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我去买个橘子最新章节!
八月初一。
学堂正式开学的日子。
天色朦胧之初,这里就已经聚集了许许多多的人群,以学院的正门为中心,几乎快要围得水泄不通。
兴许是知道这所学堂乃董卓所筑,前来观礼瞧热闹的百姓、商贾、闲汉们虽然人数众多,但都不敢有所造次。
到了择定吉时,身为院长的蔡邕在万众瞩目下,步子很缓的一步一步登上石梯,一身黑漆长襦礼服,头着贤冠,肃穆中带着些许威严。
来到祭祀台前,蔡邕接过递来的三柱清香,点燃之后,弯腰躬身焚香祝拜,祭天告神。
宁武站在人群之中,穿着常服,如同洛阳城里的普通富家翁,身边跟着两个义子,以及七八名护卫好手。
本来起初决定是由他来主持这开学的祭天仪式,不过后来被宁武否了。一来是考虑到自己名声不好,二来么,他也确实不喜欢这么遭罪的繁琐事务。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个观众好了。
来看热闹的百姓不少,摩肩擦踵,然则声音却不嘈杂。
他们目不识丁,但也知道,这是上告神祗的大事,神圣而又庄严,所以一直保持着安静。
位置稍微靠前一些的人,甚至还能隐隐听到蔡邕口中的祷词。
学院的第一届学生不多,只有两千多一点,相较于太学的两三万人,简直九牛一毛。
而且这些孩子大多居住在司隶一带,很多阵亡将士的祖籍太远,孩子在老家,根本来不了,有些可能还在来的路上。
外出骑马是富家子弟的待遇,穷人家的孩子出门,只能靠两条腿走。
单是一个县的辖境,往往就要走上好些时日。
时间流逝,火灿的朝阳升起,空气中的温度也逐渐炎热起来。
临近晌午,如烈焰般的太阳已经天空高挂,炙烤着大地,虽远不如后世的那样毒辣,却也足以让人后背湿透。
好在繁琐的祭拜仪式总算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是院长的开学致辞。
所讲的内容几乎与后世无二,大概就是教导这些学子们勤奋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以后有了出息,好为国家效力。
听得宁武直打瞌睡。
然而即将入学的孩子们却听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因为他们知道,读书的机会,是他们的父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
蔡老头在上面讲的慷慨激昂,下面忽地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得有上百人的样子,从外围推开看热闹的百姓,一路浩浩荡荡,气势很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强盗土匪。
但看他们穿着打扮却是衣冠楚楚,干净的长衫儒袍,腰系软带,头发盘在头顶,用簪束好。
神情倨傲,就差没把我是太学生这几个字写在脸上。
领队的是个年迈老者,白发苍苍,走得很慢,旁边有年轻学子搀扶。
一行人走到近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听闻贵学院开设术科,人才济济,老朽遇一难题未解,特来向贵校请教。”
老者单刀直入,连寒暄的话都免了,浑浊的眼神里,带有挑衅十足的意味。
来此之前,太学里的几位祭酒再三叮嘱,要他一定要狠狠羞辱,好让世人知道,谁才是国学正统。
一旦得势,便可以借题发挥,让新学院声名俱毁,以后就很难立足下去。
“义父,这些人怕是来者不善。”
站在右侧的司马懿面露担忧,他认得那个说话的老者,名叫孙于,是太学院里授课的夫子,精通算术,罕有人及,从青年时期起,一生都在钻研此道。
恐怕蔡邕这边,没人胜得了他。
由此看来,太学的人倒也不傻,知道经略比不过蔡老头,就想通过其他门道取胜。
嘴上说得好听,请教一二,其实就是砸场子来了。
宁武砸吧了两下嘴,我就说嘛,那些士大夫怎么可能不管不问,感情是想在开学时当着所有人的面拆台,来破坏新书院的名声,从而沦为天下笑柄。
当真是一等一的好算计!
这边,蔡邕同样知道孙于的来者不善,然则今天有这么多人在场,无数双眼睛看着,作为院长的他绝对不能怯战。否则,这事传了出去,上洛学院的声誉毁了不说,今后在太学面前,书院学子也永远抬不起头。
于是,蔡邕应了下来,比了个请的手势:“孙夫子请讲。”
蔡邕上套,孙于嘿嘿一笑,甩开弟子搀扶,抚须缓缓道来:“事情是这样的,老夫家后山有一池塘,用瓢舀水,舀干需两个时辰半,用桶倒,一个时辰添两刻,可将池塘盛满。若这池塘为空,瓢舀水,桶倒水,同时进行,试问,几时可以将塘装满。”
听完孙于的题目,不少百姓纷纷吐槽。
“这老夫子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又舀又倒的,不是给自己添堵么!”
