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异命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永不下车最新章节!
生命科学的研究要借助计算机,对方然来说,是机会。
在优等生遍地的伯克利,罗伯特*布朗的实验室里都是精兵强将,硕士,博士,本科生暂时只有他一个,但凭借娴熟的电脑操作技术,方然对生化过程的建模,仿真,都很有效率,每周提交到布朗教授邮箱的邮件也干货满满。
细胞遗传与演化,和永生似乎没有很直接的联系,方然一开始还不是太上心。
不过,就在顺利完成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寒假继续在实验室帮忙时,飞回旧金山的罗伯特*布朗又找方然谈了谈,然后让他参与最近申请下来的一个联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你对计算机还真挺擅长,怎么,参加过什么黑客组织?”
“没有,只是一些业余的兴趣,否则我也不会选择生命科学部,来给您当学生了。”
简短的谈话中,布朗教授饶有兴致的和方然聊了一会儿计算机、信息科学,似乎在掂量他的计算机水平究竟怎么样,以便决定,要不要让眼前的十六岁少年来管理实验室的超算接入账号,替他打理有关IT的杂事。
在伯克利待了一学期,情商见长,方然看出了布朗教授的意图。
但他并不感冒,毕竟,现在每一天的时间都很宝贵,如果不是为了隐藏真实意图,就连实验室,他都不怎么想去,现在每天除了上课,一大半的时间都用来钻研信息科学,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都很难啃,自己又没什么天赋,一切都只能咬牙坚持,哪有时间再去给罗伯特*布朗打工。
高校的学生,大概从分配到一名导师开始,就可能成为廉价劳动力。
尽管不是太情愿,但,想到了罗伯特*布朗的匆忙行踪,又或者是因为教授身上的一些神秘气息,方然才表现的挺积极,把事情应承下来。
不过,等寒假结束、新的学期开始,真正投入到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方然才发现,这些研究对他长久以来的思考,也有意义,或许能帮他澄清一些疑团。
甚至,对探寻永生,也可能会稍有帮助。
作为一名本科生,方然在实验室的工作,主要是帮学长们打下手,和整理实验数据。
对实验室正在进行的项目,他起初兴趣不大,但计算机里的数据却不一样,通过观察和翻阅文档,不经意间就有了收获。
这次的科研项目,为收集数据,布朗教授的实验室进行了不同物种的细胞培养,用途暂且不谈,负责细胞生命维持的庞大机器,每天都会产生检测数据,把这些数据和学长们录入的讯息结合起来,方然就发现了一种现象:
某一物种的细胞,在培养皿里存活的平均寿命,和这物种的平均寿命,两者间居然没什么统计意义上的联系。
换句话说,生命长的物种,它们的细胞,并不一定在培养皿里也活得长。
这方面的例证,其实,方然早就知道,存在于很多实验室里的“海拉细胞”,就是一个细胞寿命与物种寿命毫无关联的案例,不过那毕竟是坎瑟细胞,不具有普遍性,现在通过数据集合而发现了这一点,就引发了方然的思考。
物种的寿命,和组成物种身体的细胞寿命,并不一致,这本身并不奇怪。
按起码的生物学常识,物种的寿命和体内细胞的寿命,本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譬如说人,平均寿命约七十岁的物种,体内细胞的寿命却千差万别,小肠上皮细胞在两到三天内就会更新一遍,而中枢神经细胞却往往与人同寿。
细胞的分化,演化,完成各自的职责是第一位的,寿命相对来说并不重要。
但这也意味着,细胞的寿命,并不能直接决定个体的寿命,死亡的细胞,会被不断分裂的其他同类型细胞所替代,虽然这种分裂,由于端粒磨损而有一定的极限,但细胞分裂能力的丧失、乃至凋亡,并不会直接决定个体的生死。
个体的死亡,并不等同于身体细胞的死亡,这一点方然还是很清楚的,却也让他迷惘。
