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青春散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晓行花径露沾衣最新章节!
高三下学期,正式进入高考倒计时了。
尤其是在百日誓师大会后,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不是在考试就是在考试的路上。
值得欣慰的是,每次考试,莫晓晓都有或大或小的进步。
进步空间太大,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竟能获得额外的成就感。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莫晓晓总感觉班主任老刘同志看自己的眼神也有了变化。
尤其是前几天早读时,老刘同志在莫晓晓书桌上放了瓶热牛奶,还是儿童牛奶。
老刘莫不是把他女儿的牛奶给了自己。
暖暖的,味道还是不错的。
白冠辰的体考成绩不错,剩下的就是文化课了。
白冠辰翻着莫晓晓整理好的各科笔记,厚厚一摞写满清秀小楷。
莫晓晓的功课一般,字却写得很好,那是被逼着拓着顾寻的字体一点点练出来的。
顾寻总说,字如其人,把字练好了,好歹能挽回一点颜面,不至于真的就字如其人了。
白冠辰吃惊之余,抢过莫晓晓手中的书,密密麻麻的各色标记,叹为观止。
莫晓晓正在不断地刷新着白冠辰对她的认知。
高考,完全泯灭了莫晓晓的“兽性”。
白冠辰问道,“莫晓晓,你打算考哪所大学啊?”
“没想好。”莫晓晓拿回书本,翻回刚刚背着的页码。
白冠辰继续问,“那你,大概会去哪里读大学,南方还是北方?”
莫晓晓想了一下,平静道,“上海吧。”
莫晓晓不知道顾寻和李初妍约定的是哪一所城市的大学,可同济大学的建筑系是顾寻一直以来的目标,也是爸爸们朝圣的殿堂。
莫晓晓决定练篮球时,她问顾寻,是不是练了篮球就不能跟他考同一所大学了。
顾寻说,你不练篮球也不可能跟我考上同一所大学。
莫晓晓虽觉得顾寻说的有理,嘴上却不让分毫,“不就是同济吗,又不是清华北大,小意思了。”
顾寻毫不客气的讽刺着,“就你那破成绩,同济可容不下你这尊大佛,我替你选个学校,家里蹲大学,屋里系,考虑考虑呗?”
莫晓晓嘴硬,“瞧不起人是咋,我还就非同济不考了嘿,考不上的是小狗。”
顾寻笑道。“同济宿舍不让养狗,到时候我可把你往哪放啊……”
莫晓晓生气,“顾寻,你才是狗,汪汪汪……”
……
自己怎么又想起顾寻来了。
“哦……那以后,可能没法一起打球了。”白冠辰言语中有些惋惜。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举国欢庆和举国哀痛同时上演着。
5·12汶川8.0级的地震,震惊海内外。
中国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中国人民空前团结。
天灾当前,人类即使渺小如蝼蚁,也展现着极坚韧的生命力。
莫晓晓听到地震的消息后,一到课间就站在教室的楼道前,看着顾寻教室的方向。
直到晚自习放学,看着推车出校门的顾寻,感慨万千。
能这样远远的见上一面,也是感恩的,没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
只有意外来临的时候,才会意识到,今天是如此的重要。
5月19日,全民哀悼时,恰值政治课。
政治老师在带领班级同学哀悼三分钟后,如往常一般分析着高考中可能遇到与地震有关的时事政治。
同学们感慨着政治老师的无情,甚至有同学吵着要放弃高考请假去支援汶川,年少的抱负总是不计后果的一腔热血。
大概是听到了些只言片语的议论,老刘同志告诉同学们,政治老师刚军校毕业的儿子正在抗震一线上,他比我们任何人都更揪心着汶川的震情,肩负国家希望的我们,高考才是我们现在的战场。
高考一日**近,最后一次模拟时,莫晓晓已经在一本线徘徊了。
距离顾寻想读的大学,还有太远的距离。