“就是,既然要装满水,那你一开始就别放呗!”
“我也是这么说,只有傻子才干这样的事情。”
这道题在百姓们听来完全不合逻辑,孙于的脸上却微微笑着,因为他发现上洛学院几名术科老师的脸颊上,已经出了细汗。
“诸位不必着急,老夫有的是时间。今天不行,还有明天,明天不行,还有后天……”
言语间,掩饰不住得意洋洋。
后面的太学生也跟着发笑起哄。
人群里。
宁武问起司马懿来:“仲达,你可知道答案?”
这个小家伙向来是聪明得很。
然则司马懿对此也是无奈摇头,其实他心中算过一阵,但因工序太过复杂,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宁武笑了笑,随手从身后的树上撇下一截树枝,剔去枝丫,然后在地上勾画起来。
两分钟不到,他就有了答案。
之后让司马懿附耳过来,说了一通。
司马懿不知真假,反正他不相信自己义父能有这般本事。
不过既然老子发了话,就算有问题,当儿子的还是得照办。
于是小司马挤开人群,来到孙于面前,先作上一揖,然后答道:回老夫子,是两个半时辰。
声音不小,周围很多人都有听到。
“黄口小儿,就你也敢在孙夫子面前卖弄聪明!”
“那么多的老师都算不出来,偏你一小孩儿出来充能逞强?”
“就是,还是回去好好学学吧!别再不知天高地厚!”
太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讥讽呵斥,虽然他们也不知道答案,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装比。
只有坐在位置上的孙于怔愣了好一阵子,与其说是震惊,倒不如说是不敢置信。
无数个夜晚推算,他耗费了不知多少精力,头发都花白许多,反复核验无数次,终于才有此答案。
如今,一小儿竟然轻易就说了出来。
是巧合?还是天才?
孙于一双老眼珠子死死的瞪着司马懿,里面布满血丝,干枯的手掌抓住司马懿手腕,声音迫切:小子,快告诉老夫,你是胡乱猜测,还是信口开河?
八月初一。
学堂正式开学的日子。
天色朦胧之初,这里就已经聚集了许许多多的人群,以学院的正门为中心,几乎快要围得水泄不通。
兴许是知道这所学堂乃董卓所筑,前来观礼瞧热闹的百姓、商贾、闲汉们虽然人数众多,但都不敢有所造次。
到了择定吉时,身为院长的蔡邕在万众瞩目下,步子很缓的一步一步登上石梯,一身黑漆长襦礼服,头着贤冠,肃穆中带着些许威严。
来到祭祀台前,蔡邕接过递来的三柱清香,点燃之后,弯腰躬身焚香祝拜,祭天告神。
宁武站在人群之中,穿着常服,如同洛阳城里的普通富家翁,身边跟着两个义子,以及七八名护卫好手。
本来起初决定是由他来主持这开学的祭天仪式,不过后来被宁武否了。一来是考虑到自己名声不好,二来么,他也确实不喜欢这么遭罪的繁琐事务。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个观众好了。
来看热闹的百姓不少,摩肩擦踵,然则声音却不嘈杂。
他们目不识丁,但也知道,这是上告神祗的大事,神圣而又庄严,所以一直保持着安静。
位置稍微靠前一些的人,甚至还能隐隐听到蔡邕口中的祷词。
学院的第一届学生不多,只有两千多一点,相较于太学的两三万人,简直九牛一毛。
而且这些孩子大多居住在司隶一带,很多阵亡将士的祖籍太远,孩子在老家,根本来不了,有些可能还在来的路上。
外出骑马是富家子弟的待遇,穷人家的孩子出门,只能靠两条腿走。
单是一个县的辖境,往往就要走上好些时日。
时间流逝,火灿的朝阳升起,空气中的温度也逐渐炎热起来。
临近晌午,如烈焰般的太阳已经天空高挂,炙烤着大地,虽远不如后世的那样毒辣,却也足以让人后背湿透。
好在繁琐的祭拜仪式总算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是院长的开学致辞。
所讲的内容几乎与后世无二,大概就是教导这些学子们勤奋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以后有了出息,好为国家效力。
听得宁武直打瞌睡。
然而即将入学的孩子们却听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因为他们知道,读书的机会,是他们的父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