衰老细胞会凋亡,不难理解,是清除DNA受损细胞的演化措施。
然而一个人,哪怕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那种人,在死亡降临时,身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还活着,甚至还远没有到端粒磨损殆尽的凋亡时刻。
绝大多数细胞还活着,然而作为一个整体,人的身体,却会死亡,这是为什么呢。
这样的疑问,在一般人眼中是很无稽,哪怕信奉科学的医学工作者,也会觉得解释起来真是浪费时间,他们会告诉提问者,人的死亡,其实可看做“身体”这架精密机器的土崩瓦解,在死亡到来的前一刻,身体的若干器官、某些组织,或者因为细胞受损,或者因为结构破坏,甚至,仅仅由于供能被切断,都会无法再完成职责。
而如果这器官、组织的功能,十分关键,缺少了就会引发恶性循环,或者直接宕机,就会造成人的死亡。
好比一个濒死的人,呼吸微弱,血液输氧能力下降,心脏因此而跳动迟缓、无法出力,进一步恶化了血液的流动,无法给各器官供氧,缺乏氧气的中枢神经系统无力刺激呼吸系统、改善局面,几轮负反馈后,整个身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在某一刻崩溃,所有器官先后停工,人随之而被宣告死亡。
新陈代谢的紊乱,消失,人的绝大部分死因都是如此。
但是,这种形而上学的解释,在方然眼里,却很肤浅,甚至只是一段无用的废话。
人为什么会死,表面的原因,他早已通过自学而掌握,现在困扰着思维的,其实是另一个更本质的疑问,也是他此前考虑过的问题:
细胞层面上,借助端粒酶的力量,理论上可以有无限长的生命;
那么在整体层面上呢,一个人,构成身体的细胞都还活着,整体却已经濒死,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身体也有端粒磨损般的迹象,组织细胞衰亡到某种程度,就会让新陈代谢崩溃,生命随之消亡,是这样吗。
但这一过程,如果不是听天由命的随机安排,却又会符合什么样的规律呢。
生命科学的研究要借助计算机,对方然来说,是机会。
在优等生遍地的伯克利,罗伯特*布朗的实验室里都是精兵强将,硕士,博士,本科生暂时只有他一个,但凭借娴熟的电脑操作技术,方然对生化过程的建模,仿真,都很有效率,每周提交到布朗教授邮箱的邮件也干货满满。
细胞遗传与演化,和永生似乎没有很直接的联系,方然一开始还不是太上心。
不过,就在顺利完成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寒假继续在实验室帮忙时,飞回旧金山的罗伯特*布朗又找方然谈了谈,然后让他参与最近申请下来的一个联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你对计算机还真挺擅长,怎么,参加过什么黑客组织?”
“没有,只是一些业余的兴趣,否则我也不会选择生命科学部,来给您当学生了。”
简短的谈话中,布朗教授饶有兴致的和方然聊了一会儿计算机、信息科学,似乎在掂量他的计算机水平究竟怎么样,以便决定,要不要让眼前的十六岁少年来管理实验室的超算接入账号,替他打理有关IT的杂事。
在伯克利待了一学期,情商见长,方然看出了布朗教授的意图。
但他并不感冒,毕竟,现在每一天的时间都很宝贵,如果不是为了隐藏真实意图,就连实验室,他都不怎么想去,现在每天除了上课,一大半的时间都用来钻研信息科学,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都很难啃,自己又没什么天赋,一切都只能咬牙坚持,哪有时间再去给罗伯特*布朗打工。
高校的学生,大概从分配到一名导师开始,就可能成为廉价劳动力。
尽管不是太情愿,但,想到了罗伯特*布朗的匆忙行踪,又或者是因为教授身上的一些神秘气息,方然才表现的挺积极,把事情应承下来。
不过,等寒假结束、新的学期开始,真正投入到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方然才发现,这些研究对他长久以来的思考,也有意义,或许能帮他澄清一些疑团。