考前放假前一天晚自习后,莫晓晓最后一次,目送顾寻离开学校。莫晓晓第一次感觉顾寻独自回家的背影也是寂寥的。
明天所有的同学都会离开这个学校,再回来就是告别了。
莫晓晓逛到顾寻的班级,站在窗前,熟悉的陌生感袭来,和顾寻闹别扭以后,莫晓晓连走路都故意绕开这间教室。
莫晓晓曾无数次透过这扇窗户看过顾寻,以后竟是奢侈了,也是时候告个别了。
莫晓晓心想,要是能不毕业,该有多好,至少还能远远的见到。
莫晓晓推开窗户,纵身跳了进去。
拉起椅子,静静坐下。
这是他高中三年最后的阵地,明天的他也会郑重的告别吧。
整齐的书本,娟秀的字迹,桌面上平铺着厚厚的模拟卷,每一张试卷都是高分,不愧是顾寻。
莫晓晓一张张的翻着卷子,看着顾寻的分数,衡量着自己和顾寻分数上的差距。
最后一张草稿纸引入眼帘,密密麻麻写满的是李初妍的名字。
莫晓晓低头苦笑,把试卷小心的恢复了原状……
回宿舍的莫晓晓翻开笔记本的最后几页,密密麻麻写满的是顾寻的名字。
一滴水滑落,分不清是汗还是泪。
六月的夜晚,天气依然闷热的难以入睡。
高考前夕,学校依惯例放假一周。
莫晓晓坐在楼前的石凳上,看着顾寻的窗口,轻声说了句“加油。”
去年放假时,莫晓晓还对高考嗤之以鼻……
仅一年的光景,顾寻待她已如陌路。
与顾寻相伴的岁月,已恍如隔世。
没有顾寻的这一年,时间紧凑的向沙漏里密密麻麻的细沙,却总是缺了些什么。
高考,如约而至,如同一场盛宴。
学子携着十数年的寒窗苦读,一展抱负。
在这场盛宴后,相伴数年的同窗,如豆荚成熟,四散开来,各奔前程。
是相聚,亦是别离。
他们笑着约好,下次再见。
很多年后才知,或许那就是许多人彼此的最后一面了。
以后的山水相逢终究抵不过山高水远,人海茫茫。
即便再聚首,也没了当日的情怀。
属于他们最好的青春,在那一场考试后,宣布各自散场。
高考那一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与莫晓晓而言,那些事情就像一个背景板,没有太多值得记住的事情。
她能记住的只有迟到的雪,做不完的试题,还有顾寻冷漠的背影。
高三下学期,正式进入高考倒计时了。
尤其是在百日誓师大会后,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不是在考试就是在考试的路上。
值得欣慰的是,每次考试,莫晓晓都有或大或小的进步。
进步空间太大,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竟能获得额外的成就感。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莫晓晓总感觉班主任老刘同志看自己的眼神也有了变化。
尤其是前几天早读时,老刘同志在莫晓晓书桌上放了瓶热牛奶,还是儿童牛奶。
老刘莫不是把他女儿的牛奶给了自己。
暖暖的,味道还是不错的。
白冠辰的体考成绩不错,剩下的就是文化课了。
白冠辰翻着莫晓晓整理好的各科笔记,厚厚一摞写满清秀小楷。
莫晓晓的功课一般,字却写得很好,那是被逼着拓着顾寻的字体一点点练出来的。
顾寻总说,字如其人,把字练好了,好歹能挽回一点颜面,不至于真的就字如其人了。
白冠辰吃惊之余,抢过莫晓晓手中的书,密密麻麻的各色标记,叹为观止。
莫晓晓正在不断地刷新着白冠辰对她的认知。
高考,完全泯灭了莫晓晓的“兽性”。
白冠辰问道,“莫晓晓,你打算考哪所大学啊?”
“没想好。”莫晓晓拿回书本,翻回刚刚背着的页码。
白冠辰继续问,“那你,大概会去哪里读大学,南方还是北方?”
莫晓晓想了一下,平静道,“上海吧。”
莫晓晓不知道顾寻和李初妍约定的是哪一所城市的大学,可同济大学的建筑系是顾寻一直以来的目标,也是爸爸们朝圣的殿堂。
莫晓晓决定练篮球时,她问顾寻,是不是练了篮球就不能跟他考同一所大学了。
顾寻说,你不练篮球也不可能跟我考上同一所大学。
莫晓晓虽觉得顾寻说的有理,嘴上却不让分毫,“不就是同济吗,又不是清华北大,小意思了。”
顾寻毫不客气的讽刺着,“就你那破成绩,同济可容不下你这尊大佛,我替你选个学校,家里蹲大学,屋里系,考虑考虑呗?”
