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战鼓鸣响(下)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大明枭臣最新章节!
直到现在,王骥也是在靠着自己的判断来做决断,按理来讲并不是绝对的稳妥之策,而他遇到这种情况的最大原因就是白千帆在情报上动手脚。
“得亏瑛儿行事稳妥,如果是个不稳重的家伙,把孟养城失陷的假情报散播出去,可是一场大麻烦。”王骥摇了摇头。白千帆此举是犯了大忌,本来守孟养城是一件大功,现在功过相抵,不追究他的责任就不错了。
“父亲,此人妄传假情报,险些酿成祸患,该如何处置?”王瑛则是把无处释放的怒意投向了一边的多子安身上。
“你找人自行处置吧,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张锐核对情报与准备出军。”王骥说着走到了房间中心的主灯旁,点亮了主灯。外面的侍卫见到主灯亮起,一个个走进军帐内,分工明确地从房间一角抬出铠甲,开始帮助王骥穿戴铠甲。
两份情报,后一份情报中各种印章标记暗号一应俱全,又论精细度,自然更可靠的。
但是无论真假,有这些印章标记和令牌暗号,总有一份是真的,孟养城的确陷入危机,亟待出兵救援,具体地不过是出兵多少的问题罢了。
王瑛点点头,也不多话,指示其中一个侍卫道:“喂,把此人带下去,派人严加审讯,务必问出是谁安排他前来送信的。”
原本一直在王骥和王瑛这两位远超过他所见过的任何军官等级之上的军官面前感到畏缩惧怕的多子安,现在终于听明白了一句王瑛的命令:“严加审讯。”
多子安一下感到毛骨悚然起来,这几个字实在是勾起来了他对于一些恐怖事情的回忆。
姜榆罔在穿越之前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要是说积累的各种知识,那就更是无法计数了,所以他在精心建设情报部的精髓部分——后来的秘理院时,也引入了许多别出心裁的东西。
在这里面,最让姜榆罔得意的就是秘理院的审讯方式。
秘理院的审讯工作主要由圣下厅负责,相对而讲,负责更多实际处理工作的天上厅可能在工作范围上更接近于审讯工作。
但是姜榆罔在思考之后,还是觉得不妥。他其实构建部门的一个原则就是部门权力相对独立,减少关联。
这样一来,首先各个部门都是向上负责的,更有利于管理的权威,其次还能减少部门之间工作范围互相覆盖带来的权责不明确,提高效率,最后则是避免有一个部门掌握了过多的权力。
在限制权力过大的方面,姜榆罔的设计是:阻止制定规则的人来检查规则执行,阻止裁判员上场比赛,阻止一个部门掌控一个相对完整的流程。
放到天上厅这里,就是阻止负责针对情报,进行实际执行工作的人员来获得情报,用以避免天上厅实现了具备从“获得情报”到“执行情报”的完整过程。
那种情况很可能导致一个结果,天上厅在得到情报后,只是向中枢的神御厅发一个请求,随后就可以进行实际的执行。固然神御厅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监督必不可能是万能的,姜榆罔只相信用釜底抽薪的方式来制止天上厅权力过大的发生。
也是在这种调整下,秘理院的四个机构在建立了数月之后,基本保持了地位上的平等和权责上相适配,从实际效果上来分析,连投入和回报都是相对合理的。
秘理院相对来说,实际待遇和权力最大的可能不是位于中枢的神御厅,毕竟神御厅一直保持一个被动的状态,并不具备主动执行任务的能力,而在外广泛建立分部,在行事上受到最少管束,又能获得来自自身努力和姜榆罔调配补给的物资和赏钱的守观厅,反而是待遇和权力事实上最好的。
可是守观厅在秘理院中又不是多么好的地方,秘理院中阵亡率最高的地方就是守观厅,在没有战事时,阵亡率甚至显著高于神狩院管理下的军队,说白了也是一个付出代价,获得回报的地方,并没有多少人趋之若鹜。
而最终,负责对内进行情报收集,其实就是一个不具备执行处理权的监察机构的圣下厅承担了所有莽古堡内的审讯相关工作。
为了获取情报,莽古堡内的审讯事务其实不少的。
首先是对于莽古堡内的恶劣事件,如打架致人重伤死亡,又或者是一些偷窃的事情,随着莽古堡的建设,在此居住的人从最初的几百到后来的三四千人,也是逐渐多发起来。
圣下厅在这中的审讯其实起到了一定的法庭的作用,所依照的法律相对就要武断的多,对于偷窃罪的处理是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也就是用苦役来服刑,而致人伤亡的罪行,则是以一概处死的处置办法来解决。
姜榆罔并没有在莽古山慢慢教化众人的心态,像是会引起暴力案件的不安定分子,莽古堡是不需要的。在莽古堡,姜榆罔并不扮演一个要处处管理众人,参与到众人生活细节之中的角色,但是他在有必要的地方,无一不采用一些相对极端的方法来巩固威信。
