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阿难已死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主神崛起、全职法师、异界直播间、诛天战帝、末世浮生、闲妻不淑、点满力量的我绝不会无用武之地、最强男神(网游)、精灵王的王妃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我,即是世界最新章节!
雷音宝刹门口,菩萨、尊者兀立。
灵山上空微微淡红,站在山巅环顾,四方空间如削,寸地尺天,极不规整,就仿佛破败过半的屋子,历经战火而不倒。
一片困厄不堪。
“阿难已死”几个字。
散发漆黑、令人作呕的厄运,匾上滴落的黄泉汇聚成炽热的污泥。
寺门前,菩萨扬起金柳,散出宝华,清净佛光落在方匾上却浇不灭厄火恶气,洗不净斑斑黑泥。
方证捧起钵盂,同样散出赤金佛光,扫向匾上辱佛之语。
菩萨、尊者合力,然却无用,方证垂首低诵佛号,李兰金柳插回宝瓶也是默然。
“你记得阿难吗?”菩萨道。
“不记得。”方证回想片刻,摇摇头。
脑中些许光景有阿难身影,却没有任何一幅能看清其面容。
昔,世尊于灵山拈花示法,当时天人百万,唯有摩诃迦叶尊者会意,为禅宗初祖。迦叶尊者后,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接续法脉,为禅宗二祖。
世间佛寺的大雄宝殿中,佛祖左右各有两尊塑像,分别就是这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
小乘佛教中,迦叶和阿难是仅次于佛祖的人物,证得最高的果位;阿罗汉果。
后来大乘佛教脱胎小乘佛教而出,兼容并蓄,出现了众多的菩萨,地位跃居罗汉之上,迦叶和阿难等人仍然是罗汉。
其中隐秘,涉及佛教东传,方证也不甚清楚。
方证见观世音仍站在雷音宝刹前怔怔发呆,作礼道:“菩萨,弟子还须回往少林,去取令狐冲肉身西行,就此作别。”
披着锦斓袈裟的方证,托钵盂而行,不久后就到了凌云渡口。
黄泉苦海。
原本可以脱却胎胞骨肉身的河水,已经变得恶气满满。河不见首尾,汹涌澎湃,浊浪滔滔,却不发丝毫的声音,奇诡异常。
方证站在岸边,只把钵盂一抛,同时眉心攒射出一道灵光。
钵盂倏忽变大,像船儿般浮停在岸边,方证小心提起袈裟,跳将上去,左右踩踏,金船儿一摇一摆朝对岸渡去。
度过这河,便是人间。
驭宝和飞举之术,是神通基础要诀,只要获了传承,皆能通明。
黄泉之上,薄雾笼罩,随金钵摇曳,雾变得越来越厚,转瞬间就伸手不见五指,方证也不急,据记忆中的画面,再往前就该出了西天灵鹫仙山,果然不过片刻,眼前骤的一暗。
风声呼呼,金钵从虚空掉将出来。
头顶是明月星空,下方群山大野,世间像黑丝绒般浓重,星星也像璀璨的宝石般闪耀。
金钵儿骤停骤落,晃晃悠悠朝地上落去。
方证看不清路径,待落到一座土丘林间,收了佛宝,运起轻功朝高处飞掠而去,踩在树冠顶,灵光聚目,扫视四周。
“离得山门不远。”
脑门眉心有些许涩涩,方证确认了所在方位,急不可耐盘腿坐在古松下调息。
到底还是二阶驭宝飞举太过勉强,况且传承佛法并未全然贯通,这一入定就是几个时辰,待天际蒙蒙亮,鸟叫虫鸣间方证睁开眼睛,头顶十二个肉髻在朝阳下发出淡光,一双眼睛熠熠生辉,显然是收获颇丰。
锦斓袈裟不畏寒暑,蚊虫不叮,站起身来,他苦行向西。
两个时辰后,少室山门。
少林僧众远远就见方丈从后山荒野回来,纷纷迎上前去,见他身披锦斓袈裟,红光彩气;千般巧妙明珠坠,万样稀奇佛宝攒,上下龙须铺彩绮,不是真僧不敢穿。
又见方证头顶戒疤化髻,圆光溶溶,就知得了阿罗汉果位,活佛在世。
“阿弥陀佛,弟子叩见方丈!”
