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梦露》选角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制霸好莱坞最新章节!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好吧,接下去的话珍妮就不会背了,不过她毕竟是受到特色教育土生土长的东方学生,政治课上的一些只言片语还是留在心里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证明自有其道理,就像是《梦露》的制片,她和切萨雷原本认为要打造一支水平较高的团队会较为艰难,但没想到得益于《迈克尔.克莱顿》的剧组变化,以及那些表演素材的泄漏,这一切忽然变得轻松无比,史蒂文.索德伯格、西德尼.波拉克这两个超级大导都表达了对项目的兴趣,以她现在的关注度来说,想要塑造一支奥奖级别的摄制队伍也许都不困难。而在外部的困难散去以后,唯一的阻碍无非是这么一点:在人选几乎是任挑的现在,她该怎么去挑人呢?她到底想把《梦露》做成什么样的项目呢?
照搬不是答案——虽然打算以这个素材进行拍摄,但那也只是因为在两千年以后,以梦露为题材的传记片只有这一部激起了水花,珍妮对于原片的质量评价并不高,《与梦露的一周》有优点:再现了60年代风情,拍出了少年科林的青涩心事,与那种少年韶华将尽的淡淡惆怅,他和梦露的关系也被处理得很诗意,很优雅,有些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味道,但除此之外,《梦露》的琐碎、平淡感太强,再加上米歇尔虽然演技超凡,但长相实在和梦露不沾边,珍妮在观看的时候也是时而被演技带入,时而又有点犯尴尬恐惧症,所以最终观影感觉并不好,艺术性和商业性融合得很一般,而艺术性本身又太稀少、太轻飘,这部影片最终在奥奖没能获得奖项,米歇尔也不过是公关了一个提名,珍妮认为这个结果还是比较公允的。
以她来出演梦露分析的话,珍妮认为表演方面不会是太大的问题,毕竟她有金手指护体,而另一个重要角色劳伦斯.奥利弗,她准备沿用肯尼斯.布拉纳,这一位英国剧坛、影坛的王子是古典派、表现派的代表人物,可以和珍妮的体验派形成冲击对比,很好地表现出梦露和英国片场的格格不入,但导演人选珍妮现在都还没有答案,最次是寻找原导演,打造一部接近原版质量的影片,靠自己的表演去冲提名,最好的当然是按照她的意图进行改编,反正这部戏她是全额投资,话语权接近全满,可以量身定作,想要什么风格就要什么风格。——但问题是她到底想要什么风格。
是原版的不痛不痒?把梦露的睡眠障碍和精神问题处理得仿佛清风拂面?就像是少年的一个迷梦?还是以少年的眼光来看待梦露?还是大幅削减科林的戏份,以梦露的危险人生为重点,把整部片处理成梦露在彻底堕落和混乱前的回光返照,让她的混乱再难堪一些,再有冲击力一些?然后整部影片的基调再阴暗一些?
这其实就是整个制片人的工作难点所在了,摆平各个环节,对于熟手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这样的选择不论是多伟大的制片人也要遇到——一个好题材如果遇上了坏思路,找到了不对味的导演,带来的可能就是让人心痛又难堪的失败,制片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意义重大,尤其是对珍妮这个贪心的制片人来说,她不但想要艺术性,也想要商业性,不但想要增强自己的发挥空间,也想要协调各角色的表现余地,更是希望最后能制作出一部各方面都尽善尽美的艺术精品,而不是经过仔细考量和计算,有优点有缺点的商业赚钱、冲奖作。以这种心态来制片的话,那就更加无从选择了。——更要命的是,这种思考和选择注定是她一个人的事,在不解释前请提要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会明白她做选择的心路历程,珍妮只能以自己入行几年的有限经验来完成改造的思考、判断,以及导演人选的选择。而在对于电影工业了解更深入的现在,她早已不像是当年试图改编《恶魔穿着prada》时一样无知无畏了,她非常清楚的意识到,在没有资深制片人压阵的现在,自己现在就像是一个小孩挥舞着大锤一样,随时都可能失控。
按捺下了浮动不安的心思,珍妮对阿瑟诚恳地笑了笑,开口邀请他跟上自己的思路,“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了原著,阿瑟,不过《梦露》素材的两本回忆录对电影改编来说都有些太清淡了,重点更集中于60年代的电影工业风情和科林本人的内心世界,但,科林并非很有矛盾的性格,我个人认为电影应该做恰当的改编,让梦露在科林回忆中的梦幻形象和现实中的——”
珍妮耸了耸肩,“火车惨案般的人生,找个平衡点。”
“非常有趣的观点,”看得出来,阿瑟是真正赞同珍妮的思路,他露出了沉吟的表情,“你想要淡化科林本人的痕迹,让他更多的成为观众的象征,用他的视角去揭露梦露的人生——让他的参与度再深一些,是吗?”
