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门双爵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大唐:我爹是土皇帝最新章节!
扔下了一句让冯氏兄弟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李世民直接就大步流星的离开了,只留下了正在面面相觑的冯智彧兄弟二人。
“看看吧。”最后还是冯智戴先开了口。
他多少猜到了些什么,从李世民来到现在那卷圣旨就从未打开过,想来这李世民最后一句话的原因就在这圣旨里了。
虽然来到这大唐已经十七年了,但冯智彧却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官场这些事情,之前他接触的那些人都是对冯盎心有巴结之意的,所以根本就算不上。
但是经过冯智戴这么一说他也是醒悟了过来,赶紧拿起桌上的圣旨打开了来。
圣旨这玩意儿冯智彧不是第一次见,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第一次接,上次那见过的那卷圣旨是给冯盎的,顶多能说有冯智戴一份儿,但是和他却没有什么关系。
眼下这卷圣旨虽说应该要有冯盎的一部分愿意,但最起码名义上是给他个人的。
圣旨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之乎者也的话,不过好在来大唐的时间也不短了,冯智彧倒也不是看不懂,不过也正是因为他能看得懂,所以他看完之后整个人就呆滞了。
圣旨上洋洋洒洒的字并非都是通篇废话,里面的份量很是很重的。
封爵开国县子,授勋上骑都尉,授官中散大夫。
冯智戴有些着急,看着冯智彧呆滞的模样他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索性就一把抓过了冯智彧手中的圣旨仔细地看了起来。
不看还好,这一看冯智戴也呆滞了。
无论是开国县子、上骑都尉还是中散大夫其实地位算不上是太高,因为真要论起来的话也就是个五品,如果非要凸显一下重要性的话可以说是正五品,而且是正五品上。
但问题不在于这官职的大小。
四十余万石的粮食,跨域近乎大半个中原从高州运到了长安,在加上现在的世家大族全然都是一副哭穷的样子,所以岭南的这份援助就显得弥足珍贵。
照这么说来的话这个封赏多少是沾着有点儿低了。
但问题不在这里,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算是破例了。
大唐以武立国,不论是爵位的获取还是提升基本上都是要靠战功的,而且大唐不像西汉那样就连平民百姓也有爵位等级,所以只要是沾上了爵这个字就是不一样的。
而李世民给冯智彧的圣旨中还不止是只有爵位,还有勋。
授勋上骑都尉,虽然只是个正五品上的勋,但勋和爵位是不一样的,勋是必须有功才能授勋的。
至于文散大夫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相比于爵和勋来说只能算是个搭头,因为这是个文散官,是没有权利的,只是用来以示嘉奖的。
但是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冯盎现在是大唐的耿国公,国公本就是一种爵位,而且是外姓之人在大唐能走到的顶峰了,但现在冯智彧也有爵位了,虽然仅仅是个最低的开国县子,但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
冯家,一门双爵了。
除了开国之初杜罗刘高胡那批人被封了异姓王之外唐朝就很少有异姓王了,后续即便是有异姓王那也是周遭小国或者是其他势力归降唐朝之后才被封为异姓王。
因此,外姓之人在唐朝的最高位置就是国公了,而冯家就有一位国公。
当然了,因为安史之乱而封王的郭子仪等人还不能算,因为那时很久以后的事情,而眼下论的是现在的事情。
在唐朝,或者应该说在封建的时代爵位这种东西是世袭的,也就是说冯盎死了之后冯智戣就会承袭他的爵位成为大唐的国公,但现在冯智彧也有爵位了。
一门双爵,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
一直以来爵位的封赏一直都是大事儿,历代皇帝无不是慎之又慎,如果爵位的封赏很随意的话东汉末年就是前车之鉴了。
最起码在现在的大唐,冯氏现在算是唯一一个一门双爵的。
这个封赏一下来,以后不管是谁看冯氏都要换一换眼光了,最起码表面上要更恭敬一些,甚至即便是在背地里也不敢随便乱叫南蛮子这种称呼了。
在这种谁都憋着粮食想要赚钱的时候送来了四十万石的粮食,这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雪中送炭,但凡是脑子没有问题的人都知道以后冯氏在朝廷的地位了。
不过换个方向来说这也只是表面意义上的。
历史上是魏徵的一策让李世民派出了使者前往高州,破除了那高州冯盎意图谋反的谣言,不然的话也就没有之后冯盎带兵平了罗窦各洞反叛的獠民一事了。
可在眼下,李唐皇室对冯盎这个耿国公还是持保留态度的。
主要是时间还是太短,距离李世民派出使者到现在也不过一年多点儿的时间而已,这一年的时间看不出来什么东西,毕竟如果想要谋求大事的话寻常人很难想象其中要有多少的隐忍。
但是,经此一事,冯盎虽然还未完全得到李世民的信任,但最起码要比五姓七望那些世家要强得多。
行走在世,要多做傻子,但是却不能把别人也当傻子。
李世民算不算是明君暂且不做议论,但能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做到这个位置能力肯定是顶尖的,而且在冯智彧看来贞观初期的李世民在各种天灾的磨炼下当真不是常人能比较的。
五姓七望想要趁着蝗灾大赚一笔的想法就连他冯智彧都能看得出来,他就不信李世民看不出来。
一个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龟缩起来,所想的全然都是自己的利益,而另一个则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伸手援助,更是将仅有的三个嫡子中两个都派到了长安来。
这一来一去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孰优孰劣也就一目了然了。
这给了冯氏一门双爵的封赏从侧面也说明了李世民的态度,或许他并不是对冯盎有多重视多看好,但最起码也是想要趁此机会向整个天下传达他李世民的意思。
只要你好好跟着我干,即便是你损失了那么我最后也会给你补回来。
