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县试 2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聊斋龙蛇最新章节!
王启年进入考棚之时,前面已过上百人。他原本想找个离常晋较近的位置,可惜找到常晋时才发现人家前后左右早坐满了人。
无奈之下,只得重新找个位子。
不多时,大门落锁,赵知县将县试题目公布。
看到宣纸上那句话时,王启年登时一愣,继而心中惊惑不已。先前常晋曾邀他一同习作八股,说是共同揣摩提高,其中就有《怜学》一篇。
王启年对自己的习作不可能忘记,当时常晋还替他改过两次,让自己仔细揣摩。
莫非允升事先得到了这次县试的题目?这个念头从脑海中冒出不久,王启年又打消掉。
这县试虽比不得院试、府试,但也算比较严格的。
一般官宦子弟都难以弄到题目,更别说常晋——他虽然有才华,但说到底家中出身平常,县衙内根本无人。
如此,很有可能是无意中猜中了题目。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考题左右脱离不了四书五经。因此每次县试,很多学子都会预先背上几篇文章,以期待能够撞上大运。而且这种撞大运的好事,每年都有传出。
莫非今年自己时来运转了……王启年没有再想下去,仔细回忆自己所做的时文,很是顺畅的在草稿纸上写下来。只是论到试帖诗时,他却有些苦闷,坐在那里苦苦思索。
破题、承题起讲、题比中比,最后成篇大束。不消半个时辰,常晋已经按照记忆,将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书写出来。
这个时候,常晋扭头望去,心中扑哧一笑。原来在考场上,古人和后世地球上没什么两样呀。只见不少人在咬笔杆抓耳挠腮,显然是尚未想到题目出处。
不远处还有一个学子伸长脖子,想要偷看邻座的草稿。
邻座学子也做的比较绝,直接半斜着身子,左手立起遮挡。当然不会让对方抄袭,如果县令大人阅卷时发现两篇时文相同,肯定会严令追查的。
更有甚者,居然互相之间暗中传递草稿小抄。
这就是县试……也太宽松了点吧?看衙役来来往往,似乎并不怎么在意这些考生的小动作。虽然常晋前身已经参加过几次县试,但作为后来者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景象,难免有些目瞪口呆。
正诧异之极,忽见领头那衙役快走几步,摁住一个考生的手臂,而后将对方的左手掰开,抠出一团草稿纸来。
“贴身夹带,带他去见县尊……”
几个手下得到命令,立刻将那考生夹出门去。杀一儆百,经过此事,考棚内气氛为之一肃,众考生的动作收敛了许多,再没有刚才的猖狂。
文章已经做完,但常晋并没有出风头的打算,而是详细检查稳重是否犯有忌讳,确认没有任何纰漏,才一笔一划抄写在答题卷上。
按照规定,县试时考生作时文需要先打草稿,然后再用正楷字工工整整誊抄到试卷上,这称为“誊真”。
誊真规矩相当严格,上边不能有随意涂抹填充的痕迹,而且也不可有错别字。一旦试卷上发现有类似问题,试卷就被可能被阅卷官知县大人直接否掉。
其实以常晋这几个月做时文的水平,即使没有县令暗中提点,想要通过县试也轻易而居。他体内有神笔文气,在消化吸收知识、总结规律方面可以说达到了专家级的水平。
抄写完毕,看时间差不多到中午,常晋并没有急于查看试帖诗,而是从竹篮中拿出糕点,又让旁边的衙役帮自己打了一碗水,就着在考案上吃了起来。
这动静引起旁边考生的注意,不少人看红日运行到中天,也纷纷掏出准备好的吃食用餐。
吃饱喝足,常晋才重新打开试卷,题目是“阴阴夏木啭黄鹂”。
