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打击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红楼之林家二少最新章节!
“这话从何说起?”林如海闻言有些纳闷。通常来讲,除非是皇帝给儿子们选正妃,否则一般的世家贵族,是不会去凑那个热闹的。进宫有什么好,再是皇妃也是皇家的妾室,若是受了委屈,家人也不可能帮着出头,搞不好还要被连累,便是嫁了皇子当正妃,还有被卷入夺嫡风波的可能,因此大多避而远之,把女儿许给门当户对的人家为正室,才是惯常的做法。
贾家自从贾代善去世后,由于贾赦不争气,贾政也是能力平平,的确是有些走下坡路了,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家的人脉和根底都是有的,只要管束好下一代,让他们用心读书,未必没有兴起的可能,何必要冒这样的风险。当今的年岁已经不小,后宫嫔妃不知几何,膝下儿女也是众多,就是经历了当年的诸子夺嫡,成年皇子也还有好几位,个个都对皇位虎视眈眈。
这个时候往宫里送女儿,林如海都不知该说岳母和舅兄什么,找死也没这么上赶着的,后宫的高位嫔妃,哪个不是有儿子傍身,有家族撑腰,元春一个小姑娘进宫去,搞不好是要出事的。
“宫里要选女史,母亲有意让元春去参选。”贾敏也是无语了,若是正正经经地选妃,二哥二嫂想着长子早逝,幼子年幼,想让女儿进宫搏一把,她虽说不赞成,也没什么好说的,可现在只是选女史,进去有何意义。诚然,圣人年纪越长,越宠爱年幼的嫔妃,然而这些女子,都是出身低微,仅有美貌可依的,圣人在一日,她们得宠一日,圣人不在了,苦日子都在后头呢。
本朝没有殉葬的制度,圣人若是大行,嫔以上等级的或者有儿女的,自有新皇和儿女奉养,若是身份不够又没有一儿半女,就只有出家为先皇祈福一条路了。当然,元春若是进了宫,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没有被人看中,老老实实当她的女史,等到三十岁的时候放出宫,可要是这样,她还进宫做什么,不进去兴许还能有门过得去的婚事,三十岁出来就是当填房不容易了。
贾敏能为元春想到的最好的出路,就是被圣人看中,再生得一儿半女傍身,这样就是圣人仙去,她也还能有个依靠,至于更多的,贾敏可不认为经过诸子夺嫡还能活下来的成年皇子都是白痴,还能让个刚出生的小奶娃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不把自己和家族卷进去,就要说声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了。
林如海和贾敏小声在外间说着什么,林瑜姐弟三个在里间的暖阁里玩,黛玉打络子,林瑾解七巧锁,都是玩得津津有味,谁也不在意父母所说的内容,只有林瑜,手上抓着半块桃花酥,有一下没一下地吃着,其实注意力,全在外面。他很想告诉贾敏,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元春在宫里混得可好了,她勾搭上的,可不是现在的老皇帝,而是未来的新皇,还得到了贤德妃的封号。
只可惜,元春的荣宠来得快,去得更快,到她去世以后,贾家开始走向覆灭。在高鹗的续作里,元春是病逝的,可从前文的铺垫和脂砚斋的点评来看,林瑜并不接受这个结论,他始终倾向于,元春死于政治原因。这一点,她的判词和灯谜都说得很清楚,可惜曹公的原作遗失了,后文不得而知。
起初想到元春的结局,林瑜只是有些感慨,并不觉得这件事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可他转念又想,要是元春卷进去的,不是一般的小事,而是抄家灭族,甚至牵连九族的大事怎么办。原著里头,林家的人死得早,就是黛玉也是在抄家之前就去了,说不上什么牵连不牵连的,现在不一样啊,他和林瑾两个可是多出来的,他不想被贾家牵连,一点都不想,一定要和他们划清界线。
想到这里,林瑜用力地咬了口手上拿的桃花酥,他现在这个身体还是太小,明明知道故事的发展脉络,还是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憋屈的感觉,让林瑜感觉很不爽,只能多吃东西发泄郁闷。
