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大唐之逍遥王最新章节!
李逍遥端坐在轿子中浑身的不自然,以前出行全部都是自己骑着马匹,然而他担任户部尚书后,只能选择最常用的代步。虽然没有轿车一样宽敞明亮,不过也别树一帜。李逍遥穿着常服在四人抬着的轿子里,挑开窗帘向外看去,大街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百姓,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然而身上的衣饰皆是朴素,还有小贩叫卖的声音,他已经一个月没有踏出王府一步,根本就不知道长安城内百姓生活的情况,没想到今日居然在轿子的遮掩下,使得李逍遥没有百姓认出来,而且一个月的时间使得百姓们知道逍遥王,已经从百姓的视线里消失。
户部尚书是正三品的官员,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的大臣,其职位相等于当今的主管财政、税收、民政、金融、公安等部门的国务院副总理。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
户部尚书主管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侍郎掌稽核版籍、赋役实征等会计统计工作,其日常工作有为移民垦荒,招抚安置流民,以鱼鳞图册、黄册为根据,抑制豪民兼并;以限田裁异端之民;以树艺课农官;以草地养马放牧;以电种召佃尽地利;对多年积欠赔累可根据情况给予蠲免;根据各省收支情况,调剂余缺;差役的减轻免复;对灾区贫老的抚恤救济,对有功人的赏赐;权量市籴,评估物价;征收山泽坡池、关市、坑冶之税;赡军输,督漕运,赡及转输屯种,开中以实边,和百官俸禄支给;定期编造户口册籍,调整户等,了解人口及土地增减变化;对隐匿户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为及时给予制止、纠正。
户部之中又设有四司,分别为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户部司则是具体负责税收、各地进贡、官营手工业、衣粮盐茶等事务的实权机构;度支司掌国家财政收支,郎中掌收入,员外郎掌支出,侍郎总管检查;金部司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管理两京市、宫市等交易,并百官、军镇、蕃客之赐,以及供给宫人、王妃、官奴婢衣服;仓部司掌天下粮仓以及运输、提前测算好大军全国的粮食问题,囤积粮仓以防天灾**。
官职由上至下:尚书、左侍郎、右侍郎、郎中、员外郎、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共分十一个级别,司功以上皆是在京城为官,以下则在地方各司其职。各部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下有左右侍郎各一人,为尚书之副。户部巡官二人,主事四人;度支主事二人;金部主事三人;仓部主事三人,共计上百人,然而户部司看似位高权重,实际上并无实际权力,唯有其它三司才是真正握有实权之人。
李逍遥坐在轿子里,冷笑一声:“想要架空本王的权力,就凭你们的本事了,到时候不要让本王失望才好。”
半个时辰,李逍遥的轿子终于停下来了,轿夫躬身轻声道:“尚书大人,府衙到了!”
他们四人将轿子轻轻地斜放着为得就是能够让李逍遥更好的出来,门帘也是轿夫拉开,众人惊讶地看着里面出来的李逍遥,皆是震惊不已,哆哆嗦嗦的急忙称道:“草民不知王爷驾临,还望王爷切莫责怪小人!”
李逍遥大吃一惊,低声问道:“你们怎么会认识本王?”
他们四人苦笑连连地面面相觑,其中一人恭声道:“当日王爷率领大军剿灭刘黑闼乱军,圣上下令百姓出城相迎。草民有幸见过王爷您一面,只不过一个月时间都不知王爷的消息,草民还以为王爷您再次率领大军远征,还望王爷恕罪!”
“你们何罪之有,众位请起!”
李逍遥微微一愣,微笑的将他们几人搀扶起来,而且给了他们几人一两银子,他们看见一两银子远远超过了自己计算之外,而且能够保证家里一个月的开支,他们急需要钱却无法接下李逍遥给的赏银,李逍遥硬是逼着他们接下,并且让他们下午继续前来等候自己。
轿夫才心安理得地接下银子,他们知道自己被逍遥王府的人喊去,原以为是哪个官员前去,而且他们也没有仔细地观察就稀里糊涂的将李逍遥抬着前往尚书衙门。抵达衙门,掀开门帘才看清楚里面坐的人是逍遥王本人,他们大惊失色,才知道许久未曾露面的逍遥王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而且穿着是官服,他们也非常的惊讶,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目送着李逍遥进入尚书衙门后,才确定刚才的一切是真的,不过他们不可能将李逍遥出现的消息传出来,这也是李逍遥命令的,他们必须遵照执行。
“宋大人,为何新上任的尚书大人迟迟未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大人切莫着急,新上任的尚书大人并不知道值班时间,实属正常,不必着急,应该也快到了!”
