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墨玉用心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主神崛起、全职法师、异界直播间、诛天战帝、末世浮生、闲妻不淑、点满力量的我绝不会无用武之地、最强男神(网游)、精灵王的王妃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乱红楼最新章节!
黛玉说了香盘,朱鹮便不敢用带来的香炉——那小东西看着虽不起眼,却是洪熙年间的御赐之物——用香盘燃了香后,一缕轻烟伴随着淡淡的清香袅袅升起,因在香盘上调制的图样,隐隐勾勒出了一朵极朦胧的花,且还缓缓飘荡。
闻着那香气,朱鹮只觉得自己的心也静下来了。
但是,点了凝神香,她们的姑娘却没有照着预定的打算读书写字,反而只是坐在那儿,静静的托着腮,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困难的难题。
虽是小小的年纪,当她静坐在那儿,身上的某种气质就更加醒目了。
朱鹮直觉这气质与过世主母的雍容典雅不同,显得更加平和宁静。但黛玉身形纤薄,眉尖若蹙,看着实在惹人爱怜,难免就让朱鹮想起重病在床时依然风华出众、五官与黛玉有八九分相似的过世主母来。
想了一会,朱鹮大胆的对朱鹭道,“明儿姑娘若是再出去,可得轮着我来陪了。以前我们虽能出府,却也没有坐船走过这么远的路呢。姑娘不是说,这条河是以前一个大昏君修的?修得那昏君都丢了天下。想来这河定然厉害得很。”
之前,几个丫鬟也只在船舱这一块往来,一样没到外面好好的看过。
朱鹮这么说,似乎是有道理的。
但黛玉听见,却唬了脸,“我何曾说过这河厉害的话!且我念了醉吟先生的诗,哪里是那个意思了?那样意思浅近的诗也能听错,以后可再别说和我一起读了几年的书!”
朱鹮就不好意思。
朱鹭知道朱鹮意思,忙接道,“我们虽陪着姑娘读书,可没姑娘的聪颖,不过就是略识了几个字罢了。今儿姑娘和大爷、二姑娘两个在舱板上说的那些话,我就没怎么听明白。只是,不过是散心罢了,兄妹之间便是一时吵嘴,转眼也就好了。姑娘身子才好,还是不要多想的好。”
其实,直到最后,兄妹几个人也完全没有吵嘴。因粮船船队后来驶得近了,姐妹两个自然也就回来了。就是青玉抱怨了两句,可也绝不算是吵架。
朱鹭这么说,只是不想让黛玉劳神罢了。
她没怎么听明白那些话是真的,听出那些话里有机巧,可也是真的。
黛玉也没纠缠,只是有些疑惑的问,“我记着,以往说青玉是由越姨娘用《女训》、《女诫》给启蒙的?”
朱鹭暗道一声谢天谢地——
姑娘总算发现了!
也是,那二姑娘哪里有半点《女训》要求的柔婉顺从?
可惜,黛玉虽然疑惑,却并不打算就此训斥青玉。问了一声,也就做罢。
这有两点原因,其一,今天的事至少让她再次确认,青玉应该是当真亲近她。其二,她自己就不怎么遵守《女训》、《女诫》这类东西,就是想说都没法说。
说得不客气点儿,黛玉那装了无数诗词文章的脑袋里,压根儿就没有那东西的完整篇章!散落的句子还被黛玉无数喜欢的诗词文章给压到了最底下。
否则为什么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呢?
黛玉有才,所以她非常清楚的知道,哪怕不过是在一个朝代之前,在二程、朱夫子生活的宋朝,女子的束缚也远没有现今的多。
这不是古礼,也不是圣人原意。
黛玉不愿意多谈那《女训》之类,也不想粗暴的对青玉的奇异之处追根究底。
相比之下,墨玉的态度更让她在意。他看到船队之后的那番话,到底还是让黛玉确认了,这个继兄似乎非常认真的,想要教育自己。
因为现在的她让他不满?