看过贾母的来信,哪怕明知可能会引起母亲的不满,贾敏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回信带回去。林如海没有对此发表意见,他只是本能地觉得,贾家人多半不会把贾敏的回信当做一回事。
在信里,贾敏把自己的意思说得很清楚,元春进宫,得不偿失,希望母亲和兄嫂能再三斟酌。要说给贾家增加助力,他们大可以给元春选门上好的婚事,她是国公爷的嫡长孙女,又是贾母亲自养大的,就是贾政的官位有些欠缺,婚事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何必非要进宫,风险太大,回报太小。
收到女儿的回信,贾母幽幽叹了口气,贾敏是她亲手教出来的,她都能想到的,她如何想不到,只是儿子儿媳执意如此,她这个当祖母的也不能多说什么,毕竟儿女前途,还是父母说了算。
早年间,她因不喜长子贾赦,连带着对长媳张氏也看不顺眼,对二房难免有所偏颇,后来张氏难产身亡,贾赦继娶的邢氏又是个小家子气十足上不得台面的,府里的中馈自然是由王氏主持。
如今,贾琏娶了王氏的内侄女王熙凤为妻,王氏的兄长王子腾又是官途顺畅,王氏说话做事,愈发底气十足。贾珠英年早逝,贾家众人都是痛心不已,贾母嫡亲的孙子好几个,最肯用功、最有前途的就是他,眼看着中了秀才,又结了门好亲,正等着他更进一步呢,竟然一并没了。办妥贾珠的丧事,王氏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回头却提出了让元春参加女史选拔的主意。
贾母起初也是不赞成的,觉得这条路太难走,但是贾政居然愿意,王氏也说她的兄长在宫里有门路,贾母就没多说什么了。长房的子孙不争气,二房的宝玉年纪还小,要是他姐姐能在宫里挣出前途,对他也有好处。因此,贾母看过贾敏的信就收了起来,根本不打算告诉贾政和王氏,说了也没意思。
贾敏之所以写那封信,也是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后来迟迟没有收到回信,也就知道母亲和兄嫂不改初衷了。果然,当年秋天的女史选拔,元春顺利进宫了,还在皇后的宫里伺候。
贾敏得知此事,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对娘家的心思,越发淡了。她是看出来了,她的两位兄长,比起父亲实在差得太多,就是比起东府出家修道的堂兄,也是远远不如,人家可是进士出身。
自那以后,贾敏把更多的心思用到了三个孩子身上。她这也算是从两位兄长那里得到的教训,纵有万贯家财,遇上不争气的儿孙,一样会走向败落,她可要把林瑾和林瑜两兄弟给教好了。
那个时候的小孩子启蒙,都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的。贾敏念一句,他们跟着学一句,林黛玉的聪慧毋庸置疑,贾敏没教几遍,她就把三字经给倒背如流了。林瑾也没差到哪里去,他比黛玉小了一岁多点,可记性,却是一等一地好,背得居然比林瑜还要快。林瑜被哥哥姐姐打击得一塌糊涂,他就不明白了,自己高考文科状元的水平,怎么不如两个小朋友。
其实,这倒不是林瑜的问题,而是成年人和幼儿的思维方式不同。黛玉和林瑾背书,那就是死记硬背,全然不管意思的。林瑜就做不到,他差不多是背一句,想一句的含义,不想都不行,根本控制不住狂奔的思维。林瑜曾经也有过黛玉和林瑾那样过人的记忆力,那会儿他妈经常抱着他向工友炫耀自家孩子能把唐诗三百首全背下来,可惜那样的时期,每个人只有一次,不带重复的。
好在林瑜背书虽然追不上黛玉的进度,勉强还是能赶上林瑾的,贾敏并没有起疑,反而觉得三个孩子都极聪慧。贾敏给孩子们启蒙,只让背书,并不解释含义,这个工作要等以后的先生来做。因为小孩子的接收能力有限,同一个东西记住了很难改变,若是不小心教歪了,可是很难掰回来的。
背完了三百千,贾敏又开始教他们《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这两本书是学对联的基础,这个年代的读书人聚会,吟诗作赋都是基本常识,要是有人不会,可是很丢人的。
就在林瑜整天跟“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打交道的过程中,又一年的春天来到了。
