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马皇后传音调兵将 花总兵走马战的顽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大明英烈最新章节!
话说胡大海抡起石头,奔张九六便打。张九六忙一甩脸,把石头躲过。哪知他刚躲过第一块,第二块又到了。躲过第二块,第三块又到了……
诸位,那张九六一边大战宁伯标,一边躲石头,怎能顾得过来呢?稍没留意,被一块石头打在了脑门上,不由大叫一声,栽到马下。
胡大海并不怠慢,一个箭步跳到张九六面前,伸出大手把他按住,不容分说,就是一顿大嘴巴子。一边揍,一边说:“我叫你横!我叫你横!哼,看看咱俩谁厉害?”
宁伯标也不敢乐,在马上说道:“二哥,冤仇宜解不宜结,饶了他吧!”
胡大海打过瘾了,这才住手说道:“听人劝,吃饱饭。只许你不仁,不许我不义。只当有个屁,把你放了吧!”
张九六满脸羞愧,一句话也没说,提矛上马,逃命而去。
张九六刚走,胡大海突然一拍脑袋,说道:“-!坏了,不该放他!”
“为什么?”
胡大海说:“我们十万人马被困在牛膛峪,留着他可以做人质。他这一逃,不就全吹了?”
“可也是呀!你怎么不早说?”
“方才光顾高兴,把这个茬口给忘了。”
宁伯标也追悔不及,无奈说道:“此地不宜久留,快随我回家,再做定夺。”
胡大海点头。
再说宁伯标领着胡大海,先找着六个家人,拔帐起程,一路无话。这天,来到凤凰庄。宾主来到府内,宁伯标先叫家人给胡大海包扎了伤口,又派人给他的大红马调治伤疾,同时,还给胡大海取来衣服鞋帽,让他沐浴更衣。一切料理已毕,宁伯标在大厅设摆酒宴,为他压惊。酒席宴前,胡大海把义军被困的经过,详细说了一番。
宁伯标听了,不住地摇头叹息,放下酒杯,说道:“二哥,你打算如何行事?”
胡大海说:“我身上带着搬兵的圣旨。要把三十六路御总兵调来,解围救驾。”
“嗯!”
胡大海喝了一口酒,又说道:“我可不是赖你,眼下国难当头,无论如何,你也得帮忙啊!”
宁伯标说:“那是自然,不过……”说到此处,低头不语了。
胡大海不解其意,忙问:“兄弟,看你的意思,好像有什么为难之事。何不请讲当面?”
“唉!若得罪了张士诚,我在这儿就不能呆了。”
胡大海笑道:“你救了驾,立了大功,就是大明的功臣。到那时,封王、封侯是定了的。将来搬到南京去住,那有多美?还留恋这里干什么!”
宁伯标点头道:“话虽如此,人总免不了有留恋故土之情。我还好说,就怕老娘难过。”
“你可真是个大孝子。放心吧,老夫人那里,由我去说,管保让她老人家高兴。”
宁伯标说;“那敢情好了。另外,我还有一事,要拜托二哥。”
“何事?”
“我有一女,名唤彩霞,今年一十七岁,尚未许配人家。您在朝中居官,结识的人多,看有没有合适的男孩子?我不求他家的门第高下,只要人品好就行。”
胡大海一听,立时捧腹大笑:“哈哈哈哈!我说兄弟,你算问对人了。眼下就有一个好小伙子,今年也是一十七岁,文有文才,武有武艺。论人品,万八千里挑不出一个;论长相,什么潘安、宋玉、吕布、子都,他们都得靠边站。保媒的快把门槛踢破了,可是人家这孩子,连一个也相不中。说来也不奇怪,因为人家有能耐呀!双手会写梅花篆字,出口成章,提笔成词,没有人家不懂的事。再说,人家又有钱,又有势,自幼娇生惯养,说一不二,你说人家能随便应亲吗?”
宁伯标听罢,说道:“自古道,‘寒门出孝子,白屋出公卿。’如此娇惯的孩子,未必就好。二哥你是知道的,我最讨厌那种纨-子弟。”
“不,你没猜对。”胡大海说,“这孩子可不是浪荡公子。别看家里惯他,他自己却不骄不傲,知书识礼,可讨人喜欢哩!”
宁伯标笑了:“既然二哥把他夸得这么好,请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哪一家的公子?”
胡大海提高嗓门道:“此人你大概也有耳闻,他就是当今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干儿子——世子殿下朱沐英!”
“朱沐英?我曾在芜湖关与他交过锋,他可不怎么样啊!”
胡大海说:“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孩子原先姓沐,祖居安徽毫州沐家庄,父亲叫沐洪。当初,为搭救朱元璋,得罪了元兵,他们放火烧了沐家庄,杀死了沐洪和他的全家满门,只逃出沐英一个孩子。朱元璋为报答沐洪一家的救命之恩,把沐英收为义子,改名朱沐英,又姓朱、又姓沐,来了个一子两不绝。后来,红教真人张天师,把他带到江西龙虎山去学艺。又教文,又教武,他学了个文武双全。也可能是龙虎山的水土好,学艺八年,沐英出落得成了当世的美男子。他一出世,就曾锤震乱石山、大闹十王兴隆会、打死幽州三秦勇、得宝马万里烟云兽,威名远震。之后,攻城破阵,屡建奇功,为众人所瞩目。现在,朱元璋当了皇帝,钦封他为世子殿下。如今他是金枝玉叶,那可了不起哟!”