因为不在无所谓的地方浪费这种威信,姜榆罔有些武断的处理方式反而得到了莽古堡众人的衷心拥护,这些莽古堡的住民们对这个来自大明的管理者都表现出来了很深的认可,颇为积极地参与到莽古堡所提供的各种事务中来。
莽古堡因为有白千帆提供的大量军粮物资作为后备,其实在许多方面的建设都是相对大刀阔斧的,用现代的词语来形容,就是用大的建设项目来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
这些工作岗位中,最直观的就是天工院的建造活动,大量的竹木质,土质和石质的房屋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地在莽古山中建起,形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山寨,现在的莽古堡。
可能莽古堡和江头城附近的大山寨,也是现在靖远伯中军的驻地蛮寺寨相比,还是差了一些,毕竟还是一个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利用各种建材创造的新山寨。
但是和山中的其他寨子相比,其规模已经算是独一档的了,容纳了三四千人居住不说,还有军队的训练场地,以及各个机构的用地,这些地方的容积率可是很低的,最终的山寨大小也颇为可观。
如果说最初的百户姜榆罔只是一个山头上的小军官的话,不提人数规模已经上千,配备着超越这个时空水平的装备的军队,单是现在管理着三四千人的莽古堡的他,也是一个大村子的村长了。
而除了莽古堡内的审讯事务,圣下厅负责其他审讯事务就是相对纯粹的审讯工作了。这里面首先是圣下厅的基础工作范围:对于莽古堡内人员的监督工作,随着莽古堡的发展,所有住民,除了孩童和老人之外,几乎全部被姜榆罔组织了起来,而在工作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简单的问题是工作上的失职,对于这种情况,姜榆罔没有选择直接采取惩罚措施。在他看来,偷懒或者粗心是人的天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对于这种情况,他选择设置工作量的方法,把基础工作量设置在一个比较容易达到的度上,只要做到,就可以获得基础的工钱,而如果连基础的工作量都不能完成,才会导致无法得到基本的工钱。
这种基础工作量,如果进行量化的方法,大概也就是进行六小时左右的工作就可以完成,如果是一些像是狩猎或军队巡逻的任务,短时间的强度较高,而相应的工作时长根本不到六小时。
这还是因为备战孟养的紧张时刻,如果是以后的日常发展,姜榆罔打算进一步降低强度。
他不是没有想过长时间工作所能获得的好处,但是首先在莽古堡,并没有长时间工作的客观需求。从各种资源产出的源头上,各种生产原料的获得效率就是很低的。
姜榆罔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建造矿场,将大量莽古堡住民培养为可靠矿工的能力,只是依赖一些露天矿坑的获取,资源本身及其有限,无法制造太多东西。
其次则是人的需求,莽古堡住民说少,那自然是不少的,但是要是说多,却也不至于,本来还有孟养城提供的军粮补充,对于各种粮食的需求并不大。
在资源丰富的孟养丛林中,狩猎队的狩猎需求和压力并不大,而负责农耕的队伍其实主要是对因为战争而变得无主的废弃农田进行耕种,部分仍然有主的土地,还是由原来的人的去负责。
对于农耕,姜榆罔在细节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主要就是探查清楚各个山寨中占据较多土地,拥有较多雇佣的农夫的人。这些人因为本来就是各个寨子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其中大多拥有一些打手,因而在麓川军到来后死了十之六七。
存活下来的人,往往不复从前的权势,在投靠到姜榆罔的莽古堡后,更是在地位上一落千丈。而秘理院的天上厅也因为他们的前来而多了一个新任务:暗杀。
孟养的丛林多有阴暗之处,而这也成了暗杀行动的天堂。同时拜原本村寨中原始的秩序所赐,这些占据大量土地并拥有雇工的人只占山寨中村民的一个很小的比例。像是原本的南桑寨,所有此类人物居然被麓川军杀戮一空。
姜榆罔在进行统计之后,也开始了针对这些地主或者大家族族长的暗杀行动。在姜榆罔的控制下,暗杀行动的进行的很缓慢,这又要感谢孟养一带因为战事而导致的混乱状态,只要有人离开山寨,就有可能遭遇不测。
至于出手的人,可能是盗贼,也可能是其他任何人。其实在这种秩序下,盗贼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因为没有一个被所有人认可的规矩。无论是麓川军,还是明军,对这些长年与刀兵为伴的麓川人来说都不算是什么值得敬畏的存在。
