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妖小说网 >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二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
第七十二章
杨老汉那边不听劝, 杨二爷爷也懒得再说,反正再塌的时候就知道好歹了。
杨继北夫妇倒是想重修整一下房间, 可刚出了鸡蛋事件, 他们那里还敢开这个口啊,自然是杨老汉他们说那怎么办,他们怎么做了。
不过每当下雨时, 他们就紧张兮兮的, 晚上都睡不好觉,导致第二天精神也不好, 还要被外人调侃。
“我说杨老四, 都结婚好几个月的人了, 别那么不节制, 身体最重要。”
“就是, 看看你眼底的青黑, 怕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
杨继北尬笑,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刘香莲去洗衣服时,也被于大嫂几人调笑, 她脸一红, 看了眼边上洗衣服的孙桂芳, 把屋子塌了的事儿说了。
听得于大嫂几人接连叹了好几声。
“怎么能就这么弄了呢?”
“是啊, 这样弄早晚都会塌的啊!现在天越来越冷, 这着了凉可不好。”
几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孙桂芳却洗了衣服就走, 原本她家洗衣服都是在家洗的, 但今天这两件衣服是干活儿搞了许多泥, 孙桂芳觉得这边洗得利索,便过来了。
她一走, 刘香莲便道,“还是三嫂他们日子好啊,虽然被过继了,可那边的日子可比我们这边的日子好过。”
因为杨继西他们这段时间经常来找于大钓鱼,加上时不时就上他们家买点山货啥的,所以于大对孙桂芳他们的好感越来越多。
此时听刘香莲这么说,便道,“那你是不知道杨老三之前是过的啥日子,你家老四可比他过得好,要说我,杨老三能过继出去,还真是脱离了苦海,见过偏心的,没见过这么偏心的。”
说完也提着洗好的衣服走了。
刘香莲尴尬地蹲在那,其余几个人对视一眼后,立马扯开话题。
孙桂芳回到家时,杨二奶奶正在看昨晚泡的黄豆。
“能磨了吗?”
她一边晾衣服一边问道。
杨二奶奶把手里的黄豆放回水盆里点头道,“可以了。”
今天杨继西和杨二爷爷还有杨继康、吴和国去李叔家把做好的家具一一搬出来。
这得请人家吃饭,于是杨二奶奶便决定晚上吃豆花饭。
孙桂芳晾好衣服后,便洗了手去清洗石磨,杨二奶奶把黄豆提出来,孙桂芳又去打了一盆水过来,二人开始磨黄豆汁儿。
杨继西他们的家具不少,下午一点开始去李家搬东西,从大件开始,先是几张床,接着是几个大衣柜,再是几个柜子,桌子,椅子,凳子等等哈。
这么一忙停下来的时候,孙桂芳便已经摆好饭菜,叫他们进堂屋吃饭了。
家具一一都摆到了合适的位置,这会儿吴和国他们正在看房子呢,真是越看越觉得喜欢。
特别是吴和国,他家也快建房子了,自然是想多参考参考。
吃了晚饭后,吴和国拉着杨继西又说了说房子建造,回到家看着长了两圈的孩子笑道,“这孩子一天一个样儿。”
“还得亏那些鸡蛋,我吃得多,奶。水也足,孩子自然吃得饱,睡得好,”吴大嫂还有几天就出月子了,她娘过来照看了几天后,见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帮上忙的,便又回去了。
毕竟她在这,就多吃一个人的粮食。
“等你出了月子,一定要去继西家看看,真漂亮啊!”
“那我们家也弄好看点儿,”吴大嫂闻言笑道。
“我就是这么想的。”
杨继南去干活儿了,不然也会去帮忙,听说这事儿后,他对何明秀道,“以后老三家有点啥事,我们也跑快些。”
“我也知道,这不是刚搬家,家里添置的东西多,还欠了我娘家一笔钱,得多干活儿吗?”何明秀无奈道。
“是啊,”杨继南点头,看着因为吃得好些,而头发没有那么枯黄的大花说,“不过我们家日子也是越来越好过了。”
转眼就是吴大嫂家小儿子的满月席,杨继西一家送了孩子的小衣服,以及六个鸡蛋。
杨继康家送了十个鸡蛋,几把菜。
杨老汉他们这边就给了几把菜。
而何明秀他们给的是一双小鞋子,是何明秀自己做的。
他们现在是邻居,礼重一点,也时常往来,孩子们也互相照看些。
吴大妹和吴二妹还有吴大嫂娘家那边都来了人,就吴三妹没有回来。
席面上,也有些人专冲着吴三妹来的,就想把人说一顿,结果人家没来。
“我看是心虚。”
“可不,自己的嫂子快生了,居然还把人家的生蛋鸡给害死了!”
