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猛打,猛冲,猛追!(第三更)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我在大明当暴君最新章节!
明军是已经彻底杀红眼了,八旗刚进入战斗状态,一般的军队面临这种情况早就崩溃了。
不得不说八旗的战斗力确实很强,被袭营之后,济尔哈朗还能以最快的速度组织起一批有生力量。
但和平时比较,战斗力显然削弱了一大截。
才几个照面,明军就占了上风,八旗的阻击压力明显越来越大,不停有人坠马死亡,不停有人在乱战中毙命,被砍成碎片。
到处都是惨叫声,到处都是钢刀砍进人骨头的声音。
有人身中数刀,甚至身体都被捅对穿了,还在继续厮杀,有人被砍了一条手臂,全身的铠甲都被砍裂开,最后还撞倒了一个敌人,被淹没在铁骑洪流中。
才不多时,双方就陷入鏖战中。
大约一盏茶的时间,济尔哈朗发现不对劲,这支明军的战斗力超出他的预料。
他的军队明显在败退,军心已经开始出现了裂缝。
“贝勒爷!撤吧!儿郎们顶不住了!”
济尔哈朗是一个非常冷静的人,建奴施行八大贝勒议政,其余七个贝勒都是努尔哈赤的亲儿子,唯有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
如阿巴泰这种努尔哈赤的亲儿子都没有进入八大贝勒议政的权力中心里。
足以证明济尔哈朗绝非泛泛之辈。
他心中也是大叫不妙,这支明军的打法完全是不要命的,这比关宁军还疯狂!
到底是谁?
已经来不及多想,济尔哈朗立刻下令撤退!
他在亲卫兵的簇拥下,调头飞快撤兵,所谓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阿巴泰一看济尔哈朗才刚雄起没多久就软下去了,急得也是直骂娘。
不过他跑的比济尔哈朗还快。
建奴开始退兵,原本军心已经出现裂缝,现在瞬间崩溃。
一旦军队乱了,就已经完全失去战斗力了。
假设你在一直万人大军中,你冲锋是因为听到号角声和看到别人都在冲锋。
一旦别人都开始逃跑,你还会继续战斗么?
你会立刻把盔甲脱了,加快速度。
这就是丢盔卸甲这个成语的来源,这是一件比较正常的现象。
也是兵败如山倒这个成语的来源,这是组织行为学里的大众心理学原理,不能以个人的意志力为转移。
所以,正如崇祯在军事学院的讲话:行军打仗,本身是一门科学。
包含了财务学、大众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地理学、管理学等等,而且还要加上不断的实践。
绝对不是看了几本书,学了几个案例,就能指点江山了,那叫纸上谈兵。
既然建奴兵败如山倒,接下来做什么?
当然是追!
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穷寇莫追。
当然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乘胜追击。
那到底什么时候不能追?
敌军战略性撤退的时候不能追。
这个时候敌军的撤退是有条不紊的,高明的高帅都会设置若干个陷进等着刚刚取得胜利、信心膨胀的低手追来。
那什么时候能够追呢?
当然是敌军真正的崩溃的时候。
敌军真正崩溃了包括军心崩溃,一盘散沙,军官自己都顾着逃命了,大家也都丢盔卸甲了,连主帅都仓皇而逃。
这个时候就要追!
穿越者崇祯在军事学院里不仅提出了行军打仗的“四快一慢”原则,还提出了“三猛原则”。
什么是“三猛原则”?
猛打、猛冲、猛追!
没错!
四快一慢、三猛原则,都是后世解放军的战术指导原则。
都是在战火中锤炼出来的精华原则。
卢象升是皇帝的忠实拥戴者,是发自内心的拥戴者,皇帝的每一个字都他记在心里的,这个时候,自然是坚决贯彻“三猛”原则。
虽然八旗崩溃了,但明军没有任何停下来的意思!