二月十二,林黛玉的三周岁生日,按照虚岁算,也可以说是四岁了。林瑜开始变得有点紧张,因为红楼的原著里面,林黛玉的弟弟,就是在这一年夭折的,他总觉得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这话从何说起?”林如海闻言有些纳闷。通常来讲,除非是皇帝给儿子们选正妃,否则一般的世家贵族,是不会去凑那个热闹的。进宫有什么好,再是皇妃也是皇家的妾室,若是受了委屈,家人也不可能帮着出头,搞不好还要被连累,便是嫁了皇子当正妃,还有被卷入夺嫡风波的可能,因此大多避而远之,把女儿许给门当户对的人家为正室,才是惯常的做法。
贾家自从贾代善去世后,由于贾赦不争气,贾政也是能力平平,的确是有些走下坡路了,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家的人脉和根底都是有的,只要管束好下一代,让他们用心读书,未必没有兴起的可能,何必要冒这样的风险。当今的年岁已经不小,后宫嫔妃不知几何,膝下儿女也是众多,就是经历了当年的诸子夺嫡,成年皇子也还有好几位,个个都对皇位虎视眈眈。
这个时候往宫里送女儿,林如海都不知该说岳母和舅兄什么,找死也没这么上赶着的,后宫的高位嫔妃,哪个不是有儿子傍身,有家族撑腰,元春一个小姑娘进宫去,搞不好是要出事的。
“宫里要选女史,母亲有意让元春去参选。”贾敏也是无语了,若是正正经经地选妃,二哥二嫂想着长子早逝,幼子年幼,想让女儿进宫搏一把,她虽说不赞成,也没什么好说的,可现在只是选女史,进去有何意义。诚然,圣人年纪越长,越宠爱年幼的嫔妃,然而这些女子,都是出身低微,仅有美貌可依的,圣人在一日,她们得宠一日,圣人不在了,苦日子都在后头呢。
本朝没有殉葬的制度,圣人若是大行,嫔以上等级的或者有儿女的,自有新皇和儿女奉养,若是身份不够又没有一儿半女,就只有出家为先皇祈福一条路了。当然,元春若是进了宫,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没有被人看中,老老实实当她的女史,等到三十岁的时候放出宫,可要是这样,她还进宫做什么,不进去兴许还能有门过得去的婚事,三十岁出来就是当填房不容易了。
贾敏能为元春想到的最好的出路,就是被圣人看中,再生得一儿半女傍身,这样就是圣人仙去,她也还能有个依靠,至于更多的,贾敏可不认为经过诸子夺嫡还能活下来的成年皇子都是白痴,还能让个刚出生的小奶娃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不把自己和家族卷进去,就要说声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了。
林如海和贾敏小声在外间说着什么,林瑜姐弟三个在里间的暖阁里玩,黛玉打络子,林瑾解七巧锁,都是玩得津津有味,谁也不在意父母所说的内容,只有林瑜,手上抓着半块桃花酥,有一下没一下地吃着,其实注意力,全在外面。他很想告诉贾敏,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元春在宫里混得可好了,她勾搭上的,可不是现在的老皇帝,而是未来的新皇,还得到了贤德妃的封号。
只可惜,元春的荣宠来得快,去得更快,到她去世以后,贾家开始走向覆灭。在高鹗的续作里,元春是病逝的,可从前文的铺垫和脂砚斋的点评来看,林瑜并不接受这个结论,他始终倾向于,元春死于政治原因。这一点,她的判词和灯谜都说得很清楚,可惜曹公的原作遗失了,后文不得而知。
起初想到元春的结局,林瑜只是有些感慨,并不觉得这件事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可他转念又想,要是元春卷进去的,不是一般的小事,而是抄家灭族,甚至牵连九族的大事怎么办。原著里头,林家的人死得早,就是黛玉也是在抄家之前就去了,说不上什么牵连不牵连的,现在不一样啊,他和林瑾两个可是多出来的,他不想被贾家牵连,一点都不想,一定要和他们划清界线。
想到这里,林瑜用力地咬了口手上拿的桃花酥,他现在这个身体还是太小,明明知道故事的发展脉络,还是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憋屈的感觉,让林瑜感觉很不爽,只能多吃东西发泄郁闷。
看过贾母的来信,哪怕明知可能会引起母亲的不满,贾敏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回信带回去。林如海没有对此发表意见,他只是本能地觉得,贾家人多半不会把贾敏的回信当做一回事。