胡大海这番话,把宁伯标说得时而高兴,时而皱眉。过了片刻,他担心地问道:“二哥,人家的门第这么高,咱们恐怕高攀不上吧?”
胡大海笑着说:“都有我呢,你怕什么?沐英这孩子,有点任性。就拿婚姻这件事来说,他连皇上的话也不听;可是,他却听我的。我叫他上东,他不敢奔西,我叫他打狗,他不敢撵鸡。你放心吧,这门婚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宁伯标大喜,离席拜道:“二哥若能玉成此事,弟铭刻肺腑,当报大恩。”
“看你说的,这可就太见外了。我这个人做事,最爱干脆。一言出口,落在地上摔三节,没有拖泥带水的时候。”
宁伯标连声说好,派人到内宅报喜。
这件喜事,很快就在宁府传开了。上上下下的人,无不高兴。
次日清晨,宁氏老夫人在内宅设宴,由宁伯标作陪,来款待胡大海。席前,宁老夫人长叹一声,说道:“唉!当年,伯标娶妻洒氏。这个酒氏,乃是奸相洒敦的女儿。元人想用联姻之法,让伯标给他们卖命。这门亲事,老身当初就不愿意。过门后,洒氏与我不睦。三年后,我让伯标将她休出家门。洒氏走后,留下一女,就是我孙女宁彩霞。这孩子从小随老身长大,是我宁家的心肝宝贝。听说你从中为媒,要把我孙女许配给世子殿下朱沐英,真让老身感恩不尽。不过,老身并未见过此人,未免有些放心不下。”
宁伯标听到此处,生怕母亲伤了胡大海的面子,忙接了话茬儿:“我二哥是办正事的人,母亲只管放心就是。”
胡大海拱手道:“伯母,您就放心吧!这门婚事管保错不了,有错拿我问罪。”
宁老夫人笑道:“如此说来,老身就放心了。”
宁伯标又说:“二哥,待我将女儿彩霞唤来,请你看看。你是媒人,也好心中有数。”
胡大海忙一摆手:“不必。只要丫头不瞎、不瘸,不聋、不哑,不缺胳膊少腿就行,长得好坏都不要紧。”
老夫人微微一笑:“不是老身夸口,我这孙女是人中的尖子,敢与月宫嫦娥媲美。”说到此处,冲外面喊话,“秋菊!”
一个俊俏的小丫环走进来施礼:“老夫人有何吩咐?”
“把你家小姐唤来!”
“是!”秋菊应声而去。
丫环走后,老夫人又问胡大海:“贤侄,婚事未定之前,能不能让我相看相看姑爷?”
“当然可以。我回京之后,将正事办完,就告知朱沐英。倘若有工夫的话,就让他来一趟。如果您相中了,那就算正式订亲。单等破了牛膛峪,把皇上救出来,就成全他们完婚。您看如何?”
“如此甚好。”
这时,丫环秋菊从外边走来禀报:“姑娘来了!”
紧接着,就听见环佩叮当,帘子一挑,从外边走进了姑娘宁彩霞。
胡大海瞪着牛眼,仔细观瞧。但只见:
香风飘,启珠帘,
外边走来女婵娟。
发似漆,如墨染,
高挽云鬓套三环。
白又嫩,瓜子脸,
两道柳眉黑又弯。
水汪汪,杏核眼,
清澈明亮似山泉。
鼻梁直,如悬胆,
樱桃小口红又鲜。
玉米牙,元宝耳,
两个酒窝腮上悬。
身上穿,紫罗衫,
外罩八宝绸坎肩。
百褶裙,多鲜艳,
下村一对小金莲。
亭亭玉立多姿女,
恰似嫦娥离广寒。
胡大海看罢,又惊又喜。惊的是,人世间竟有这么美貌的娇娃;喜的是,宁伯标竟有这样一个好女儿。
再说宁彩霞。她慢闪秋波,往屋里扫了一眼,轻移莲步,来到宁氏面前:“祖母万福!”说罢,飘飘下拜。
老夫人一摆手说:“快去见过你胡伯父!”
宁彩霞转身形来到胡大海面前,轻启朱唇,满面含笑:“侄女给伯父叩头!”说罢,撩衣便拜。
胡大海急忙站起身来,往旁边一闪:“免礼,免礼。”转身对丫环说,“快把你家小姐搀起来!”
宁彩霞又给父亲见礼。接着,低颈垂首,站在祖母身后。
老太太眼里看,心里爱,拉着孙女的手,一个劲地微笑。
彩霞问道:“奶奶,今日为何这么高兴?”
“嗯,我太高兴了!”老夫人对胡大海说:“贤侄,你看我这孙女如何?”
胡大海把腿一拍:“没说的,太好了。难怪你老人家这么宠爱她,我要有这么个女儿,比您爱得更厉害!”
老夫人问:“你说的那个朱沐英,可配得上我孙女?”
彩霞闻听,顿时羞红了粉面,用手一推老夫人的肩头:“奶奶——”
老夫人笑着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用不着害臊。这不,你胡伯父给你提亲来了。”
宁彩霞听罢,芳心乱跳,玉体不安,连脖子都臊红了。她不好意思在此久呆,领着丫环,一阵风似地跑回闺房。
此时,屋里的人都笑了。胡大海笑得最厉害,把屋子震得嗡嗡直响。
众人尽情笑罢,老夫人又问胡大海:“朱沐英能配上吗?”