“确实如此,我不想看到浮光掠影的几个侧面,我想挖得更深,把梦露的挣扎,她和遗传精神疾病的斗争——她和阿瑟.米勒之间的互相吸引和无法共处都拍出来。”珍妮热情地说,这也的确是她的真心话,梦露是她共情次数最多的真实人物,她对她有些特别的感情,甚至珍妮感到自己对她的了解是绝无仅有的,她很怀疑世界上有没有人能和她一样了解玛丽莲.梦露,了解这个在大明星的面具背后孤独、恐惧而残破不堪的灵魂。
但——为了市场考虑,她不能把这些全都完整展现出来,甚至是为了艺术性也不能,毕竟把一个人的一生如实呈现那是纪录片,艺术片的素材肯定要经过挑选、美化和剪裁,而且梦露真实的一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过于黑暗和混乱了,珍妮深思地继续分析,“但我不希望那太黑暗,太真实,只是在梦幻失真和残酷的现实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就像是《潘神的迷宫》,能入能出,当然我们不能直接来找吉尔莫.托罗来当导演,他有些过分的讲究形式,商业片习气难改,他更适合幻想题材,也没拍过传记片……”
说到最后,她已经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绪,但阿瑟敏锐地把握住了珍妮话里泄漏的信息,“啊,这么说,你还没选定导演喽?珍妮弗?”
“剧本还在撰写阶段,”珍妮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提了一句,“还没到能让我满意的程度,所以是的,我们还没法大范围的寻找导演,而西德尼的身体不好,史蒂文又要忙《十三罗汉》,我认为他也不太适合执导《梦露》。”
她没透露自己已经和索德伯格初步聊过了自己的一些构思,两人没有谈拢的事情。这种事一般在影片下档以前都默认是秘密,不好随便乱讲。
“大导演的脾气一般都不太好。”阿瑟说道,他不动声色地把自己包揽了进来——“尤其你对这个项目很有掌控欲,我们最好为你找个脾气不错的上升期青年导演,这会让你们的沟通更加顺畅。”
一般说来,制片人很少在制作过程中扯到这么深,和导演的分工还是非常明确的,但《梦露》这部片子是珍妮自己一手牵头建立起来的,什么权利都在她手上,钱也是她自己出的,她肯定是希望影片最终能和她自己需要的效果一致,而不是把本子交给大导演,让他们去玩。珍妮笑了笑,也没有戳破阿瑟的小心思:和美国比,英国一直都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来自英国的导演和演员普遍更加专业、善于沟通和珍惜机会,所以她不介意让阿瑟出面为她穿针引线,寻找一些优秀的导演。毕竟阿瑟说的也有道理,咖位小一些的导演也许配合度会更高,服务精神也更强一些。不像是大导,想和她合作更多的是看中了她的演技,是导演去塑造她、使用她,而不是两人一起合作。
“都是可以坐下来谈的,”她说,“当然我们可以几方面同时进行,先把基本的演员群给确定下来,比如说劳伦斯.奥利弗和费雯丽,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科林.克拉克,阿瑟,我需要你拿出最合适的人选,别敷衍我——我不在乎名气,我只要演技和角色契合度,他要和我对戏而不能落入下风,当然,他的气质也得和内向青涩的贵族小子配合得天衣无缝,总之,当我们开始试镜时,我希望看到的是这么一批有潜质的年轻人,而不是那些乏善可陈的关系户。”
“当然。”阿瑟一口答应了下来,他显得胸有成竹,呵呵笑着捻起了胡须,“我已经开始读第二遍原著了——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最适合的科林的,相信我,珍妮弗。”