莫晓晓嘴硬,“瞧不起人是咋,我还就非同济不考了嘿,考不上的是小狗。”
顾寻笑道。“同济宿舍不让养狗,到时候我可把你往哪放啊……”
莫晓晓生气,“顾寻,你才是狗,汪汪汪……”
……
自己怎么又想起顾寻来了。
“哦……那以后,可能没法一起打球了。”白冠辰言语中有些惋惜。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举国欢庆和举国哀痛同时上演着。
5·12汶川8.0级的地震,震惊海内外。
中国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中国人民空前团结。
天灾当前,人类即使渺小如蝼蚁,也展现着极坚韧的生命力。
莫晓晓听到地震的消息后,一到课间就站在教室的楼道前,看着顾寻教室的方向。
直到晚自习放学,看着推车出校门的顾寻,感慨万千。
能这样远远的见上一面,也是感恩的,没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
只有意外来临的时候,才会意识到,今天是如此的重要。
5月19日,全民哀悼时,恰值政治课。
政治老师在带领班级同学哀悼三分钟后,如往常一般分析着高考中可能遇到与地震有关的时事政治。
同学们感慨着政治老师的无情,甚至有同学吵着要放弃高考请假去支援汶川,年少的抱负总是不计后果的一腔热血。
大概是听到了些只言片语的议论,老刘同志告诉同学们,政治老师刚军校毕业的儿子正在抗震一线上,他比我们任何人都更揪心着汶川的震情,肩负国家希望的我们,高考才是我们现在的战场。
高考一日**近,最后一次模拟时,莫晓晓已经在一本线徘徊了。
距离顾寻想读的大学,还有太远的距离。
考前放假前一天晚自习后,莫晓晓最后一次,目送顾寻离开学校。莫晓晓第一次感觉顾寻独自回家的背影也是寂寥的。
明天所有的同学都会离开这个学校,再回来就是告别了。
莫晓晓逛到顾寻的班级,站在窗前,熟悉的陌生感袭来,和顾寻闹别扭以后,莫晓晓连走路都故意绕开这间教室。
莫晓晓曾无数次透过这扇窗户看过顾寻,以后竟是奢侈了,也是时候告个别了。
莫晓晓心想,要是能不毕业,该有多好,至少还能远远的见到。
莫晓晓推开窗户,纵身跳了进去。
拉起椅子,静静坐下。
这是他高中三年最后的阵地,明天的他也会郑重的告别吧。
整齐的书本,娟秀的字迹,桌面上平铺着厚厚的模拟卷,每一张试卷都是高分,不愧是顾寻。
莫晓晓一张张的翻着卷子,看着顾寻的分数,衡量着自己和顾寻分数上的差距。
最后一张草稿纸引入眼帘,密密麻麻写满的是李初妍的名字。
莫晓晓低头苦笑,把试卷小心的恢复了原状……
回宿舍的莫晓晓翻开笔记本的最后几页,密密麻麻写满的是顾寻的名字。
一滴水滑落,分不清是汗还是泪。
六月的夜晚,天气依然闷热的难以入睡。
高考前夕,学校依惯例放假一周。
莫晓晓坐在楼前的石凳上,看着顾寻的窗口,轻声说了句“加油。”
去年放假时,莫晓晓还对高考嗤之以鼻……
仅一年的光景,顾寻待她已如陌路。
与顾寻相伴的岁月,已恍如隔世。
没有顾寻的这一年,时间紧凑的向沙漏里密密麻麻的细沙,却总是缺了些什么。
高考,如约而至,如同一场盛宴。
学子携着十数年的寒窗苦读,一展抱负。
在这场盛宴后,相伴数年的同窗,如豆荚成熟,四散开来,各奔前程。
是相聚,亦是别离。
他们笑着约好,下次再见。
很多年后才知,或许那就是许多人彼此的最后一面了。
以后的山水相逢终究抵不过山高水远,人海茫茫。
即便再聚首,也没了当日的情怀。
属于他们最好的青春,在那一场考试后,宣布各自散场。
高考那一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与莫晓晓而言,那些事情就像一个背景板,没有太多值得记住的事情。
她能记住的只有迟到的雪,做不完的试题,还有顾寻冷漠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