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俗务缠身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大唐:我爹是土皇帝最新章节!
回到高州让冯智彧有了一种真正回家的感觉。
和在长安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回到高州之后的冯智彧在确定了盐、糖等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就基本上不做什么了,每天就呆在家里,时不时地带着李丽婉出去转转。
在长安的时候因为头顶上有李世民这个老丈人,还有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也会时不时地去霸上找他,因此他虽然不在体制内但却也是相当的忙活。
回到高州之后就不一样了,这让他有一种前世放假回家的感觉。
回到家就是瘫着,晚上不睡早上不醒,不到吃饭点儿不起床,就算是起床吃饭也得被人叫好几次的那种。
不过和前世不同,这会儿没有人会催着他起床,动辄掀被子的那种。
回到高州之后冯智彧才算是找回了自己在大唐前十六年的生活,那会儿的他虽然满肚子心思,但是事情还真没有多少,就算是有基本上也不需要他去做。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也真正让冯智彧知道了什么叫俗务缠身。
现在的他已经是逐步的走进别人的视野中了,想要闲下来还真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原因无他,有人找上门了,而且还是奔着他来的。
谢龙羽(也有记载是谢能羽的)带着人来高州了,而且名义上是来拜访的。
其实按理来说谢龙羽和岭南冯氏没啥关系,就算是有也不是啥正经关系,因为从利益以及现在的势力分布层面来说双方其实是对立的。
原因无他,谢龙羽所在的谢氏主要势力在黔州,那边是属于谈殿的影响范围之内,而谢氏一直都和谈殿比较亲近,因此他能带人过来是让冯智彧感到意外的。
来的不只是谢龙羽一个人,与他同行的还有谢元深和谢强。
其实这谢氏还是挺有历史渊源的,他们这一脉最起码能追溯到东汉光武帝刘秀那个时候,那时刘秀封谢暹为义郎,负责管理牂牁郡。
谢龙羽、谢元深和谢强都是属于谢氏一脉,只不过因为时间的推移和分家这些因素慢慢的形成了多股势力,不过这应该说是血脉和家族的扩大,不能说是分化。
最起码从现在来说他们的心还是比较齐的。
谢氏一族是黔州那边的土着居民,也就是这个时代称呼的獠人、南蛮子等等,谢龙羽的实力基本上是在黔西,而其他二人则是在黔南和黔动那边。
本来冯智彧在回高州之前是没想到这茬的,因此他在知道了谢氏来人拜访的时候还挺意外的,不过在理顺了脑子里的思路之后也算是通顺了。
历史上有这事儿,不过这事儿的声势不是很大,但是意义却是不小。
很多人都知道贞观三年对于大唐对于李世民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因为就是这一年爆发了对未来局势影响很大的唐灭东突厥之战。
贞观初期算不上是什么好时候,人才虽然多但是自然灾害也挺多的,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发动了对突厥的战争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内乱不多。
除去贞观元年和二年的罗艺和梁师都,在贞观的前期基本就没有什么内乱了,虽然有点儿自夸的嫌疑,但是不得不说岭南冯氏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冯盎是武德五年归顺唐朝的,那时岭南的势力基本上就是以冯盎为主了,谈殿虽然是岭南的第二大势力,但是和冯氏相比还是差上不少的。
岭南因为时代的原因开发程度不够,因此也没有多少人口,不过即便是这样若是大规模叛乱的话朝廷也会很头疼的。
而在冯盎归顺唐朝之后这种情况就得到了极大的遏制,岭南尤其是岭南西部的土着和獠人说好听点儿是敬冯盎三分,说难听点儿是怕冯盎三分。
但是不管怎么说,冯盎的作用还是起到了。
而现在在冯智彧这个蝴蝶的作用下冯氏的影响力越发的大了。
这两年冯智彧长居长安,在很多的事情上都起到了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而李氏皇族和岭南冯氏的联姻又标志着两家的关系更进一步。
