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国策迷津欲有问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活在原始时代最新章节!
汽车从正门驶进别苑的时候,看着车窗外排成长队的数百名等待进入别苑参观的游人,简如知道他们今天怕是要失望了,今天前来拜访太上皇的人很多,皇帝也带着全家过来了,皇室很久没有聚在一起了,不一定会有时间出外。
“简大人!您来了。”
汽车在紫金山别院前刚一停稳,简如刚一下车,就听到一声熟悉的招呼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看到穿着的内务府官服的轮建国。
“轮老弟,您这是……太上皇召见?”
很久没有露面的轮建国连忙赔笑说道:“太上皇和陛下召见,也不知道是什么事,简大人,您先请!”
简如点头头,回头朝着停车场停着的汽车看去,待看到其中一辆汽车,那是首辅的座车,虽说各部门都是依照抽号决定车牌号,可大家总能记住一些人的车牌号码,这些个朝廷要员自然能记住。
放眼看去,好家伙!整个朝廷的内阁成员基本上到齐了,这都快赶上大朝会的。也难怪,阚石多少年没在秣陵公开露面了,如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他的学生。太上皇来了,岂有不前来觐见的道理?
简如心里嘀咕着,同轮建国打着哈哈,两人便在侍卫的引领下朝着别院的大厅走去。
“简如,建国,你们都来了。好好好,来,赐坐!”
不大的会议室已经是济济一堂,一位年轻的户部官员正在侃侃而谈,简如、轮建国二人一进来,阚石放低声音抬手赐坐,同时轻声吩咐赐茶。阚武坐在父亲的右手,也微笑着冲他们点点头。
两人见此情景,也简约的觐见太上皇和皇帝,又和旁边的官员点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两个人悄无声息地坐下,这才有时间观察大厅里的情景。
刚刚喝上一口茶的简如在放下杯子,就听见那位官员继续在说:“……本末倒置,帝国当前发展走进了误区……”
这位官员的话声不大,但听在简如的耳中却极为刺耳,这让他浑身不自在。因为这些年都是他制定的国家发展方针,这人的话的确有些打脸,他心中忍不住有股怒火在燃烧。那人依然不管不顾的往下说。
”……朝廷户部目前的投资只管近期效益,户部在去年直接投资的纺纱厂、织布厂就多达三十多家,在购买机器的同时,施工建设厂房,没错,这些纱厂、布厂的确已经投入生产,而且已经见到效益。如果我没记住的话,简大人曾说过,半年见效,两年回收,三年扩产……”
说到这里那人顿了一下,他扫视了一眼在座的各位。不顾的元甫和简如两人的脸色变化,依然自顾自的说道:“……从经济效益上看,无论是纱厂或是纺织厂、印染厂都无可厚非,棉纱、棉布毕竟华夏市场需求量就达到近五亿龙元,但是如果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呢?”
那位官员在这里用了反问的语气,同时他又马上自己作答:“如果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来看,无论是这些纱厂、布厂两年内回收投资也好,三年扩大产能一倍也罢,表面上的收益,却无法弥补事实上的损失!”
事实上的损失?别说是元甫和简如,就是当今皇帝阚武也弄不明白,这个损失究竟在什么地方,工厂都见效益了啊?
简如到底有些沉不住气了,他神情不愉地问道:“还请马周大人明示,就简某所知,这些工厂无一例外的都实现最初的设计利润,而且它们的产品是供不应求的!”
这位马周却丝毫没有退让:“简大人,我说的事实上的损失,不是眼前金钱上的损失,而是长远的损失!”
简如神情一窒,只见这位马周微抬一下下巴,似乎对简如的反应并不感觉到有意外。他继续直言不讳的说:“太上皇讲课时曾说过,钢铁和机械是国家实力的命脉,是国家工业化的保障。可我想请问一句,简大人,我们从前年到今年,朝廷在纺织工厂之类的项目上投资了多少?这些产业是否能有助帝国全面实现工业化?”