“这个吗……”胡大海稍微一愣,“这怎么说呢?……嗯,我看差不多,谁知您相中相不中!”
胡大海嘴里这么说,心里也犯嘀咕。为什么?宁伯标向他提到这件婚事时,胡大海是顺口答应、胡说八道的,为的是让他出头帮忙。后来,越说越深,反倒弄假成真了。胡大海见话难以收回,只好瞪着眼睛瞎说。他心里明白,那朱沐英长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瘦小枯干,相貌丑陋。非但如此,他还口吃,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刚才胡大海说的那套,都是假的。不过,也有真的,像朱沐英十七岁啦、没有订亲啦、官拜世子殿下啦、武艺高强啦……等等。那阵儿,胡大海想,就凭朱沐英的身价,娶什么好媳妇没有?除了长相难看一点儿,别的挑不出什么毛病,所以,他才大包大揽。可是,方才一见姑娘,他心里就难受了。怎么?说实在的,朱沐英根本不配!这门亲事若要成了,可算是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胡大海左思右想,最后,使了个无可无不可的办法,说道:“伯母,伯标兄弟,我这个媒人,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不过给你们两家搭个桥。你们也别拿我的话当真,将来见了朱沐英,当面锣,对面鼓,你们自己来定。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谁也别勉强,我也不落埋怨。”
胡大海这几句话,把老夫人逗乐了。宁伯标说:“二哥不必多虑。你是一片好意,岂能落下埋怨!”
“这就好。咱们一言为定,好坏可没我的事了。”胡大海心里的话,趁早退出去,今后再别提这码事了。
席散之后,宁伯标陪着胡大海来到前厅,又闲谈了一阵儿,胡大海便起身告辞。宁伯标知道他公务在身,不便挽留,忙叫家人把他的大红马牵到门外。胡大海带好应用之物,向宁伯标作别。
宁伯标扶着胡大海上了战马。一直把他送到凤凰庄外。临别时,宁伯标说道:“你估计,何时能把救兵搬到?”
“救兵如救火。最多半月,最少十天。”
宁伯标说:“二哥一路保重。”
“借你吉言。再见!”说罢,胡大海拱手作别。
宁伯标目送一程,这才转身回府。
单说胡大海。他一路上打马如飞,兼程前进。这一天回到南京。归府后,先与全家见面。胡大海话没多说,休息了片刻,更换好朝服,怀抱圣旨,来到午朝门外。
今天,值日大臣是户部尚书郭光卿。他见了胡大海,不由大吃一惊。胡大海简单向他说了几句,便叫他请皇后升殿。郭光卿不敢怠慢,忙命内侍臣启奏马皇后得知。
时间不长,金钟三声响,玉鼓六声催。在京的文武,陆续来到朝房,与胡大海见面。
静鞭三响,皇后升殿。文武百官拜罢归班。
郭光卿奏道:“护国王胡大海求见凤驾!”
胡大海整理衣冠,跪拜在地:“臣胡大海给娘娘叩头!千岁,千千岁!”
马皇后急忙欠身离座,说道:“王兄免礼,一旁赐座。”
“谢皇后!”胡大海站起身来,深施一礼,坐在绣龙墩上。
马皇后焦急地问道:“请问王兄,两军阵前胜败如何?皇上龙体可好?”
胡大海长叹一声:“唉,大事不好了!”接着,把出师以来的情形,详细地讲了一遍。
马皇后听了,二目垂泪道:“当初皇上不听人谏,才有今日之祸。爱卿,这可如何是好?”
胡大海奏道:“事已至此,悔也无用。臣这次奉旨回京,就为搬兵而来。只要救兵去得快,即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说罢,将圣旨呈递过去。
马皇后看见丈夫的亲笔书信,心如刀绞,眼泪双流。
胡大海又说:“救兵如救火。请娘娘速发凤旨,飞调三十六路御总兵,赶赴前敌救驾。臣也不敢闲着,我打算亲自到瓜州、镇江、宁国去一趟,先把这三路人马带走。远路的可以随后赶去,我可没工夫等他们了。”
马皇后收泪道:“王兄一路辛苦了。你先休息几日,待我另派别人搬兵。”
胡大海急了:“弟妹呀,你二哥我心如火焚,坐卧不安,哪有心思歇着?还是让我亲自去吧!”
“既然如此,让二哥受累了。”当下,马皇后传凤旨,兵部发调令,立刻差专人用最快的速度,分赴各地。
接着,皇后又询问了一些情形,这才挥手退殿。
胡大海回到府里,也不会客。只休息了一夜,次日便奔镇江三镇而去。
单说马皇后。她心惊肉跳地回到后宫,急忙沐浴更衣,去朝拜神佛。她又扶乩,又打卦,一直忙活到半夜。正在——欲睡之际,忽听外面钟声齐鸣,不知出了何事。马皇后急忙起床,由宫女们服侍着梳洗穿戴。
正在这时,内侍臣进来启奏:“请皇后升殿,朝臣有要事禀奏!”