“我可知道这吴三妹不是吴和国一个妈生的妹妹.....”
抱着孩子的吴大嫂正和孙桂芳说话,吴大妹和吴二妹过来时,脸上都带着不忿。
“她怎么能这样呢!”
“从小到大就这个性子,好像我们欠了她一样。”
吴大嫂闻言收了笑,“反正她敢回来,我就敢打出去!”
孙桂芳本想起身避一避,让她们说说话,结果吴大妹和吴二妹压根不在乎她听见啥。
“这就是杨三嫂吧?”
“真好看,而且你身上好香啊。”
孙桂芳脸一红。
吴大嫂哈哈大笑,好在杨二奶奶过来了,带走了孙桂芳。
吃了饭后,孙桂芳他们就先回家了,灶房里有足够的人帮忙,用不着他们。
“娘,这吴大哥的两位妹妹比西哥小吗?”
孙桂芳问。
“比继西大,应该叫你弟妹才对。”
杨二奶奶失笑道。
“我就觉得称呼上有些不对,”孙桂芳笑了笑,“不过两位的性子倒是和吴大嫂有些相似,都是直爽人。”
“可不,他们家就吴三妹脑子有病一样,”杨二奶奶说话更直,听得杨二爷爷嘴角微抽。
“得亏在家里这么说,要是在外面,别人听了一两句,就该说你了。”
“那就说,”杨二奶奶冷哼道,“就现在这吴三妹敢回来吗?队里不知道多少人想骂她呢!”
“消消气,我昨儿在于大哥那买了点晒干的野菊花,我加了点糖泡水喝,来,都尝尝。”
杨继西把菊花水端出来,一人一碗。
端在手里热乎乎的,孙桂芳凑近闻了闻,“淡淡的菊花香。”
“所以我说于大哥他们真有一手啊,什么都能处理得那么好,”杨继西赞道。
“他爹就爱搞这些东西,以前还找草药专门送到镇上老大夫那呢。”
杨二爷爷喝了一口,有些烫,便端在手里暖手。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后,杨二奶奶忽然说起毛线的事儿,“这几天反正也没事儿,继西你们去县里买点毛线回来,我准备打几件毛线衣,这冬天快到了,穿毛线衣暖和些。”
“那成,这个我也会,”孙桂芳连什么花样都想好了。
“再买点棉花回来,咱们做几件棉衣,我和你们爹都有棉衣,你们倒是少了些,得做几件。”
说着还要拿钱给他们,被杨继西拒绝了。
“我们身上有钱。”
现在空间有两千个鸡蛋,福窝的咸鸭蛋还在更新,杨继西又等了五天,见咸鸭蛋有三百个后,才和孙桂芳出发去县城。
他们走得很早,先去见了李成杰,李成杰一直等着他们呢,没想到过了日子一天就来了。
因为之前杨继西说过,如果26号没来,就会自己来找他。
“鸡蛋降价了,不过现在也是五分一个的收。”
杨继西点头,空间里留了两百个鸡蛋,剩下一千八百个鸡蛋全卖了。
刚好九十块钱。
“李哥,咸鸭蛋你们收吗?”
原本杨继西也想着自己去县里卖,可一想李成杰眼目多,还是给他收去算了。
安全又便利。
“收啊!这冬天咸鸭蛋可多人吃了,你有?”
李成杰双眼一亮问道。
“有,”杨继西和孙桂芳昨晚上就商量过了,一个不留全卖,“怎么收的?”
“咸鸭蛋现在八分一个,你有多少,我全收了!”
李成杰正愁咸鸭蛋的货呢,结果杨继西就送上门来了。
“我们攒了有三百个,”一直没说话的孙桂芳拿了一个递给李成杰,“李哥你尝尝味儿,我们的咸鸭蛋绝对好吃。”
李成杰也没客气,三两下剥开后,分成两半,其中一半递给身旁的成才。
刚吃一口,李成杰便直接道,“我全要了!”
