄想执著。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作是不受欲望束缚的尊者。也就是说,体现了事物本来真相的正确知识和见解,才是真正的“法”。
如果一个人能够皈依自己内心的本来清净,能够不被一切世间的尘劳和爱欲所污染,能够保持自己与生俱来的纯粹天性。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作是值得众人推崇和爱戴的尊者。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思就是“觉悟者”。与其他宗教所根本不同的是,佛陀并非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并非万能的上帝或真主。
在佛陀的教导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诸法皆空”,并不承认有这样一个无所不能的主宰存在。也就是说,佛陀只是一个彻底地洞察了宇宙人生真相的觉悟者,是为人们指明正确的人生道路、帮助人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一位伟大的导师:“如来唯导师,汝自得觉悟”。
佛陀为人们指出人生正确的道路,一条通向安祥和喜悦的道路。但是,决定权仍然在每个人手里,每个人的命运其实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是由每个人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来决定的。
“法”是“正知正觉的法”,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所证悟到的无上正法。“法”也有直接音译成“达摩”或“达磨”的。实际上,佛教的本意,并非我们所习惯意义上的“宗教”,而是“佛法”,也就是佛陀所觉悟到的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
什么样的真相呢?就是“缘起性空”!
简单地说,就是“诸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也就是说,整个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乃至生命的种种,都是由各种条件和各种关系形成的,并不存在一个真正不坏的实体。当然也就不存在一个万能的造物主。离开了这些条件和关系,就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和生命的存在。
比方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其实是由许多纸张和油墨,加上印刷厂的机器印刷和装订而成的。没有纸张和油墨,就没有书的存在。说到底,书只是纸张和油墨,加上印刷过程的一个临时和合物。等到书过了有效使用期,被回收起来化成纸桨,原来的书也就消失了。生命的真相是如此,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也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佛法”的真谛:诸法本来毕竟空。
按照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介绍:“佛教对这个‘法’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的规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规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规则不同于水的规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字样,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
“僧”的原意是音译的“僧伽”,意思为“和合众”,是指三人或四人以上按照“六和”的基本原则一同修行的团体。“六和”就是“戒和、见和、利和、身和、口和、意和”。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遵守共同的戒律(戒和),见解一致的共同修养(见和),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利和),生活上互相照顾(身和),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口和),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意和)”。“六和”其实是保证团体生活能够和谐一致的基本法则。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佛教的“三宝”其实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绝对不能把它们分开来单独地看待。你不能说我信佛,但我不信佛法,不信僧伽。这是讲不通的。说得直截了当些,佛教的根本就是佛法,佛陀所觉悟而教化众生的正法。而佛法的具体体现就是僧伽。又因为僧伽的存在,我们才得以了解佛陀及佛法。
佛是觉悟无上正法的福德圆满者,是最终彻底的无上觉悟者。佛陀所觉悟的“法”就是“缘起法”,这个“缘起法”就是无上的正法。“因为佛说过:”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而以佛法活生生的“清净相”来示现世间的就是僧伽。
据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和尚与哲学家》一书中介绍,作者之一的马蒂厄·里卡尔和尚,当年他之所以对佛教产生兴趣,就是因为还在理工学院上学时,有次他在一个电影剪辑课上,看到了有关西藏大师(喇嘛)们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