“就算是不知值班时辰,也不应该日上三竿才到衙门来,太阳已经起来了,这样下去如何是好,难道我们这些人就只能继续等着他一个人前来吗?此人到底是何来路,居然这么大的官威,不知宋大人是否知晓?”
“稍后你便知道了!”
果不其然,众人千呼万唤下,李逍遥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英俊的相貌,昂首阔步的向前,纵然有官帽遮挡住银白色的头发,仍然掩盖不了他风流倜傥的身姿以及身上的王者气息。众人看到李逍遥的那一刻,全部都倒吸一口冷气,之前讨论的两人也全部都愣住,他们面面相觑,暗暗的点点头,寻思道:“逍遥王居然是新上任的尚书大人?”
李逍遥踏进府衙内看见众人都在等着自己,大吃一惊道:“诸位大人,逍遥何德何能劳烦大人们在此等候!”
“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众人在此躬身高声喊道。
李逍遥急忙搀扶起众人,沉声道:“如今逍遥弃武从文,在尚书衙门内没有任何的王爷,以后诸位大人还是喊逍遥为大人!”
众人默默地点点头,唐高祖李渊任命李逍遥为户部尚书,此事在朝廷中早已传开,只不过坊间甚少知晓。虽说他们在京城为官,却很少有机会面圣,更不用说是一品大员。虽然李逍遥是户部尚书,也是逍遥王,因此礼数不可废,听闻李逍遥所言,众人才稍稍放心下来,谁都不敢违背。
李逍遥来到大堂之内,众人一一通禀姓名职务,户部左侍郎宋珠明,右侍郎王熙,度支郎中杨成,金部郎中黄晟,仓部郎中许超等。李逍遥一一与他们见礼,然后就直奔主题,他命宋珠明、王熙将卷宗全部拿上来,然后仔细地查看了一番,以及上任户部尚书的札记,全部详详细细的记录在册,众人全部停下手中的公务,全部都好奇地看着李逍遥,在他们看来,李逍遥乃是武将,户部又是文官,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官级上,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
宋珠明、王熙两人在户部中位高权重,虽然没有户部尚书官级大,不过在众人中却是领头者。尤其是他们两人都是兢兢业业之人,刚正不阿的性格在户部是出了名的。他们两人皆是揶揄地看着李逍遥,在他们的眼里,逍遥王在军中的地位无人动摇,领兵打仗的确是无人能及,说到看文绉绉的文字,就不一定有那么厉害了,因此他们以为李逍遥只不过是摆摆官威,做做样子。
半个时辰后,李逍遥阅读所有的卷宗,低头沉思片刻,沉声道:“宋大人、王大人,本大人问你们两人一些问题?你们要如实禀报!”
宋珠明、王熙两人上前一步躬身,道:“尚书大人请问,臣下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为何卷宗之内只有前隋的户数以及人数,却无当代的户数以及人数?还有为何记录在册的良田只有五百九十万顷,长安城米价最低也需要四十文一斗,难道就不能降低米价吗?赋税为何一直都在减少,国库没有税收,大唐又用什么征战,给大军发放饷银,而且为何记录在册的商贾所缴纳的税收远远低于平民百姓?难道这就是你们两位侍郎大人给本大人的答案吗?”
宋珠明、王熙两人大吃一惊的看着李逍遥,他们以为李逍遥只不过是过过场,没想到他发现了记录在册的许多问题。众人纷纷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武将的李逍遥,居然能够看得懂文绉绉的文字,他们都知道大唐帝国刚刚稳定,根本就无法真的做到圆满,尤其是百废待兴,户部对于米价、大唐户数以及赋税等都疏忽了,之前李唐大军南征北战户部主要也是仓库中的粮食以及军饷等发放,以致一些原本属于户部之事,一拖再拖,根本就没有办法执行,而李逍遥一语道破户部眼下出现的问题。
宋珠明上前一步,恭声道:“尚书大人所提及的问题,臣下等都知道,只不过有心无力,以致问题越来越大,甚至就连大人们都无法解决,以致一拖再拖,直接放弃了!”