本想着给了一个出去吃,卖299个咸鸭蛋,结果李成杰让他们把吃的那个也算进去,“我正愁没足够的货呢,杨兄弟帮了我大忙,这个也算进去,下次有货可一定记得给我啊。”
杨继西也不客气,三百个咸鸭蛋,刚好24块钱。
加上鸡蛋的90块钱,今天赚了114块钱。
还了账后,他们手里还有120多块钱,现在一共有238块钱。
“李哥,你这收奶糖吗?大白兔奶糖。”
孙桂芳想到空间里还有三十颗奶糖,反正福窝现在也更新不出来,索性就卖了。
杨继西本来是想留着给她吃的,听她这么说也心中一动,福窝更新不了放进去过的奶糖,可要是新奶糖呢?
那肯定能更新出来!
“大白兔奶糖?你们有?!这个我之前收过,可太少了!而且不好弄,你们有多少?”
李成杰抓住杨继西的手激动道。
“不多,也是朋友送的,我们吃着觉得浪费,”杨继西试着抽回手,好家伙,力气真大抽不回去。
“三十颗。”
孙桂芳说。
“三十颗足够了!可以装在小罐子里,这转卖给那些......咳咳,反正挺赚钱的。”
生怕他们反悔的李成杰也不松开杨继西的手,“这玩意儿稀罕,而且贵,就是商楼那边也没多少,我就按商楼的价格,五毛钱一颗!”
商楼那边一罐只有五十颗,没有票,卖成二十五块钱一罐!
可那稀缺啊!转卖出去可不只这个价,奶糖他不好弄到,可盒子却弄了不少,那些有点身份的人,拿这个去送人,是最体面的了!
五毛一颗?
这让杨继西夫妇有些惊讶,毕竟之前在东门巷黑市处,奶糖才一两毛一颗,但是有些过期。
“这么值钱吗?”
杨继西问。
“之前也没这么贵,毕竟一小罐奶糖,就差不多顶工人一个月的工钱了,可耐不住快要过年了,这送礼不就热起来了吗?”
李成杰笑道。
这也是。
杨继西抽回手,装模作样去之前放鸡蛋篓的草丛里翻来翻去,“媳妇儿,放哪里了?”
孙桂芳赶忙过去,“不就是在这吗?”
杨继西右手挨了一下她的双手,装有三十颗奶糖的小袋子便出现了。
“三十颗。”
孙桂芳递给眼巴巴的李成杰,成才把火把往前移了移。
那香甜的奶糖味儿,让李成杰和成才顿时咽了咽口水。
“是这个!”
李成杰小心地放好后,又数了九块钱递过来。
孙桂芳接过,这下他们手里就有247块钱了!
她忍着手颤,镇定的站在杨继西身旁,听他们说话。
“像是腊肉、熏鸡、熏鸭啥的我都收,做得好看一点的衣服鞋子啥的,我也要,总之杨兄弟你以后有啥,都往我这送,我都要的。”
李成杰看杨继西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块宝藏。
“棉花怎么收的?”
杨继西问。
“棉花分几种档次,最差的我这是四毛一斤,一般的我这收六毛一斤,最好的,就咱们县里那种最好的,一块钱一斤。”
杨继西记下了,开始收拾空篓子,李成杰他们也走了。
一会儿后,杨继西他们背着空背篓出了林子。
此时天微亮,不打火把也能看清路。
成才和李成杰带着几个兄弟背着很多东西也准备出发了,老远瞧见他们二人,成才小声道,“哥,他们出来时没有带那些簸箕篓子。”
“你没听杨兄弟之前说他还有几个兄弟帮忙吗?”李成杰不觉得意外,“我看这杨兄弟身后有大人物,不然怎么弄到那么多东西。”
“大哥,会不会和我们抢生意?”
他身后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问道。
“不会,杨兄弟一看就是怕麻烦的人,”李成杰挥了挥手,“反正我觉得他是我的福星,以后看见他,都给我尊敬点儿。”
“知道了。”
杨继西他们运气也好,陈叔的儿子儿媳妇要去县里,正好看见他们,就让他们上车。
两辆车自行车,虽然有些旧,可这也是自行车啊!
到县城的时候九点了,杨继西和孙桂芳请他们吃了一碗荤面,这才去布坊那边看棉花和毛线。
至于布,家里之前有不少人送过来的布,所以不缺。
毛线这东西杨继西也不懂,他就站在一旁看孙桂芳挑选,颜色也多,但是最多的还是黑色和青色还有蓝色。
“选红的,你穿着好看。”
杨继西指着红毛线道。
孙桂芳瞪眼,“整日穿着红好看吗?我喜欢这个。”
她指了指黄色的毛线,“这个颜色织成太阳花的花样最好看了。”
“妹子就是识货,这颜色今年好卖得很,来多少?”
