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玉珍起兵归红巾 韩娥练武宝光寺(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韩娥传奇最新章节!
明玉珍为人刚直,英武有大志,不看重声色货利。他守信用,重义气,处事公道果断,又乐于助人,在这一方小有名气。邻里若有纠纷,总愿找他调解。地方上若有大事,都愿听取他的意见。特别是明玉珍那一双重瞳(注:重瞳,即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又叫对子眼。上古神话中视其为圣人。但是现代医学认为是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是早期白内障的现象。),神采奕奕,与历史上虞舜、项羽有相同之“异相”,于是当地人更加崇拜他。据说,明玉珍曾经到荆门去看相算命,那麻衣相术者见其状貌特异,便惶恐不安道:“替天下争取平等的人,一定是他!”
闲话少说。且说明玉珍将队伍驻于进可攻、退可守的青林山上。令诸乡豪分屯要害,且修栅治城,给养全由山下父老筹措。清同治时所编《随州志》记载说:青林山在南百里。旧志云,山木苍翠,故名。顶有石垣,元末兵乱,青林明玉珍率乡人结屯相保于此,当即其遗寨也。
明玉珍本是农家子弟,常年脚穿麻耳草鞋。此时,他手下重要人物有:戴寿,又叫戴牌,曾为巡司弓兵牌子头,是明玉珍义军的二号人物,他足智多谋,精通兵法。向大亨,主管财粮,是义军的三号人物。万胜,湖北黄陂人,臂力过人,善使一杆钢枪,勇猛无比,智谋过人,辅佐明玉珍统兵作战,明玉珍十分喜欢他,是义军的四号人物。
初秋的一天,明玉珍的筹粮官向大亨打探回来道:“朝廷已调三千元军,会同随州知府彻尔特穆尔,前来攻打青林山。”
不久,义军侦探又来报,说是元军已逼近梅丘。明玉珍急忙叫来军师戴寿和向大亨、万胜,商议应对之策。当时,四人计议决定,动员所有义军在山上多多准备滚木礌石,并在梅丘里通往青林山的沿途增派岗哨。同时,命令义军加紧操练,准备迎战元军。
数日后,彻尔特穆尔指挥三千元军,将青林山团团围住,并封锁了所有进山的道路。接着,元军仰攻青林山,义军则凭险抵抗,元军死伤累累。
彻尔特穆尔攻了几次,见青林山一时难以攻下,便心生一计,叫士兵放火烧山。顷刻间,只见山下浓烟滚滚,火势顺风向山上蔓延。明玉珍和戴寿站在高处,手搭凉棚观察了一会儿,便立即命令义军用斧头、大刀砍倒树木和荆棘杂草,用锄头开挖防火沟,这才断绝了火路。随后,他们率领义军全部退守山顶。彻尔特穆尔的火攻毒计没有得逞,起义军亦未受到重大损失。
彻尔特穆尔见不能在短期内攻下青林山义军大营,便与众将商议,决定采取封锁政策,严密封山,禁绝所有人进山,意欲将明玉珍部困死于青林山中。
官军将青林山围了半月有余,起义军给养日渐减少,处境非常危急。明玉珍心急如焚,急召戴寿、向大亨、万胜齐聚议事厅,商议对策。
万胜道:“与其在山上挨饿等死,不如冲下山去与官军拼个你死我活,兴许还有一线生机。”
戴寿则认为:“当前敌众我寡,冲下山去死拼,无异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此时,青林山下小路上,有一位头裹红巾的勇士,手持两把战斧,砍倒封山元军数人后,冲上青林山。义军步哨抓住他,押至山头营寨。那勇士于寨门前高声大叫,要见义军明首领!
且说议事厅里,明玉珍正拿不定主意,忧心忡忡。侍卫进来禀报,说有一猛士要见明首领。明玉珍于是叫戴、向、万三人稍候,待他前去看看何人,尔后再继续商议。
明玉珍来到前厅,那勇士立即起身施礼,说:“我是徐寿辉部下偏将吴友仁。我徐主有书信致明首领。”
吴友仁掏出密函,递与明玉珍。明玉珍看过密信,问道:“徐主现驻何处?”吴友仁答曰:“徐主现驻蕲水。”
明玉珍又问:“吴将军此来有何见教?”