接连两个反问,让简如陷入沉思的同时,阚武也明白马周的意思,马周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发展重工业。
“事实上,这几年民间资本投资纺织工业的很多,截止到今年为止,各种纺织企业就有一百多家,预计到明年,可能会达到两百家,迟早就会引起恶性竞争……”
“马大人,那朝廷就不需要生产与国计民生有关的棉布、棉纱来保障民生吗?不需要这些工厂来维持价格的稳定吗?”
简如显然些不太能接受马周的指责,在反驳的同时,又转向阚武解释道:“陛下,无论是纺织厂或是纱厂、造纸厂,这些工厂都有一个特点,投资少、见效快……“
”……当初发展工业时,臣曾有一句话,依靠这一类项目投产,可以令朝庭收回大量利润,从而将利润投资到钢铁、铁路、机器制造等投资大、见效慢的产业……“
”……如此国家工业方能进入良性循环,而国家工业基础初成之后,国家则应从工商实业抽身,从而避免国家干预工商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良性发展!”
“好!好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简大人,若是朝廷都把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都占完了,那么那些个意欲投资实业的臣民怎么办?全部都赶到东南亚去吗?”马周冷声反驳一句。
“朝廷对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投资,将导致民营资本失去对投资实业的兴趣!现在我们一年生产的机器比过去十年的还要多,可扣掉军工厂、国营企业和皇室产业之外,有多少是民营企业购买的?这种畸形的需求关系还能够保持多久?”一连串反问,马周毫不退让地盯视着简如。
见到简如哑口无言,马周继续说道:“简大人,您的半年见效,两年回收,三年扩产。的确,这是户部的成就。惊人啊!可在马某看来,这一惊人成就的最大好处就是士绅投资实业的兴趣大减……“
”……试问,那些手里掌握着大笔资金的财主,就是天大的胆子,也知道自己碰不过官营企业,不论其它,官营企业的规模大啊,秣陵纱厂,乖乖,一上马就是五十万锭,这三年后扩产还会扩大多少?“
”……稍有些脑子都知道,照这个速度,这个魄力,不出五年,华夏的纺织市场,这些官营厂就能吃下七八成,谁还敢投资纱厂?难道都让这些人都到海外去开厂子吗?”
说到这里,马周又转向元甫:“首辅大人,若是没有民众投资纱厂这样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等过个十年八年的,到时咱们就算是想把纺织厂卖给民间,又有谁能吃下这么大的企业?凡是能挣钱的生意,都让朝廷揽走了,结果最后是什么?国家是富了,老百姓却穷了!”
在简如意欲反驳当口,马周再次出言打断他:“简大人,别说什么资本是血淋淋的,国富则民富,这不是一个理,国家再富,和老百姓都没关系,我们是要控制资本的不择手段,让它有序的发展,但是你不觉得这样做矫枉过正了吗?……“
”……你我都明白这个道理,工厂如果是私人的,工人能罢工加工资,或工厂若是国家的,罢工就没用,工人强不过警棍,儿子还是亲生的亲!”
最后又冷哼一声:“哼哼!没准这亲生儿子富极了,连老子的话都爱理不理的,指不定动不动就这啊,那啊的占老子的便宜,至于工人?管他那。反正,当儿子捅下天大的娄子,当老子的都会给他兜着,没法子,儿子不要脸,当老子的得顾着脸面啊。”
马周的这声冷哼,换来的却是阚石在心下的赞叹,这马周还没见过几家“官企”,可就把那坐大坐强后的官企的嘴脸给了说了尽。
“那也不尽然,如果……”
“简大人,咱们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寄希望于不尽然之上,而且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秣陵纱厂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打断简如的反驳,马周看着他,虽说心里为自己的咄咄逼人有些过意不去,可现在容不得他退缩。
“马大人!那你认为该怎么办?咱们总不能不办那些工厂了吧!”