而且他年纪也一样不大,却似乎知道每年运纲粮的船队的“耗损”背后,有着别样的影子……
虽说巡盐御史有监察辖地百官的职责,并且可以直接奏报御前,可难道她的父亲,会这么快就把这些官场上的东西都教给他吗?
可惜这些东西又连问都不好问了——朱鹭朱鹮她们更是什么都不知道。
黛玉收了满腹疑虑,知道侍女们担忧的她,干脆继续起之前的问题来,“醉吟先生的诗,只听‘至今千里赖通波’一句,也该知其主旨了罢?都说饮水思源,唐宋至今,对这河仰仗甚多,我们如今不也是如此?若还要斥之为祸乱之源,可就当真……枉读了诗书。”
朱鹭朱鹮诧异。
黛玉这话,似乎另有所指。中间那个停顿,更显得有些意味深长。但她们无法肯定,黛玉这另有所指,指的是谁,是什么——那显然也不是对丫鬟的训斥,而是自己的感慨!
幸而这时雪雁进来了。
她显然不知道这房中原本在说些什么。
朱鹭见了她就松口气,“雪雁你又跑到哪儿去了?”
“我可不是去玩了。”雪雁首先否认这个,“大爷让他身边的寒秋叫了我去,说是他新近写了些读书笔记,是老爷布置的功课。因姑娘也是老爷教出来的,就想拿那些读书笔记来给姑娘瞧瞧。”
“哦?”
黛玉回了个单音。正要说什么,但她很快就注意到,在雪雁的转述里,她的继兄并不是在征求她的意见,而仅仅是一个宣告,一个通知!
她心底就有些不快。
在她不算平顺的人生里,却也没几个人对她用过这样的态度。连她的父亲,在她知事了以后,和她都是有商有量的。唯一一个摆明了这种态度的,是她印象中最为糟糕的王夫人。
不过,黛玉没有拒绝,只是慢慢的道,“以兄长的性子,想来不是让我帮他做课业……看来是有打发时间的东西了。”
黛玉这话像是一个预言,接下来的时间也确实如此。
接下来的几天,青玉每天都会在风平浪静、船行平稳,河面上又空旷的时候来找黛玉出门,而墨玉也都会安排好一切,不让闲杂人等冲撞她们姐妹两个。
但他自己,却没有日日陪伴了,仿佛是证明了“功课紧张”。
即使是陪在姐妹两个身边,也往往只是说些沿途的风土人情——大半是书上看来的。
黛玉觉得,青玉有自己的打算,可惜,墨玉往往能对青玉的要求乃至于小小挑衅轻易驳回,将话语权掌握到自己的手中。青玉很快就认识到,这个做哥哥的对妹妹们并没有什么宠溺放纵的心思,倒是更乐意做一个“严兄”,于是也就变得不怎么热衷于和他交流了。
黛玉不再需要努力的为他们两个的关系做调节,每天的散心也就成了真正的散心。
而墨玉每天送到她面前的读书笔记,也不是什么沉重的东西。相反,大概是考虑到她六岁这个年纪的阅读量,墨玉的读书笔记,每次都是用平实的语言复述的史书野史中某个名人的故事,而他个人的心得,其实已经在复述的语言、用词中表露无疑了。有时候甚至都不用在后面附上评论。
‘不是夫子的一字褒贬,文采也自不足,但以言寄情,倒是人人都能做得。’
大约十日之后,将墨玉这一日的笔记慢慢看完,黛玉在心中默默的做出如此评价。只是和许多话一样,六岁的她不适合将之说出口。
她事后回忆时,早觉得自己在舱板上和兄妹两个说的话有点超过了。
“大爷写的东西倒是有趣。”
见黛玉沉思,最是大胆的、侍候笔墨的雪雁开口了。
作为伴读侍女,她也一样认得许多字,“先生教姑娘的时候,那些之乎者也的话,每次都听得我糊里糊涂,本以为大爷写的东西也是一样,谁知道连我这样的也能看懂。倒像是……像是什么来的?”
