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3 青年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那山,依旧最新章节!
小食堂就这样的成立起来了。
每到中午第四节,谁没有课,谁就主动打点饭菜。做米饭得有专人看着,稍不留意,饭可能就糊了。所以她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去买馒头,只做一点菜就行了。做菜也是很麻烦的事儿,先将菜拿到水房去洗,回到办公室打点好,然后拿到收发室的炉子上去炒。她们炒菜用的是诗睿从家带过来的一个小铝制汤锅,火急的时候,锅底就会变型,而且随时都有被烧掉的可能。所以,说是炒菜,其实不管是什么菜,都是炖熟的,那时候的冬天也没有青菜可做,就是东北传统的白菜、罗卜、土豆、酸菜,就连这些,也大都是辛平、郭诗睿她们一点、一点从哈尔滨的家里背来的,有时是同事们给一点。丁晓阳虽然还没有结婚,她回哈尔滨时也会拿点食材回来,但她拿的大多是大米,肉什么的,甚至有鱼,档次要高许多。
开始时,食堂只有四个女教师,也吃不了多少东西,没有几天,江鸣、许志伟也加入了进来。
江鸣的祖籍是广西,但来自建三江农场,父辈是跟随王震将军来开发北大荒的老军人,来了就在这儿扎了根,江鸣就生在长在北大荒,尽管如此他的身上还有着南方人的气质,身材、长相都有着南方人的痕迹。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带在他那很富有南方人特征的脸上,有点学究气。他不说话时,很深沉、老练、富有心计的样子,一旦开口说话又会流露出天真、不成熟来,他毕竟从小生活在边远地区,那里的信息闭塞、交通不畅,年纪和生长的环境都影响了他的阅历,那种外表的老成,让辛平、诗睿感到很好玩儿,他没来几天,他的这个毛病就被她们发现了,所以,他们在一起时,她俩就会不约而同的笑起来,她们笑的是那样情不自禁,那样毫无恶意,她俩在背后叫他“小大人”。但是他毕竟出身军人家庭,身上继承了许多军人的品质,如豪爽、正直等,人们都喜欢他的这些品质。
许志伟是土生土长的、从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他的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有着山里人的粗放性格。同时他又是家里众多女孩儿中的唯一男丁,所受影响导致了他的粗放性格里又有着明显的女孩子特点,尽管他人高马大的,但情感细腻丰富。他喜欢运动,乒乓打得尤其好。
因为江鸣的家住在农场,为了表示他也想加入小食堂的心愿,首先把从家里带来的挂面全都奉献出来了,足足有一大箱,五十多斤。那时的细粮还是供应的,有了那么多的挂面,大家当然都很高兴,他们自然就都成了食堂的成员,只是菜量就要增加一倍多。所以她们一个冬天吃得最多的就是面条汤、咸菜,但是大家在一起,也充满了乐趣。就连很少讲话的丁晓阳,现在的话也多了起来,用她的话说,现在有了说话的对象了。
有了小食堂,辛平她们的生活过得好了一点。每天晚上,她们在小食堂吃完饭,还要玩一会儿,才能坐下来研究教案。这样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生活当然是丰富丰采的,他们玩得最多的是乒乓球,偶尔也玩玩麻将、唱唱当时最流行的台湾校园歌曲。正是那个时候辛平发现了歌曲的奇妙之处。
他们这代人生长在中国最不平静的时期:******时出生、十年动乱时接受教育,那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阶级斗争的勇士”,而对学生的素质、修养是不被重视的。辛平她们这一代人,普遍缺少必要的乐理知识、文学修养,很多孩子认为喜欢唱歌就是封、资、修。
有件事在辛平的脑海里印象十分深刻,那是上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女同学特别喜欢唱歌,一个用过的大练习册的背后抄得满满的几十首中国传统民歌歌词。有时课间她会拿出来看看,宝贝似的。但不知是谁将这事告诉了班主任老师,而那位班任老师又是一个运动的积极分子,对这件事十分重视,在班里利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讨论这件事,事后还责成时任班长的辛平做这个同学的帮教工作,因而辛平有幸看到了那些被叫做****的东西。她利用一夜的时间反复看了许多遍。那是一些歌词,大部分是抒情歌曲,那优美的歌词让她感动、让她兴奋。
当诗睿带头唱起校园歌曲时,辛平发现心中的烦闷会很快随着歌声散去,像是一剂良方,对身居异地它乡的人们来说,歌声会带走他们的离愁别绪,会淡化现实生活的苦闷。
辛平更喜欢读小说或是练字,常常会有那样的时候,午间、晚上在小食堂吃完饭后的空闲,周日的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她一个人静坐在办公室的书桌前,读一本她喜欢的书,心中充满的是恬静,情绪随着书里的故事变化着,在山区那样困苦的生活中独守一份宁静,或是沉静在书法的快乐中。她小的时候虽然课堂里的知识学习的很少,但她读的书却不少。因为没有书可读,她读书很杂,只要有书她就读。