一直没有开口的元甫这会却忍不住了,几乎是在马周的声音一落,他便开口说道。
“不是不办!现在要趁着市场还没有饱和,民进官退!让利于民。”转身面对元甫,马周直接开口答道。
“哦,愿闻其详。”元甫拱手问道。
马周不紧不慢的回礼答道:“首辅大人,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政策。比如说新建的机床厂,反而需要进一步扩大,现在咱们一年只能生产六千台机床……“
”……即便是按照规划,四年后,也就是一万五千台,数量太少,咱们今年上半年市场上就有两万台机床缺口,所以,机床厂应该进一步扩大,争取四年后实现年产两万八千台至三万台的规模!这远比生产几百万绽棉纱更有意义!”
“这不现实,咱们没有那么多工人!”简如立即开口反驳着,最初他拟定的工业规划,是建立在“循序渐进”式发展上,所有的一切都立足于现实,尽可能做到同步发展。
“当年机床厂成立时有多少工人?现在有多少工人?工人可以培训,可以大建专门学校,技师不足,可以以老带新。总之,只要愿意、只要投入足够的力量,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有些激动的马周再次面向阚武:“陛下,现在农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再加上拖拉机的推广,一个农民很容易耕种几百亩土地。反过来又导致粮食价格越来越低,供销社也吃不下那么多粮食,农民根本挣不到钱。再加上每年大批的军人要退役,很多人不愿意像以前一样再去当农户……“
”……简大人说过要对退役军人进行培训,那现在就办专业学校,让这些军人一退役就到学校里去学习,一边建工厂,一边培训工人,等工厂建好了,工人也就培训好了,宁可人等机器,也不能让机器等人,发展工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而不是机器!”
“呵呵,这真是江山辈有新人出!”阚石不禁在心中暗叹。他默默地再次看向手中的那份报告,厚厚的报告凝聚着马周这些年的心血,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年轻人。
相比于简如当初制定的那套发展规划,这份表面上是规划,实际上是指出当前朝廷施政的问题,这份方案更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这也是今天他组织大家座谈的原因。
汽车从正门驶进别苑的时候,看着车窗外排成长队的数百名等待进入别苑参观的游人,简如知道他们今天怕是要失望了,今天前来拜访太上皇的人很多,皇帝也带着全家过来了,皇室很久没有聚在一起了,不一定会有时间出外。
“简大人!您来了。”
汽车在紫金山别院前刚一停稳,简如刚一下车,就听到一声熟悉的招呼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看到穿着的内务府官服的轮建国。
“轮老弟,您这是……太上皇召见?”
很久没有露面的轮建国连忙赔笑说道:“太上皇和陛下召见,也不知道是什么事,简大人,您先请!”
简如点头头,回头朝着停车场停着的汽车看去,待看到其中一辆汽车,那是首辅的座车,虽说各部门都是依照抽号决定车牌号,可大家总能记住一些人的车牌号码,这些个朝廷要员自然能记住。
放眼看去,好家伙!整个朝廷的内阁成员基本上到齐了,这都快赶上大朝会的。也难怪,阚石多少年没在秣陵公开露面了,如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他的学生。太上皇来了,岂有不前来觐见的道理?
简如心里嘀咕着,同轮建国打着哈哈,两人便在侍卫的引领下朝着别院的大厅走去。
“简如,建国,你们都来了。好好好,来,赐坐!”