马皇后听了,急忙升殿。她刚坐稳身形,便问:“何人鸣钟击鼓?有事快快奏来。”
“微臣有本上奏!”京营大帅张玉,出班跪倒,“启奏娘娘,大事不好!”
马皇后一听,吓得一打哆喷,颤抖着声音说:“详细奏来。”
张玉道:“昨夜太平府传来急讯,南汉王陈友谅、九江王陈友必、徐州王李春等,纠集重兵二十余万,不宣而战,猛攻太平府。我军兵单力薄,恐怕凶多吉少!”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此事,臣已禀报了中山王徐达。他让我派薛凤稿为将,率兵三千,前去援救,现在情况不明。微臣以为,太平府乃南京之门户,倘若有失,京城危矣!请皇后降旨,早作安排。”
马皇后听罢,瞠目结舌,手足无措。心里说,真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啊!而今前门有虎,后门有狼,又缺兵,又缺将,这该如何是好?
诸位,讲到此处,说书人先把太平府的情形作番交待——
太平府的总兵是花云花智惠,副总兵是双鞭将吴良和飞叉将姚猛。他们率领大军三万,在那里镇守。五天前,花云就探知风声,听说陈友谅要来攻打太平府。他急忙把吴良和姚猛找来,部署了应战准备。谁料次日中午,陈友谅就发兵前来,把太平府围了个水泄不通。接着,陈友谅亲自讨敌骂阵。
花云大怒,披挂整齐,引精兵杀出城来。他来到阵前,立马横棍,往对面一看:只见敌兵铺天盖地,布在城外,刀枪似麦穗,剑前如麻林,旌旗招展,如同海潮。再仔细一瞅,见五色雷旗之下,并列着九匹战马,马上都端坐着战将。正中央那人:金甲红袍,青马大刀,面如白玉,三络长髯,二目放光。谁呀?正是南汉王陈友谅。上垂首是九江王陈友必,台明王方国珍,西凉王马增善,大梁王马增玉;下垂首是徐州王李春,徽州工左君必,湘西王达世罕,汴州王肖定邦。这些反王全都是盔甲在身,各擎着兵刃。一个个龇牙咧嘴,好不吓人。在他们身后,大将足有二三百名。
花云看罢,用棍点指,高声喝喊:“陈友谅,何故兴兵犯我疆界?”
陈友谅哈哈大笑道:“花将军言之差矣!你我俱是义军,天下乃人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何存彼此之分?”
“呸!”花云怒斥道,“太平府乃是大明帝国的州治。本帅奉命在此镇守,你赶紧退走!”
陈友谅又冷笑了一声:“哈哈哈哈!花云,实话告诉你吧,朱元璋已被困在牛膛峪,时下粮草尽绝,十万大军,眼看就要变成饿鬼。陈某率九国联军来取南京,为的是打你们一个首尾难顾。不出旬月,南京一带就是我们的天下了。这样的大事,你还蒙在鼓里,实在是可怜哪,可笑!”
九江王陈友必喊道:“花云!常言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何不献城归顺,以保你高官厚禄!”
花云听罢,直气得哇呀暴叫:“陈友必!你既称义军,就应该对付元兵,解救黎民百姓。你却挂羊头,卖狗肉,挑拨离间,反复无常。本帅恨不能食尔之肉,饮尔之血!”
陈友谅气得叫道:“良言难劝该死鬼。”他回身问左右:“哪位过去要他的狗命?”
“末将愿往!”话音一落,从陈友谅身后钻出一人,乃是陈友谅手下的金刀无敌将马成功。
陈友谅嘱咐道:“花云勇猛,尔不可大意。”
“是!”马成功答应一声,催马抡刀,来到阵前。
花云定睛一看,这家伙长得五大三粗,相貌凶恶,活像一方石碑。花云看罢,喝问道:“你是何人?”
马成功答道:“金刀无敌将,你马爷爷是也!”说罢,抡刀便砍。
花云暗想,看今日的阵势,不豁出命来是不行了。于是,他双臂用力,往上招架,只听“锵啷”一声,刀棍碰在一处。花云力大棍沉,把马成功震得双手酸麻。这家伙急忙抽回大刀,换招儿再战。二将一来一往,杀在一处。
花云使了个凤凰单展翅,一棍正扫到马成功的脑袋上,“啪嚓”一声,打了他个万朵桃花开,死尸栽于马下。
陈友谅惊呼道:“花云不减当年之勇也!”
陈友必一听,很不服气,催马抡刀,来战花云。二人刀棍相击,各下绝情。打了十几个回合,花云使了个秋风扫落叶的招数,一棍打折他的马腿。陈友必坐立不稳,跌落在地。花云举棍要打,忽然听见弓弦作响,一支狼牙箭奔西门而来。花云一甩脸,将利箭躲过。就在这一瞬间,陈友必来了个就地十八滚,逃回本阵。
湘西王达世罕也是个亡命之徒,一见打仗就红眼。他催开坐骑,手抢开山大斧,来战花云。二十几个回合,被花云一棍将他的大斧崩飞。达世罕见势不妙,拨马便走。花云哪里肯放?使了个泰山压顶,一棍正砸到他的脑袋上,“啪嚓”一声,脑浆迸流,死于非命。
花云连胜三阵,越战越勇。这一来,可气坏了南汉王陈友谅。他大吼一声,催开宝马雪里白,抡开日月龙凤刀,要大战花云。
欲知谁胜谁负,且听下回分解。
话说胡大海抡起石头,奔张九六便打。张九六忙一甩脸,把石头躲过。哪知他刚躲过第一块,第二块又到了。躲过第二块,第三块又到了……
诸位,那张九六一边大战宁伯标,一边躲石头,怎能顾得过来呢?稍没留意,被一块石头打在了脑门上,不由大叫一声,栽到马下。
胡大海并不怠慢,一个箭步跳到张九六面前,伸出大手把他按住,不容分说,就是一顿大嘴巴子。一边揍,一边说:“我叫你横!我叫你横!哼,看看咱俩谁厉害?”