《与梦露的一周》里,最为突出的角色就是梦露、科林和劳伦斯,而因为开拍时间点不同的关系,原本出演科林的埃迪.雷德梅尼可能不再适合出演,毕竟他现在才24岁,还处于刚踏入演艺圈开始历练的阶段,演技和几年后也许有很大差别,可能在珍妮跟前撑不起科林这个角色,不像是出演劳伦斯的肯尼斯.布拉纳,演技已经臻至成熟,早几年晚几年倒是都无所谓了。而和科林有过一段感情牵扯的服装助理露西,也因为艾玛.沃特森现在年龄还小的关系,可能也需要再行选角,不过,这些配角的变动影响不了多少,最重要的还是剧本的改动和导演的选择。
和阿瑟的谈话,只是珍妮在这个月诸多谈话中的一场,接下来她还要约见珍妮弗.安妮斯顿,和她谈谈自掏腰包冲提名的好处,当然,这对《老友有钱》也会有一定的正面影响,此外作为《迈克尔.克莱顿》系列的重要制片人,随着刘易斯进组之日逐渐临近,她也有不少工作要做……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交邀请中,穿插着完成制片人工作,是一件让人很疲倦的事,珍妮努力让自己保持感恩的心态:还好,《阿凡达》项目现在还在磨洋工中,没有来参一脚,否则她的事情会更多、更忙。不过,即使如此,当刘易斯的飞机降落在lax机场时,珍妮还是松了一口气,她已经迫不及待要躲回凯伦的身体里,重新开始纯粹的演员生涯了……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好吧,接下去的话珍妮就不会背了,不过她毕竟是受到特色教育土生土长的东方学生,政治课上的一些只言片语还是留在心里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证明自有其道理,就像是《梦露》的制片,她和切萨雷原本认为要打造一支水平较高的团队会较为艰难,但没想到得益于《迈克尔.克莱顿》的剧组变化,以及那些表演素材的泄漏,这一切忽然变得轻松无比,史蒂文.索德伯格、西德尼.波拉克这两个超级大导都表达了对项目的兴趣,以她现在的关注度来说,想要塑造一支奥奖级别的摄制队伍也许都不困难。而在外部的困难散去以后,唯一的阻碍无非是这么一点:在人选几乎是任挑的现在,她该怎么去挑人呢?她到底想把《梦露》做成什么样的项目呢?
照搬不是答案——虽然打算以这个素材进行拍摄,但那也只是因为在两千年以后,以梦露为题材的传记片只有这一部激起了水花,珍妮对于原片的质量评价并不高,《与梦露的一周》有优点:再现了60年代风情,拍出了少年科林的青涩心事,与那种少年韶华将尽的淡淡惆怅,他和梦露的关系也被处理得很诗意,很优雅,有些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味道,但除此之外,《梦露》的琐碎、平淡感太强,再加上米歇尔虽然演技超凡,但长相实在和梦露不沾边,珍妮在观看的时候也是时而被演技带入,时而又有点犯尴尬恐惧症,所以最终观影感觉并不好,艺术性和商业性融合得很一般,而艺术性本身又太稀少、太轻飘,这部影片最终在奥奖没能获得奖项,米歇尔也不过是公关了一个提名,珍妮认为这个结果还是比较公允的。
以她来出演梦露分析的话,珍妮认为表演方面不会是太大的问题,毕竟她有金手指护体,而另一个重要角色劳伦斯.奥利弗,她准备沿用肯尼斯.布拉纳,这一位英国剧坛、影坛的王子是古典派、表现派的代表人物,可以和珍妮的体验派形成冲击对比,很好地表现出梦露和英国片场的格格不入,但导演人选珍妮现在都还没有答案,最次是寻找原导演,打造一部接近原版质量的影片,靠自己的表演去冲提名,最好的当然是按照她的意图进行改编,反正这部戏她是全额投资,话语权接近全满,可以量身定作,想要什么风格就要什么风格。——但问题是她到底想要什么风格。
是原版的不痛不痒?把梦露的睡眠障碍和精神问题处理得仿佛清风拂面?就像是少年的一个迷梦?还是以少年的眼光来看待梦露?还是大幅削减科林的戏份,以梦露的危险人生为重点,把整部片处理成梦露在彻底堕落和混乱前的回光返照,让她的混乱再难堪一些,再有冲击力一些?然后整部影片的基调再阴暗一些?
