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破败的竹屋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大唐:我爹是土皇帝最新章节!
谢龙羽等人的拜访让冯智彧有些心力交瘁的意思。
他以前很少和这种人接触,也很少会直接接触到由外人参与或者是主导的议论中去,仅有的几次还基本上都是和自家老丈人以及长孙无忌等人一起的。
除了这些,剩下的就只有那次赵郡李氏的拜访了。
对于这种说什么都要藏三分甚至是七分的说话方式冯智彧不太习惯,不过他知道自己必须去习惯,因为他以后这样的经历可定是不会少了。
一直在高州呆到了小年,在小年的当天祭了祖,这是冯智彧在长安的时候就定下来的计划。
只是这个祭祖和普通的厚些不同。
后山,小竹屋。
在这之前,冯智彧最后一次到这里还是贞观二年他上京之前的事情,而现在已经是贞观三年的年末了,一年多马上就要满两年了。
看着已经有些破败的小竹屋,冯智彧的心情五味杂陈。
铜锁因为高州潮湿的天气已经是铜绿斑斑,不过好在钥匙还能打开。
推开小门,可能是因为潮湿的原因并没有多少的灰尘,相比之下反而是传出了一股重重的霉味。
最开始冯智彧在看到竹屋那略显破败的样子以为这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人过来,但是进到里面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相比外面,里面的霉化腐化的程度要更高一些,看来外面是有人过来打理过的,只是没有进到这里面来。
不管是冯盎还是冯智戣谁吩咐的,但是他们都给到了冯智彧尊重。
李丽婉静静的跟在冯智彧的身后。
在祭祖之后冯智彧没有跟着冯盎回家,而是带着李丽婉来到了这后山的竹屋。
她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这个小竹屋有什么意义,但是她看自己夫君那感伤和缅怀的表情就知道这个小竹屋可能并不是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一个空空的,只有几件简单家具的竹屋,但李丽婉却多少感觉到这个竹屋的意义有些不同。
竹屋里没啥东西,或许对冯智彧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竹屋,也不是竹屋里那简单的床和凳子,而是这个竹屋内部的空间。
上了锁的竹屋一直都没有人进来过,李丽婉算是第一个。
冯智彧并没有说什么,他也没准备把自己的经历说给这个以后要陪伴自己半生的人听,因为那太匪夷所思了。
与其说是让李丽婉过来看看着竹屋,倒不如说是让这竹屋看看李丽婉。
在冯智彧的心里,竹屋已经不是竹屋了,最起码不仅仅是竹屋,它有独属于冯智彧自己一个人的特殊意义。
“走吧。”略带留恋地环视了一番,冯智彧开口说道。
李丽婉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跟在冯智彧的身旁,她知道,现在的冯智彧需要的并不是她的回应。
略显破败的竹屋再次被那把挂满铜绿锁给锁住,若不是锁上留下的印记无声地记下了冯智彧来过的痕迹,这一切的一切似乎从未有过什么变化。
祭完祖没过几天就过年了,这个年过的还算是比较安稳,最起码是比去年在霸上过的安稳。
因为受灾的原因影响,去年的长安没有什么欢庆的气氛,不仅是大除,就连在这个时代最为隆重的上元节都没有什么热闹的气氛。
而高州就不一样了。
高州人少是事实,去年也受了灾,不过遭受的是风灾,也就是后世的台风。
不过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南方开发程度低对台风多少也有一点儿阻挡的作用。
当然了,最主要还是因为台风的强度不高,强度高扯什么都没用。
台风的成因是热带气旋,从这点上来说植树造林对阻挡台风没有什么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今年高州遭灾不重,再加上高州城算是这一片地方最繁华的区域了,所以今年冯智彧感受到的气氛反而是比人口更为密集的长安更浓郁一些。
李丽婉对南方的新年感觉挺新奇的,这个时代也有南北差异,而且远比后世要大很多。
而冯家相比于其他的人家来说还有一些差异,只不过这些差异是冯智彧带来的。