她的这个爱好是受父母影响的,她的爸爸是个工人,但他是一个有文化的工人,他重视知识,就是在文革期间他也是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的。有时,书本供应紧张,他会利用铁路员工的便利条件,求人到上海给孩子们购买书本,辛平还记得爸爸从上海买回的方格本十分精致,以至于她不到万不得已,都不舍得用。
辛平还清楚的记得,周日的午后爸爸教她用水在小黑板上练习毛笔字的情景,他说,这样练习写字,会很有力度,入木三分。还说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人的字才会练好。所以,读书写字,成了辛平终身的爱好。
从那次同穆青、石宇爬山回来,诗睿和辛平就开始运动。首选项目就是乒乓球。学校有一间供教师锻炼的活动室,里面除了棋牌类,就是一副乒乓球案子。开始她们根本不会,但是这里的同事很热情。数学组的孟老师、王老师的球技十分高,他们都是她们的教练加陪练。但最让她们难忘的是体育组的王老师,对这两个笨学生一点也不嫌弃,手把着手地教,一天坚持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她们就可以让别的老师陪练了,进步很快,江鸣、许志伟都是乒乓球的爱好者,特别是许志伟,球打得相当好,在他大山更深处的老家,他取得过少年乒乓球赛的名次。所以,每天午饭或晚饭后,他们都要进行一会儿的乒乓球运动。
后来,每个周末又都会有一次的跳舞。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祖国的各个角落,跳舞在那时是一个全民性的活动,单位都要派专人出去学习跳舞,什么三步、四步、十六步,不管什么年龄的人,都在学习。体育组的王老师就成了这帮年轻人的舞蹈教练,因此他们更喜欢称他为王教练。
王教练是一个老“哈尔滨”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在山区干了一辈子,他的兄弟姐妹一直生活在室内省城,他也有很多机会调回去,但是他很执著,坚持不走,这一点他自己从来不说,辛平、诗睿她们很是奇怪。
一个学期结束时,这所坐落在山沟里的学校,让这些年轻人给搅和得有了从未有的生机,韩校长对此也很高兴,他对这些年轻人统称为“青年宫”。不论是在平时说笑,还是开会的正式场合,他总会说“对这个问题,你们青年宫有什么意见呀?”这让这些年轻人感到很亲切。
石宇说得不错,生活就是一种态度,只要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变得美好起来。有那些同伴相处的日子,辛平、诗睿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只是她们还住在那个与老鼠共舞的托儿所,让她们难以释怀。
小食堂就这样的成立起来了。
每到中午第四节,谁没有课,谁就主动打点饭菜。做米饭得有专人看着,稍不留意,饭可能就糊了。所以她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去买馒头,只做一点菜就行了。做菜也是很麻烦的事儿,先将菜拿到水房去洗,回到办公室打点好,然后拿到收发室的炉子上去炒。她们炒菜用的是诗睿从家带过来的一个小铝制汤锅,火急的时候,锅底就会变型,而且随时都有被烧掉的可能。所以,说是炒菜,其实不管是什么菜,都是炖熟的,那时候的冬天也没有青菜可做,就是东北传统的白菜、罗卜、土豆、酸菜,就连这些,也大都是辛平、郭诗睿她们一点、一点从哈尔滨的家里背来的,有时是同事们给一点。丁晓阳虽然还没有结婚,她回哈尔滨时也会拿点食材回来,但她拿的大多是大米,肉什么的,甚至有鱼,档次要高许多。
开始时,食堂只有四个女教师,也吃不了多少东西,没有几天,江鸣、许志伟也加入了进来。
江鸣的祖籍是广西,但来自建三江农场,父辈是跟随王震将军来开发北大荒的老军人,来了就在这儿扎了根,江鸣就生在长在北大荒,尽管如此他的身上还有着南方人的气质,身材、长相都有着南方人的痕迹。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带在他那很富有南方人特征的脸上,有点学究气。他不说话时,很深沉、老练、富有心计的样子,一旦开口说话又会流露出天真、不成熟来,他毕竟从小生活在边远地区,那里的信息闭塞、交通不畅,年纪和生长的环境都影响了他的阅历,那种外表的老成,让辛平、诗睿感到很好玩儿,他没来几天,他的这个毛病就被她们发现了,所以,他们在一起时,她俩就会不约而同的笑起来,她们笑的是那样情不自禁,那样毫无恶意,她俩在背后叫他“小大人”。但是他毕竟出身军人家庭,身上继承了许多军人的品质,如豪爽、正直等,人们都喜欢他的这些品质。
许志伟是土生土长的、从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他的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有着山里人的粗放性格。同时他又是家里众多女孩儿中的唯一男丁,所受影响导致了他的粗放性格里又有着明显的女孩子特点,尽管他人高马大的,但情感细腻丰富。他喜欢运动,乒乓打得尤其好。
因为江鸣的家住在农场,为了表示他也想加入小食堂的心愿,首先把从家里带来的挂面全都奉献出来了,足足有一大箱,五十多斤。那时的细粮还是供应的,有了那么多的挂面,大家当然都很高兴,他们自然就都成了食堂的成员,只是菜量就要增加一倍多。所以她们一个冬天吃得最多的就是面条汤、咸菜,但是大家在一起,也充满了乐趣。就连很少讲话的丁晓阳,现在的话也多了起来,用她的话说,现在有了说话的对象了。