这其实就是整个制片人的工作难点所在了,摆平各个环节,对于熟手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这样的选择不论是多伟大的制片人也要遇到——一个好题材如果遇上了坏思路,找到了不对味的导演,带来的可能就是让人心痛又难堪的失败,制片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意义重大,尤其是对珍妮这个贪心的制片人来说,她不但想要艺术性,也想要商业性,不但想要增强自己的发挥空间,也想要协调各角色的表现余地,更是希望最后能制作出一部各方面都尽善尽美的艺术精品,而不是经过仔细考量和计算,有优点有缺点的商业赚钱、冲奖作。以这种心态来制片的话,那就更加无从选择了。——更要命的是,这种思考和选择注定是她一个人的事,在不解释前请提要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会明白她做选择的心路历程,珍妮只能以自己入行几年的有限经验来完成改造的思考、判断,以及导演人选的选择。而在对于电影工业了解更深入的现在,她早已不像是当年试图改编《恶魔穿着prada》时一样无知无畏了,她非常清楚的意识到,在没有资深制片人压阵的现在,自己现在就像是一个小孩挥舞着大锤一样,随时都可能失控。
按捺下了浮动不安的心思,珍妮对阿瑟诚恳地笑了笑,开口邀请他跟上自己的思路,“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了原著,阿瑟,不过《梦露》素材的两本回忆录对电影改编来说都有些太清淡了,重点更集中于60年代的电影工业风情和科林本人的内心世界,但,科林并非很有矛盾的性格,我个人认为电影应该做恰当的改编,让梦露在科林回忆中的梦幻形象和现实中的——”
珍妮耸了耸肩,“火车惨案般的人生,找个平衡点。”
“非常有趣的观点,”看得出来,阿瑟是真正赞同珍妮的思路,他露出了沉吟的表情,“你想要淡化科林本人的痕迹,让他更多的成为观众的象征,用他的视角去揭露梦露的人生——让他的参与度再深一些,是吗?”
“确实如此,我不想看到浮光掠影的几个侧面,我想挖得更深,把梦露的挣扎,她和遗传精神疾病的斗争——她和阿瑟.米勒之间的互相吸引和无法共处都拍出来。”珍妮热情地说,这也的确是她的真心话,梦露是她共情次数最多的真实人物,她对她有些特别的感情,甚至珍妮感到自己对她的了解是绝无仅有的,她很怀疑世界上有没有人能和她一样了解玛丽莲.梦露,了解这个在大明星的面具背后孤独、恐惧而残破不堪的灵魂。
但——为了市场考虑,她不能把这些全都完整展现出来,甚至是为了艺术性也不能,毕竟把一个人的一生如实呈现那是纪录片,艺术片的素材肯定要经过挑选、美化和剪裁,而且梦露真实的一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过于黑暗和混乱了,珍妮深思地继续分析,“但我不希望那太黑暗,太真实,只是在梦幻失真和残酷的现实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就像是《潘神的迷宫》,能入能出,当然我们不能直接来找吉尔莫.托罗来当导演,他有些过分的讲究形式,商业片习气难改,他更适合幻想题材,也没拍过传记片……”
说到最后,她已经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绪,但阿瑟敏锐地把握住了珍妮话里泄漏的信息,“啊,这么说,你还没选定导演喽?珍妮弗?”