柜员过来招呼道。
“多少钱一团?”
孙桂芳问。
“两毛钱一团,四团就能织出一件成人毛线衣,像这位男同志的个头,就需要六团了。”
柜员看了看杨继西后笑道。
杨继西看了眼那个颜色,小声地对孙桂芳道,“我不想要这个颜色的毛线衣。”
“那就青色,这个好看,”孙桂芳拿起一团放在杨继西身上比了比,“好看。”
这一团就有不少呢,孙桂芳觉得还挺不错的。
于是买了自己想要的四团黄色和蓝色的,给杨继西买了六团青色还有墨蓝色的,杨二奶奶的是四团宝蓝色和紫色,杨二爷爷的则是五团黑色和灰色的毛线团。
一人织两件毛衣,也能换洗。
“一共三十八团,七块六毛钱。”
给他们装好后,杨继西接过放在背篓里,好家伙,这东西占地方,一下就装了半背篓。
孙桂芳数了钱递过去。
“这边还有棉衣,成衣最便宜的才一块五,看看不?”
那人又问。
“我想看看棉花。”
杨继西说。
“这边来,”柜员带着他们往另一边走去,没多久便瞧见不少棉花,都装在大袋子里,“这一般的五毛一斤,这边的好一点七毛,这边是最好的得一块一。”
比李成杰的报价多一毛。
一般来说,一件成人棉衣,不薄不厚刚刚好的,需要一斤棉花。
杨继西俯身在孙桂芳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后,孙桂芳指了指中间七毛一两的棉花道,“这个我要.....20斤,其中八斤给我另装,这边一块一的,我要十斤。”
“好好好。”
没想到这么大的单子,那人心里高兴,招呼得更加热情。
“一共是二十五块钱!”
孙桂芳掏钱的时候还是有些心疼的。
见她这个样子,杨继西低声道,“放心,会给你赚回来的。”
“我知道,就是心疼,”孙桂芳也小声回着。
“东西有点多,我们可以帮忙送,你们送哪里?”
柜姐笑道。
“不用,我们能行,”孙桂芳提小一点的那袋子,杨继西替大的两袋子。
他们走后,那柜姐还对另一边卖布的同事道,“瞧瞧,真是人不可貌相,看着像乡下来的,可人家一出手买,比我们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
好在布坊这边后面靠着巷子,杨继西把棉花和毛线团全部收进空间,等到村口的时候再拿出来装进背篓就好。
福窝现在是空的,杨继西把二等棉花分了四斤到福窝里。
剩下的八斤二等棉花和十斤一等棉花放在旁边的篓子里。
旁边的篓里是毛团。
顺带还拿出五十个鸡蛋,还有周家给的熏鸭和两斤玉米面,这是昨晚上杨二奶奶叮嘱他们拿的,得了杨文清家那么大的好,当然得回一些。
杨文清又是一个人在家,他正在写文章,见他们来又惊又喜。
“进来坐进来坐,嫂子好久不见了。”
杨文清笑道。
“是啊,”孙桂芳点头,从背篓里拿出鸡蛋、熏鸭还有玉米面,“这都是家里带的,你们尝尝。”
“这么多?”
杨文清挠头,“下次别拿这么多了,三哥你不是说兄弟之间不用这么客气吗?”
“所以我们是从家里带的,没有买,”杨继西笑道。
这次杨文清找人给父母递了口信,很快杨母和杨叔叔便赶了回来,还买了不少菜。
见他们拿了这么多东西过来,也说了他们几句。
在杨文清家吃了午饭后,杨叔叔他们下午就去上班了,走的时候,杨母还将杨文清叫到屋子里叮嘱了一番,该给什么回礼,让他们一定收下的话,这才离开。
结果就是两点多,杨继西二人准备离开时,杨文清塞了一罐麦乳精和一罐奶糖过来。
杨继西二人:.....真是大户人家啊。
“拿着,别和我客气,我家多着呢!”