有了小食堂,辛平她们的生活过得好了一点。每天晚上,她们在小食堂吃完饭,还要玩一会儿,才能坐下来研究教案。这样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生活当然是丰富丰采的,他们玩得最多的是乒乓球,偶尔也玩玩麻将、唱唱当时最流行的台湾校园歌曲。正是那个时候辛平发现了歌曲的奇妙之处。
他们这代人生长在中国最不平静的时期:******时出生、十年动乱时接受教育,那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阶级斗争的勇士”,而对学生的素质、修养是不被重视的。辛平她们这一代人,普遍缺少必要的乐理知识、文学修养,很多孩子认为喜欢唱歌就是封、资、修。
有件事在辛平的脑海里印象十分深刻,那是上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女同学特别喜欢唱歌,一个用过的大练习册的背后抄得满满的几十首中国传统民歌歌词。有时课间她会拿出来看看,宝贝似的。但不知是谁将这事告诉了班主任老师,而那位班任老师又是一个运动的积极分子,对这件事十分重视,在班里利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讨论这件事,事后还责成时任班长的辛平做这个同学的帮教工作,因而辛平有幸看到了那些被叫做****的东西。她利用一夜的时间反复看了许多遍。那是一些歌词,大部分是抒情歌曲,那优美的歌词让她感动、让她兴奋。
当诗睿带头唱起校园歌曲时,辛平发现心中的烦闷会很快随着歌声散去,像是一剂良方,对身居异地它乡的人们来说,歌声会带走他们的离愁别绪,会淡化现实生活的苦闷。
辛平更喜欢读小说或是练字,常常会有那样的时候,午间、晚上在小食堂吃完饭后的空闲,周日的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她一个人静坐在办公室的书桌前,读一本她喜欢的书,心中充满的是恬静,情绪随着书里的故事变化着,在山区那样困苦的生活中独守一份宁静,或是沉静在书法的快乐中。她小的时候虽然课堂里的知识学习的很少,但她读的书却不少。因为没有书可读,她读书很杂,只要有书她就读。
她的这个爱好是受父母影响的,她的爸爸是个工人,但他是一个有文化的工人,他重视知识,就是在文革期间他也是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的。有时,书本供应紧张,他会利用铁路员工的便利条件,求人到上海给孩子们购买书本,辛平还记得爸爸从上海买回的方格本十分精致,以至于她不到万不得已,都不舍得用。
辛平还清楚的记得,周日的午后爸爸教她用水在小黑板上练习毛笔字的情景,他说,这样练习写字,会很有力度,入木三分。还说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人的字才会练好。所以,读书写字,成了辛平终身的爱好。
从那次同穆青、石宇爬山回来,诗睿和辛平就开始运动。首选项目就是乒乓球。学校有一间供教师锻炼的活动室,里面除了棋牌类,就是一副乒乓球案子。开始她们根本不会,但是这里的同事很热情。数学组的孟老师、王老师的球技十分高,他们都是她们的教练加陪练。但最让她们难忘的是体育组的王老师,对这两个笨学生一点也不嫌弃,手把着手地教,一天坚持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她们就可以让别的老师陪练了,进步很快,江鸣、许志伟都是乒乓球的爱好者,特别是许志伟,球打得相当好,在他大山更深处的老家,他取得过少年乒乓球赛的名次。所以,每天午饭或晚饭后,他们都要进行一会儿的乒乓球运动。
后来,每个周末又都会有一次的跳舞。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祖国的各个角落,跳舞在那时是一个全民性的活动,单位都要派专人出去学习跳舞,什么三步、四步、十六步,不管什么年龄的人,都在学习。体育组的王老师就成了这帮年轻人的舞蹈教练,因此他们更喜欢称他为王教练。
王教练是一个老“哈尔滨”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在山区干了一辈子,他的兄弟姐妹一直生活在室内省城,他也有很多机会调回去,但是他很执著,坚持不走,这一点他自己从来不说,辛平、诗睿她们很是奇怪。
一个学期结束时,这所坐落在山沟里的学校,让这些年轻人给搅和得有了从未有的生机,韩校长对此也很高兴,他对这些年轻人统称为“青年宫”。不论是在平时说笑,还是开会的正式场合,他总会说“对这个问题,你们青年宫有什么意见呀?”这让这些年轻人感到很亲切。
石宇说得不错,生活就是一种态度,只要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变得美好起来。有那些同伴相处的日子,辛平、诗睿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只是她们还住在那个与老鼠共舞的托儿所,让她们难以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