在前世地球上,这首诗乃是唐朝王维所做,只是在这方世界,却变成了前朝太守王祖的一首名诗。全诗是“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试帖诗和时文一样,同样也是八股。每韵上、下两句为一联,首联“破题”,次联“承题”,三联“起股”,四、五联“中股”,六、七联“后股”,结联“束股”。
每联一股,合成八股,正如文章的起、承、转、合。
写试帖诗时,应试者须能背诵平声各韵之字,而且诗内一般不许有重字现象;题目之字,应该在首次两联点出。
这些要求看似很严格,其实却非常简单,只要做出的诗句与原诗意境相匹配即可。
常晋思索了一炷香时间,心中已有计较。提起毛笔在草稿上刷刷写起来。
长夏千章木,浓阴百啭鹂;双襟黄似绣,一带绿成帷。
叶暗伫踪久,枝高送响迟;舌尖风剪剪,身外雨丝丝。
坐宛遮云母,歌能斗雪儿;好音难自閟,炎景不曾知。
杨柳三义路,樱桃四月时;幽情烦鼓吹,写出画中诗。
写完通读一遍,自觉没有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就重新抄写在答题卷上。
至此,答题全部结束。
这方世界中的县试和地球上高考不同之处甚多,比较流行提前交卷。
这样说明考生才思敏捷,能力过人,因此提前交卷会得到不少的印象分,而且一般还能够得到与县令面试的机会。
当然,前提是考生的确有真材实料,如果考生交了张白卷,那另当别论。
面试一旦通过,县令大都会直接取中,这样第二第三场就不用再考,倒是轻松了许多。
常晋不想出风头,却也不愿耽搁太长时间,因为首场能够得到县令面试的也不过寥寥十几人,所以这个时间必须把握好。
没等太长时间,便看到衙役领着宋介川朝考棚后方的面阅卷所走去,负责本次县试的县令赵守仁就在里边端坐。
第一个交卷自然引人注目,宋介川一路走来,引得不少考生扭头看去。若非考试中禁止交头接耳,恐怕大家现在已经议论开了。
等宋介川交了试卷后,常晋又等了片刻,终于等到第二个考生捧着试卷从面前经过。
至此,他也将自己所有的草稿纸和试卷按照顺序整理好,举手通知附近巡查的衙役,说自己要交卷。
等进入房内,常晋先将试卷递上去,接着对赵知县行了个礼,后退几步毕恭毕敬站在那里。
“常允升呀,字写的很好”赵守仁对他点点头,手持朱笔细看起来。阅读中不时用朱笔在时文上圈点,以示该句出色。
等待时间不长,便见到赵知县抬起头,面带笑意道:“允升,你已经取中,名字必定在榜上,暂且先下去吧。”
说完,他又提笔在手中的试卷上写了个“可”字。
虽然常晋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轻松,如今心头也不由吁了口气。这一关……总算过去了。
“学生遵命。”常晋再次施礼,而后退回考棚等开门。
按照县试规则,没十人开门一次。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终于凑齐十个交卷的考生,守门的衙役这才放行。
只在考棚内待了半日,此刻走出门来,常晋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门口围堵着上百人,正是各位学子陪考的家人。常晋先前叮嘱过小小和邢苏儿,再加上两人并没有想到他会这么早交卷,因此没有在外边等候。
王启年的书童小松也在门口等待,见到常晋急忙打招呼,接着预祝他考试得中。
看时间还早,常晋就和小松一起等王启年出考棚。
约莫在外边等了半个时辰,在他不耐烦之际,见王启年从大门内走出。
王启年见到常晋也很是兴奋,急冲冲过来揽住他的脖子,兴奋地叫道:“允升,你怎么知道……”
“清远兄,慎言!”没等他说完,常晋急忙阻拦住话茬。
“哦……哦……”王启年这才醒的自己得意忘形了,转移话题道:“在考棚里憋了大半天,饭都没吃好。允升,咱们去老董那里喝一杯吧。”