虽然是在骨子里不服大唐的统治,但岭南道西部的獠人和土着还是敬大唐三分的。
本来在历史上这谢龙羽等人是去长安表示归附的,不过现在却因为冯智彧的关系产生了变化。
岭南冯氏和李唐皇室交好,甚至已经联姻了,冯盎三子冯智彧还成了太子少傅,这样的关系对于谢龙羽等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样的影响下,他们决定在去长安之前先到高州这里来看看。
这算是试试水了,最起码看看岭南冯氏对他们有没有什么意见,在现在的情势下来说,岭南的事儿只要冯氏同意了那基本上就没啥问题了。
看着和自家老头子相谈甚欢的谢龙羽等人,冯智彧就坐在旁边,也不怎么说话。
其实他这个嫡三子按理来说是不能参加这种程度的议事的,不过奈何他现在身份特殊,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想着多插手。
这已经是属于政事的范畴之内了,冯盎发表意见甚至是处理都没什么问题,因为他本身就是高州的总管,岭南附近罗、春、恩等八州都是直接受冯盎节制的。
但是冯智彧不行。
虽然在接任了太子少傅之后他的官职一跃跳到了从一品,但还是那句话,这太子少傅的品阶是高,可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如果说他以后在高州常驻不回长安了那还好说,但是这是不现实的,因此他如果是参与到这件事情中的话就很容易留下话柄。
虽然可能是无伤大雅的,但冯智彧却并不像去冒险。
对于谢龙羽和谢元深等人那有意无意的试探冯智彧是守口如瓶,说出口的都是场面话,例如朝廷做主、父皇做主等等。
除此之外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在字里行间想谢龙羽等人透露了朝廷的一点儿意思。
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人,只要是愿意归附的,朝廷就没有可能不欢迎。
不过虽然是透露了一些,但冯智彧说的也很是隐晦,只是说了一下当初冯氏归附朝廷的时候得到的待遇,别的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回到高州让冯智彧有了一种真正回家的感觉。
和在长安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回到高州之后的冯智彧在确定了盐、糖等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就基本上不做什么了,每天就呆在家里,时不时地带着李丽婉出去转转。
在长安的时候因为头顶上有李世民这个老丈人,还有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也会时不时地去霸上找他,因此他虽然不在体制内但却也是相当的忙活。
回到高州之后就不一样了,这让他有一种前世放假回家的感觉。
回到家就是瘫着,晚上不睡早上不醒,不到吃饭点儿不起床,就算是起床吃饭也得被人叫好几次的那种。
不过和前世不同,这会儿没有人会催着他起床,动辄掀被子的那种。
回到高州之后冯智彧才算是找回了自己在大唐前十六年的生活,那会儿的他虽然满肚子心思,但是事情还真没有多少,就算是有基本上也不需要他去做。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也真正让冯智彧知道了什么叫俗务缠身。
现在的他已经是逐步的走进别人的视野中了,想要闲下来还真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原因无他,有人找上门了,而且还是奔着他来的。
谢龙羽(也有记载是谢能羽的)带着人来高州了,而且名义上是来拜访的。
其实按理来说谢龙羽和岭南冯氏没啥关系,就算是有也不是啥正经关系,因为从利益以及现在的势力分布层面来说双方其实是对立的。
原因无他,谢龙羽所在的谢氏主要势力在黔州,那边是属于谈殿的影响范围之内,而谢氏一直都和谈殿比较亲近,因此他能带人过来是让冯智彧感到意外的。
来的不只是谢龙羽一个人,与他同行的还有谢元深和谢强。
其实这谢氏还是挺有历史渊源的,他们这一脉最起码能追溯到东汉光武帝刘秀那个时候,那时刘秀封谢暹为义郎,负责管理牂牁郡。