就算是姜榆罔,也还没有彻底赢得所有人的认可。
直到现在,王骥也是在靠着自己的判断来做决断,按理来讲并不是绝对的稳妥之策,而他遇到这种情况的最大原因就是白千帆在情报上动手脚。
“得亏瑛儿行事稳妥,如果是个不稳重的家伙,把孟养城失陷的假情报散播出去,可是一场大麻烦。”王骥摇了摇头。白千帆此举是犯了大忌,本来守孟养城是一件大功,现在功过相抵,不追究他的责任就不错了。
“父亲,此人妄传假情报,险些酿成祸患,该如何处置?”王瑛则是把无处释放的怒意投向了一边的多子安身上。
“你找人自行处置吧,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张锐核对情报与准备出军。”王骥说着走到了房间中心的主灯旁,点亮了主灯。外面的侍卫见到主灯亮起,一个个走进军帐内,分工明确地从房间一角抬出铠甲,开始帮助王骥穿戴铠甲。
两份情报,后一份情报中各种印章标记暗号一应俱全,又论精细度,自然更可靠的。
但是无论真假,有这些印章标记和令牌暗号,总有一份是真的,孟养城的确陷入危机,亟待出兵救援,具体地不过是出兵多少的问题罢了。
王瑛点点头,也不多话,指示其中一个侍卫道:“喂,把此人带下去,派人严加审讯,务必问出是谁安排他前来送信的。”
原本一直在王骥和王瑛这两位远超过他所见过的任何军官等级之上的军官面前感到畏缩惧怕的多子安,现在终于听明白了一句王瑛的命令:“严加审讯。”
多子安一下感到毛骨悚然起来,这几个字实在是勾起来了他对于一些恐怖事情的回忆。
姜榆罔在穿越之前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要是说积累的各种知识,那就更是无法计数了,所以他在精心建设情报部的精髓部分——后来的秘理院时,也引入了许多别出心裁的东西。
在这里面,最让姜榆罔得意的就是秘理院的审讯方式。
秘理院的审讯工作主要由圣下厅负责,相对而讲,负责更多实际处理工作的天上厅可能在工作范围上更接近于审讯工作。
但是姜榆罔在思考之后,还是觉得不妥。他其实构建部门的一个原则就是部门权力相对独立,减少关联。
这样一来,首先各个部门都是向上负责的,更有利于管理的权威,其次还能减少部门之间工作范围互相覆盖带来的权责不明确,提高效率,最后则是避免有一个部门掌握了过多的权力。
在限制权力过大的方面,姜榆罔的设计是:阻止制定规则的人来检查规则执行,阻止裁判员上场比赛,阻止一个部门掌控一个相对完整的流程。
放到天上厅这里,就是阻止负责针对情报,进行实际执行工作的人员来获得情报,用以避免天上厅实现了具备从“获得情报”到“执行情报”的完整过程。
那种情况很可能导致一个结果,天上厅在得到情报后,只是向中枢的神御厅发一个请求,随后就可以进行实际的执行。固然神御厅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监督必不可能是万能的,姜榆罔只相信用釜底抽薪的方式来制止天上厅权力过大的发生。
也是在这种调整下,秘理院的四个机构在建立了数月之后,基本保持了地位上的平等和权责上相适配,从实际效果上来分析,连投入和回报都是相对合理的。
秘理院相对来说,实际待遇和权力最大的可能不是位于中枢的神御厅,毕竟神御厅一直保持一个被动的状态,并不具备主动执行任务的能力,而在外广泛建立分部,在行事上受到最少管束,又能获得来自自身努力和姜榆罔调配补给的物资和赏钱的守观厅,反而是待遇和权力事实上最好的。
可是守观厅在秘理院中又不是多么好的地方,秘理院中阵亡率最高的地方就是守观厅,在没有战事时,阵亡率甚至显著高于神狩院管理下的军队,说白了也是一个付出代价,获得回报的地方,并没有多少人趋之若鹜。
而最终,负责对内进行情报收集,其实就是一个不具备执行处理权的监察机构的圣下厅承担了所有莽古堡内的审讯相关工作。
为了获取情报,莽古堡内的审讯事务其实不少的。
首先是对于莽古堡内的恶劣事件,如打架致人重伤死亡,又或者是一些偷窃的事情,随着莽古堡的建设,在此居住的人从最初的几百到后来的三四千人,也是逐渐多发起来。
圣下厅在这中的审讯其实起到了一定的法庭的作用,所依照的法律相对就要武断的多,对于偷窃罪的处理是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也就是用苦役来服刑,而致人伤亡的罪行,则是以一概处死的处置办法来解决。
姜榆罔并没有在莽古山慢慢教化众人的心态,像是会引起暴力案件的不安定分子,莽古堡是不需要的。在莽古堡,姜榆罔并不扮演一个要处处管理众人,参与到众人生活细节之中的角色,但是他在有必要的地方,无一不采用一些相对极端的方法来巩固威信。
因为不在无所谓的地方浪费这种威信,姜榆罔有些武断的处理方式反而得到了莽古堡众人的衷心拥护,这些莽古堡的住民们对这个来自大明的管理者都表现出来了很深的认可,颇为积极地参与到莽古堡所提供的各种事务中来。