“剧本还在撰写阶段,”珍妮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提了一句,“还没到能让我满意的程度,所以是的,我们还没法大范围的寻找导演,而西德尼的身体不好,史蒂文又要忙《十三罗汉》,我认为他也不太适合执导《梦露》。”
她没透露自己已经和索德伯格初步聊过了自己的一些构思,两人没有谈拢的事情。这种事一般在影片下档以前都默认是秘密,不好随便乱讲。
“大导演的脾气一般都不太好。”阿瑟说道,他不动声色地把自己包揽了进来——“尤其你对这个项目很有掌控欲,我们最好为你找个脾气不错的上升期青年导演,这会让你们的沟通更加顺畅。”
一般说来,制片人很少在制作过程中扯到这么深,和导演的分工还是非常明确的,但《梦露》这部片子是珍妮自己一手牵头建立起来的,什么权利都在她手上,钱也是她自己出的,她肯定是希望影片最终能和她自己需要的效果一致,而不是把本子交给大导演,让他们去玩。珍妮笑了笑,也没有戳破阿瑟的小心思:和美国比,英国一直都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来自英国的导演和演员普遍更加专业、善于沟通和珍惜机会,所以她不介意让阿瑟出面为她穿针引线,寻找一些优秀的导演。毕竟阿瑟说的也有道理,咖位小一些的导演也许配合度会更高,服务精神也更强一些。不像是大导,想和她合作更多的是看中了她的演技,是导演去塑造她、使用她,而不是两人一起合作。
“都是可以坐下来谈的,”她说,“当然我们可以几方面同时进行,先把基本的演员群给确定下来,比如说劳伦斯.奥利弗和费雯丽,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科林.克拉克,阿瑟,我需要你拿出最合适的人选,别敷衍我——我不在乎名气,我只要演技和角色契合度,他要和我对戏而不能落入下风,当然,他的气质也得和内向青涩的贵族小子配合得天衣无缝,总之,当我们开始试镜时,我希望看到的是这么一批有潜质的年轻人,而不是那些乏善可陈的关系户。”
“当然。”阿瑟一口答应了下来,他显得胸有成竹,呵呵笑着捻起了胡须,“我已经开始读第二遍原著了——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最适合的科林的,相信我,珍妮弗。”
《与梦露的一周》里,最为突出的角色就是梦露、科林和劳伦斯,而因为开拍时间点不同的关系,原本出演科林的埃迪.雷德梅尼可能不再适合出演,毕竟他现在才24岁,还处于刚踏入演艺圈开始历练的阶段,演技和几年后也许有很大差别,可能在珍妮跟前撑不起科林这个角色,不像是出演劳伦斯的肯尼斯.布拉纳,演技已经臻至成熟,早几年晚几年倒是都无所谓了。而和科林有过一段感情牵扯的服装助理露西,也因为艾玛.沃特森现在年龄还小的关系,可能也需要再行选角,不过,这些配角的变动影响不了多少,最重要的还是剧本的改动和导演的选择。
和阿瑟的谈话,只是珍妮在这个月诸多谈话中的一场,接下来她还要约见珍妮弗.安妮斯顿,和她谈谈自掏腰包冲提名的好处,当然,这对《老友有钱》也会有一定的正面影响,此外作为《迈克尔.克莱顿》系列的重要制片人,随着刘易斯进组之日逐渐临近,她也有不少工作要做……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交邀请中,穿插着完成制片人工作,是一件让人很疲倦的事,珍妮努力让自己保持感恩的心态:还好,《阿凡达》项目现在还在磨洋工中,没有来参一脚,否则她的事情会更多、更忙。不过,即使如此,当刘易斯的飞机降落在lax机场时,珍妮还是松了一口气,她已经迫不及待要躲回凯伦的身体里,重新开始纯粹的演员生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