杨文清怕他们不信,于是把放着收音机下面双开门柜子给打开了,好家伙,里面一共上下两排。
上面一排放了二十罐是麦乳精,下面一排放了二十五罐奶糖,这一眼扫过去格外让人震惊。
“我这边还有呢,”杨文清见他们不说话,还以为他们觉得少,于是又要开柜子,被杨继西和孙桂兰一把拦住。
杨继西看着有些傻白甜的杨文清,艰难道,“以后别随便给人开柜子,你这样很危险的。”
他要是骗子,杨文清怕是裤衩都保不住了。
第七十二章
杨老汉那边不听劝, 杨二爷爷也懒得再说,反正再塌的时候就知道好歹了。
杨继北夫妇倒是想重修整一下房间, 可刚出了鸡蛋事件, 他们那里还敢开这个口啊,自然是杨老汉他们说那怎么办,他们怎么做了。
不过每当下雨时, 他们就紧张兮兮的, 晚上都睡不好觉,导致第二天精神也不好, 还要被外人调侃。
“我说杨老四, 都结婚好几个月的人了, 别那么不节制, 身体最重要。”
“就是, 看看你眼底的青黑, 怕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
杨继北尬笑,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刘香莲去洗衣服时,也被于大嫂几人调笑, 她脸一红, 看了眼边上洗衣服的孙桂芳, 把屋子塌了的事儿说了。
听得于大嫂几人接连叹了好几声。
“怎么能就这么弄了呢?”
“是啊, 这样弄早晚都会塌的啊!现在天越来越冷, 这着了凉可不好。”
几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孙桂芳却洗了衣服就走, 原本她家洗衣服都是在家洗的, 但今天这两件衣服是干活儿搞了许多泥, 孙桂芳觉得这边洗得利索,便过来了。
她一走, 刘香莲便道,“还是三嫂他们日子好啊,虽然被过继了,可那边的日子可比我们这边的日子好过。”
因为杨继西他们这段时间经常来找于大钓鱼,加上时不时就上他们家买点山货啥的,所以于大对孙桂芳他们的好感越来越多。
此时听刘香莲这么说,便道,“那你是不知道杨老三之前是过的啥日子,你家老四可比他过得好,要说我,杨老三能过继出去,还真是脱离了苦海,见过偏心的,没见过这么偏心的。”
说完也提着洗好的衣服走了。
刘香莲尴尬地蹲在那,其余几个人对视一眼后,立马扯开话题。
孙桂芳回到家时,杨二奶奶正在看昨晚泡的黄豆。
“能磨了吗?”
她一边晾衣服一边问道。
杨二奶奶把手里的黄豆放回水盆里点头道,“可以了。”
今天杨继西和杨二爷爷还有杨继康、吴和国去李叔家把做好的家具一一搬出来。
这得请人家吃饭,于是杨二奶奶便决定晚上吃豆花饭。
孙桂芳晾好衣服后,便洗了手去清洗石磨,杨二奶奶把黄豆提出来,孙桂芳又去打了一盆水过来,二人开始磨黄豆汁儿。
杨继西他们的家具不少,下午一点开始去李家搬东西,从大件开始,先是几张床,接着是几个大衣柜,再是几个柜子,桌子,椅子,凳子等等哈。
这么一忙停下来的时候,孙桂芳便已经摆好饭菜,叫他们进堂屋吃饭了。
家具一一都摆到了合适的位置,这会儿吴和国他们正在看房子呢,真是越看越觉得喜欢。
特别是吴和国,他家也快建房子了,自然是想多参考参考。
吃了晚饭后,吴和国拉着杨继西又说了说房子建造,回到家看着长了两圈的孩子笑道,“这孩子一天一个样儿。”
“还得亏那些鸡蛋,我吃得多,奶。水也足,孩子自然吃得饱,睡得好,”吴大嫂还有几天就出月子了,她娘过来照看了几天后,见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帮上忙的,便又回去了。
毕竟她在这,就多吃一个人的粮食。
“等你出了月子,一定要去继西家看看,真漂亮啊!”
“那我们家也弄好看点儿,”吴大嫂闻言笑道。
“我就是这么想的。”
杨继南去干活儿了,不然也会去帮忙,听说这事儿后,他对何明秀道,“以后老三家有点啥事,我们也跑快些。”
“我也知道,这不是刚搬家,家里添置的东西多,还欠了我娘家一笔钱,得多干活儿吗?”何明秀无奈道。
“是啊,”杨继南点头,看着因为吃得好些,而头发没有那么枯黄的大花说,“不过我们家日子也是越来越好过了。”
转眼就是吴大嫂家小儿子的满月席,杨继西一家送了孩子的小衣服,以及六个鸡蛋。
杨继康家送了十个鸡蛋,几把菜。
杨老汉他们这边就给了几把菜。
而何明秀他们给的是一双小鞋子,是何明秀自己做的。
他们现在是邻居,礼重一点,也时常往来,孩子们也互相照看些。
吴大妹和吴二妹还有吴大嫂娘家那边都来了人,就吴三妹没有回来。
席面上,也有些人专冲着吴三妹来的,就想把人说一顿,结果人家没来。
“我看是心虚。”
“可不,自己的嫂子快生了,居然还把人家的生蛋鸡给害死了!”
