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才华横溢的小书童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大唐之盛世大柱国最新章节!
齐遂良万万没有想到,改名为贺兰楚石的纥干承基,在此次宴会中竟口吐珠玑,果真诵出一首佳作。
尽管明知这首诗并非纥干承基原创,但李世民并未揭穿,而是让纥干承基身边的小书童出来应答。
这位小书童年仅十六七岁,却才思敏捷,实属难得的人才,李世民素来爱惜人才,对这位小书童也赞赏有加。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小书童竟能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才华惊艳四座,连李世民的脸上都露出几分尴尬。因此,他下令让齐遂良前往作坊找何乐为前来救场。
毕竟,何乐为曾写出“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样的佳句,倘若今晚有人能压制住这小书童的锐气,非何乐为莫属。
李世民为了摆脱只懂征战的野蛮形象,大力提升文人的社会地位,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亦需并驾齐驱。
一个国家从动荡走向安定,必然要依靠文人来治理天下,而崇尚文学风气不仅能提升国民素质,更能减少民众起义造反的冲动,使百姓更加顺从听令。
李世民对此深有认知,故而积极倡导文治之道,然而今晚的宴会上,来自我大唐国子监的一众才子,以及众多久负盛名的文人士大夫,竟然败给了一位默默无闻的小侍从,这让他的帝王颜面置于何地?
齐遂良行至工坊门前,便听见一阵哭声,推门一瞧,只见工匠们皆跪在何乐为跟前,个个泣不成声。
“岂有此理!就算你受命行事,这些人可都是我家的奴仆,怎能将他们欺凌到如此境地?”
齐遂良原以为何乐为未能达成使命,无法打造出让李世民满意的物品,故而将怒火倾泻到了自家奴仆身上。常言道,打狗还要看主人,何乐为此举,无疑是在抽他的脸。
“婉言?连我的女儿你也胆敢欺侮,好你个何乐为!”
齐遂良身为一名嗜酒之人,性情急躁,疾步上前,一把抓住了何乐为的衣领。
“父亲大人,事情并非如此……请看……这是他所制的白砂糖,最为顶级的糖品!”
“糖?”作为酒中豪杰,齐遂良对各类调料及食材的挑剔程度无人能及,一见到这白砂糖的色泽,他已惊讶不已。
他用指甲拈起少许尝了尝,齐遂良双眼圆睁:“这……这是你制造的?仅仅一场宴会的时间,你就能够炼出这种级别的糖?”
何乐为摇头,表情却流露出不满:“还不够洁白,不够晶莹,若再改良一次工艺,品质至少能提升一个级别。”
“还能提升?”齐遂良疑惑问道。
何乐为点头答道:“我要为皇后娘娘制作冰糖,其品质要比白砂糖更为上乘。”
“冰糖?”齐遂良不解。
何乐为解释道:“冰糖如冰块一般纯净透明,并且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是诸多止咳平喘、化痰顺气药方中的最佳辅助配料。”
“如冰块般透明的糖,仅作为一种辅料,就已经是如此珍贵之物?”最初,齐遂良并未对何乐为抱有过高期待,但此刻听闻此言,他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位少年的才能。
“齐大家有何要事?”待他整理好情绪,齐遂良指示人将白砂糖收集起来,随后携同何乐为和齐婉言走向宴会厅。
齐遂良先行入内汇报,并将何乐为的新成果呈献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或许在品尝过白砂糖的滋味后,当何乐为步入宴会厅时,立刻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无需何乐为多作解释,在座的都是富贵显赫之人,自然知晓白砂糖的珍贵之处,更珍贵的是那背后的制糖技艺!