黛玉看她一眼,淡淡道,“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雪雁便笑,“姑娘这么一说,我又不懂了。”
一边的朱鹭却从黛玉的语气中听出问题,“姑娘不喜欢这些?”
“也不是不喜欢。”黛玉道。
——若是完全不喜欢,她的评价就不会那么客气,直接引用夫子的话,直接来一句“君子不为”了!
顿了顿,黛玉似乎意义不明的接了一句,“兄长用心良苦。”
话是这么说,但朱鹭听不到其中有半点喜悦欣慰之类的情绪。
“姐姐。”这时候,青玉来了,“哥哥怎么用心良苦了?”
她一眼瞥见了黛玉面前摆着的书卷,也显然听见了黛玉之前的话。
青玉来黛玉这里素来来得勤,而黛玉也不在意。
因是在容易让人气闷的船舱之内,她甚至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开着门的,只在门上挂帘子遮挡视线。反正外面也有婆子守着。
若是青玉来,只要没关上门,她可以自己进来,无需通报。
当然就算是来得勤,青玉也不至于占据黛玉的大部分时间。她也会读书,而且是自己偏好杂记、游记一类。这点黛玉自然也知道——越姨娘并不会为青玉准备什么书,这些都是她在行李里带上,原本准备用来散心的,而青玉借走了去看。
是以,青玉碰上墨玉的笔记,这还只是第二次。
毕竟墨玉没有把笔记交给青玉,而黛玉也不会那么做。
黛玉不过小小沉吟一下,就再次打开了笔记,道,“这次说的是王摩诘讽五柳先生,倒是把两人都说了一通。”
青玉露出几分疑惑之色来——这谁啊?
她的心中,也着实是叹了口气。
这几天,黛玉至少用自己的言行教了她一点——名讳名讳,所谓的“名”,都是要“讳”的!有字的称字,有号的称号,这才是礼貌。
问题是,她原本所在的后世,谁还记得什么字啊,号啊的?
实在是不习惯啊不习惯!
;
黛玉说了香盘,朱鹮便不敢用带来的香炉——那小东西看着虽不起眼,却是洪熙年间的御赐之物——用香盘燃了香后,一缕轻烟伴随着淡淡的清香袅袅升起,因在香盘上调制的图样,隐隐勾勒出了一朵极朦胧的花,且还缓缓飘荡。
闻着那香气,朱鹮只觉得自己的心也静下来了。
但是,点了凝神香,她们的姑娘却没有照着预定的打算读书写字,反而只是坐在那儿,静静的托着腮,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困难的难题。
虽是小小的年纪,当她静坐在那儿,身上的某种气质就更加醒目了。
朱鹮直觉这气质与过世主母的雍容典雅不同,显得更加平和宁静。但黛玉身形纤薄,眉尖若蹙,看着实在惹人爱怜,难免就让朱鹮想起重病在床时依然风华出众、五官与黛玉有八九分相似的过世主母来。
想了一会,朱鹮大胆的对朱鹭道,“明儿姑娘若是再出去,可得轮着我来陪了。以前我们虽能出府,却也没有坐船走过这么远的路呢。姑娘不是说,这条河是以前一个大昏君修的?修得那昏君都丢了天下。想来这河定然厉害得很。”
之前,几个丫鬟也只在船舱这一块往来,一样没到外面好好的看过。
朱鹮这么说,似乎是有道理的。
但黛玉听见,却唬了脸,“我何曾说过这河厉害的话!且我念了醉吟先生的诗,哪里是那个意思了?那样意思浅近的诗也能听错,以后可再别说和我一起读了几年的书!”
