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成周雒邑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历史云盘之周王朝最新章节!
公元前 1034 年之春,周成王在周公旦及众位文臣武将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前往东都雒邑,准备接受全国各路诸侯的朝拜。
雒邑建成后,周天子将首次在此举行朝会,为此,周天子特下昭命,号令无论诸侯势力大小,一律前来朝贺雒邑落成之典礼。
全国多数诸侯皆奉旨前来朝觐周天子,然随国国君却以与淮夷战事吃紧为由,并未前来。
这日,召公奭来到周公旦处,见其仍忙碌不停,遂开口道:“四哥,竟仍忙碌至此!”
周公旦抬头见是召公奭,答道:“老弟,你来了。哎!诸事繁杂,尚有诸多事宜未安排妥当,你自己找地儿做啊!我马上就好。”
召公奭笑道:“四哥,你岂不知,天下之事多如繁星,终其一生亦难以尽善尽美。何不放手,让后辈们一试身手?”
“你看这几年你劳累如此,再不修养,身体恐吃不消啊。你我年事渐高,是时候颐养天年,享享清福了。”
周公旦并未领会召公奭言外之意,依旧埋头苦干,道:“他们尚年轻,诸事皆不熟稔,若吾等姬姓不从旁协助,难道要假手他人替大王料理吗?
况且,先王早逝,此摊子事吾等姬姓兄弟若不帮忙照看,恐生变故。趁吾尚能行动,将宗周诸事安排妥当,日后宗周子孙便可高枕无忧,安享太平。
如此,待我百年之后去见父亲和二哥,也可无愧于心,未负他们托孤之情。”
召公奭道:“你能干管啥用,你得让天子自己学着治国理政,也不想想姬诵都多大了”。
周公旦一愣,低头不语,只是翻起白眼斜瞅着召公奭。
姬奭,你听说什么谣言了吗?
嘿嘿嘿,召公奭笑道:“也没有什么,就是有人议论,说天下诸侯只认得太傅冢宰姬旦,不知道有周天子姬诵”。
周公旦大怒:“混账,是谁敢如此谤言,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命司寇毕公高严查此事”。
召公奭微笑道:“四哥别急啊!咱先来分析一下,周礼,宗法,王道,儒学这都是你拟定的宗周治国之道是吧?”。
周公旦道:“没错,只要这典章制度能够推行,势必保我宗周江山千秋万代”。
召公奭道:“那好。我来问你,你周礼五礼头一个就是冠礼。
上面可是明明写着,弱冠,及笄,及冠之年,及冠之年天子理政,卿士子弟就可以出仕了。
咱们周天子已经二十一岁了,你还不还政于王,天下人非议也在情理之中。
你今天找司寇毕公高抓人,难道说你能抓尽天下诽谤之人,杀光议论此事之人。
那你的周礼仁德之政如何立足,我的老太傅,你好好想想吧!
周武王临终之时,委任你,姜子牙和我三人为三公,辅政大臣。
他曾经明确表示,倘若姬诵不堪大用 ,可令姬旦取而代之。
这样吧!你要是觉得姬诵不行,那咱废了他,你继任周天子,你放心,我不反对你,但是我也不会支持你。
总之一句话,该放手就得放手,你现在贵为百官之首,在死死攥着手中的权力不给周天子。
你要是不取而代之做天子,那你将来可就成为篡权的奸臣了,何不见好就收,急流勇退。
你现在还政于王,天下人都念你辅佐幼主,一心为国辅佐大臣之功,成为一代圣贤,千古传诵 。
我已经和姜子牙商议过,明天朝会就提出辞去三公之职,讨个封赏养老去。
至于你是否还政于王,你自己看着办吧!召公奭说完后转身离去。
周公旦呆立当场,他心中想到,自己殚精竭虑的为了宗周,不知不觉的已经老去。
召公奭说的没错,不是我老了,而是大王长大了,已经到了理政时候,他现在已经不是当初的懵懂少年。
即便他对于治国尚无经验,但是他早晚得临朝理政,自己也确实到了退居臣子一线了。
于是周公旦亲自来找姜子牙和召公奭,三人商议后,决定一起辞去三公之职。
次日雒邑王宫大殿之上,依照旧例,周成王将在王座之上接受各路诸侯跪拜。
周公旦则站立身旁,陪着周成王一块接受朝拜。
典礼还没有开始,周公旦先是出来道。
启禀大王 ,在朝拜之前,臣有一事启奏。
周成王道:“太傅何事?敬请直言”。
周公旦道:“臣历时七年之久,最终制定出完整的周礼礼乐制度,再加上之前的宗法,礼乐,王道和儒学。
宗周的完整典章,祭祀,礼仪,官职,刑法和生活各方面的礼法已经完整”。
加上东都雒邑修建完成,而微臣也已是年过半百之人,大王已到及冠之年,所以微臣已经完成辅佐大王,摄政之职。
大王今天先进行及冠理政,然后再行朝会诸侯。
周公旦回身望向姜子牙和召公奭,二人一起出来道。