紫砂糖等制糖技术源自西域,目前大唐官民均需向胡人购买成品,许多人正试图破解制糖之法,但由于甘蔗种植等限制因素,大规模推广制糖产业尚不现实。
然而何乐为 引入了改良技艺,意味着仅需购入廉价的紫砂糖作为原料,提炼成纯净的白砂糖。不论在国内市场如何热销,哪怕回售至全球各地,都将形成令人惊叹的商业财富,并且能提升国家声望。
但是,李世民越是对此在意,表面上就越显得漠不关心,竭力抑制自己对白砂糖的关注,转向何乐为 指示道:
“何乐为 啊,男儿应在战场奋勇杀敌,或在文化领域挥毫泼墨,怎可在厨房工坊中消磨时光,这算什么出息?所谓的白砂糖,不过是雕虫小技,你不可因此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事情。”
何乐为 略显尴尬地笑了笑:“您说得极是,这白砂糖的确是我一时心血来潮、随意试验所得,其技术尚未臻于完善,或许下次就无法再复制成功了,您不必忧虑我会沉溺于琐碎事物。”
“无法再复制了?”李世民哑然失笑,看到何乐为 的神情,微微点头示意他:“收起你的小心思,过来见见这位小朋友。”
当何乐为 从齐遂良口中得知纥干承基那位小随从的事情时,内心已充满了好奇。
由于初唐时期并无多少享有盛誉的诗人名家,当时绝句和律诗的形式还未完全定型,因此他对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够在诗会上震撼全场感到十分好奇。
这名小随从果然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面容清秀,身形瘦弱矮小,略带营养不良的迹象。
少年案头压着一张翻过去的纸,无人知晓纸上书写何物。
“骆观光小友先前已创作了不少诗文,才华横溢,这案上的新作是他七步之内完成的,即便是本宫也尚未目睹,为了增添乐趣,也让何乐为你作一首诗来较量一番,这样才更有趣味。你们二人争相斗艳,必将成就一段文坛美谈!”
何乐为 并未留意齐遂良的解说,他的思绪全被“骆观光”这三个字占据。
“你……你可是名叫骆宾王?”
那小随从突然抬眼,眼神中充满警觉:“公子……您认识小人?”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之一,以《讨武曌檄》直斥武则天的先驱“键盘侠”,何乐为 自然有所耳闻,于是回应道:“骆小公子自幼即以才情出众,被誉为神童,七岁时便写下《咏鹅》,今日有幸相见,实乃李某之荣幸。”
骆宾王的父亲在他县令任上离世后,家境衰落,他只得四海漂泊,因其卓越文采被纥干承基收入府中充当门客,实则是供养他,以便随时借用他的诗词出席宴会彰显身份。
骆宾王对此深感困扰,但为了生活,他只能忍气吞声。此刻听何乐为 如此提及,竟在长安城内有人知道他神童的名声,他怎能不惊讶,怎能不欢喜!
李世民听着这些对话一头雾水,不禁问道:“何乐为 ,你生于长安,长于长安,未曾远行,怎么会对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辈有所了解?”
何乐为 心头猛然一跳,当下找不出托辞,于是顺势将问题抛向了李淳风:“李道长,您认为我是如何得知的呢?”
李淳风:“......???”
齐遂良万万没有想到,改名为贺兰楚石的纥干承基,在此次宴会中竟口吐珠玑,果真诵出一首佳作。
尽管明知这首诗并非纥干承基原创,但李世民并未揭穿,而是让纥干承基身边的小书童出来应答。
这位小书童年仅十六七岁,却才思敏捷,实属难得的人才,李世民素来爱惜人才,对这位小书童也赞赏有加。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小书童竟能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才华惊艳四座,连李世民的脸上都露出几分尴尬。因此,他下令让齐遂良前往作坊找何乐为前来救场。
毕竟,何乐为曾写出“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样的佳句,倘若今晚有人能压制住这小书童的锐气,非何乐为莫属。
李世民为了摆脱只懂征战的野蛮形象,大力提升文人的社会地位,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亦需并驾齐驱。
一个国家从动荡走向安定,必然要依靠文人来治理天下,而崇尚文学风气不仅能提升国民素质,更能减少民众起义造反的冲动,使百姓更加顺从听令。
李世民对此深有认知,故而积极倡导文治之道,然而今晚的宴会上,来自我大唐国子监的一众才子,以及众多久负盛名的文人士大夫,竟然败给了一位默默无闻的小侍从,这让他的帝王颜面置于何地?
齐遂良行至工坊门前,便听见一阵哭声,推门一瞧,只见工匠们皆跪在何乐为跟前,个个泣不成声。
“岂有此理!就算你受命行事,这些人可都是我家的奴仆,怎能将他们欺凌到如此境地?”
齐遂良原以为何乐为未能达成使命,无法打造出让李世民满意的物品,故而将怒火倾泻到了自家奴仆身上。常言道,打狗还要看主人,何乐为此举,无疑是在抽他的脸。
“婉言?连我的女儿你也胆敢欺侮,好你个何乐为!”
齐遂良身为一名嗜酒之人,性情急躁,疾步上前,一把抓住了何乐为的衣领。
“父亲大人,事情并非如此……请看……这是他所制的白砂糖,最为顶级的糖品!”
“糖?”作为酒中豪杰,齐遂良对各类调料及食材的挑剔程度无人能及,一见到这白砂糖的色泽,他已惊讶不已。
他用指甲拈起少许尝了尝,齐遂良双眼圆睁:“这……这是你制造的?仅仅一场宴会的时间,你就能够炼出这种级别的糖?”