“我可知道这吴三妹不是吴和国一个妈生的妹妹.....”
抱着孩子的吴大嫂正和孙桂芳说话,吴大妹和吴二妹过来时,脸上都带着不忿。
“她怎么能这样呢!”
“从小到大就这个性子,好像我们欠了她一样。”
吴大嫂闻言收了笑,“反正她敢回来,我就敢打出去!”
孙桂芳本想起身避一避,让她们说说话,结果吴大妹和吴二妹压根不在乎她听见啥。
“这就是杨三嫂吧?”
“真好看,而且你身上好香啊。”
孙桂芳脸一红。
吴大嫂哈哈大笑,好在杨二奶奶过来了,带走了孙桂芳。
吃了饭后,孙桂芳他们就先回家了,灶房里有足够的人帮忙,用不着他们。
“娘,这吴大哥的两位妹妹比西哥小吗?”
孙桂芳问。
“比继西大,应该叫你弟妹才对。”
杨二奶奶失笑道。
“我就觉得称呼上有些不对,”孙桂芳笑了笑,“不过两位的性子倒是和吴大嫂有些相似,都是直爽人。”
“可不,他们家就吴三妹脑子有病一样,”杨二奶奶说话更直,听得杨二爷爷嘴角微抽。
“得亏在家里这么说,要是在外面,别人听了一两句,就该说你了。”
“那就说,”杨二奶奶冷哼道,“就现在这吴三妹敢回来吗?队里不知道多少人想骂她呢!”
“消消气,我昨儿在于大哥那买了点晒干的野菊花,我加了点糖泡水喝,来,都尝尝。”
杨继西把菊花水端出来,一人一碗。
端在手里热乎乎的,孙桂芳凑近闻了闻,“淡淡的菊花香。”
“所以我说于大哥他们真有一手啊,什么都能处理得那么好,”杨继西赞道。
“他爹就爱搞这些东西,以前还找草药专门送到镇上老大夫那呢。”
杨二爷爷喝了一口,有些烫,便端在手里暖手。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后,杨二奶奶忽然说起毛线的事儿,“这几天反正也没事儿,继西你们去县里买点毛线回来,我准备打几件毛线衣,这冬天快到了,穿毛线衣暖和些。”
“那成,这个我也会,”孙桂芳连什么花样都想好了。
“再买点棉花回来,咱们做几件棉衣,我和你们爹都有棉衣,你们倒是少了些,得做几件。”
说着还要拿钱给他们,被杨继西拒绝了。
“我们身上有钱。”
现在空间有两千个鸡蛋,福窝的咸鸭蛋还在更新,杨继西又等了五天,见咸鸭蛋有三百个后,才和孙桂芳出发去县城。
他们走得很早,先去见了李成杰,李成杰一直等着他们呢,没想到过了日子一天就来了。
因为之前杨继西说过,如果26号没来,就会自己来找他。
“鸡蛋降价了,不过现在也是五分一个的收。”
杨继西点头,空间里留了两百个鸡蛋,剩下一千八百个鸡蛋全卖了。
刚好九十块钱。
“李哥,咸鸭蛋你们收吗?”
原本杨继西也想着自己去县里卖,可一想李成杰眼目多,还是给他收去算了。
安全又便利。
“收啊!这冬天咸鸭蛋可多人吃了,你有?”
李成杰双眼一亮问道。
“有,”杨继西和孙桂芳昨晚上就商量过了,一个不留全卖,“怎么收的?”
“咸鸭蛋现在八分一个,你有多少,我全收了!”
李成杰正愁咸鸭蛋的货呢,结果杨继西就送上门来了。
“我们攒了有三百个,”一直没说话的孙桂芳拿了一个递给李成杰,“李哥你尝尝味儿,我们的咸鸭蛋绝对好吃。”
李成杰也没客气,三两下剥开后,分成两半,其中一半递给身旁的成才。
刚吃一口,李成杰便直接道,“我全要了!”