虽然死伤了不少战友,甚至卢象升本人的铠甲已经被砍出无数道痕迹,还有一刀从他的胸口撕过。
但他依旧全身绷紧,朝前面冲。
飞快往前奔跑的时候,盔甲上的鲜血随风滑落下来,在空中飞舞。
天雄军依然跟着他冲锋。
很快,就与济尔哈朗、阿巴泰拉进了距离。
两边也迅速围上去,开始剪除阿巴泰后面的卫队。
阿巴泰吓得全身都在发抖,他是很残忍,以前杀的汉人没有一万也有几千人,甚至在当年的广宁之战中还玩过比赛杀汉人的游戏。
就是故意放跑一些汉人,然后他带着人骑马过去杀,就像打猎一样。
一个人很残忍,但不代表他很勇敢。
“贝勒爷,敌军追上七贝勒了!”
济尔哈朗回头看去,明亮的月光下,卢象升果然带着一撮人已经追赶上阿巴泰。
济尔哈朗旋即带着人折返去救阿巴泰,阿巴泰不能死,要是阿巴泰死了,回去估计要被人喷死。
济尔哈朗的人立刻就折返向两边刺过去,打算截住追赶的明军,让阿巴泰先走。
他们开始放箭。
但阿巴泰已经被追上了。
卢象升转眼已经近在咫尺,偃月刀横扫而来,阿巴泰慌忙用刀格挡。
铿的一声,阿巴泰整个人被震落下马,刀也脱手而飞,只见他的刀都被震得弯曲。
阿巴泰怪叫喊道:“敌将到底是何人,为何紧追我不舍?”
卢象升战马嘶鸣,厉声道:“天雄军卢象升!”
阿巴泰大惊失色,连滚带爬,道:“我是阿巴泰!我是阿巴泰!饶我一命!”
卢象升这才收回了刀,爱新觉罗·阿巴泰,当然不杀,要抓回去,送到京城,献给皇帝。
当听到卢象升的名字的时候,济尔哈朗全身一震,又见阿巴泰已经被俘了,后面的明军已经追过来,他也顾不得阿巴泰,自己逃了。
这场追逐直到追到十里之外的辽河,济尔哈朗渡着小船过了河才算结束。
此时,袁崇焕的探子已经震撼得快马加鞭将辽河边上的消息送到广宁城。
孙传庭潜伏的探子也一样。
这简直就是爆炸性的消息。
这件事,必将引发后面一连串的新格局。
当辽东取得大胜的时候,北京呢?
北京的朝堂上还在争论战争和内政的事情。
明军是已经彻底杀红眼了,八旗刚进入战斗状态,一般的军队面临这种情况早就崩溃了。
不得不说八旗的战斗力确实很强,被袭营之后,济尔哈朗还能以最快的速度组织起一批有生力量。
但和平时比较,战斗力显然削弱了一大截。
才几个照面,明军就占了上风,八旗的阻击压力明显越来越大,不停有人坠马死亡,不停有人在乱战中毙命,被砍成碎片。
到处都是惨叫声,到处都是钢刀砍进人骨头的声音。
有人身中数刀,甚至身体都被捅对穿了,还在继续厮杀,有人被砍了一条手臂,全身的铠甲都被砍裂开,最后还撞倒了一个敌人,被淹没在铁骑洪流中。
才不多时,双方就陷入鏖战中。
大约一盏茶的时间,济尔哈朗发现不对劲,这支明军的战斗力超出他的预料。
他的军队明显在败退,军心已经开始出现了裂缝。
“贝勒爷!撤吧!儿郎们顶不住了!”
济尔哈朗是一个非常冷静的人,建奴施行八大贝勒议政,其余七个贝勒都是努尔哈赤的亲儿子,唯有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
如阿巴泰这种努尔哈赤的亲儿子都没有进入八大贝勒议政的权力中心里。
足以证明济尔哈朗绝非泛泛之辈。
他心中也是大叫不妙,这支明军的打法完全是不要命的,这比关宁军还疯狂!
到底是谁?
已经来不及多想,济尔哈朗立刻下令撤退!
他在亲卫兵的簇拥下,调头飞快撤兵,所谓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阿巴泰一看济尔哈朗才刚雄起没多久就软下去了,急得也是直骂娘。
不过他跑的比济尔哈朗还快。
建奴开始退兵,原本军心已经出现裂缝,现在瞬间崩溃。
一旦军队乱了,就已经完全失去战斗力了。
假设你在一直万人大军中,你冲锋是因为听到号角声和看到别人都在冲锋。
一旦别人都开始逃跑,你还会继续战斗么?
