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在水一方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重生之美味关系最新章节!
师傅自称法号智清,安然觉得听着似乎有点耳熟,想了一会儿发觉大概这个法号也属于古装剧或是小说里比较常见的名字吧,所以,乍听起来总觉熟悉。
智清师傅说话带了一点津源的当地口间,稍稍有点胖,大概与脸型也不无关系,因此笑起来显得格外的有亲和力,作为一个普通的唯物主意义者,安然从这位普通的师傅身上没看出什么传说中的超脱凡尘的信仰力量,只是觉得这人看起来很好接近,比较随和。
事实上,这位智清师傅不仅比较随和,而且也比较话多,很喜欢聊天,如果不是因为装束与普通人不同的原因,他看起来就是个在街边问路时常能遇到的很热心,又稍稍有那么点话唠,有那么点长舌的中年大叔。
智清师傅对于他们不在前面那些神殿里烧香参拜,而跑到这个光秃秃的花园里,对着捂得严严重重的暖棚合影的原因很好奇。
对于安然他们来说,这自然是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而且还可以趁着跟这个龙王庙的“土著居民”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八卦消息可听,再核实一下自己所了解到的那些城市传说。
智清师傅对他们几个外地人对于关于龙王牡丹的传说居然知道得如此清楚还感到挺讶异的,他说,一般本地的年轻一代对于这些当年的事都知道得不多了,没想到他们了解的版本还挺多的。
他说他就是在龙王庙旁长大的,小时候还亲眼见过龙王牡丹,只是记得不大清了,就是觉得那花开起特别的凶。
安然觉得这位师傅用的词挺好玩的,他不用开得“好”,不用开得“盛”,他说开得“凶”。
于是这位喜欢抠字眼,死较真,还跑偏的兔子小姐就追着问人家随口那么一说的智清师傅,师傅,师傅,什么叫开得“凶”。
从这一点上倒可以看出智清师傅是个有德行的出家门,起码人家这耐心烦是比兔子小姐她妈的可多多了,听到安然的追问,智清师傅不仅没烦她,还乐了,他想了一下,才说,“那花高啊,我那会儿个儿小,也不知道到底那花长多高,我那时就觉着跟树似的。花开得还大,特别的大,都比我的脸大。开得也多。你想想,我那阵儿小,哪见过什么正经的花,就觉得满眼睛里都是好大个儿的花,铺天盖地的……”他说到这里,倒是摇了摇头,像是对自己的形容不那么满意似的,又想了一会儿,才放弃的总结道,“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吧,就是觉得它开得凶。”
他觉得对自己的形容和解释不那么满意,但架不住细节跑偏党却对他的形容和解释满意极了,智清师傅这边刚住了嘴,她就不知道从哪儿变出一本小笔记本和一支笔来,刷刷刷的又开始奋笔疾书,三五下就把智清师傅的那几句话给记下来了。
智清师傅自己本人觉得形容解释得不到位,安然却觉得他说得挺好,有很多时候,她觉得人们在生活中很多质朴的语言,反而比那些精雕细琢的词句更加的打动人心,更让人惊艳,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比如,“凶”,比如“铺天盖地”。
这大概就是白描的力量。她记得上辈子第一次读到苏东坡的那首悼亡词,“不思量,自难忘”,就觉得怦然心动,好像最深刻的感情,已经被这六个字平平淡淡的全部写尽,最平常,最朴实,却也最动人。
所以,要问她最喜欢描写爱情的句子,大概就是这句了,比许或婉丽,或浓艳,或新巧的句子都让她难以忘怀。
而生活中,人们随口说出来的话,有时比许多作家费劲心力写出来的语句更加的精准。而很多时候,作家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也表现在对日常对话的提炼上,怎样还原生活,又高于生活。
安然自觉距离作家的标准就像地球和火星一样,不能用年来算,得用光年。但作为一个从外皮到内核全部都“伪”的“文艺少女”,没事还总爱写点东西,她对自己的评价是,绝对缺乏提炼的能力——身为一个外号为“小老太太”的人,对于“提炼”能力的缺乏已经可想而知了,更别提原创了。
在缺乏天赋的情况下,还想尽量获得一点小小进步,安小老太太思来想去,那就只有靠收集了,在生活里注意收集身边人们说话中那些无意间说出的金句,然后用在自己文稿中的合适的地方。