本来在这个时代南方不过大除也就是除夕,他们更注重小除和初一,而在冯智彧的影响下冯家也过大除,而且还和后世的北方习俗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就是不守岁,因为这个时代实在是没有啥娱乐项目,想要撑到半夜子时实在是太难了。
让李丽婉感到新奇的不只是习俗,还有饭食。
以前除夕的时候冯家一般都是让冯智彧的厨子做饭,而因为冯智彧的关系厨子会做的大部分都是后世的那种菜品,这样一来除夕晚上的这顿饭就多少带点儿后世北方的色彩。
大鱼大肉多,青菜也有不过比较少,顶多只能占到三成左右。
今年又有些不太一样,因为李丽婉这个新媳妇的关系冯智彧让厨子多准备了很多的海鲜。
对于冯家人来说海鲜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虽然不能说是天天吃,但是靠着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权利还是能实现想吃就吃的。
其实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海鲜通常要比河鲜好吃一点儿,因为河鲜一般土腥味儿比较重,海鲜则会轻一些,不过这对于冯智彧来说不是啥问题。
调料他都有,想要处理的话还是很简单的,做海鲜只不过是为了满足李丽婉罢了。
过了年,冯智彧这次回高州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个差不多了。
去余杭茶园转一圈,去余杭和苏州那边的滩涂给老丈人选了块制盐的地方,回高州之后去了阳江那边弄了弄甘蔗和这里的盐田。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这些都是小事儿,或者应该说是既定的要去提前准备的事情,而冯智彧以及整个冯氏注重的都不是这些,而是李氏皇族的态度。
在一切事情的起始点,冯智彧是去替换作为质子进京的冯智戴的。
质子质子,有个质字,还是人质的质。
这次李世民能放冯智彧回高州,而且还是仅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愿意这么做,这无疑是说明了李氏皇族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冯氏能放心不少,也能拿出更多的东西来了。
谢龙羽等人的拜访让冯智彧有些心力交瘁的意思。
他以前很少和这种人接触,也很少会直接接触到由外人参与或者是主导的议论中去,仅有的几次还基本上都是和自家老丈人以及长孙无忌等人一起的。
除了这些,剩下的就只有那次赵郡李氏的拜访了。
对于这种说什么都要藏三分甚至是七分的说话方式冯智彧不太习惯,不过他知道自己必须去习惯,因为他以后这样的经历可定是不会少了。
一直在高州呆到了小年,在小年的当天祭了祖,这是冯智彧在长安的时候就定下来的计划。
只是这个祭祖和普通的厚些不同。
后山,小竹屋。
在这之前,冯智彧最后一次到这里还是贞观二年他上京之前的事情,而现在已经是贞观三年的年末了,一年多马上就要满两年了。
看着已经有些破败的小竹屋,冯智彧的心情五味杂陈。
铜锁因为高州潮湿的天气已经是铜绿斑斑,不过好在钥匙还能打开。
推开小门,可能是因为潮湿的原因并没有多少的灰尘,相比之下反而是传出了一股重重的霉味。
最开始冯智彧在看到竹屋那略显破败的样子以为这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人过来,但是进到里面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相比外面,里面的霉化腐化的程度要更高一些,看来外面是有人过来打理过的,只是没有进到这里面来。
不管是冯盎还是冯智戣谁吩咐的,但是他们都给到了冯智彧尊重。
李丽婉静静的跟在冯智彧的身后。
在祭祖之后冯智彧没有跟着冯盎回家,而是带着李丽婉来到了这后山的竹屋。
她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这个小竹屋有什么意义,但是她看自己夫君那感伤和缅怀的表情就知道这个小竹屋可能并不是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一个空空的,只有几件简单家具的竹屋,但李丽婉却多少感觉到这个竹屋的意义有些不同。
竹屋里没啥东西,或许对冯智彧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竹屋,也不是竹屋里那简单的床和凳子,而是这个竹屋内部的空间。