宁伯标也不敢乐,在马上说道:“二哥,冤仇宜解不宜结,饶了他吧!”
胡大海打过瘾了,这才住手说道:“听人劝,吃饱饭。只许你不仁,不许我不义。只当有个屁,把你放了吧!”
张九六满脸羞愧,一句话也没说,提矛上马,逃命而去。
张九六刚走,胡大海突然一拍脑袋,说道:“-!坏了,不该放他!”
“为什么?”
胡大海说:“我们十万人马被困在牛膛峪,留着他可以做人质。他这一逃,不就全吹了?”
“可也是呀!你怎么不早说?”
“方才光顾高兴,把这个茬口给忘了。”
宁伯标也追悔不及,无奈说道:“此地不宜久留,快随我回家,再做定夺。”
胡大海点头。
再说宁伯标领着胡大海,先找着六个家人,拔帐起程,一路无话。这天,来到凤凰庄。宾主来到府内,宁伯标先叫家人给胡大海包扎了伤口,又派人给他的大红马调治伤疾,同时,还给胡大海取来衣服鞋帽,让他沐浴更衣。一切料理已毕,宁伯标在大厅设摆酒宴,为他压惊。酒席宴前,胡大海把义军被困的经过,详细说了一番。
宁伯标听了,不住地摇头叹息,放下酒杯,说道:“二哥,你打算如何行事?”
胡大海说:“我身上带着搬兵的圣旨。要把三十六路御总兵调来,解围救驾。”
“嗯!”
胡大海喝了一口酒,又说道:“我可不是赖你,眼下国难当头,无论如何,你也得帮忙啊!”
宁伯标说:“那是自然,不过……”说到此处,低头不语了。
胡大海不解其意,忙问:“兄弟,看你的意思,好像有什么为难之事。何不请讲当面?”
“唉!若得罪了张士诚,我在这儿就不能呆了。”
胡大海笑道:“你救了驾,立了大功,就是大明的功臣。到那时,封王、封侯是定了的。将来搬到南京去住,那有多美?还留恋这里干什么!”
宁伯标点头道:“话虽如此,人总免不了有留恋故土之情。我还好说,就怕老娘难过。”
“你可真是个大孝子。放心吧,老夫人那里,由我去说,管保让她老人家高兴。”
宁伯标说;“那敢情好了。另外,我还有一事,要拜托二哥。”
“何事?”
“我有一女,名唤彩霞,今年一十七岁,尚未许配人家。您在朝中居官,结识的人多,看有没有合适的男孩子?我不求他家的门第高下,只要人品好就行。”
胡大海一听,立时捧腹大笑:“哈哈哈哈!我说兄弟,你算问对人了。眼下就有一个好小伙子,今年也是一十七岁,文有文才,武有武艺。论人品,万八千里挑不出一个;论长相,什么潘安、宋玉、吕布、子都,他们都得靠边站。保媒的快把门槛踢破了,可是人家这孩子,连一个也相不中。说来也不奇怪,因为人家有能耐呀!双手会写梅花篆字,出口成章,提笔成词,没有人家不懂的事。再说,人家又有钱,又有势,自幼娇生惯养,说一不二,你说人家能随便应亲吗?”
宁伯标听罢,说道:“自古道,‘寒门出孝子,白屋出公卿。’如此娇惯的孩子,未必就好。二哥你是知道的,我最讨厌那种纨-子弟。”
“不,你没猜对。”胡大海说,“这孩子可不是浪荡公子。别看家里惯他,他自己却不骄不傲,知书识礼,可讨人喜欢哩!”
宁伯标笑了:“既然二哥把他夸得这么好,请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哪一家的公子?”
胡大海提高嗓门道:“此人你大概也有耳闻,他就是当今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干儿子——世子殿下朱沐英!”
“朱沐英?我曾在芜湖关与他交过锋,他可不怎么样啊!”
胡大海说:“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孩子原先姓沐,祖居安徽毫州沐家庄,父亲叫沐洪。当初,为搭救朱元璋,得罪了元兵,他们放火烧了沐家庄,杀死了沐洪和他的全家满门,只逃出沐英一个孩子。朱元璋为报答沐洪一家的救命之恩,把沐英收为义子,改名朱沐英,又姓朱、又姓沐,来了个一子两不绝。后来,红教真人张天师,把他带到江西龙虎山去学艺。又教文,又教武,他学了个文武双全。也可能是龙虎山的水土好,学艺八年,沐英出落得成了当世的美男子。他一出世,就曾锤震乱石山、大闹十王兴隆会、打死幽州三秦勇、得宝马万里烟云兽,威名远震。之后,攻城破阵,屡建奇功,为众人所瞩目。现在,朱元璋当了皇帝,钦封他为世子殿下。如今他是金枝玉叶,那可了不起哟!”