这对于一个号称笔记控的人来说,真是再合适没有的选择了,简直就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的事,要不她也是必须随身揣着至少一本笔记本和至少一支笔,随时随地的写写写写。而对于安小老太太来说,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放,十块布头也是捡,十一块布捡起来也没啥子大区别。
而且,安然相信那句话,“熟能生巧”,还有一句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于这种生活中的原生态精炼语言也是一样,收集得多了,听得多了,注意得多了,慢慢的,自己也可以摸到一种的语感和窍门,有了积累,也能产生转化的基础。
这很难说是不是安小老太太收集有瘾给自己找的借口,反正,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自我提高的途径,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爱好,就像楚姑娘说的一样,她这也是一种收集癖,而且种类广泛的收集癖。
安然记得自己上辈子小时候曾经看过一部琼瑶阿姨的电视剧,叫《在水一方》,对于已经网文惯得口味相当刁钻的安然来说,别说剧情已经忘了大半,只记得一个模糊的梗概,就是全部都记得,琼瑶阿姨的苦情戏也不合安然这个只喜欢看欢乐小白文的人的口味,但其中有一个人物,安然倒是记得挺清楚。
说来也挺奇怪,那个人物既不是男主,也不是男配,更不是什么女主和女配,而好象是男主的姐姐或是妹妹的丈夫还是男朋友,可谓是配角中的配角,长什么模样长什么名,这都记不得了,只记得那人好象是个编剧,出现的时候,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这位先生总是说类似的话,等一等,这句话说得好,我要记下来,以后会用到。
说来奇怪,《在水一方》中,那么多的场景,那么多的人物,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让她回忆起来,印象最深的就是主题歌和这个人物了。
上辈子,网上资源很多,想重温一遍老剧也不是什么难事,可那时,别说是这个人物,琼瑶阿姨的老剧,就连电视剧她也是很多年不看了,相比于那些让她总忍不住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电视剧,她更喜欢网文和漫画,尤其是网文,如果不满意,她还可以留言表达不满,《在水一方》神马的,早不知道被她忘在哪个角角落落。
一直到了这辈子,她好象开始得上了笔记控的毛病之后,关于这个人物和这部剧的记忆才一点点的从记忆的深处慢慢的浮现出来,在此时网络媒体还不是很发达,网络资源也不是很丰富的时候,细节跑偏偏执狂再想寻找这个人物的名字也是无处可找,她还特意向好友们询问过,是否记得《在水一方》里的这个人物,好友们倒是不说不知道,只是拿“果然,变态的关注点从来都是变态”的小眼神回望凝视她。
安小然觉得她一点都不变态,她就是爱好相对特别那么一点点,真的只是一点点,好友们完是多见多怪,等以后网络文化大发展大膨胀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中国人的人口总数有多少,网络人口有多少,她的这点小爱好算个屁啊,比她特别的人多了去了。就算你在中国找不着,还有世界呢,全世界的网络人口中,口味特殊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你没看琼瑶阿姨的电视剧里不就有这么现成的一个,所以,安小然就在自己的小笔记本上记下一本,将来不论是电视剧重播——这个好像希望不大,还是去音像带租借店租借——毕竟她就是找一个配角的名字,又不准备重温剧情,怕被男女主的虐恋憋屈着,因着这个去买一套剧集,就有点太不划算了,总之,无论如何,跑偏党都下定决心了,她都争取找到她的这位知己的名字。
虽然安小然同学总是不肯承认自己的古怪,但是当她这边刷刷刷的开始动笔的时候,修习佛法,讲究心境的智清师傅也还是被这位小姐多多少少吓了一小跳。
要说由于龙王庙本就属于津源本地的一个名片式的名胜,虽说津源地方不大,从全国来说不说默默无闻,但真听过这个名字也没多少,只是在全省来说,津源的龙王庙倒也算是有一点点的小名,别的不说,周边城市的游客每年倒也能接待一些。