不大的会议室已经是济济一堂,一位年轻的户部官员正在侃侃而谈,简如、轮建国二人一进来,阚石放低声音抬手赐坐,同时轻声吩咐赐茶。阚武坐在父亲的右手,也微笑着冲他们点点头。
两人见此情景,也简约的觐见太上皇和皇帝,又和旁边的官员点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两个人悄无声息地坐下,这才有时间观察大厅里的情景。
刚刚喝上一口茶的简如在放下杯子,就听见那位官员继续在说:“……本末倒置,帝国当前发展走进了误区……”
这位官员的话声不大,但听在简如的耳中却极为刺耳,这让他浑身不自在。因为这些年都是他制定的国家发展方针,这人的话的确有些打脸,他心中忍不住有股怒火在燃烧。那人依然不管不顾的往下说。
”……朝廷户部目前的投资只管近期效益,户部在去年直接投资的纺纱厂、织布厂就多达三十多家,在购买机器的同时,施工建设厂房,没错,这些纱厂、布厂的确已经投入生产,而且已经见到效益。如果我没记住的话,简大人曾说过,半年见效,两年回收,三年扩产……”
说到这里那人顿了一下,他扫视了一眼在座的各位。不顾的元甫和简如两人的脸色变化,依然自顾自的说道:“……从经济效益上看,无论是纱厂或是纺织厂、印染厂都无可厚非,棉纱、棉布毕竟华夏市场需求量就达到近五亿龙元,但是如果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呢?”
那位官员在这里用了反问的语气,同时他又马上自己作答:“如果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来看,无论是这些纱厂、布厂两年内回收投资也好,三年扩大产能一倍也罢,表面上的收益,却无法弥补事实上的损失!”
事实上的损失?别说是元甫和简如,就是当今皇帝阚武也弄不明白,这个损失究竟在什么地方,工厂都见效益了啊?
简如到底有些沉不住气了,他神情不愉地问道:“还请马周大人明示,就简某所知,这些工厂无一例外的都实现最初的设计利润,而且它们的产品是供不应求的!”
这位马周却丝毫没有退让:“简大人,我说的事实上的损失,不是眼前金钱上的损失,而是长远的损失!”
简如神情一窒,只见这位马周微抬一下下巴,似乎对简如的反应并不感觉到有意外。他继续直言不讳的说:“太上皇讲课时曾说过,钢铁和机械是国家实力的命脉,是国家工业化的保障。可我想请问一句,简大人,我们从前年到今年,朝廷在纺织工厂之类的项目上投资了多少?这些产业是否能有助帝国全面实现工业化?”
接连两个反问,让简如陷入沉思的同时,阚武也明白马周的意思,马周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发展重工业。
“事实上,这几年民间资本投资纺织工业的很多,截止到今年为止,各种纺织企业就有一百多家,预计到明年,可能会达到两百家,迟早就会引起恶性竞争……”
“马大人,那朝廷就不需要生产与国计民生有关的棉布、棉纱来保障民生吗?不需要这些工厂来维持价格的稳定吗?”
简如显然些不太能接受马周的指责,在反驳的同时,又转向阚武解释道:“陛下,无论是纺织厂或是纱厂、造纸厂,这些工厂都有一个特点,投资少、见效快……“
”……当初发展工业时,臣曾有一句话,依靠这一类项目投产,可以令朝庭收回大量利润,从而将利润投资到钢铁、铁路、机器制造等投资大、见效慢的产业……“
”……如此国家工业方能进入良性循环,而国家工业基础初成之后,国家则应从工商实业抽身,从而避免国家干预工商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良性发展!”
“好!好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简大人,若是朝廷都把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都占完了,那么那些个意欲投资实业的臣民怎么办?全部都赶到东南亚去吗?”马周冷声反驳一句。
“朝廷对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投资,将导致民营资本失去对投资实业的兴趣!现在我们一年生产的机器比过去十年的还要多,可扣掉军工厂、国营企业和皇室产业之外,有多少是民营企业购买的?这种畸形的需求关系还能够保持多久?”一连串反问,马周毫不退让地盯视着简如。
见到简如哑口无言,马周继续说道:“简大人,您的半年见效,两年回收,三年扩产。的确,这是户部的成就。惊人啊!可在马某看来,这一惊人成就的最大好处就是士绅投资实业的兴趣大减……“
”……试问,那些手里掌握着大笔资金的财主,就是天大的胆子,也知道自己碰不过官营企业,不论其它,官营企业的规模大啊,秣陵纱厂,乖乖,一上马就是五十万锭,这三年后扩产还会扩大多少?“
”……稍有些脑子都知道,照这个速度,这个魄力,不出五年,华夏的纺织市场,这些官营厂就能吃下七八成,谁还敢投资纱厂?难道都让这些人都到海外去开厂子吗?”