胡大海这番话,把宁伯标说得时而高兴,时而皱眉。过了片刻,他担心地问道:“二哥,人家的门第这么高,咱们恐怕高攀不上吧?”
胡大海笑着说:“都有我呢,你怕什么?沐英这孩子,有点任性。就拿婚姻这件事来说,他连皇上的话也不听;可是,他却听我的。我叫他上东,他不敢奔西,我叫他打狗,他不敢撵鸡。你放心吧,这门婚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宁伯标大喜,离席拜道:“二哥若能玉成此事,弟铭刻肺腑,当报大恩。”
“看你说的,这可就太见外了。我这个人做事,最爱干脆。一言出口,落在地上摔三节,没有拖泥带水的时候。”
宁伯标连声说好,派人到内宅报喜。
这件喜事,很快就在宁府传开了。上上下下的人,无不高兴。
次日清晨,宁氏老夫人在内宅设宴,由宁伯标作陪,来款待胡大海。席前,宁老夫人长叹一声,说道:“唉!当年,伯标娶妻洒氏。这个酒氏,乃是奸相洒敦的女儿。元人想用联姻之法,让伯标给他们卖命。这门亲事,老身当初就不愿意。过门后,洒氏与我不睦。三年后,我让伯标将她休出家门。洒氏走后,留下一女,就是我孙女宁彩霞。这孩子从小随老身长大,是我宁家的心肝宝贝。听说你从中为媒,要把我孙女许配给世子殿下朱沐英,真让老身感恩不尽。不过,老身并未见过此人,未免有些放心不下。”
宁伯标听到此处,生怕母亲伤了胡大海的面子,忙接了话茬儿:“我二哥是办正事的人,母亲只管放心就是。”
胡大海拱手道:“伯母,您就放心吧!这门婚事管保错不了,有错拿我问罪。”
宁老夫人笑道:“如此说来,老身就放心了。”
宁伯标又说:“二哥,待我将女儿彩霞唤来,请你看看。你是媒人,也好心中有数。”
胡大海忙一摆手:“不必。只要丫头不瞎、不瘸,不聋、不哑,不缺胳膊少腿就行,长得好坏都不要紧。”
老夫人微微一笑:“不是老身夸口,我这孙女是人中的尖子,敢与月宫嫦娥媲美。”说到此处,冲外面喊话,“秋菊!”
一个俊俏的小丫环走进来施礼:“老夫人有何吩咐?”
“把你家小姐唤来!”
“是!”秋菊应声而去。
丫环走后,老夫人又问胡大海:“贤侄,婚事未定之前,能不能让我相看相看姑爷?”
“当然可以。我回京之后,将正事办完,就告知朱沐英。倘若有工夫的话,就让他来一趟。如果您相中了,那就算正式订亲。单等破了牛膛峪,把皇上救出来,就成全他们完婚。您看如何?”
“如此甚好。”
这时,丫环秋菊从外边走来禀报:“姑娘来了!”
紧接着,就听见环佩叮当,帘子一挑,从外边走进了姑娘宁彩霞。
胡大海瞪着牛眼,仔细观瞧。但只见:
香风飘,启珠帘,
外边走来女婵娟。
发似漆,如墨染,
高挽云鬓套三环。
白又嫩,瓜子脸,
两道柳眉黑又弯。
水汪汪,杏核眼,
清澈明亮似山泉。
鼻梁直,如悬胆,
樱桃小口红又鲜。
玉米牙,元宝耳,
两个酒窝腮上悬。
身上穿,紫罗衫,
外罩八宝绸坎肩。
百褶裙,多鲜艳,
下村一对小金莲。
亭亭玉立多姿女,
恰似嫦娥离广寒。
胡大海看罢,又惊又喜。惊的是,人世间竟有这么美貌的娇娃;喜的是,宁伯标竟有这样一个好女儿。
再说宁彩霞。她慢闪秋波,往屋里扫了一眼,轻移莲步,来到宁氏面前:“祖母万福!”说罢,飘飘下拜。
老夫人一摆手说:“快去见过你胡伯父!”
宁彩霞转身形来到胡大海面前,轻启朱唇,满面含笑:“侄女给伯父叩头!”说罢,撩衣便拜。
胡大海急忙站起身来,往旁边一闪:“免礼,免礼。”转身对丫环说,“快把你家小姐搀起来!”
宁彩霞又给父亲见礼。接着,低颈垂首,站在祖母身后。
老太太眼里看,心里爱,拉着孙女的手,一个劲地微笑。
彩霞问道:“奶奶,今日为何这么高兴?”
“嗯,我太高兴了!”老夫人对胡大海说:“贤侄,你看我这孙女如何?”
胡大海把腿一拍:“没说的,太好了。难怪你老人家这么宠爱她,我要有这么个女儿,比您爱得更厉害!”
老夫人问:“你说的那个朱沐英,可配得上我孙女?”
彩霞闻听,顿时羞红了粉面,用手一推老夫人的肩头:“奶奶——”
老夫人笑着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用不着害臊。这不,你胡伯父给你提亲来了。”
宁彩霞听罢,芳心乱跳,玉体不安,连脖子都臊红了。她不好意思在此久呆,领着丫环,一阵风似地跑回闺房。
此时,屋里的人都笑了。胡大海笑得最厉害,把屋子震得嗡嗡直响。
众人尽情笑罢,老夫人又问胡大海:“朱沐英能配上吗?”