朱鹮就不好意思。
朱鹭知道朱鹮意思,忙接道,“我们虽陪着姑娘读书,可没姑娘的聪颖,不过就是略识了几个字罢了。今儿姑娘和大爷、二姑娘两个在舱板上说的那些话,我就没怎么听明白。只是,不过是散心罢了,兄妹之间便是一时吵嘴,转眼也就好了。姑娘身子才好,还是不要多想的好。”
其实,直到最后,兄妹几个人也完全没有吵嘴。因粮船船队后来驶得近了,姐妹两个自然也就回来了。就是青玉抱怨了两句,可也绝不算是吵架。
朱鹭这么说,只是不想让黛玉劳神罢了。
她没怎么听明白那些话是真的,听出那些话里有机巧,可也是真的。
黛玉也没纠缠,只是有些疑惑的问,“我记着,以往说青玉是由越姨娘用《女训》、《女诫》给启蒙的?”
朱鹭暗道一声谢天谢地——
姑娘总算发现了!
也是,那二姑娘哪里有半点《女训》要求的柔婉顺从?
可惜,黛玉虽然疑惑,却并不打算就此训斥青玉。问了一声,也就做罢。
这有两点原因,其一,今天的事至少让她再次确认,青玉应该是当真亲近她。其二,她自己就不怎么遵守《女训》、《女诫》这类东西,就是想说都没法说。
说得不客气点儿,黛玉那装了无数诗词文章的脑袋里,压根儿就没有那东西的完整篇章!散落的句子还被黛玉无数喜欢的诗词文章给压到了最底下。
否则为什么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呢?
黛玉有才,所以她非常清楚的知道,哪怕不过是在一个朝代之前,在二程、朱夫子生活的宋朝,女子的束缚也远没有现今的多。
这不是古礼,也不是圣人原意。
黛玉不愿意多谈那《女训》之类,也不想粗暴的对青玉的奇异之处追根究底。
相比之下,墨玉的态度更让她在意。他看到船队之后的那番话,到底还是让黛玉确认了,这个继兄似乎非常认真的,想要教育自己。
因为现在的她让他不满?
而且他年纪也一样不大,却似乎知道每年运纲粮的船队的“耗损”背后,有着别样的影子……
虽说巡盐御史有监察辖地百官的职责,并且可以直接奏报御前,可难道她的父亲,会这么快就把这些官场上的东西都教给他吗?
可惜这些东西又连问都不好问了——朱鹭朱鹮她们更是什么都不知道。
黛玉收了满腹疑虑,知道侍女们担忧的她,干脆继续起之前的问题来,“醉吟先生的诗,只听‘至今千里赖通波’一句,也该知其主旨了罢?都说饮水思源,唐宋至今,对这河仰仗甚多,我们如今不也是如此?若还要斥之为祸乱之源,可就当真……枉读了诗书。”
朱鹭朱鹮诧异。
黛玉这话,似乎另有所指。中间那个停顿,更显得有些意味深长。但她们无法肯定,黛玉这另有所指,指的是谁,是什么——那显然也不是对丫鬟的训斥,而是自己的感慨!
幸而这时雪雁进来了。
她显然不知道这房中原本在说些什么。
朱鹭见了她就松口气,“雪雁你又跑到哪儿去了?”
“我可不是去玩了。”雪雁首先否认这个,“大爷让他身边的寒秋叫了我去,说是他新近写了些读书笔记,是老爷布置的功课。因姑娘也是老爷教出来的,就想拿那些读书笔记来给姑娘瞧瞧。”
“哦?”
黛玉回了个单音。正要说什么,但她很快就注意到,在雪雁的转述里,她的继兄并不是在征求她的意见,而仅仅是一个宣告,一个通知!