蔡老头在上面讲的慷慨激昂,下面忽地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得有上百人的样子,从外围推开看热闹的百姓,一路浩浩荡荡,气势很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强盗土匪。
但看他们穿着打扮却是衣冠楚楚,干净的长衫儒袍,腰系软带,头发盘在头顶,用簪束好。
神情倨傲,就差没把我是太学生这几个字写在脸上。
领队的是个年迈老者,白发苍苍,走得很慢,旁边有年轻学子搀扶。
一行人走到近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听闻贵学院开设术科,人才济济,老朽遇一难题未解,特来向贵校请教。”
老者单刀直入,连寒暄的话都免了,浑浊的眼神里,带有挑衅十足的意味。
来此之前,太学里的几位祭酒再三叮嘱,要他一定要狠狠羞辱,好让世人知道,谁才是国学正统。
一旦得势,便可以借题发挥,让新学院声名俱毁,以后就很难立足下去。
“义父,这些人怕是来者不善。”
站在右侧的司马懿面露担忧,他认得那个说话的老者,名叫孙于,是太学院里授课的夫子,精通算术,罕有人及,从青年时期起,一生都在钻研此道。
恐怕蔡邕这边,没人胜得了他。
由此看来,太学的人倒也不傻,知道经略比不过蔡老头,就想通过其他门道取胜。
嘴上说得好听,请教一二,其实就是砸场子来了。
宁武砸吧了两下嘴,我就说嘛,那些士大夫怎么可能不管不问,感情是想在开学时当着所有人的面拆台,来破坏新书院的名声,从而沦为天下笑柄。
当真是一等一的好算计!
这边,蔡邕同样知道孙于的来者不善,然则今天有这么多人在场,无数双眼睛看着,作为院长的他绝对不能怯战。否则,这事传了出去,上洛学院的声誉毁了不说,今后在太学面前,书院学子也永远抬不起头。
于是,蔡邕应了下来,比了个请的手势:“孙夫子请讲。”
蔡邕上套,孙于嘿嘿一笑,甩开弟子搀扶,抚须缓缓道来:“事情是这样的,老夫家后山有一池塘,用瓢舀水,舀干需两个时辰半,用桶倒,一个时辰添两刻,可将池塘盛满。若这池塘为空,瓢舀水,桶倒水,同时进行,试问,几时可以将塘装满。”
听完孙于的题目,不少百姓纷纷吐槽。
“这老夫子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又舀又倒的,不是给自己添堵么!”
“就是,既然要装满水,那你一开始就别放呗!”
“我也是这么说,只有傻子才干这样的事情。”
这道题在百姓们听来完全不合逻辑,孙于的脸上却微微笑着,因为他发现上洛学院几名术科老师的脸颊上,已经出了细汗。
“诸位不必着急,老夫有的是时间。今天不行,还有明天,明天不行,还有后天……”
言语间,掩饰不住得意洋洋。
后面的太学生也跟着发笑起哄。
人群里。
宁武问起司马懿来:“仲达,你可知道答案?”
这个小家伙向来是聪明得很。
然则司马懿对此也是无奈摇头,其实他心中算过一阵,但因工序太过复杂,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宁武笑了笑,随手从身后的树上撇下一截树枝,剔去枝丫,然后在地上勾画起来。
两分钟不到,他就有了答案。
之后让司马懿附耳过来,说了一通。
司马懿不知真假,反正他不相信自己义父能有这般本事。
不过既然老子发了话,就算有问题,当儿子的还是得照办。
于是小司马挤开人群,来到孙于面前,先作上一揖,然后答道:回老夫子,是两个半时辰。
声音不小,周围很多人都有听到。
“黄口小儿,就你也敢在孙夫子面前卖弄聪明!”
“那么多的老师都算不出来,偏你一小孩儿出来充能逞强?”
“就是,还是回去好好学学吧!别再不知天高地厚!”
太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讥讽呵斥,虽然他们也不知道答案,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装比。
只有坐在位置上的孙于怔愣了好一阵子,与其说是震惊,倒不如说是不敢置信。
无数个夜晚推算,他耗费了不知多少精力,头发都花白许多,反复核验无数次,终于才有此答案。
如今,一小儿竟然轻易就说了出来。
是巧合?还是天才?
孙于一双老眼珠子死死的瞪着司马懿,里面布满血丝,干枯的手掌抓住司马懿手腕,声音迫切:小子,快告诉老夫,你是胡乱猜测,还是信口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