“这个吗……”胡大海稍微一愣,“这怎么说呢?……嗯,我看差不多,谁知您相中相不中!”
胡大海嘴里这么说,心里也犯嘀咕。为什么?宁伯标向他提到这件婚事时,胡大海是顺口答应、胡说八道的,为的是让他出头帮忙。后来,越说越深,反倒弄假成真了。胡大海见话难以收回,只好瞪着眼睛瞎说。他心里明白,那朱沐英长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瘦小枯干,相貌丑陋。非但如此,他还口吃,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刚才胡大海说的那套,都是假的。不过,也有真的,像朱沐英十七岁啦、没有订亲啦、官拜世子殿下啦、武艺高强啦……等等。那阵儿,胡大海想,就凭朱沐英的身价,娶什么好媳妇没有?除了长相难看一点儿,别的挑不出什么毛病,所以,他才大包大揽。可是,方才一见姑娘,他心里就难受了。怎么?说实在的,朱沐英根本不配!这门亲事若要成了,可算是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胡大海左思右想,最后,使了个无可无不可的办法,说道:“伯母,伯标兄弟,我这个媒人,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不过给你们两家搭个桥。你们也别拿我的话当真,将来见了朱沐英,当面锣,对面鼓,你们自己来定。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谁也别勉强,我也不落埋怨。”
胡大海这几句话,把老夫人逗乐了。宁伯标说:“二哥不必多虑。你是一片好意,岂能落下埋怨!”
“这就好。咱们一言为定,好坏可没我的事了。”胡大海心里的话,趁早退出去,今后再别提这码事了。
席散之后,宁伯标陪着胡大海来到前厅,又闲谈了一阵儿,胡大海便起身告辞。宁伯标知道他公务在身,不便挽留,忙叫家人把他的大红马牵到门外。胡大海带好应用之物,向宁伯标作别。
宁伯标扶着胡大海上了战马。一直把他送到凤凰庄外。临别时,宁伯标说道:“你估计,何时能把救兵搬到?”
“救兵如救火。最多半月,最少十天。”
宁伯标说:“二哥一路保重。”
“借你吉言。再见!”说罢,胡大海拱手作别。
宁伯标目送一程,这才转身回府。
单说胡大海。他一路上打马如飞,兼程前进。这一天回到南京。归府后,先与全家见面。胡大海话没多说,休息了片刻,更换好朝服,怀抱圣旨,来到午朝门外。
今天,值日大臣是户部尚书郭光卿。他见了胡大海,不由大吃一惊。胡大海简单向他说了几句,便叫他请皇后升殿。郭光卿不敢怠慢,忙命内侍臣启奏马皇后得知。
时间不长,金钟三声响,玉鼓六声催。在京的文武,陆续来到朝房,与胡大海见面。
静鞭三响,皇后升殿。文武百官拜罢归班。
郭光卿奏道:“护国王胡大海求见凤驾!”
胡大海整理衣冠,跪拜在地:“臣胡大海给娘娘叩头!千岁,千千岁!”
马皇后急忙欠身离座,说道:“王兄免礼,一旁赐座。”
“谢皇后!”胡大海站起身来,深施一礼,坐在绣龙墩上。
马皇后焦急地问道:“请问王兄,两军阵前胜败如何?皇上龙体可好?”
胡大海长叹一声:“唉,大事不好了!”接着,把出师以来的情形,详细地讲了一遍。
马皇后听了,二目垂泪道:“当初皇上不听人谏,才有今日之祸。爱卿,这可如何是好?”
胡大海奏道:“事已至此,悔也无用。臣这次奉旨回京,就为搬兵而来。只要救兵去得快,即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说罢,将圣旨呈递过去。
马皇后看见丈夫的亲笔书信,心如刀绞,眼泪双流。
胡大海又说:“救兵如救火。请娘娘速发凤旨,飞调三十六路御总兵,赶赴前敌救驾。臣也不敢闲着,我打算亲自到瓜州、镇江、宁国去一趟,先把这三路人马带走。远路的可以随后赶去,我可没工夫等他们了。”
马皇后收泪道:“王兄一路辛苦了。你先休息几日,待我另派别人搬兵。”
胡大海急了:“弟妹呀,你二哥我心如火焚,坐卧不安,哪有心思歇着?还是让我亲自去吧!”
“既然如此,让二哥受累了。”当下,马皇后传凤旨,兵部发调令,立刻差专人用最快的速度,分赴各地。
接着,皇后又询问了一些情形,这才挥手退殿。
胡大海回到府里,也不会客。只休息了一夜,次日便奔镇江三镇而去。
单说马皇后。她心惊肉跳地回到后宫,急忙沐浴更衣,去朝拜神佛。她又扶乩,又打卦,一直忙活到半夜。正在——欲睡之际,忽听外面钟声齐鸣,不知出了何事。马皇后急忙起床,由宫女们服侍着梳洗穿戴。
正在这时,内侍臣进来启奏:“请皇后升殿,朝臣有要事禀奏!”
马皇后听了,急忙升殿。她刚坐稳身形,便问:“何人鸣钟击鼓?有事快快奏来。”
“微臣有本上奏!”京营大帅张玉,出班跪倒,“启奏娘娘,大事不好!”