吴友仁开门见山道:“若是明将军愿意投奔徐主,吴某愿率山下五百弟兄接应义军,突出元军包围。”
明玉珍没有立刻回答,只说要与部下商议,然后再作答复。
随即,明玉珍大步回到议事厅,对戴、向、万三人道:“大宋徐主派偏将吴友仁前来联络我等参加红巾军。”
说罢,明玉珍将书信递给戴寿。军师戴寿接过信便念道:“闻朝廷重兵围剿明将军,恐将军势单力薄,不足以胜元军。予起兵举义,期逐元朝,以靖中原。若归,共图大事,甚善;不来,且先加兵。”
念毕,戴寿道:“徐寿辉教主令吴友仁来劝明首领归顺大宋,我希望明首领审时度势,早做决断。”
向大亨听后,昂首道:“我等归顺,必受彼节制,明首领甘愿为人下?”明玉珍不语。
戴寿又分析道:“我们地仅弹丸,兵不过千人;又遭朝廷重兵包围,形势危急。”
明玉珍看着戴寿,问道:“依军师之见,该当如何处置?”
戴寿将徐寿辉的书信交给明玉珍,踱了两步道:“我等若归顺徐主,可暂脱险境;尔后再寻机会独树旗帜,发展壮大,如此方可成就大业。”
明玉珍同意戴寿分析,他道:“元朝是我们与徐寿辉的共同敌人;况且他们兵多将广,又建立了宋政权。我等归顺,有利于消灭元军。”
明玉珍又征询向大亨、万胜的意见。二人皆愿归顺,先后表态道:“愿意追随明首领。”
之后,明玉珍带着戴、向、向三人来到前厅,见过吴友仁,说了他们的决定。随后,他们与吴友仁商量了具体突围办法。
吴友仁道:“事不宜迟,我们依计而行。”说罢拱手告别,提着战斧下山去了。
明玉珍立即召集部下,说明投靠大宋的主张,众人齐声表示:“我等愿追随明首领。”
明玉珍为人刚直,英武有大志,不看重声色货利。他守信用,重义气,处事公道果断,又乐于助人,在这一方小有名气。邻里若有纠纷,总愿找他调解。地方上若有大事,都愿听取他的意见。特别是明玉珍那一双重瞳(注:重瞳,即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又叫对子眼。上古神话中视其为圣人。但是现代医学认为是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是早期白内障的现象。),神采奕奕,与历史上虞舜、项羽有相同之“异相”,于是当地人更加崇拜他。据说,明玉珍曾经到荆门去看相算命,那麻衣相术者见其状貌特异,便惶恐不安道:“替天下争取平等的人,一定是他!”
闲话少说。且说明玉珍将队伍驻于进可攻、退可守的青林山上。令诸乡豪分屯要害,且修栅治城,给养全由山下父老筹措。清同治时所编《随州志》记载说:青林山在南百里。旧志云,山木苍翠,故名。顶有石垣,元末兵乱,青林明玉珍率乡人结屯相保于此,当即其遗寨也。
明玉珍本是农家子弟,常年脚穿麻耳草鞋。此时,他手下重要人物有:戴寿,又叫戴牌,曾为巡司弓兵牌子头,是明玉珍义军的二号人物,他足智多谋,精通兵法。向大亨,主管财粮,是义军的三号人物。万胜,湖北黄陂人,臂力过人,善使一杆钢枪,勇猛无比,智谋过人,辅佐明玉珍统兵作战,明玉珍十分喜欢他,是义军的四号人物。
初秋的一天,明玉珍的筹粮官向大亨打探回来道:“朝廷已调三千元军,会同随州知府彻尔特穆尔,前来攻打青林山。”
不久,义军侦探又来报,说是元军已逼近梅丘。明玉珍急忙叫来军师戴寿和向大亨、万胜,商议应对之策。当时,四人计议决定,动员所有义军在山上多多准备滚木礌石,并在梅丘里通往青林山的沿途增派岗哨。同时,命令义军加紧操练,准备迎战元军。