“方丈稍待。”
众僧叩拜,口诵佛号。
剩下的则欢天喜地的转身朝寺内奔去,不一会儿沉重的红门洞开,须知少林寺大门,非轻易开启,僧众、香客等日常进出皆走其侧的‘方便之门’。
众僧出迎,方证回少林。
大雄宝殿,方证揭下袈裟,供奉在佛台,合十礼拜。
他一派老成持重的高僧姿态,一手平伸,一手上举,眼如青莲华,其身光净如明镜,朝殿内众僧道:“此乃禅宗初祖迦叶尊者得道时所穿,具有无量的神通,我未得其全承,不敢至宝袈身。”
“世尊教我把令狐冲肉身送往西方,我离寺后,有此宝在,想来天魔也不敢来犯,切记不可轻扰观音菩萨修行。”
“方丈师兄,令狐冲肉身需送往何处?何时归返?”方慧问道。
方证初得传承,让一众少林高僧心头泛起心思,还欲好好问问是个如何成佛法,却不想甫一回寺就要出门。
“世尊只言在西,我也不知路途,不知时日。”
托着金钵,方证的眼神中充满睿智的光彩,他有些猜测,却不敢明说。
………
翌日一早。
方证在一众僧人目送下,背着装有令狐冲肉身的陶缸,右手持有声锡杖,左手托着钵盂,一身淡黄僧袍,瘦削的身形一步步走出了少室山,朝西而去。
禅杖沿途不断发出清脆的“叮叮叮”响,越来越淡。
佛教没有棺木的说法,多为火化,当时世尊度去三千江湖客,为了成就所谓的“肉身不坏”,就用和尚坐化的独特方式,把其肉身封于特制的陶缸之中,摆放佛塔供奉。
陶缸又称瓮棺葬,是指将尸体放入一种陶制容器中予以安葬。
百斤重的陶阳被木架子拖住,金索缠在方证瘦弱的背上,出了少室山,沿途信徒见少林寺方证大师,纷纷叩拜,不敢扰其修行,倒也没有发生拦路问询的事。
“叮叮叮!”
禅杖金环脆响,只不过行出十余里地,方证手中的金钵忽的放光,其内映出一幅画面。
………
迷雾中一座小庙。
令狐冲枯坐在宏大的佛像前,两鬓生白,垂首恸哭。忽然头顶生出金光,世尊怜悯的声音响起:“情与无情共一体,阿难你多闻第一,因何执迷不悟?”
令狐冲扬起面容,嗫唇不止,一时悲从中来,泪流哽噎:“盈盈就要死了!”
下界传来消息,任盈盈两年间思念成殇,相思成疾,现于洛阳绿竹巷病卧,恐不久于人世。
“你究竟是多喜欢那少女,令你舍身弃道,甘受此苦?”
“求佛祖救她!”令狐冲叩头不止。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
“你可愿化身石桥,受百年风吹,百年日晒,百年雨打,求此果?”
“我愿意。”
………
一座青石桥墩,风雨中腐朽不堪,两侧茫茫迷雾,静待喜欢人。
雷音宝刹门口,菩萨、尊者兀立。
灵山上空微微淡红,站在山巅环顾,四方空间如削,寸地尺天,极不规整,就仿佛破败过半的屋子,历经战火而不倒。
一片困厄不堪。
“阿难已死”几个字。
散发漆黑、令人作呕的厄运,匾上滴落的黄泉汇聚成炽热的污泥。
寺门前,菩萨扬起金柳,散出宝华,清净佛光落在方匾上却浇不灭厄火恶气,洗不净斑斑黑泥。
方证捧起钵盂,同样散出赤金佛光,扫向匾上辱佛之语。
菩萨、尊者合力,然却无用,方证垂首低诵佛号,李兰金柳插回宝瓶也是默然。
“你记得阿难吗?”菩萨道。
“不记得。”方证回想片刻,摇摇头。
脑中些许光景有阿难身影,却没有任何一幅能看清其面容。
昔,世尊于灵山拈花示法,当时天人百万,唯有摩诃迦叶尊者会意,为禅宗初祖。迦叶尊者后,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接续法脉,为禅宗二祖。
世间佛寺的大雄宝殿中,佛祖左右各有两尊塑像,分别就是这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
小乘佛教中,迦叶和阿难是仅次于佛祖的人物,证得最高的果位;阿罗汉果。
后来大乘佛教脱胎小乘佛教而出,兼容并蓄,出现了众多的菩萨,地位跃居罗汉之上,迦叶和阿难等人仍然是罗汉。
其中隐秘,涉及佛教东传,方证也不甚清楚。
方证见观世音仍站在雷音宝刹前怔怔发呆,作礼道:“菩萨,弟子还须回往少林,去取令狐冲肉身西行,就此作别。”
披着锦斓袈裟的方证,托钵盂而行,不久后就到了凌云渡口。
黄泉苦海。