说到这里,马周又转向元甫:“首辅大人,若是没有民众投资纱厂这样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等过个十年八年的,到时咱们就算是想把纺织厂卖给民间,又有谁能吃下这么大的企业?凡是能挣钱的生意,都让朝廷揽走了,结果最后是什么?国家是富了,老百姓却穷了!”
在简如意欲反驳当口,马周再次出言打断他:“简大人,别说什么资本是血淋淋的,国富则民富,这不是一个理,国家再富,和老百姓都没关系,我们是要控制资本的不择手段,让它有序的发展,但是你不觉得这样做矫枉过正了吗?……“
”……你我都明白这个道理,工厂如果是私人的,工人能罢工加工资,或工厂若是国家的,罢工就没用,工人强不过警棍,儿子还是亲生的亲!”
最后又冷哼一声:“哼哼!没准这亲生儿子富极了,连老子的话都爱理不理的,指不定动不动就这啊,那啊的占老子的便宜,至于工人?管他那。反正,当儿子捅下天大的娄子,当老子的都会给他兜着,没法子,儿子不要脸,当老子的得顾着脸面啊。”
马周的这声冷哼,换来的却是阚石在心下的赞叹,这马周还没见过几家“官企”,可就把那坐大坐强后的官企的嘴脸给了说了尽。
“那也不尽然,如果……”
“简大人,咱们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寄希望于不尽然之上,而且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秣陵纱厂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打断简如的反驳,马周看着他,虽说心里为自己的咄咄逼人有些过意不去,可现在容不得他退缩。
“马大人!那你认为该怎么办?咱们总不能不办那些工厂了吧!”
一直没有开口的元甫这会却忍不住了,几乎是在马周的声音一落,他便开口说道。
“不是不办!现在要趁着市场还没有饱和,民进官退!让利于民。”转身面对元甫,马周直接开口答道。
“哦,愿闻其详。”元甫拱手问道。
马周不紧不慢的回礼答道:“首辅大人,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政策。比如说新建的机床厂,反而需要进一步扩大,现在咱们一年只能生产六千台机床……“
”……即便是按照规划,四年后,也就是一万五千台,数量太少,咱们今年上半年市场上就有两万台机床缺口,所以,机床厂应该进一步扩大,争取四年后实现年产两万八千台至三万台的规模!这远比生产几百万绽棉纱更有意义!”
“这不现实,咱们没有那么多工人!”简如立即开口反驳着,最初他拟定的工业规划,是建立在“循序渐进”式发展上,所有的一切都立足于现实,尽可能做到同步发展。
“当年机床厂成立时有多少工人?现在有多少工人?工人可以培训,可以大建专门学校,技师不足,可以以老带新。总之,只要愿意、只要投入足够的力量,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有些激动的马周再次面向阚武:“陛下,现在农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再加上拖拉机的推广,一个农民很容易耕种几百亩土地。反过来又导致粮食价格越来越低,供销社也吃不下那么多粮食,农民根本挣不到钱。再加上每年大批的军人要退役,很多人不愿意像以前一样再去当农户……“
”……简大人说过要对退役军人进行培训,那现在就办专业学校,让这些军人一退役就到学校里去学习,一边建工厂,一边培训工人,等工厂建好了,工人也就培训好了,宁可人等机器,也不能让机器等人,发展工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而不是机器!”
“呵呵,这真是江山辈有新人出!”阚石不禁在心中暗叹。他默默地再次看向手中的那份报告,厚厚的报告凝聚着马周这些年的心血,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年轻人。
相比于简如当初制定的那套发展规划,这份表面上是规划,实际上是指出当前朝廷施政的问题,这份方案更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这也是今天他组织大家座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