莽古堡因为有白千帆提供的大量军粮物资作为后备,其实在许多方面的建设都是相对大刀阔斧的,用现代的词语来形容,就是用大的建设项目来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
这些工作岗位中,最直观的就是天工院的建造活动,大量的竹木质,土质和石质的房屋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地在莽古山中建起,形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山寨,现在的莽古堡。
可能莽古堡和江头城附近的大山寨,也是现在靖远伯中军的驻地蛮寺寨相比,还是差了一些,毕竟还是一个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利用各种建材创造的新山寨。
但是和山中的其他寨子相比,其规模已经算是独一档的了,容纳了三四千人居住不说,还有军队的训练场地,以及各个机构的用地,这些地方的容积率可是很低的,最终的山寨大小也颇为可观。
如果说最初的百户姜榆罔只是一个山头上的小军官的话,不提人数规模已经上千,配备着超越这个时空水平的装备的军队,单是现在管理着三四千人的莽古堡的他,也是一个大村子的村长了。
而除了莽古堡内的审讯事务,圣下厅负责其他审讯事务就是相对纯粹的审讯工作了。这里面首先是圣下厅的基础工作范围:对于莽古堡内人员的监督工作,随着莽古堡的发展,所有住民,除了孩童和老人之外,几乎全部被姜榆罔组织了起来,而在工作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简单的问题是工作上的失职,对于这种情况,姜榆罔没有选择直接采取惩罚措施。在他看来,偷懒或者粗心是人的天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对于这种情况,他选择设置工作量的方法,把基础工作量设置在一个比较容易达到的度上,只要做到,就可以获得基础的工钱,而如果连基础的工作量都不能完成,才会导致无法得到基本的工钱。
这种基础工作量,如果进行量化的方法,大概也就是进行六小时左右的工作就可以完成,如果是一些像是狩猎或军队巡逻的任务,短时间的强度较高,而相应的工作时长根本不到六小时。
这还是因为备战孟养的紧张时刻,如果是以后的日常发展,姜榆罔打算进一步降低强度。
他不是没有想过长时间工作所能获得的好处,但是首先在莽古堡,并没有长时间工作的客观需求。从各种资源产出的源头上,各种生产原料的获得效率就是很低的。
姜榆罔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建造矿场,将大量莽古堡住民培养为可靠矿工的能力,只是依赖一些露天矿坑的获取,资源本身及其有限,无法制造太多东西。
其次则是人的需求,莽古堡住民说少,那自然是不少的,但是要是说多,却也不至于,本来还有孟养城提供的军粮补充,对于各种粮食的需求并不大。
在资源丰富的孟养丛林中,狩猎队的狩猎需求和压力并不大,而负责农耕的队伍其实主要是对因为战争而变得无主的废弃农田进行耕种,部分仍然有主的土地,还是由原来的人的去负责。
对于农耕,姜榆罔在细节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主要就是探查清楚各个山寨中占据较多土地,拥有较多雇佣的农夫的人。这些人因为本来就是各个寨子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其中大多拥有一些打手,因而在麓川军到来后死了十之六七。
存活下来的人,往往不复从前的权势,在投靠到姜榆罔的莽古堡后,更是在地位上一落千丈。而秘理院的天上厅也因为他们的前来而多了一个新任务:暗杀。
孟养的丛林多有阴暗之处,而这也成了暗杀行动的天堂。同时拜原本村寨中原始的秩序所赐,这些占据大量土地并拥有雇工的人只占山寨中村民的一个很小的比例。像是原本的南桑寨,所有此类人物居然被麓川军杀戮一空。
姜榆罔在进行统计之后,也开始了针对这些地主或者大家族族长的暗杀行动。在姜榆罔的控制下,暗杀行动的进行的很缓慢,这又要感谢孟养一带因为战事而导致的混乱状态,只要有人离开山寨,就有可能遭遇不测。
至于出手的人,可能是盗贼,也可能是其他任何人。其实在这种秩序下,盗贼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因为没有一个被所有人认可的规矩。无论是麓川军,还是明军,对这些长年与刀兵为伴的麓川人来说都不算是什么值得敬畏的存在。
就算是姜榆罔,也还没有彻底赢得所有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