你会立刻把盔甲脱了,加快速度。
这就是丢盔卸甲这个成语的来源,这是一件比较正常的现象。
也是兵败如山倒这个成语的来源,这是组织行为学里的大众心理学原理,不能以个人的意志力为转移。
所以,正如崇祯在军事学院的讲话:行军打仗,本身是一门科学。
包含了财务学、大众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地理学、管理学等等,而且还要加上不断的实践。
绝对不是看了几本书,学了几个案例,就能指点江山了,那叫纸上谈兵。
既然建奴兵败如山倒,接下来做什么?
当然是追!
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穷寇莫追。
当然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乘胜追击。
那到底什么时候不能追?
敌军战略性撤退的时候不能追。
这个时候敌军的撤退是有条不紊的,高明的高帅都会设置若干个陷进等着刚刚取得胜利、信心膨胀的低手追来。
那什么时候能够追呢?
当然是敌军真正的崩溃的时候。
敌军真正崩溃了包括军心崩溃,一盘散沙,军官自己都顾着逃命了,大家也都丢盔卸甲了,连主帅都仓皇而逃。
这个时候就要追!
穿越者崇祯在军事学院里不仅提出了行军打仗的“四快一慢”原则,还提出了“三猛原则”。
什么是“三猛原则”?
猛打、猛冲、猛追!
没错!
四快一慢、三猛原则,都是后世解放军的战术指导原则。
都是在战火中锤炼出来的精华原则。
卢象升是皇帝的忠实拥戴者,是发自内心的拥戴者,皇帝的每一个字都他记在心里的,这个时候,自然是坚决贯彻“三猛”原则。
虽然八旗崩溃了,但明军没有任何停下来的意思!
虽然死伤了不少战友,甚至卢象升本人的铠甲已经被砍出无数道痕迹,还有一刀从他的胸口撕过。
但他依旧全身绷紧,朝前面冲。
飞快往前奔跑的时候,盔甲上的鲜血随风滑落下来,在空中飞舞。
天雄军依然跟着他冲锋。
很快,就与济尔哈朗、阿巴泰拉进了距离。
两边也迅速围上去,开始剪除阿巴泰后面的卫队。
阿巴泰吓得全身都在发抖,他是很残忍,以前杀的汉人没有一万也有几千人,甚至在当年的广宁之战中还玩过比赛杀汉人的游戏。
就是故意放跑一些汉人,然后他带着人骑马过去杀,就像打猎一样。
一个人很残忍,但不代表他很勇敢。
“贝勒爷,敌军追上七贝勒了!”
济尔哈朗回头看去,明亮的月光下,卢象升果然带着一撮人已经追赶上阿巴泰。
济尔哈朗旋即带着人折返去救阿巴泰,阿巴泰不能死,要是阿巴泰死了,回去估计要被人喷死。
济尔哈朗的人立刻就折返向两边刺过去,打算截住追赶的明军,让阿巴泰先走。
他们开始放箭。
但阿巴泰已经被追上了。
卢象升转眼已经近在咫尺,偃月刀横扫而来,阿巴泰慌忙用刀格挡。
铿的一声,阿巴泰整个人被震落下马,刀也脱手而飞,只见他的刀都被震得弯曲。
阿巴泰怪叫喊道:“敌将到底是何人,为何紧追我不舍?”
卢象升战马嘶鸣,厉声道:“天雄军卢象升!”
阿巴泰大惊失色,连滚带爬,道:“我是阿巴泰!我是阿巴泰!饶我一命!”
卢象升这才收回了刀,爱新觉罗·阿巴泰,当然不杀,要抓回去,送到京城,献给皇帝。
当听到卢象升的名字的时候,济尔哈朗全身一震,又见阿巴泰已经被俘了,后面的明军已经追过来,他也顾不得阿巴泰,自己逃了。
这场追逐直到追到十里之外的辽河,济尔哈朗渡着小船过了河才算结束。
此时,袁崇焕的探子已经震撼得快马加鞭将辽河边上的消息送到广宁城。
孙传庭潜伏的探子也一样。
这简直就是爆炸性的消息。
这件事,必将引发后面一连串的新格局。
当辽东取得大胜的时候,北京呢?
北京的朝堂上还在争论战争和内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