“也好”常晋点点头。
怕妹妹担心,常晋特意派小松去家里报信。
王启年进入考棚之时,前面已过上百人。他原本想找个离常晋较近的位置,可惜找到常晋时才发现人家前后左右早坐满了人。
无奈之下,只得重新找个位子。
不多时,大门落锁,赵知县将县试题目公布。
看到宣纸上那句话时,王启年登时一愣,继而心中惊惑不已。先前常晋曾邀他一同习作八股,说是共同揣摩提高,其中就有《怜学》一篇。
王启年对自己的习作不可能忘记,当时常晋还替他改过两次,让自己仔细揣摩。
莫非允升事先得到了这次县试的题目?这个念头从脑海中冒出不久,王启年又打消掉。
这县试虽比不得院试、府试,但也算比较严格的。
一般官宦子弟都难以弄到题目,更别说常晋——他虽然有才华,但说到底家中出身平常,县衙内根本无人。
如此,很有可能是无意中猜中了题目。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考题左右脱离不了四书五经。因此每次县试,很多学子都会预先背上几篇文章,以期待能够撞上大运。而且这种撞大运的好事,每年都有传出。
莫非今年自己时来运转了……王启年没有再想下去,仔细回忆自己所做的时文,很是顺畅的在草稿纸上写下来。只是论到试帖诗时,他却有些苦闷,坐在那里苦苦思索。
破题、承题起讲、题比中比,最后成篇大束。不消半个时辰,常晋已经按照记忆,将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书写出来。
这个时候,常晋扭头望去,心中扑哧一笑。原来在考场上,古人和后世地球上没什么两样呀。只见不少人在咬笔杆抓耳挠腮,显然是尚未想到题目出处。
不远处还有一个学子伸长脖子,想要偷看邻座的草稿。
邻座学子也做的比较绝,直接半斜着身子,左手立起遮挡。当然不会让对方抄袭,如果县令大人阅卷时发现两篇时文相同,肯定会严令追查的。
更有甚者,居然互相之间暗中传递草稿小抄。
这就是县试……也太宽松了点吧?看衙役来来往往,似乎并不怎么在意这些考生的小动作。虽然常晋前身已经参加过几次县试,但作为后来者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景象,难免有些目瞪口呆。
正诧异之极,忽见领头那衙役快走几步,摁住一个考生的手臂,而后将对方的左手掰开,抠出一团草稿纸来。
“贴身夹带,带他去见县尊……”
几个手下得到命令,立刻将那考生夹出门去。杀一儆百,经过此事,考棚内气氛为之一肃,众考生的动作收敛了许多,再没有刚才的猖狂。
文章已经做完,但常晋并没有出风头的打算,而是详细检查稳重是否犯有忌讳,确认没有任何纰漏,才一笔一划抄写在答题卷上。
按照规定,县试时考生作时文需要先打草稿,然后再用正楷字工工整整誊抄到试卷上,这称为“誊真”。
誊真规矩相当严格,上边不能有随意涂抹填充的痕迹,而且也不可有错别字。一旦试卷上发现有类似问题,试卷就被可能被阅卷官知县大人直接否掉。
其实以常晋这几个月做时文的水平,即使没有县令暗中提点,想要通过县试也轻易而居。他体内有神笔文气,在消化吸收知识、总结规律方面可以说达到了专家级的水平。
抄写完毕,看时间差不多到中午,常晋并没有急于查看试帖诗,而是从竹篮中拿出糕点,又让旁边的衙役帮自己打了一碗水,就着在考案上吃了起来。
这动静引起旁边考生的注意,不少人看红日运行到中天,也纷纷掏出准备好的吃食用餐。
吃饱喝足,常晋才重新打开试卷,题目是“阴阴夏木啭黄鹂”。
在前世地球上,这首诗乃是唐朝王维所做,只是在这方世界,却变成了前朝太守王祖的一首名诗。全诗是“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试帖诗和时文一样,同样也是八股。每韵上、下两句为一联,首联“破题”,次联“承题”,三联“起股”,四、五联“中股”,六、七联“后股”,结联“束股”。