数日后,彻尔特穆尔指挥三千元军,将青林山团团围住,并封锁了所有进山的道路。接着,元军仰攻青林山,义军则凭险抵抗,元军死伤累累。
彻尔特穆尔攻了几次,见青林山一时难以攻下,便心生一计,叫士兵放火烧山。顷刻间,只见山下浓烟滚滚,火势顺风向山上蔓延。明玉珍和戴寿站在高处,手搭凉棚观察了一会儿,便立即命令义军用斧头、大刀砍倒树木和荆棘杂草,用锄头开挖防火沟,这才断绝了火路。随后,他们率领义军全部退守山顶。彻尔特穆尔的火攻毒计没有得逞,起义军亦未受到重大损失。
彻尔特穆尔见不能在短期内攻下青林山义军大营,便与众将商议,决定采取封锁政策,严密封山,禁绝所有人进山,意欲将明玉珍部困死于青林山中。
官军将青林山围了半月有余,起义军给养日渐减少,处境非常危急。明玉珍心急如焚,急召戴寿、向大亨、万胜齐聚议事厅,商议对策。
万胜道:“与其在山上挨饿等死,不如冲下山去与官军拼个你死我活,兴许还有一线生机。”
戴寿则认为:“当前敌众我寡,冲下山去死拼,无异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此时,青林山下小路上,有一位头裹红巾的勇士,手持两把战斧,砍倒封山元军数人后,冲上青林山。义军步哨抓住他,押至山头营寨。那勇士于寨门前高声大叫,要见义军明首领!
且说议事厅里,明玉珍正拿不定主意,忧心忡忡。侍卫进来禀报,说有一猛士要见明首领。明玉珍于是叫戴、向、万三人稍候,待他前去看看何人,尔后再继续商议。
明玉珍来到前厅,那勇士立即起身施礼,说:“我是徐寿辉部下偏将吴友仁。我徐主有书信致明首领。”
吴友仁掏出密函,递与明玉珍。明玉珍看过密信,问道:“徐主现驻何处?”吴友仁答曰:“徐主现驻蕲水。”
明玉珍又问:“吴将军此来有何见教?”
吴友仁开门见山道:“若是明将军愿意投奔徐主,吴某愿率山下五百弟兄接应义军,突出元军包围。”
明玉珍没有立刻回答,只说要与部下商议,然后再作答复。
随即,明玉珍大步回到议事厅,对戴、向、万三人道:“大宋徐主派偏将吴友仁前来联络我等参加红巾军。”
说罢,明玉珍将书信递给戴寿。军师戴寿接过信便念道:“闻朝廷重兵围剿明将军,恐将军势单力薄,不足以胜元军。予起兵举义,期逐元朝,以靖中原。若归,共图大事,甚善;不来,且先加兵。”
念毕,戴寿道:“徐寿辉教主令吴友仁来劝明首领归顺大宋,我希望明首领审时度势,早做决断。”
向大亨听后,昂首道:“我等归顺,必受彼节制,明首领甘愿为人下?”明玉珍不语。
戴寿又分析道:“我们地仅弹丸,兵不过千人;又遭朝廷重兵包围,形势危急。”
明玉珍看着戴寿,问道:“依军师之见,该当如何处置?”
戴寿将徐寿辉的书信交给明玉珍,踱了两步道:“我等若归顺徐主,可暂脱险境;尔后再寻机会独树旗帜,发展壮大,如此方可成就大业。”
明玉珍同意戴寿分析,他道:“元朝是我们与徐寿辉的共同敌人;况且他们兵多将广,又建立了宋政权。我等归顺,有利于消灭元军。”
明玉珍又征询向大亨、万胜的意见。二人皆愿归顺,先后表态道:“愿意追随明首领。”
之后,明玉珍带着戴、向、向三人来到前厅,见过吴友仁,说了他们的决定。随后,他们与吴友仁商量了具体突围办法。
吴友仁道:“事不宜迟,我们依计而行。”说罢拱手告别,提着战斧下山去了。
明玉珍立即召集部下,说明投靠大宋的主张,众人齐声表示:“我等愿追随明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