原本可以脱却胎胞骨肉身的河水,已经变得恶气满满。河不见首尾,汹涌澎湃,浊浪滔滔,却不发丝毫的声音,奇诡异常。
方证站在岸边,只把钵盂一抛,同时眉心攒射出一道灵光。
钵盂倏忽变大,像船儿般浮停在岸边,方证小心提起袈裟,跳将上去,左右踩踏,金船儿一摇一摆朝对岸渡去。
度过这河,便是人间。
驭宝和飞举之术,是神通基础要诀,只要获了传承,皆能通明。
黄泉之上,薄雾笼罩,随金钵摇曳,雾变得越来越厚,转瞬间就伸手不见五指,方证也不急,据记忆中的画面,再往前就该出了西天灵鹫仙山,果然不过片刻,眼前骤的一暗。
风声呼呼,金钵从虚空掉将出来。
头顶是明月星空,下方群山大野,世间像黑丝绒般浓重,星星也像璀璨的宝石般闪耀。
金钵儿骤停骤落,晃晃悠悠朝地上落去。
方证看不清路径,待落到一座土丘林间,收了佛宝,运起轻功朝高处飞掠而去,踩在树冠顶,灵光聚目,扫视四周。
“离得山门不远。”
脑门眉心有些许涩涩,方证确认了所在方位,急不可耐盘腿坐在古松下调息。
到底还是二阶驭宝飞举太过勉强,况且传承佛法并未全然贯通,这一入定就是几个时辰,待天际蒙蒙亮,鸟叫虫鸣间方证睁开眼睛,头顶十二个肉髻在朝阳下发出淡光,一双眼睛熠熠生辉,显然是收获颇丰。
锦斓袈裟不畏寒暑,蚊虫不叮,站起身来,他苦行向西。
两个时辰后,少室山门。
少林僧众远远就见方丈从后山荒野回来,纷纷迎上前去,见他身披锦斓袈裟,红光彩气;千般巧妙明珠坠,万样稀奇佛宝攒,上下龙须铺彩绮,不是真僧不敢穿。
又见方证头顶戒疤化髻,圆光溶溶,就知得了阿罗汉果位,活佛在世。
“阿弥陀佛,弟子叩见方丈!”
“方丈稍待。”
众僧叩拜,口诵佛号。
剩下的则欢天喜地的转身朝寺内奔去,不一会儿沉重的红门洞开,须知少林寺大门,非轻易开启,僧众、香客等日常进出皆走其侧的‘方便之门’。
众僧出迎,方证回少林。
大雄宝殿,方证揭下袈裟,供奉在佛台,合十礼拜。
他一派老成持重的高僧姿态,一手平伸,一手上举,眼如青莲华,其身光净如明镜,朝殿内众僧道:“此乃禅宗初祖迦叶尊者得道时所穿,具有无量的神通,我未得其全承,不敢至宝袈身。”
“世尊教我把令狐冲肉身送往西方,我离寺后,有此宝在,想来天魔也不敢来犯,切记不可轻扰观音菩萨修行。”
“方丈师兄,令狐冲肉身需送往何处?何时归返?”方慧问道。
方证初得传承,让一众少林高僧心头泛起心思,还欲好好问问是个如何成佛法,却不想甫一回寺就要出门。
“世尊只言在西,我也不知路途,不知时日。”
托着金钵,方证的眼神中充满睿智的光彩,他有些猜测,却不敢明说。
………
翌日一早。
方证在一众僧人目送下,背着装有令狐冲肉身的陶缸,右手持有声锡杖,左手托着钵盂,一身淡黄僧袍,瘦削的身形一步步走出了少室山,朝西而去。
禅杖沿途不断发出清脆的“叮叮叮”响,越来越淡。
佛教没有棺木的说法,多为火化,当时世尊度去三千江湖客,为了成就所谓的“肉身不坏”,就用和尚坐化的独特方式,把其肉身封于特制的陶缸之中,摆放佛塔供奉。
陶缸又称瓮棺葬,是指将尸体放入一种陶制容器中予以安葬。
百斤重的陶阳被木架子拖住,金索缠在方证瘦弱的背上,出了少室山,沿途信徒见少林寺方证大师,纷纷叩拜,不敢扰其修行,倒也没有发生拦路问询的事。
“叮叮叮!”
禅杖金环脆响,只不过行出十余里地,方证手中的金钵忽的放光,其内映出一幅画面。
………
迷雾中一座小庙。
令狐冲枯坐在宏大的佛像前,两鬓生白,垂首恸哭。忽然头顶生出金光,世尊怜悯的声音响起:“情与无情共一体,阿难你多闻第一,因何执迷不悟?”
令狐冲扬起面容,嗫唇不止,一时悲从中来,泪流哽噎:“盈盈就要死了!”
下界传来消息,任盈盈两年间思念成殇,相思成疾,现于洛阳绿竹巷病卧,恐不久于人世。
“你究竟是多喜欢那少女,令你舍身弃道,甘受此苦?”
“求佛祖救她!”令狐冲叩头不止。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
“你可愿化身石桥,受百年风吹,百年日晒,百年雨打,求此果?”
“我愿意。”
………
一座青石桥墩,风雨中腐朽不堪,两侧茫茫迷雾,静待喜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