“哦,宋大人且说来看看,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公务一拖再拖!”李逍遥好奇地询问道。
宋明珠见李逍遥想弄明白事情的原委,也就如实相告。李逍遥才明白,这一切不是一天两天积累下来的。前隋留下太多的问题让他们去解决,天下大乱之际,人口锐减,疆土被外敌入侵甚至是户数也逐渐的减少,而且大唐连年征战根本就无法统计出良田具体多少,关键是战争平息下来后,大唐根基虽然稳固了,却无法真正的解决农民粮食问题,而且军饷也一直有问题,所有的问题夹在一起,根本就无从下手,而且上任的户部尚书,也想解决此事,却也无能为力。
李逍遥闻之,沉默不语,寻思道:“没想到事情不像我预料的那样简单,居然如此的复杂,不过任何事情都有缘由,只要找到根源所在,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他猛地抬起头,郑重其事地说道:“一切国家利益为先,首先我们理应解决朝廷的军饷以及大唐的日常开支,必须制定相应的手段,征收赋税。既然商贾所交税收比以往较少,就首当其冲的由他们开刀,之后再推行均田制,使得每一家每一户都有田可种,又大力鼓励开荒使得良田增加,粮食自然足够,国库充盈,不惧任何外敌;其次,规定部分上等良田实行年限承包制,只要达到朝廷要求,就可归其所有,死后必须还给官府,不得承袭土地。”
“均田制推行后,再实行新的赋税制度,以租庸调制为主。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至于富甲一方的大户则多征收赋税,既然平民百姓挨饿受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商贾却大吃大喝,如今大唐初建,他们身为大唐子民理应出一份力!”
“由于前隋统治下,天下大乱,各地反王纷纷自制钱币,使得大唐内货币杂乱,没有统一的规范。我们必须制定一套新的钱币才能稳住大唐的地位,将货币铸造权牢牢地抓在朝廷手中,控制着整个大唐的经济命脉,到时候一直延续下去必定能够收服人心,天下万民真心归附,到时候朝廷必定有足够的财政收入用以朝廷的开支,百姓安居乐业。”
众人闻之大惊失色,李逍遥上任户部尚书,即可颁布三道命令。而且,这三道命令全部都是关乎着国家利益,以及户部面临问题的根源所在。尤其是最后重新铸造钱币,宋珠明、王熙等人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李逍遥却敢提出来,而且看他的神情,必须要实行,因此他们全部都瞪大着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李逍遥,只要将铸钱币大权收归于朝廷中,也就是说百姓手中的钱财全部都由朝廷调度,一时之间,他们猛然惊醒,此招可以更快地推动大唐经济的发展,而且李逍遥也重视了商人的地位,只不过这样一来,朝中必定有人反对,只不过宋珠明等人知道李逍遥的身份非同一般,他此行必定会言而守信,言出必行。
李逍遥端坐在轿子中浑身的不自然,以前出行全部都是自己骑着马匹,然而他担任户部尚书后,只能选择最常用的代步。虽然没有轿车一样宽敞明亮,不过也别树一帜。李逍遥穿着常服在四人抬着的轿子里,挑开窗帘向外看去,大街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百姓,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然而身上的衣饰皆是朴素,还有小贩叫卖的声音,他已经一个月没有踏出王府一步,根本就不知道长安城内百姓生活的情况,没想到今日居然在轿子的遮掩下,使得李逍遥没有百姓认出来,而且一个月的时间使得百姓们知道逍遥王,已经从百姓的视线里消失。
户部尚书是正三品的官员,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的大臣,其职位相等于当今的主管财政、税收、民政、金融、公安等部门的国务院副总理。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
户部尚书主管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侍郎掌稽核版籍、赋役实征等会计统计工作,其日常工作有为移民垦荒,招抚安置流民,以鱼鳞图册、黄册为根据,抑制豪民兼并;以限田裁异端之民;以树艺课农官;以草地养马放牧;以电种召佃尽地利;对多年积欠赔累可根据情况给予蠲免;根据各省收支情况,调剂余缺;差役的减轻免复;对灾区贫老的抚恤救济,对有功人的赏赐;权量市籴,评估物价;征收山泽坡池、关市、坑冶之税;赡军输,督漕运,赡及转输屯种,开中以实边,和百官俸禄支给;定期编造户口册籍,调整户等,了解人口及土地增减变化;对隐匿户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为及时给予制止、纠正。
户部之中又设有四司,分别为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户部司则是具体负责税收、各地进贡、官营手工业、衣粮盐茶等事务的实权机构;度支司掌国家财政收支,郎中掌收入,员外郎掌支出,侍郎总管检查;金部司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管理两京市、宫市等交易,并百官、军镇、蕃客之赐,以及供给宫人、王妃、官奴婢衣服;仓部司掌天下粮仓以及运输、提前测算好大军全国的粮食问题,囤积粮仓以防天灾**。
官职由上至下:尚书、左侍郎、右侍郎、郎中、员外郎、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共分十一个级别,司功以上皆是在京城为官,以下则在地方各司其职。各部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下有左右侍郎各一人,为尚书之副。户部巡官二人,主事四人;度支主事二人;金部主事三人;仓部主事三人,共计上百人,然而户部司看似位高权重,实际上并无实际权力,唯有其它三司才是真正握有实权之人。
李逍遥坐在轿子里,冷笑一声:“想要架空本王的权力,就凭你们的本事了,到时候不要让本王失望才好。”
半个时辰,李逍遥的轿子终于停下来了,轿夫躬身轻声道:“尚书大人,府衙到了!”