从今日起,我们三公集体请辞,请大王正式理政,今后宗周不再有三公之职。
周成王听闻大惊:“太傅,太师,太保,万万不可 ,寡人虽然已经及冠,但是寡人没有周文王之才华,没有周武王之武功。
宗周事务全依赖三公六卿,倘若你们离寡人而去,寡人将如何处理朝政”。
周公旦和姜子牙,召公奭齐声道,
大王英明睿智,及冠之后,理应挑起宗周国之大任,陛下放心,我们只是辞去三公之职。
但是我们仍旧会恪尽职守,帮助大王治理国家。
周成王道:“三公乃先王所赐,你们辅佐本王,本应加封,如今却要去掉封号,岂不是寡人成了忘恩负义之人”。
周公旦,姜子牙,召公奭三人呵呵一笑道。
先王当初册封三公,就是因为宗周刚刚灭掉殷商,大王年幼,让我们三人辅佐大王,三个人可以相互帮助,也能相互监督,制约心有不轨之人。
如今天下大定,宗周江山巩固,老百姓也是安居乐业,如今周礼已成,东都雒邑正式落成,再加上大王正式理政。
于是着我宗周是真正成为天下共主,所以三公理应退出历史舞台。
周公旦道:“所以微臣请求大王废除三公,当朝理政”。
周成王在周公旦、姜子牙和召公奭的强烈要求下,正式踏上理政之路。
然而,他依然保留了三公的待遇和俸禄,以彰显其尊崇地位。
随后,周成王在雒邑接见了各路诸侯。
雒邑的建成标志着周公旦的周礼正式成为宗周的国政,周成王也正式在雒邑理政。因此,周公旦将雒邑王城改名为成周。
周成王在东都雒邑的这次诸侯朝会,史称“成周之会”。
待诸侯朝拜结束,众人相继离去后,三公与周成王共商国事。
此次,有十三个诸侯未前来朝拜,其中除了朝鲜、高句等因路途遥远、地处边塞而获周天子特准不来的国家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缺席,那便是随国诸侯南宫适。
南宫适位于荆蛮之地,受命把守南大门。
然而,他在征讨徐国时,竟然公然放走徐訸,此前因事出紧急,未曾追究。
此次更是过分,竟敢违抗王命,不来朝觐。这种行为必须受到惩罚,以儆效尤。
欢迎阅读下一章,熊绎封楚。
公元前 1034 年之春,周成王在周公旦及众位文臣武将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前往东都雒邑,准备接受全国各路诸侯的朝拜。
雒邑建成后,周天子将首次在此举行朝会,为此,周天子特下昭命,号令无论诸侯势力大小,一律前来朝贺雒邑落成之典礼。
全国多数诸侯皆奉旨前来朝觐周天子,然随国国君却以与淮夷战事吃紧为由,并未前来。
这日,召公奭来到周公旦处,见其仍忙碌不停,遂开口道:“四哥,竟仍忙碌至此!”
周公旦抬头见是召公奭,答道:“老弟,你来了。哎!诸事繁杂,尚有诸多事宜未安排妥当,你自己找地儿做啊!我马上就好。”
召公奭笑道:“四哥,你岂不知,天下之事多如繁星,终其一生亦难以尽善尽美。何不放手,让后辈们一试身手?”
“你看这几年你劳累如此,再不修养,身体恐吃不消啊。你我年事渐高,是时候颐养天年,享享清福了。”
周公旦并未领会召公奭言外之意,依旧埋头苦干,道:“他们尚年轻,诸事皆不熟稔,若吾等姬姓不从旁协助,难道要假手他人替大王料理吗?
况且,先王早逝,此摊子事吾等姬姓兄弟若不帮忙照看,恐生变故。趁吾尚能行动,将宗周诸事安排妥当,日后宗周子孙便可高枕无忧,安享太平。
如此,待我百年之后去见父亲和二哥,也可无愧于心,未负他们托孤之情。”
召公奭道:“你能干管啥用,你得让天子自己学着治国理政,也不想想姬诵都多大了”。
周公旦一愣,低头不语,只是翻起白眼斜瞅着召公奭。
姬奭,你听说什么谣言了吗?
嘿嘿嘿,召公奭笑道:“也没有什么,就是有人议论,说天下诸侯只认得太傅冢宰姬旦,不知道有周天子姬诵”。
周公旦大怒:“混账,是谁敢如此谤言,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命司寇毕公高严查此事”。
召公奭微笑道:“四哥别急啊!咱先来分析一下,周礼,宗法,王道,儒学这都是你拟定的宗周治国之道是吧?”。
周公旦道:“没错,只要这典章制度能够推行,势必保我宗周江山千秋万代”。
召公奭道:“那好。我来问你,你周礼五礼头一个就是冠礼。
上面可是明明写着,弱冠,及笄,及冠之年,及冠之年天子理政,卿士子弟就可以出仕了。
咱们周天子已经二十一岁了,你还不还政于王,天下人非议也在情理之中。
你今天找司寇毕公高抓人,难道说你能抓尽天下诽谤之人,杀光议论此事之人。
那你的周礼仁德之政如何立足,我的老太傅,你好好想想吧!