本想着给了一个出去吃,卖299个咸鸭蛋,结果李成杰让他们把吃的那个也算进去,“我正愁没足够的货呢,杨兄弟帮了我大忙,这个也算进去,下次有货可一定记得给我啊。”
杨继西也不客气,三百个咸鸭蛋,刚好24块钱。
加上鸡蛋的90块钱,今天赚了114块钱。
还了账后,他们手里还有120多块钱,现在一共有238块钱。
“李哥,你这收奶糖吗?大白兔奶糖。”
孙桂芳想到空间里还有三十颗奶糖,反正福窝现在也更新不出来,索性就卖了。
杨继西本来是想留着给她吃的,听她这么说也心中一动,福窝更新不了放进去过的奶糖,可要是新奶糖呢?
那肯定能更新出来!
“大白兔奶糖?你们有?!这个我之前收过,可太少了!而且不好弄,你们有多少?”
李成杰抓住杨继西的手激动道。
“不多,也是朋友送的,我们吃着觉得浪费,”杨继西试着抽回手,好家伙,力气真大抽不回去。
“三十颗。”
孙桂芳说。
“三十颗足够了!可以装在小罐子里,这转卖给那些......咳咳,反正挺赚钱的。”
生怕他们反悔的李成杰也不松开杨继西的手,“这玩意儿稀罕,而且贵,就是商楼那边也没多少,我就按商楼的价格,五毛钱一颗!”
商楼那边一罐只有五十颗,没有票,卖成二十五块钱一罐!
可那稀缺啊!转卖出去可不只这个价,奶糖他不好弄到,可盒子却弄了不少,那些有点身份的人,拿这个去送人,是最体面的了!
五毛一颗?
这让杨继西夫妇有些惊讶,毕竟之前在东门巷黑市处,奶糖才一两毛一颗,但是有些过期。
“这么值钱吗?”
杨继西问。
“之前也没这么贵,毕竟一小罐奶糖,就差不多顶工人一个月的工钱了,可耐不住快要过年了,这送礼不就热起来了吗?”
李成杰笑道。
这也是。
杨继西抽回手,装模作样去之前放鸡蛋篓的草丛里翻来翻去,“媳妇儿,放哪里了?”
孙桂芳赶忙过去,“不就是在这吗?”
杨继西右手挨了一下她的双手,装有三十颗奶糖的小袋子便出现了。
“三十颗。”
孙桂芳递给眼巴巴的李成杰,成才把火把往前移了移。
那香甜的奶糖味儿,让李成杰和成才顿时咽了咽口水。
“是这个!”
李成杰小心地放好后,又数了九块钱递过来。
孙桂芳接过,这下他们手里就有247块钱了!
她忍着手颤,镇定的站在杨继西身旁,听他们说话。
“像是腊肉、熏鸡、熏鸭啥的我都收,做得好看一点的衣服鞋子啥的,我也要,总之杨兄弟你以后有啥,都往我这送,我都要的。”
李成杰看杨继西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块宝藏。
“棉花怎么收的?”
杨继西问。
“棉花分几种档次,最差的我这是四毛一斤,一般的我这收六毛一斤,最好的,就咱们县里那种最好的,一块钱一斤。”
杨继西记下了,开始收拾空篓子,李成杰他们也走了。
一会儿后,杨继西他们背着空背篓出了林子。
此时天微亮,不打火把也能看清路。
成才和李成杰带着几个兄弟背着很多东西也准备出发了,老远瞧见他们二人,成才小声道,“哥,他们出来时没有带那些簸箕篓子。”
“你没听杨兄弟之前说他还有几个兄弟帮忙吗?”李成杰不觉得意外,“我看这杨兄弟身后有大人物,不然怎么弄到那么多东西。”
“大哥,会不会和我们抢生意?”
他身后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问道。
“不会,杨兄弟一看就是怕麻烦的人,”李成杰挥了挥手,“反正我觉得他是我的福星,以后看见他,都给我尊敬点儿。”
“知道了。”
杨继西他们运气也好,陈叔的儿子儿媳妇要去县里,正好看见他们,就让他们上车。
两辆车自行车,虽然有些旧,可这也是自行车啊!
到县城的时候九点了,杨继西和孙桂芳请他们吃了一碗荤面,这才去布坊那边看棉花和毛线。
至于布,家里之前有不少人送过来的布,所以不缺。
毛线这东西杨继西也不懂,他就站在一旁看孙桂芳挑选,颜色也多,但是最多的还是黑色和青色还有蓝色。
“选红的,你穿着好看。”
杨继西指着红毛线道。
孙桂芳瞪眼,“整日穿着红好看吗?我喜欢这个。”
她指了指黄色的毛线,“这个颜色织成太阳花的花样最好看了。”
“妹子就是识货,这颜色今年好卖得很,来多少?”