谢龙羽、谢元深和谢强都是属于谢氏一脉,只不过因为时间的推移和分家这些因素慢慢的形成了多股势力,不过这应该说是血脉和家族的扩大,不能说是分化。
最起码从现在来说他们的心还是比较齐的。
谢氏一族是黔州那边的土着居民,也就是这个时代称呼的獠人、南蛮子等等,谢龙羽的实力基本上是在黔西,而其他二人则是在黔南和黔动那边。
本来冯智彧在回高州之前是没想到这茬的,因此他在知道了谢氏来人拜访的时候还挺意外的,不过在理顺了脑子里的思路之后也算是通顺了。
历史上有这事儿,不过这事儿的声势不是很大,但是意义却是不小。
很多人都知道贞观三年对于大唐对于李世民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因为就是这一年爆发了对未来局势影响很大的唐灭东突厥之战。
贞观初期算不上是什么好时候,人才虽然多但是自然灾害也挺多的,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发动了对突厥的战争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内乱不多。
除去贞观元年和二年的罗艺和梁师都,在贞观的前期基本就没有什么内乱了,虽然有点儿自夸的嫌疑,但是不得不说岭南冯氏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冯盎是武德五年归顺唐朝的,那时岭南的势力基本上就是以冯盎为主了,谈殿虽然是岭南的第二大势力,但是和冯氏相比还是差上不少的。
岭南因为时代的原因开发程度不够,因此也没有多少人口,不过即便是这样若是大规模叛乱的话朝廷也会很头疼的。
而在冯盎归顺唐朝之后这种情况就得到了极大的遏制,岭南尤其是岭南西部的土着和獠人说好听点儿是敬冯盎三分,说难听点儿是怕冯盎三分。
但是不管怎么说,冯盎的作用还是起到了。
而现在在冯智彧这个蝴蝶的作用下冯氏的影响力越发的大了。
这两年冯智彧长居长安,在很多的事情上都起到了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而李氏皇族和岭南冯氏的联姻又标志着两家的关系更进一步。
虽然是在骨子里不服大唐的统治,但岭南道西部的獠人和土着还是敬大唐三分的。
本来在历史上这谢龙羽等人是去长安表示归附的,不过现在却因为冯智彧的关系产生了变化。
岭南冯氏和李唐皇室交好,甚至已经联姻了,冯盎三子冯智彧还成了太子少傅,这样的关系对于谢龙羽等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样的影响下,他们决定在去长安之前先到高州这里来看看。
这算是试试水了,最起码看看岭南冯氏对他们有没有什么意见,在现在的情势下来说,岭南的事儿只要冯氏同意了那基本上就没啥问题了。
看着和自家老头子相谈甚欢的谢龙羽等人,冯智彧就坐在旁边,也不怎么说话。
其实他这个嫡三子按理来说是不能参加这种程度的议事的,不过奈何他现在身份特殊,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想着多插手。
这已经是属于政事的范畴之内了,冯盎发表意见甚至是处理都没什么问题,因为他本身就是高州的总管,岭南附近罗、春、恩等八州都是直接受冯盎节制的。
但是冯智彧不行。
虽然在接任了太子少傅之后他的官职一跃跳到了从一品,但还是那句话,这太子少傅的品阶是高,可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如果说他以后在高州常驻不回长安了那还好说,但是这是不现实的,因此他如果是参与到这件事情中的话就很容易留下话柄。
虽然可能是无伤大雅的,但冯智彧却并不像去冒险。
对于谢龙羽和谢元深等人那有意无意的试探冯智彧是守口如瓶,说出口的都是场面话,例如朝廷做主、父皇做主等等。
除此之外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在字里行间想谢龙羽等人透露了朝廷的一点儿意思。
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人,只要是愿意归附的,朝廷就没有可能不欢迎。
不过虽然是透露了一些,但冯智彧说的也很是隐晦,只是说了一下当初冯氏归附朝廷的时候得到的待遇,别的就没有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