甚至,对探寻永生,也可能会稍有帮助。
作为一名本科生,方然在实验室的工作,主要是帮学长们打下手,和整理实验数据。
对实验室正在进行的项目,他起初兴趣不大,但计算机里的数据却不一样,通过观察和翻阅文档,不经意间就有了收获。
这次的科研项目,为收集数据,布朗教授的实验室进行了不同物种的细胞培养,用途暂且不谈,负责细胞生命维持的庞大机器,每天都会产生检测数据,把这些数据和学长们录入的讯息结合起来,方然就发现了一种现象:
某一物种的细胞,在培养皿里存活的平均寿命,和这物种的平均寿命,两者间居然没什么统计意义上的联系。
换句话说,生命长的物种,它们的细胞,并不一定在培养皿里也活得长。
这方面的例证,其实,方然早就知道,存在于很多实验室里的“海拉细胞”,就是一个细胞寿命与物种寿命毫无关联的案例,不过那毕竟是坎瑟细胞,不具有普遍性,现在通过数据集合而发现了这一点,就引发了方然的思考。
物种的寿命,和组成物种身体的细胞寿命,并不一致,这本身并不奇怪。
按起码的生物学常识,物种的寿命和体内细胞的寿命,本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譬如说人,平均寿命约七十岁的物种,体内细胞的寿命却千差万别,小肠上皮细胞在两到三天内就会更新一遍,而中枢神经细胞却往往与人同寿。
细胞的分化,演化,完成各自的职责是第一位的,寿命相对来说并不重要。
但这也意味着,细胞的寿命,并不能直接决定个体的寿命,死亡的细胞,会被不断分裂的其他同类型细胞所替代,虽然这种分裂,由于端粒磨损而有一定的极限,但细胞分裂能力的丧失、乃至凋亡,并不会直接决定个体的生死。
个体的死亡,并不等同于身体细胞的死亡,这一点方然还是很清楚的,却也让他迷惘。
衰老细胞会凋亡,不难理解,是清除DNA受损细胞的演化措施。
然而一个人,哪怕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那种人,在死亡降临时,身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还活着,甚至还远没有到端粒磨损殆尽的凋亡时刻。
绝大多数细胞还活着,然而作为一个整体,人的身体,却会死亡,这是为什么呢。
这样的疑问,在一般人眼中是很无稽,哪怕信奉科学的医学工作者,也会觉得解释起来真是浪费时间,他们会告诉提问者,人的死亡,其实可看做“身体”这架精密机器的土崩瓦解,在死亡到来的前一刻,身体的若干器官、某些组织,或者因为细胞受损,或者因为结构破坏,甚至,仅仅由于供能被切断,都会无法再完成职责。
而如果这器官、组织的功能,十分关键,缺少了就会引发恶性循环,或者直接宕机,就会造成人的死亡。
好比一个濒死的人,呼吸微弱,血液输氧能力下降,心脏因此而跳动迟缓、无法出力,进一步恶化了血液的流动,无法给各器官供氧,缺乏氧气的中枢神经系统无力刺激呼吸系统、改善局面,几轮负反馈后,整个身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在某一刻崩溃,所有器官先后停工,人随之而被宣告死亡。
新陈代谢的紊乱,消失,人的绝大部分死因都是如此。
但是,这种形而上学的解释,在方然眼里,却很肤浅,甚至只是一段无用的废话。
人为什么会死,表面的原因,他早已通过自学而掌握,现在困扰着思维的,其实是另一个更本质的疑问,也是他此前考虑过的问题:
细胞层面上,借助端粒酶的力量,理论上可以有无限长的生命;
那么在整体层面上呢,一个人,构成身体的细胞都还活着,整体却已经濒死,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身体也有端粒磨损般的迹象,组织细胞衰亡到某种程度,就会让新陈代谢崩溃,生命随之消亡,是这样吗。
但这一过程,如果不是听天由命的随机安排,却又会符合什么样的规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