柜员过来招呼道。
“多少钱一团?”
孙桂芳问。
“两毛钱一团,四团就能织出一件成人毛线衣,像这位男同志的个头,就需要六团了。”
柜员看了看杨继西后笑道。
杨继西看了眼那个颜色,小声地对孙桂芳道,“我不想要这个颜色的毛线衣。”
“那就青色,这个好看,”孙桂芳拿起一团放在杨继西身上比了比,“好看。”
这一团就有不少呢,孙桂芳觉得还挺不错的。
于是买了自己想要的四团黄色和蓝色的,给杨继西买了六团青色还有墨蓝色的,杨二奶奶的是四团宝蓝色和紫色,杨二爷爷的则是五团黑色和灰色的毛线团。
一人织两件毛衣,也能换洗。
“一共三十八团,七块六毛钱。”
给他们装好后,杨继西接过放在背篓里,好家伙,这东西占地方,一下就装了半背篓。
孙桂芳数了钱递过去。
“这边还有棉衣,成衣最便宜的才一块五,看看不?”
那人又问。
“我想看看棉花。”
杨继西说。
“这边来,”柜员带着他们往另一边走去,没多久便瞧见不少棉花,都装在大袋子里,“这一般的五毛一斤,这边的好一点七毛,这边是最好的得一块一。”
比李成杰的报价多一毛。
一般来说,一件成人棉衣,不薄不厚刚刚好的,需要一斤棉花。
杨继西俯身在孙桂芳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后,孙桂芳指了指中间七毛一两的棉花道,“这个我要.....20斤,其中八斤给我另装,这边一块一的,我要十斤。”
“好好好。”
没想到这么大的单子,那人心里高兴,招呼得更加热情。
“一共是二十五块钱!”
孙桂芳掏钱的时候还是有些心疼的。
见她这个样子,杨继西低声道,“放心,会给你赚回来的。”
“我知道,就是心疼,”孙桂芳也小声回着。
“东西有点多,我们可以帮忙送,你们送哪里?”
柜姐笑道。
“不用,我们能行,”孙桂芳提小一点的那袋子,杨继西替大的两袋子。
他们走后,那柜姐还对另一边卖布的同事道,“瞧瞧,真是人不可貌相,看着像乡下来的,可人家一出手买,比我们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
好在布坊这边后面靠着巷子,杨继西把棉花和毛线团全部收进空间,等到村口的时候再拿出来装进背篓就好。
福窝现在是空的,杨继西把二等棉花分了四斤到福窝里。
剩下的八斤二等棉花和十斤一等棉花放在旁边的篓子里。
旁边的篓里是毛团。
顺带还拿出五十个鸡蛋,还有周家给的熏鸭和两斤玉米面,这是昨晚上杨二奶奶叮嘱他们拿的,得了杨文清家那么大的好,当然得回一些。
杨文清又是一个人在家,他正在写文章,见他们来又惊又喜。
“进来坐进来坐,嫂子好久不见了。”
杨文清笑道。
“是啊,”孙桂芳点头,从背篓里拿出鸡蛋、熏鸭还有玉米面,“这都是家里带的,你们尝尝。”
“这么多?”
杨文清挠头,“下次别拿这么多了,三哥你不是说兄弟之间不用这么客气吗?”
“所以我们是从家里带的,没有买,”杨继西笑道。
这次杨文清找人给父母递了口信,很快杨母和杨叔叔便赶了回来,还买了不少菜。
见他们拿了这么多东西过来,也说了他们几句。
在杨文清家吃了午饭后,杨叔叔他们下午就去上班了,走的时候,杨母还将杨文清叫到屋子里叮嘱了一番,该给什么回礼,让他们一定收下的话,这才离开。
结果就是两点多,杨继西二人准备离开时,杨文清塞了一罐麦乳精和一罐奶糖过来。
杨继西二人:.....真是大户人家啊。
“拿着,别和我客气,我家多着呢!”
杨文清怕他们不信,于是把放着收音机下面双开门柜子给打开了,好家伙,里面一共上下两排。
上面一排放了二十罐是麦乳精,下面一排放了二十五罐奶糖,这一眼扫过去格外让人震惊。
“我这边还有呢,”杨文清见他们不说话,还以为他们觉得少,于是又要开柜子,被杨继西和孙桂兰一把拦住。
杨继西看着有些傻白甜的杨文清,艰难道,“以后别随便给人开柜子,你这样很危险的。”
他要是骗子,杨文清怕是裤衩都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