在信里,贾敏把自己的意思说得很清楚,元春进宫,得不偿失,希望母亲和兄嫂能再三斟酌。要说给贾家增加助力,他们大可以给元春选门上好的婚事,她是国公爷的嫡长孙女,又是贾母亲自养大的,就是贾政的官位有些欠缺,婚事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何必非要进宫,风险太大,回报太小。
收到女儿的回信,贾母幽幽叹了口气,贾敏是她亲手教出来的,她都能想到的,她如何想不到,只是儿子儿媳执意如此,她这个当祖母的也不能多说什么,毕竟儿女前途,还是父母说了算。
早年间,她因不喜长子贾赦,连带着对长媳张氏也看不顺眼,对二房难免有所偏颇,后来张氏难产身亡,贾赦继娶的邢氏又是个小家子气十足上不得台面的,府里的中馈自然是由王氏主持。
如今,贾琏娶了王氏的内侄女王熙凤为妻,王氏的兄长王子腾又是官途顺畅,王氏说话做事,愈发底气十足。贾珠英年早逝,贾家众人都是痛心不已,贾母嫡亲的孙子好几个,最肯用功、最有前途的就是他,眼看着中了秀才,又结了门好亲,正等着他更进一步呢,竟然一并没了。办妥贾珠的丧事,王氏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回头却提出了让元春参加女史选拔的主意。
贾母起初也是不赞成的,觉得这条路太难走,但是贾政居然愿意,王氏也说她的兄长在宫里有门路,贾母就没多说什么了。长房的子孙不争气,二房的宝玉年纪还小,要是他姐姐能在宫里挣出前途,对他也有好处。因此,贾母看过贾敏的信就收了起来,根本不打算告诉贾政和王氏,说了也没意思。
贾敏之所以写那封信,也是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后来迟迟没有收到回信,也就知道母亲和兄嫂不改初衷了。果然,当年秋天的女史选拔,元春顺利进宫了,还在皇后的宫里伺候。
贾敏得知此事,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对娘家的心思,越发淡了。她是看出来了,她的两位兄长,比起父亲实在差得太多,就是比起东府出家修道的堂兄,也是远远不如,人家可是进士出身。
自那以后,贾敏把更多的心思用到了三个孩子身上。她这也算是从两位兄长那里得到的教训,纵有万贯家财,遇上不争气的儿孙,一样会走向败落,她可要把林瑾和林瑜两兄弟给教好了。
那个时候的小孩子启蒙,都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的。贾敏念一句,他们跟着学一句,林黛玉的聪慧毋庸置疑,贾敏没教几遍,她就把三字经给倒背如流了。林瑾也没差到哪里去,他比黛玉小了一岁多点,可记性,却是一等一地好,背得居然比林瑜还要快。林瑜被哥哥姐姐打击得一塌糊涂,他就不明白了,自己高考文科状元的水平,怎么不如两个小朋友。
其实,这倒不是林瑜的问题,而是成年人和幼儿的思维方式不同。黛玉和林瑾背书,那就是死记硬背,全然不管意思的。林瑜就做不到,他差不多是背一句,想一句的含义,不想都不行,根本控制不住狂奔的思维。林瑜曾经也有过黛玉和林瑾那样过人的记忆力,那会儿他妈经常抱着他向工友炫耀自家孩子能把唐诗三百首全背下来,可惜那样的时期,每个人只有一次,不带重复的。
好在林瑜背书虽然追不上黛玉的进度,勉强还是能赶上林瑾的,贾敏并没有起疑,反而觉得三个孩子都极聪慧。贾敏给孩子们启蒙,只让背书,并不解释含义,这个工作要等以后的先生来做。因为小孩子的接收能力有限,同一个东西记住了很难改变,若是不小心教歪了,可是很难掰回来的。
背完了三百千,贾敏又开始教他们《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这两本书是学对联的基础,这个年代的读书人聚会,吟诗作赋都是基本常识,要是有人不会,可是很丢人的。
就在林瑜整天跟“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打交道的过程中,又一年的春天来到了。
二月十二,林黛玉的三周岁生日,按照虚岁算,也可以说是四岁了。林瑜开始变得有点紧张,因为红楼的原著里面,林黛玉的弟弟,就是在这一年夭折的,他总觉得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