周武王临终之时,委任你,姜子牙和我三人为三公,辅政大臣。
他曾经明确表示,倘若姬诵不堪大用 ,可令姬旦取而代之。
这样吧!你要是觉得姬诵不行,那咱废了他,你继任周天子,你放心,我不反对你,但是我也不会支持你。
总之一句话,该放手就得放手,你现在贵为百官之首,在死死攥着手中的权力不给周天子。
你要是不取而代之做天子,那你将来可就成为篡权的奸臣了,何不见好就收,急流勇退。
你现在还政于王,天下人都念你辅佐幼主,一心为国辅佐大臣之功,成为一代圣贤,千古传诵 。
我已经和姜子牙商议过,明天朝会就提出辞去三公之职,讨个封赏养老去。
至于你是否还政于王,你自己看着办吧!召公奭说完后转身离去。
周公旦呆立当场,他心中想到,自己殚精竭虑的为了宗周,不知不觉的已经老去。
召公奭说的没错,不是我老了,而是大王长大了,已经到了理政时候,他现在已经不是当初的懵懂少年。
即便他对于治国尚无经验,但是他早晚得临朝理政,自己也确实到了退居臣子一线了。
于是周公旦亲自来找姜子牙和召公奭,三人商议后,决定一起辞去三公之职。
次日雒邑王宫大殿之上,依照旧例,周成王将在王座之上接受各路诸侯跪拜。
周公旦则站立身旁,陪着周成王一块接受朝拜。
典礼还没有开始,周公旦先是出来道。
启禀大王 ,在朝拜之前,臣有一事启奏。
周成王道:“太傅何事?敬请直言”。
周公旦道:“臣历时七年之久,最终制定出完整的周礼礼乐制度,再加上之前的宗法,礼乐,王道和儒学。
宗周的完整典章,祭祀,礼仪,官职,刑法和生活各方面的礼法已经完整”。
加上东都雒邑修建完成,而微臣也已是年过半百之人,大王已到及冠之年,所以微臣已经完成辅佐大王,摄政之职。
大王今天先进行及冠理政,然后再行朝会诸侯。
周公旦回身望向姜子牙和召公奭,二人一起出来道。
从今日起,我们三公集体请辞,请大王正式理政,今后宗周不再有三公之职。
周成王听闻大惊:“太傅,太师,太保,万万不可 ,寡人虽然已经及冠,但是寡人没有周文王之才华,没有周武王之武功。
宗周事务全依赖三公六卿,倘若你们离寡人而去,寡人将如何处理朝政”。
周公旦和姜子牙,召公奭齐声道,
大王英明睿智,及冠之后,理应挑起宗周国之大任,陛下放心,我们只是辞去三公之职。
但是我们仍旧会恪尽职守,帮助大王治理国家。
周成王道:“三公乃先王所赐,你们辅佐本王,本应加封,如今却要去掉封号,岂不是寡人成了忘恩负义之人”。
周公旦,姜子牙,召公奭三人呵呵一笑道。
先王当初册封三公,就是因为宗周刚刚灭掉殷商,大王年幼,让我们三人辅佐大王,三个人可以相互帮助,也能相互监督,制约心有不轨之人。
如今天下大定,宗周江山巩固,老百姓也是安居乐业,如今周礼已成,东都雒邑正式落成,再加上大王正式理政。
于是着我宗周是真正成为天下共主,所以三公理应退出历史舞台。
周公旦道:“所以微臣请求大王废除三公,当朝理政”。
周成王在周公旦、姜子牙和召公奭的强烈要求下,正式踏上理政之路。
然而,他依然保留了三公的待遇和俸禄,以彰显其尊崇地位。
随后,周成王在雒邑接见了各路诸侯。
雒邑的建成标志着周公旦的周礼正式成为宗周的国政,周成王也正式在雒邑理政。因此,周公旦将雒邑王城改名为成周。
周成王在东都雒邑的这次诸侯朝会,史称“成周之会”。
待诸侯朝拜结束,众人相继离去后,三公与周成王共商国事。
此次,有十三个诸侯未前来朝拜,其中除了朝鲜、高句等因路途遥远、地处边塞而获周天子特准不来的国家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缺席,那便是随国诸侯南宫适。
南宫适位于荆蛮之地,受命把守南大门。
然而,他在征讨徐国时,竟然公然放走徐訸,此前因事出紧急,未曾追究。
此次更是过分,竟敢违抗王命,不来朝觐。这种行为必须受到惩罚,以儆效尤。
欢迎阅读下一章,熊绎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