他们四人将轿子轻轻地斜放着为得就是能够让李逍遥更好的出来,门帘也是轿夫拉开,众人惊讶地看着里面出来的李逍遥,皆是震惊不已,哆哆嗦嗦的急忙称道:“草民不知王爷驾临,还望王爷切莫责怪小人!”
李逍遥大吃一惊,低声问道:“你们怎么会认识本王?”
他们四人苦笑连连地面面相觑,其中一人恭声道:“当日王爷率领大军剿灭刘黑闼乱军,圣上下令百姓出城相迎。草民有幸见过王爷您一面,只不过一个月时间都不知王爷的消息,草民还以为王爷您再次率领大军远征,还望王爷恕罪!”
“你们何罪之有,众位请起!”
李逍遥微微一愣,微笑的将他们几人搀扶起来,而且给了他们几人一两银子,他们看见一两银子远远超过了自己计算之外,而且能够保证家里一个月的开支,他们急需要钱却无法接下李逍遥给的赏银,李逍遥硬是逼着他们接下,并且让他们下午继续前来等候自己。
轿夫才心安理得地接下银子,他们知道自己被逍遥王府的人喊去,原以为是哪个官员前去,而且他们也没有仔细地观察就稀里糊涂的将李逍遥抬着前往尚书衙门。抵达衙门,掀开门帘才看清楚里面坐的人是逍遥王本人,他们大惊失色,才知道许久未曾露面的逍遥王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而且穿着是官服,他们也非常的惊讶,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目送着李逍遥进入尚书衙门后,才确定刚才的一切是真的,不过他们不可能将李逍遥出现的消息传出来,这也是李逍遥命令的,他们必须遵照执行。
“宋大人,为何新上任的尚书大人迟迟未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大人切莫着急,新上任的尚书大人并不知道值班时间,实属正常,不必着急,应该也快到了!”
“就算是不知值班时辰,也不应该日上三竿才到衙门来,太阳已经起来了,这样下去如何是好,难道我们这些人就只能继续等着他一个人前来吗?此人到底是何来路,居然这么大的官威,不知宋大人是否知晓?”
“稍后你便知道了!”
果不其然,众人千呼万唤下,李逍遥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英俊的相貌,昂首阔步的向前,纵然有官帽遮挡住银白色的头发,仍然掩盖不了他风流倜傥的身姿以及身上的王者气息。众人看到李逍遥的那一刻,全部都倒吸一口冷气,之前讨论的两人也全部都愣住,他们面面相觑,暗暗的点点头,寻思道:“逍遥王居然是新上任的尚书大人?”
李逍遥踏进府衙内看见众人都在等着自己,大吃一惊道:“诸位大人,逍遥何德何能劳烦大人们在此等候!”
“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众人在此躬身高声喊道。
李逍遥急忙搀扶起众人,沉声道:“如今逍遥弃武从文,在尚书衙门内没有任何的王爷,以后诸位大人还是喊逍遥为大人!”
众人默默地点点头,唐高祖李渊任命李逍遥为户部尚书,此事在朝廷中早已传开,只不过坊间甚少知晓。虽说他们在京城为官,却很少有机会面圣,更不用说是一品大员。虽然李逍遥是户部尚书,也是逍遥王,因此礼数不可废,听闻李逍遥所言,众人才稍稍放心下来,谁都不敢违背。
李逍遥来到大堂之内,众人一一通禀姓名职务,户部左侍郎宋珠明,右侍郎王熙,度支郎中杨成,金部郎中黄晟,仓部郎中许超等。李逍遥一一与他们见礼,然后就直奔主题,他命宋珠明、王熙将卷宗全部拿上来,然后仔细地查看了一番,以及上任户部尚书的札记,全部详详细细的记录在册,众人全部停下手中的公务,全部都好奇地看着李逍遥,在他们看来,李逍遥乃是武将,户部又是文官,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官级上,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
宋珠明、王熙两人在户部中位高权重,虽然没有户部尚书官级大,不过在众人中却是领头者。尤其是他们两人都是兢兢业业之人,刚正不阿的性格在户部是出了名的。他们两人皆是揶揄地看着李逍遥,在他们的眼里,逍遥王在军中的地位无人动摇,领兵打仗的确是无人能及,说到看文绉绉的文字,就不一定有那么厉害了,因此他们以为李逍遥只不过是摆摆官威,做做样子。
半个时辰后,李逍遥阅读所有的卷宗,低头沉思片刻,沉声道:“宋大人、王大人,本大人问你们两人一些问题?你们要如实禀报!”