每联一股,合成八股,正如文章的起、承、转、合。
写试帖诗时,应试者须能背诵平声各韵之字,而且诗内一般不许有重字现象;题目之字,应该在首次两联点出。
这些要求看似很严格,其实却非常简单,只要做出的诗句与原诗意境相匹配即可。
常晋思索了一炷香时间,心中已有计较。提起毛笔在草稿上刷刷写起来。
长夏千章木,浓阴百啭鹂;双襟黄似绣,一带绿成帷。
叶暗伫踪久,枝高送响迟;舌尖风剪剪,身外雨丝丝。
坐宛遮云母,歌能斗雪儿;好音难自閟,炎景不曾知。
杨柳三义路,樱桃四月时;幽情烦鼓吹,写出画中诗。
写完通读一遍,自觉没有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就重新抄写在答题卷上。
至此,答题全部结束。
这方世界中的县试和地球上高考不同之处甚多,比较流行提前交卷。
这样说明考生才思敏捷,能力过人,因此提前交卷会得到不少的印象分,而且一般还能够得到与县令面试的机会。
当然,前提是考生的确有真材实料,如果考生交了张白卷,那另当别论。
面试一旦通过,县令大都会直接取中,这样第二第三场就不用再考,倒是轻松了许多。
常晋不想出风头,却也不愿耽搁太长时间,因为首场能够得到县令面试的也不过寥寥十几人,所以这个时间必须把握好。
没等太长时间,便看到衙役领着宋介川朝考棚后方的面阅卷所走去,负责本次县试的县令赵守仁就在里边端坐。
第一个交卷自然引人注目,宋介川一路走来,引得不少考生扭头看去。若非考试中禁止交头接耳,恐怕大家现在已经议论开了。
等宋介川交了试卷后,常晋又等了片刻,终于等到第二个考生捧着试卷从面前经过。
至此,他也将自己所有的草稿纸和试卷按照顺序整理好,举手通知附近巡查的衙役,说自己要交卷。
等进入房内,常晋先将试卷递上去,接着对赵知县行了个礼,后退几步毕恭毕敬站在那里。
“常允升呀,字写的很好”赵守仁对他点点头,手持朱笔细看起来。阅读中不时用朱笔在时文上圈点,以示该句出色。
等待时间不长,便见到赵知县抬起头,面带笑意道:“允升,你已经取中,名字必定在榜上,暂且先下去吧。”
说完,他又提笔在手中的试卷上写了个“可”字。
虽然常晋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轻松,如今心头也不由吁了口气。这一关……总算过去了。
“学生遵命。”常晋再次施礼,而后退回考棚等开门。
按照县试规则,没十人开门一次。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终于凑齐十个交卷的考生,守门的衙役这才放行。
只在考棚内待了半日,此刻走出门来,常晋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门口围堵着上百人,正是各位学子陪考的家人。常晋先前叮嘱过小小和邢苏儿,再加上两人并没有想到他会这么早交卷,因此没有在外边等候。
王启年的书童小松也在门口等待,见到常晋急忙打招呼,接着预祝他考试得中。
看时间还早,常晋就和小松一起等王启年出考棚。
约莫在外边等了半个时辰,在他不耐烦之际,见王启年从大门内走出。
王启年见到常晋也很是兴奋,急冲冲过来揽住他的脖子,兴奋地叫道:“允升,你怎么知道……”
“清远兄,慎言!”没等他说完,常晋急忙阻拦住话茬。
“哦……哦……”王启年这才醒的自己得意忘形了,转移话题道:“在考棚里憋了大半天,饭都没吃好。允升,咱们去老董那里喝一杯吧。”
“也好”常晋点点头。
怕妹妹担心,常晋特意派小松去家里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