给了一个人人称之为南蛮子的人家两个爵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刺激。
扔下了一句让冯氏兄弟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李世民直接就大步流星的离开了,只留下了正在面面相觑的冯智彧兄弟二人。
“看看吧。”最后还是冯智戴先开了口。
他多少猜到了些什么,从李世民来到现在那卷圣旨就从未打开过,想来这李世民最后一句话的原因就在这圣旨里了。
虽然来到这大唐已经十七年了,但冯智彧却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官场这些事情,之前他接触的那些人都是对冯盎心有巴结之意的,所以根本就算不上。
但是经过冯智戴这么一说他也是醒悟了过来,赶紧拿起桌上的圣旨打开了来。
圣旨这玩意儿冯智彧不是第一次见,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第一次接,上次那见过的那卷圣旨是给冯盎的,顶多能说有冯智戴一份儿,但是和他却没有什么关系。
眼下这卷圣旨虽说应该要有冯盎的一部分愿意,但最起码名义上是给他个人的。
圣旨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之乎者也的话,不过好在来大唐的时间也不短了,冯智彧倒也不是看不懂,不过也正是因为他能看得懂,所以他看完之后整个人就呆滞了。
圣旨上洋洋洒洒的字并非都是通篇废话,里面的份量很是很重的。
封爵开国县子,授勋上骑都尉,授官中散大夫。
冯智戴有些着急,看着冯智彧呆滞的模样他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索性就一把抓过了冯智彧手中的圣旨仔细地看了起来。
不看还好,这一看冯智戴也呆滞了。
无论是开国县子、上骑都尉还是中散大夫其实地位算不上是太高,因为真要论起来的话也就是个五品,如果非要凸显一下重要性的话可以说是正五品,而且是正五品上。
但问题不在于这官职的大小。
四十余万石的粮食,跨域近乎大半个中原从高州运到了长安,在加上现在的世家大族全然都是一副哭穷的样子,所以岭南的这份援助就显得弥足珍贵。
照这么说来的话这个封赏多少是沾着有点儿低了。
但问题不在这里,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算是破例了。
大唐以武立国,不论是爵位的获取还是提升基本上都是要靠战功的,而且大唐不像西汉那样就连平民百姓也有爵位等级,所以只要是沾上了爵这个字就是不一样的。
而李世民给冯智彧的圣旨中还不止是只有爵位,还有勋。
授勋上骑都尉,虽然只是个正五品上的勋,但勋和爵位是不一样的,勋是必须有功才能授勋的。
至于文散大夫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相比于爵和勋来说只能算是个搭头,因为这是个文散官,是没有权利的,只是用来以示嘉奖的。
但是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冯盎现在是大唐的耿国公,国公本就是一种爵位,而且是外姓之人在大唐能走到的顶峰了,但现在冯智彧也有爵位了,虽然仅仅是个最低的开国县子,但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
冯家,一门双爵了。
除了开国之初杜罗刘高胡那批人被封了异姓王之外唐朝就很少有异姓王了,后续即便是有异姓王那也是周遭小国或者是其他势力归降唐朝之后才被封为异姓王。
因此,外姓之人在唐朝的最高位置就是国公了,而冯家就有一位国公。
当然了,因为安史之乱而封王的郭子仪等人还不能算,因为那时很久以后的事情,而眼下论的是现在的事情。
在唐朝,或者应该说在封建的时代爵位这种东西是世袭的,也就是说冯盎死了之后冯智戣就会承袭他的爵位成为大唐的国公,但现在冯智彧也有爵位了。
一门双爵,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
一直以来爵位的封赏一直都是大事儿,历代皇帝无不是慎之又慎,如果爵位的封赏很随意的话东汉末年就是前车之鉴了。
最起码在现在的大唐,冯氏现在算是唯一一个一门双爵的。
这个封赏一下来,以后不管是谁看冯氏都要换一换眼光了,最起码表面上要更恭敬一些,甚至即便是在背地里也不敢随便乱叫南蛮子这种称呼了。
在这种谁都憋着粮食想要赚钱的时候送来了四十万石的粮食,这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雪中送炭,但凡是脑子没有问题的人都知道以后冯氏在朝廷的地位了。
不过换个方向来说这也只是表面意义上的。
历史上是魏徵的一策让李世民派出了使者前往高州,破除了那高州冯盎意图谋反的谣言,不然的话也就没有之后冯盎带兵平了罗窦各洞反叛的獠民一事了。
可在眼下,李唐皇室对冯盎这个耿国公还是持保留态度的。
主要是时间还是太短,距离李世民派出使者到现在也不过一年多点儿的时间而已,这一年的时间看不出来什么东西,毕竟如果想要谋求大事的话寻常人很难想象其中要有多少的隐忍。
但是,经此一事,冯盎虽然还未完全得到李世民的信任,但最起码要比五姓七望那些世家要强得多。
行走在世,要多做傻子,但是却不能把别人也当傻子。
李世民算不算是明君暂且不做议论,但能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做到这个位置能力肯定是顶尖的,而且在冯智彧看来贞观初期的李世民在各种天灾的磨炼下当真不是常人能比较的。
五姓七望想要趁着蝗灾大赚一笔的想法就连他冯智彧都能看得出来,他就不信李世民看不出来。
一个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龟缩起来,所想的全然都是自己的利益,而另一个则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伸手援助,更是将仅有的三个嫡子中两个都派到了长安来。
这一来一去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孰优孰劣也就一目了然了。
这给了冯氏一门双爵的封赏从侧面也说明了李世民的态度,或许他并不是对冯盎有多重视多看好,但最起码也是想要趁此机会向整个天下传达他李世民的意思。
只要你好好跟着我干,即便是你损失了那么我最后也会给你补回来。
给了一个人人称之为南蛮子的人家两个爵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