宋珠明、王熙两人上前一步躬身,道:“尚书大人请问,臣下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为何卷宗之内只有前隋的户数以及人数,却无当代的户数以及人数?还有为何记录在册的良田只有五百九十万顷,长安城米价最低也需要四十文一斗,难道就不能降低米价吗?赋税为何一直都在减少,国库没有税收,大唐又用什么征战,给大军发放饷银,而且为何记录在册的商贾所缴纳的税收远远低于平民百姓?难道这就是你们两位侍郎大人给本大人的答案吗?”
宋珠明、王熙两人大吃一惊的看着李逍遥,他们以为李逍遥只不过是过过场,没想到他发现了记录在册的许多问题。众人纷纷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武将的李逍遥,居然能够看得懂文绉绉的文字,他们都知道大唐帝国刚刚稳定,根本就无法真的做到圆满,尤其是百废待兴,户部对于米价、大唐户数以及赋税等都疏忽了,之前李唐大军南征北战户部主要也是仓库中的粮食以及军饷等发放,以致一些原本属于户部之事,一拖再拖,根本就没有办法执行,而李逍遥一语道破户部眼下出现的问题。
宋珠明上前一步,恭声道:“尚书大人所提及的问题,臣下等都知道,只不过有心无力,以致问题越来越大,甚至就连大人们都无法解决,以致一拖再拖,直接放弃了!”
“哦,宋大人且说来看看,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公务一拖再拖!”李逍遥好奇地询问道。
宋明珠见李逍遥想弄明白事情的原委,也就如实相告。李逍遥才明白,这一切不是一天两天积累下来的。前隋留下太多的问题让他们去解决,天下大乱之际,人口锐减,疆土被外敌入侵甚至是户数也逐渐的减少,而且大唐连年征战根本就无法统计出良田具体多少,关键是战争平息下来后,大唐根基虽然稳固了,却无法真正的解决农民粮食问题,而且军饷也一直有问题,所有的问题夹在一起,根本就无从下手,而且上任的户部尚书,也想解决此事,却也无能为力。
李逍遥闻之,沉默不语,寻思道:“没想到事情不像我预料的那样简单,居然如此的复杂,不过任何事情都有缘由,只要找到根源所在,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他猛地抬起头,郑重其事地说道:“一切国家利益为先,首先我们理应解决朝廷的军饷以及大唐的日常开支,必须制定相应的手段,征收赋税。既然商贾所交税收比以往较少,就首当其冲的由他们开刀,之后再推行均田制,使得每一家每一户都有田可种,又大力鼓励开荒使得良田增加,粮食自然足够,国库充盈,不惧任何外敌;其次,规定部分上等良田实行年限承包制,只要达到朝廷要求,就可归其所有,死后必须还给官府,不得承袭土地。”
“均田制推行后,再实行新的赋税制度,以租庸调制为主。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至于富甲一方的大户则多征收赋税,既然平民百姓挨饿受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商贾却大吃大喝,如今大唐初建,他们身为大唐子民理应出一份力!”
“由于前隋统治下,天下大乱,各地反王纷纷自制钱币,使得大唐内货币杂乱,没有统一的规范。我们必须制定一套新的钱币才能稳住大唐的地位,将货币铸造权牢牢地抓在朝廷手中,控制着整个大唐的经济命脉,到时候一直延续下去必定能够收服人心,天下万民真心归附,到时候朝廷必定有足够的财政收入用以朝廷的开支,百姓安居乐业。”
众人闻之大惊失色,李逍遥上任户部尚书,即可颁布三道命令。而且,这三道命令全部都是关乎着国家利益,以及户部面临问题的根源所在。尤其是最后重新铸造钱币,宋珠明、王熙等人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李逍遥却敢提出来,而且看他的神情,必须要实行,因此他们全部都瞪大着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李逍遥,只要将铸钱币大权收归于朝廷中,也就是说百姓手中的钱财全部都由朝廷调度,一时之间,他们猛然惊醒,此招可以更快地推动大唐经济的发展,而且李逍遥也重视了商人的地位,只不过这样一来,朝中必定有人反对,只不过宋珠明等人知道李逍遥的身份非同一般,他此行必定会言而守信,言出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