上了锁的竹屋一直都没有人进来过,李丽婉算是第一个。
冯智彧并没有说什么,他也没准备把自己的经历说给这个以后要陪伴自己半生的人听,因为那太匪夷所思了。
与其说是让李丽婉过来看看着竹屋,倒不如说是让这竹屋看看李丽婉。
在冯智彧的心里,竹屋已经不是竹屋了,最起码不仅仅是竹屋,它有独属于冯智彧自己一个人的特殊意义。
“走吧。”略带留恋地环视了一番,冯智彧开口说道。
李丽婉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跟在冯智彧的身旁,她知道,现在的冯智彧需要的并不是她的回应。
略显破败的竹屋再次被那把挂满铜绿锁给锁住,若不是锁上留下的印记无声地记下了冯智彧来过的痕迹,这一切的一切似乎从未有过什么变化。
祭完祖没过几天就过年了,这个年过的还算是比较安稳,最起码是比去年在霸上过的安稳。
因为受灾的原因影响,去年的长安没有什么欢庆的气氛,不仅是大除,就连在这个时代最为隆重的上元节都没有什么热闹的气氛。
而高州就不一样了。
高州人少是事实,去年也受了灾,不过遭受的是风灾,也就是后世的台风。
不过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南方开发程度低对台风多少也有一点儿阻挡的作用。
当然了,最主要还是因为台风的强度不高,强度高扯什么都没用。
台风的成因是热带气旋,从这点上来说植树造林对阻挡台风没有什么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今年高州遭灾不重,再加上高州城算是这一片地方最繁华的区域了,所以今年冯智彧感受到的气氛反而是比人口更为密集的长安更浓郁一些。
李丽婉对南方的新年感觉挺新奇的,这个时代也有南北差异,而且远比后世要大很多。
而冯家相比于其他的人家来说还有一些差异,只不过这些差异是冯智彧带来的。
本来在这个时代南方不过大除也就是除夕,他们更注重小除和初一,而在冯智彧的影响下冯家也过大除,而且还和后世的北方习俗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就是不守岁,因为这个时代实在是没有啥娱乐项目,想要撑到半夜子时实在是太难了。
让李丽婉感到新奇的不只是习俗,还有饭食。
以前除夕的时候冯家一般都是让冯智彧的厨子做饭,而因为冯智彧的关系厨子会做的大部分都是后世的那种菜品,这样一来除夕晚上的这顿饭就多少带点儿后世北方的色彩。
大鱼大肉多,青菜也有不过比较少,顶多只能占到三成左右。
今年又有些不太一样,因为李丽婉这个新媳妇的关系冯智彧让厨子多准备了很多的海鲜。
对于冯家人来说海鲜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虽然不能说是天天吃,但是靠着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权利还是能实现想吃就吃的。
其实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海鲜通常要比河鲜好吃一点儿,因为河鲜一般土腥味儿比较重,海鲜则会轻一些,不过这对于冯智彧来说不是啥问题。
调料他都有,想要处理的话还是很简单的,做海鲜只不过是为了满足李丽婉罢了。
过了年,冯智彧这次回高州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个差不多了。
去余杭茶园转一圈,去余杭和苏州那边的滩涂给老丈人选了块制盐的地方,回高州之后去了阳江那边弄了弄甘蔗和这里的盐田。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这些都是小事儿,或者应该说是既定的要去提前准备的事情,而冯智彧以及整个冯氏注重的都不是这些,而是李氏皇族的态度。
在一切事情的起始点,冯智彧是去替换作为质子进京的冯智戴的。
质子质子,有个质字,还是人质的质。
这次李世民能放冯智彧回高州,而且还是仅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愿意这么做,这无疑是说明了李氏皇族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冯氏能放心不少,也能拿出更多的东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