师傅自称法号智清,安然觉得听着似乎有点耳熟,想了一会儿发觉大概这个法号也属于古装剧或是小说里比较常见的名字吧,所以,乍听起来总觉熟悉。
智清师傅说话带了一点津源的当地口间,稍稍有点胖,大概与脸型也不无关系,因此笑起来显得格外的有亲和力,作为一个普通的唯物主意义者,安然从这位普通的师傅身上没看出什么传说中的超脱凡尘的信仰力量,只是觉得这人看起来很好接近,比较随和。
事实上,这位智清师傅不仅比较随和,而且也比较话多,很喜欢聊天,如果不是因为装束与普通人不同的原因,他看起来就是个在街边问路时常能遇到的很热心,又稍稍有那么点话唠,有那么点长舌的中年大叔。
智清师傅对于他们不在前面那些神殿里烧香参拜,而跑到这个光秃秃的花园里,对着捂得严严重重的暖棚合影的原因很好奇。
对于安然他们来说,这自然是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而且还可以趁着跟这个龙王庙的“土著居民”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八卦消息可听,再核实一下自己所了解到的那些城市传说。
智清师傅对他们几个外地人对于关于龙王牡丹的传说居然知道得如此清楚还感到挺讶异的,他说,一般本地的年轻一代对于这些当年的事都知道得不多了,没想到他们了解的版本还挺多的。
他说他就是在龙王庙旁长大的,小时候还亲眼见过龙王牡丹,只是记得不大清了,就是觉得那花开起特别的凶。
安然觉得这位师傅用的词挺好玩的,他不用开得“好”,不用开得“盛”,他说开得“凶”。
于是这位喜欢抠字眼,死较真,还跑偏的兔子小姐就追着问人家随口那么一说的智清师傅,师傅,师傅,什么叫开得“凶”。
从这一点上倒可以看出智清师傅是个有德行的出家门,起码人家这耐心烦是比兔子小姐她妈的可多多了,听到安然的追问,智清师傅不仅没烦她,还乐了,他想了一下,才说,“那花高啊,我那会儿个儿小,也不知道到底那花长多高,我那时就觉着跟树似的。花开得还大,特别的大,都比我的脸大。开得也多。你想想,我那阵儿小,哪见过什么正经的花,就觉得满眼睛里都是好大个儿的花,铺天盖地的……”他说到这里,倒是摇了摇头,像是对自己的形容不那么满意似的,又想了一会儿,才放弃的总结道,“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吧,就是觉得它开得凶。”
他觉得对自己的形容和解释不那么满意,但架不住细节跑偏党却对他的形容和解释满意极了,智清师傅这边刚住了嘴,她就不知道从哪儿变出一本小笔记本和一支笔来,刷刷刷的又开始奋笔疾书,三五下就把智清师傅的那几句话给记下来了。
智清师傅自己本人觉得形容解释得不到位,安然却觉得他说得挺好,有很多时候,她觉得人们在生活中很多质朴的语言,反而比那些精雕细琢的词句更加的打动人心,更让人惊艳,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比如,“凶”,比如“铺天盖地”。
这大概就是白描的力量。她记得上辈子第一次读到苏东坡的那首悼亡词,“不思量,自难忘”,就觉得怦然心动,好像最深刻的感情,已经被这六个字平平淡淡的全部写尽,最平常,最朴实,却也最动人。
所以,要问她最喜欢描写爱情的句子,大概就是这句了,比许或婉丽,或浓艳,或新巧的句子都让她难以忘怀。
而生活中,人们随口说出来的话,有时比许多作家费劲心力写出来的语句更加的精准。而很多时候,作家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也表现在对日常对话的提炼上,怎样还原生活,又高于生活。
安然自觉距离作家的标准就像地球和火星一样,不能用年来算,得用光年。但作为一个从外皮到内核全部都“伪”的“文艺少女”,没事还总爱写点东西,她对自己的评价是,绝对缺乏提炼的能力——身为一个外号为“小老太太”的人,对于“提炼”能力的缺乏已经可想而知了,更别提原创了。
在缺乏天赋的情况下,还想尽量获得一点小小进步,安小老太太思来想去,那就只有靠收集了,在生活里注意收集身边人们说话中那些无意间说出的金句,然后用在自己文稿中的合适的地方。