马皇后一听,吓得一打哆喷,颤抖着声音说:“详细奏来。”
张玉道:“昨夜太平府传来急讯,南汉王陈友谅、九江王陈友必、徐州王李春等,纠集重兵二十余万,不宣而战,猛攻太平府。我军兵单力薄,恐怕凶多吉少!”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此事,臣已禀报了中山王徐达。他让我派薛凤稿为将,率兵三千,前去援救,现在情况不明。微臣以为,太平府乃南京之门户,倘若有失,京城危矣!请皇后降旨,早作安排。”
马皇后听罢,瞠目结舌,手足无措。心里说,真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啊!而今前门有虎,后门有狼,又缺兵,又缺将,这该如何是好?
诸位,讲到此处,说书人先把太平府的情形作番交待——
太平府的总兵是花云花智惠,副总兵是双鞭将吴良和飞叉将姚猛。他们率领大军三万,在那里镇守。五天前,花云就探知风声,听说陈友谅要来攻打太平府。他急忙把吴良和姚猛找来,部署了应战准备。谁料次日中午,陈友谅就发兵前来,把太平府围了个水泄不通。接着,陈友谅亲自讨敌骂阵。
花云大怒,披挂整齐,引精兵杀出城来。他来到阵前,立马横棍,往对面一看:只见敌兵铺天盖地,布在城外,刀枪似麦穗,剑前如麻林,旌旗招展,如同海潮。再仔细一瞅,见五色雷旗之下,并列着九匹战马,马上都端坐着战将。正中央那人:金甲红袍,青马大刀,面如白玉,三络长髯,二目放光。谁呀?正是南汉王陈友谅。上垂首是九江王陈友必,台明王方国珍,西凉王马增善,大梁王马增玉;下垂首是徐州王李春,徽州工左君必,湘西王达世罕,汴州王肖定邦。这些反王全都是盔甲在身,各擎着兵刃。一个个龇牙咧嘴,好不吓人。在他们身后,大将足有二三百名。
花云看罢,用棍点指,高声喝喊:“陈友谅,何故兴兵犯我疆界?”
陈友谅哈哈大笑道:“花将军言之差矣!你我俱是义军,天下乃人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何存彼此之分?”
“呸!”花云怒斥道,“太平府乃是大明帝国的州治。本帅奉命在此镇守,你赶紧退走!”
陈友谅又冷笑了一声:“哈哈哈哈!花云,实话告诉你吧,朱元璋已被困在牛膛峪,时下粮草尽绝,十万大军,眼看就要变成饿鬼。陈某率九国联军来取南京,为的是打你们一个首尾难顾。不出旬月,南京一带就是我们的天下了。这样的大事,你还蒙在鼓里,实在是可怜哪,可笑!”
九江王陈友必喊道:“花云!常言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何不献城归顺,以保你高官厚禄!”
花云听罢,直气得哇呀暴叫:“陈友必!你既称义军,就应该对付元兵,解救黎民百姓。你却挂羊头,卖狗肉,挑拨离间,反复无常。本帅恨不能食尔之肉,饮尔之血!”
陈友谅气得叫道:“良言难劝该死鬼。”他回身问左右:“哪位过去要他的狗命?”
“末将愿往!”话音一落,从陈友谅身后钻出一人,乃是陈友谅手下的金刀无敌将马成功。
陈友谅嘱咐道:“花云勇猛,尔不可大意。”
“是!”马成功答应一声,催马抡刀,来到阵前。
花云定睛一看,这家伙长得五大三粗,相貌凶恶,活像一方石碑。花云看罢,喝问道:“你是何人?”
马成功答道:“金刀无敌将,你马爷爷是也!”说罢,抡刀便砍。
花云暗想,看今日的阵势,不豁出命来是不行了。于是,他双臂用力,往上招架,只听“锵啷”一声,刀棍碰在一处。花云力大棍沉,把马成功震得双手酸麻。这家伙急忙抽回大刀,换招儿再战。二将一来一往,杀在一处。
花云使了个凤凰单展翅,一棍正扫到马成功的脑袋上,“啪嚓”一声,打了他个万朵桃花开,死尸栽于马下。
陈友谅惊呼道:“花云不减当年之勇也!”
陈友必一听,很不服气,催马抡刀,来战花云。二人刀棍相击,各下绝情。打了十几个回合,花云使了个秋风扫落叶的招数,一棍打折他的马腿。陈友必坐立不稳,跌落在地。花云举棍要打,忽然听见弓弦作响,一支狼牙箭奔西门而来。花云一甩脸,将利箭躲过。就在这一瞬间,陈友必来了个就地十八滚,逃回本阵。
湘西王达世罕也是个亡命之徒,一见打仗就红眼。他催开坐骑,手抢开山大斧,来战花云。二十几个回合,被花云一棍将他的大斧崩飞。达世罕见势不妙,拨马便走。花云哪里肯放?使了个泰山压顶,一棍正砸到他的脑袋上,“啪嚓”一声,脑浆迸流,死于非命。
花云连胜三阵,越战越勇。这一来,可气坏了南汉王陈友谅。他大吼一声,催开宝马雪里白,抡开日月龙凤刀,要大战花云。
欲知谁胜谁负,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