她心底就有些不快。
在她不算平顺的人生里,却也没几个人对她用过这样的态度。连她的父亲,在她知事了以后,和她都是有商有量的。唯一一个摆明了这种态度的,是她印象中最为糟糕的王夫人。
不过,黛玉没有拒绝,只是慢慢的道,“以兄长的性子,想来不是让我帮他做课业……看来是有打发时间的东西了。”
黛玉这话像是一个预言,接下来的时间也确实如此。
接下来的几天,青玉每天都会在风平浪静、船行平稳,河面上又空旷的时候来找黛玉出门,而墨玉也都会安排好一切,不让闲杂人等冲撞她们姐妹两个。
但他自己,却没有日日陪伴了,仿佛是证明了“功课紧张”。
即使是陪在姐妹两个身边,也往往只是说些沿途的风土人情——大半是书上看来的。
黛玉觉得,青玉有自己的打算,可惜,墨玉往往能对青玉的要求乃至于小小挑衅轻易驳回,将话语权掌握到自己的手中。青玉很快就认识到,这个做哥哥的对妹妹们并没有什么宠溺放纵的心思,倒是更乐意做一个“严兄”,于是也就变得不怎么热衷于和他交流了。
黛玉不再需要努力的为他们两个的关系做调节,每天的散心也就成了真正的散心。
而墨玉每天送到她面前的读书笔记,也不是什么沉重的东西。相反,大概是考虑到她六岁这个年纪的阅读量,墨玉的读书笔记,每次都是用平实的语言复述的史书野史中某个名人的故事,而他个人的心得,其实已经在复述的语言、用词中表露无疑了。有时候甚至都不用在后面附上评论。
‘不是夫子的一字褒贬,文采也自不足,但以言寄情,倒是人人都能做得。’
大约十日之后,将墨玉这一日的笔记慢慢看完,黛玉在心中默默的做出如此评价。只是和许多话一样,六岁的她不适合将之说出口。
她事后回忆时,早觉得自己在舱板上和兄妹两个说的话有点超过了。
“大爷写的东西倒是有趣。”
见黛玉沉思,最是大胆的、侍候笔墨的雪雁开口了。
作为伴读侍女,她也一样认得许多字,“先生教姑娘的时候,那些之乎者也的话,每次都听得我糊里糊涂,本以为大爷写的东西也是一样,谁知道连我这样的也能看懂。倒像是……像是什么来的?”
黛玉看她一眼,淡淡道,“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雪雁便笑,“姑娘这么一说,我又不懂了。”
一边的朱鹭却从黛玉的语气中听出问题,“姑娘不喜欢这些?”
“也不是不喜欢。”黛玉道。
——若是完全不喜欢,她的评价就不会那么客气,直接引用夫子的话,直接来一句“君子不为”了!
顿了顿,黛玉似乎意义不明的接了一句,“兄长用心良苦。”
话是这么说,但朱鹭听不到其中有半点喜悦欣慰之类的情绪。
“姐姐。”这时候,青玉来了,“哥哥怎么用心良苦了?”
她一眼瞥见了黛玉面前摆着的书卷,也显然听见了黛玉之前的话。
青玉来黛玉这里素来来得勤,而黛玉也不在意。
因是在容易让人气闷的船舱之内,她甚至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开着门的,只在门上挂帘子遮挡视线。反正外面也有婆子守着。
若是青玉来,只要没关上门,她可以自己进来,无需通报。
当然就算是来得勤,青玉也不至于占据黛玉的大部分时间。她也会读书,而且是自己偏好杂记、游记一类。这点黛玉自然也知道——越姨娘并不会为青玉准备什么书,这些都是她在行李里带上,原本准备用来散心的,而青玉借走了去看。
是以,青玉碰上墨玉的笔记,这还只是第二次。
毕竟墨玉没有把笔记交给青玉,而黛玉也不会那么做。
黛玉不过小小沉吟一下,就再次打开了笔记,道,“这次说的是王摩诘讽五柳先生,倒是把两人都说了一通。”
青玉露出几分疑惑之色来——这谁啊?
她的心中,也着实是叹了口气。
这几天,黛玉至少用自己的言行教了她一点——名讳名讳,所谓的“名”,都是要“讳”的!有字的称字,有号的称号,这才是礼貌。
问题是,她原本所在的后世,谁还记得什么字啊,号啊的?
实在是不习惯啊不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