这对于一个号称笔记控的人来说,真是再合适没有的选择了,简直就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的事,要不她也是必须随身揣着至少一本笔记本和至少一支笔,随时随地的写写写写。而对于安小老太太来说,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放,十块布头也是捡,十一块布捡起来也没啥子大区别。
而且,安然相信那句话,“熟能生巧”,还有一句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于这种生活中的原生态精炼语言也是一样,收集得多了,听得多了,注意得多了,慢慢的,自己也可以摸到一种的语感和窍门,有了积累,也能产生转化的基础。
这很难说是不是安小老太太收集有瘾给自己找的借口,反正,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自我提高的途径,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爱好,就像楚姑娘说的一样,她这也是一种收集癖,而且种类广泛的收集癖。
安然记得自己上辈子小时候曾经看过一部琼瑶阿姨的电视剧,叫《在水一方》,对于已经网文惯得口味相当刁钻的安然来说,别说剧情已经忘了大半,只记得一个模糊的梗概,就是全部都记得,琼瑶阿姨的苦情戏也不合安然这个只喜欢看欢乐小白文的人的口味,但其中有一个人物,安然倒是记得挺清楚。
说来也挺奇怪,那个人物既不是男主,也不是男配,更不是什么女主和女配,而好象是男主的姐姐或是妹妹的丈夫还是男朋友,可谓是配角中的配角,长什么模样长什么名,这都记不得了,只记得那人好象是个编剧,出现的时候,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这位先生总是说类似的话,等一等,这句话说得好,我要记下来,以后会用到。
说来奇怪,《在水一方》中,那么多的场景,那么多的人物,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让她回忆起来,印象最深的就是主题歌和这个人物了。
上辈子,网上资源很多,想重温一遍老剧也不是什么难事,可那时,别说是这个人物,琼瑶阿姨的老剧,就连电视剧她也是很多年不看了,相比于那些让她总忍不住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电视剧,她更喜欢网文和漫画,尤其是网文,如果不满意,她还可以留言表达不满,《在水一方》神马的,早不知道被她忘在哪个角角落落。
一直到了这辈子,她好象开始得上了笔记控的毛病之后,关于这个人物和这部剧的记忆才一点点的从记忆的深处慢慢的浮现出来,在此时网络媒体还不是很发达,网络资源也不是很丰富的时候,细节跑偏偏执狂再想寻找这个人物的名字也是无处可找,她还特意向好友们询问过,是否记得《在水一方》里的这个人物,好友们倒是不说不知道,只是拿“果然,变态的关注点从来都是变态”的小眼神回望凝视她。
安小然觉得她一点都不变态,她就是爱好相对特别那么一点点,真的只是一点点,好友们完是多见多怪,等以后网络文化大发展大膨胀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中国人的人口总数有多少,网络人口有多少,她的这点小爱好算个屁啊,比她特别的人多了去了。就算你在中国找不着,还有世界呢,全世界的网络人口中,口味特殊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你没看琼瑶阿姨的电视剧里不就有这么现成的一个,所以,安小然就在自己的小笔记本上记下一本,将来不论是电视剧重播——这个好像希望不大,还是去音像带租借店租借——毕竟她就是找一个配角的名字,又不准备重温剧情,怕被男女主的虐恋憋屈着,因着这个去买一套剧集,就有点太不划算了,总之,无论如何,跑偏党都下定决心了,她都争取找到她的这位知己的名字。
虽然安小然同学总是不肯承认自己的古怪,但是当她这边刷刷刷的开始动笔的时候,修习佛法,讲究心境的智清师傅也还是被这位小姐多多少少吓了一小跳。
要说由于龙王庙本就属于津源本地的一个名片式的名胜,虽说津源地方不大,从全国来说不说默默无闻,但真听过这个名字也没多少,只是在全省来说,津源的龙王庙倒也算是有一点点的小名,别的不说,周边城市的游客每年倒也能接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