何乐为摇头,表情却流露出不满:“还不够洁白,不够晶莹,若再改良一次工艺,品质至少能提升一个级别。”
“还能提升?”齐遂良疑惑问道。
何乐为点头答道:“我要为皇后娘娘制作冰糖,其品质要比白砂糖更为上乘。”
“冰糖?”齐遂良不解。
何乐为解释道:“冰糖如冰块一般纯净透明,并且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是诸多止咳平喘、化痰顺气药方中的最佳辅助配料。”
“如冰块般透明的糖,仅作为一种辅料,就已经是如此珍贵之物?”最初,齐遂良并未对何乐为抱有过高期待,但此刻听闻此言,他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位少年的才能。
“齐大家有何要事?”待他整理好情绪,齐遂良指示人将白砂糖收集起来,随后携同何乐为和齐婉言走向宴会厅。
齐遂良先行入内汇报,并将何乐为的新成果呈献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或许在品尝过白砂糖的滋味后,当何乐为步入宴会厅时,立刻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无需何乐为多作解释,在座的都是富贵显赫之人,自然知晓白砂糖的珍贵之处,更珍贵的是那背后的制糖技艺!
紫砂糖等制糖技术源自西域,目前大唐官民均需向胡人购买成品,许多人正试图破解制糖之法,但由于甘蔗种植等限制因素,大规模推广制糖产业尚不现实。
然而何乐为 引入了改良技艺,意味着仅需购入廉价的紫砂糖作为原料,提炼成纯净的白砂糖。不论在国内市场如何热销,哪怕回售至全球各地,都将形成令人惊叹的商业财富,并且能提升国家声望。
但是,李世民越是对此在意,表面上就越显得漠不关心,竭力抑制自己对白砂糖的关注,转向何乐为 指示道:
“何乐为 啊,男儿应在战场奋勇杀敌,或在文化领域挥毫泼墨,怎可在厨房工坊中消磨时光,这算什么出息?所谓的白砂糖,不过是雕虫小技,你不可因此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事情。”
何乐为 略显尴尬地笑了笑:“您说得极是,这白砂糖的确是我一时心血来潮、随意试验所得,其技术尚未臻于完善,或许下次就无法再复制成功了,您不必忧虑我会沉溺于琐碎事物。”
“无法再复制了?”李世民哑然失笑,看到何乐为 的神情,微微点头示意他:“收起你的小心思,过来见见这位小朋友。”
当何乐为 从齐遂良口中得知纥干承基那位小随从的事情时,内心已充满了好奇。
由于初唐时期并无多少享有盛誉的诗人名家,当时绝句和律诗的形式还未完全定型,因此他对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够在诗会上震撼全场感到十分好奇。
这名小随从果然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面容清秀,身形瘦弱矮小,略带营养不良的迹象。
少年案头压着一张翻过去的纸,无人知晓纸上书写何物。
“骆观光小友先前已创作了不少诗文,才华横溢,这案上的新作是他七步之内完成的,即便是本宫也尚未目睹,为了增添乐趣,也让何乐为你作一首诗来较量一番,这样才更有趣味。你们二人争相斗艳,必将成就一段文坛美谈!”
何乐为 并未留意齐遂良的解说,他的思绪全被“骆观光”这三个字占据。
“你……你可是名叫骆宾王?”
那小随从突然抬眼,眼神中充满警觉:“公子……您认识小人?”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之一,以《讨武曌檄》直斥武则天的先驱“键盘侠”,何乐为 自然有所耳闻,于是回应道:“骆小公子自幼即以才情出众,被誉为神童,七岁时便写下《咏鹅》,今日有幸相见,实乃李某之荣幸。”
骆宾王的父亲在他县令任上离世后,家境衰落,他只得四海漂泊,因其卓越文采被纥干承基收入府中充当门客,实则是供养他,以便随时借用他的诗词出席宴会彰显身份。
骆宾王对此深感困扰,但为了生活,他只能忍气吞声。此刻听何乐为 如此提及,竟在长安城内有人知道他神童的名声,他怎能不惊讶,怎能不欢喜!
李世民听着这些对话一头雾水,不禁问道:“何乐为 ,你生于长安,长于长安,未曾远行,怎么会对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辈有所了解?”
何乐为 心头猛然一跳,当下找不出托辞,于是顺势将问题抛向了李淳风:“李道长,您认为我是如何得知的呢?”
李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