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逃赏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大楚820最新章节!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唐·许浑《金陵怀古》
从公元前506年冬吴军攻楚,到次年深秋却吴复楚,历时整整十个月,在这漫长的十个月内,楚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浩劫,国力遭受严重损耗。
吴军仓皇败走后,子西和申包胥将郢都进行了重整,才派子期马不停蹄去随国迎接楚昭王回国。
临走之际,楚昭王感念随候在困难之中的鼎力相助,拿出刀子在自己胸口比划了几下,最后觉得不妥,转身便在子期胸口划了一刀(“王割子期之心”),然后与随候歃血盟誓,以示世代相好,发誓永远不侵犯随国。
这个誓言不仅代表楚昭王的意愿,更是楚人的共同心愿,他们一起坚守着这个承诺,一直到楚国灭亡。
船行汉水之中,但见两岸硝烟未烬、鸦雀难栖、遍地“京观”,昔日繁华,如今已残败不堪,楚昭王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想到十个月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逃亡生涯,楚昭王仿佛一瞬之间忽然变得成熟起来,他在战火硝烟之中得到了成长,在国破山河之间进行了自我反思,在吴师入郢之辱中知道了用贤强国的重要。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复兴楚国,让楚人不再受到欺凌。
船至中段,忽然见水中漂来一个红色的大果子,楚昭王命人将果子捞了上来,用刀切开,有瓤像瓜一样,散发着别样的香气,楚昭王忍不住尝了一口,便觉十分软糯香甜,就分给左右随行人等食用。
吃完了才想起问众人这个果子叫什么,众人和楚昭王一样,也是第一次食得此果,无法说出个所以然,直到后来的孔子才解开这个谜。
郢都官员百姓自发出城百里迎接楚昭王,君民相见,百感交集,想到楚国遭此浩劫,众人不禁以袖掩面,凄然泣下。
抵达郢都之后,楚昭王急忙入宫向母亲伯嬴请安,母子相见,极为激动,相向而泣,看着母亲饱经磨难的鬓角已半白,楚昭王悔恨不已,对母亲说道:“母亲放心,吴国杀我国人、毁我宗庙、辱我王陵,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伯嬴止住泪水,嘱咐楚昭王道:“今天你能复位,多亏了国有栋梁,一定要先赏功罚过,安定人心,然后安抚百姓,视民如伤。至于报仇一事,待恢复国力后再做打算。”
面对母亲的教诲,楚昭王点点头,答应了,终其一生都没有采取直接对吴国的军事报复行为,而是潜心安抚百姓、选贤任能,治理国家,用自己的行动凝聚了楚人对楚国的向心力。
在犒赏了秦军并将他们送回国后,楚昭王斋戒沐浴,第二天祭祀了宗庙社稷,又去先祖陵墓坟前祭拜,这才升殿会见群臣和百官。
在大殿之上,楚昭王对任用肖小匪类、差点亡国的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讨:“失国者,寡人之罪;复国者,卿等之功!”然后开始论功行赏。
在楚昭王的记功簿上,斗辛在最为危险时刻挺身而出,以“勇、仁、孝、智”的忠君爱国行为,并护送楚昭王入随而名列第一。
排第二的是王孙由于,他曾经在逃亡的路上奋不顾身的帮楚昭王挡了一刀,确保了楚昭王生命无忧。
排第三的是一个叫做王孙圉(yǔ)的大夫,这个人我们不是很熟悉,但在当时他的任务也很重要——访问晋国,阻止晋军南下。
吴军入郢,晋国迟迟没有配合吴军从北上夹击楚国,除了楚方城精锐让晋国忌惮外,王孙圉的出访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的谈判内容不得而知,但《国语》记载了一个故事,叫做《王孙圉论楚宝》。
晋定公设宴款待王孙圉的时候,晋上卿赵鞅(赵武之孙)故意将身上所戴佩玉拨得叮叮当当作响,向王孙圉炫耀说:“我听说贵国的宝物就是一块白珩吧?”
王孙圉轻蔑一笑,说道:“凡金玉珠石之类,皆不以为贵,楚国从没有把它们当宝物,只有具备德行、能利生民、能安社稷的善人,就以他为宝,所以被楚国视为宝物的,只有两个:一个叫做观射父,能作命内辞,取重于诸侯;另一个叫做倚相,通晓古籍,练达典故,使主君能保先世之业。至于您说的那个白珩,不过是先王的玩物罢了,算得上什么宝物呢?”
王孙圉借题阐述“楚之所宝,不在金玉而在善人,是能不外本而内末者矣”的道理,让晋国明白楚国虽遭此劫难,但仍然可以人才兴邦的事实,令晋国南下伐楚意见不一,为楚国争取到了充裕而宝贵的时间。
排第四的是一个叫做钟建的侍卫,在逃亡途中,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背着楚昭王的妹妹季芈畀我,后来日久生情,演绎出公主爱上平民的爱情故事,其本人也被大舅子升职成为了乐尹,事业爱情双丰收,成为此次受赏的最大赢家。
排第五的是申包胥,因“入秦乞师”复国而居功奇伟,拟任命为右尹,“封之以荆五千户”(《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面对封赏,申包胥坚决不肯受,对楚昭王说:“我请秦师入关是为了救国救君,只是尽了一个臣子的本分而已。既然大王已经返回了国都,我当初立下‘兴楚’的誓言也已经实现,不敢再贪求功名利禄。”
申包胥越是以“非为身、非为名、非卖勇”为由,婉拒楚昭王的赏赐,楚昭王越是觉得他高风亮节而加以争取,甚至想以命令的方式让申包胥节士。
面对厚封,申包胥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并通过蔓成然贪污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的淡泊。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很多人觉得申包胥的“逃赏”,是因为不愿因封赏而污浊了“忠、义”二字,其真正缘由,实在于他的心中还有一道坎——郢都涂炭,他难辞其责。
申包胥和伍子胥的私交甚好,虽然这段友情在史书中仅寥寥数笔,但却掩盖不了那种锋芒毕露的手足之情。
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的时候,他没有直接逃跑,而是跑到申包胥家中约其一起逃亡,这种做法放到现在来看,有种拉上申包胥一起背锅的嫌疑。
但申包胥不仅没有将他抓捕归案以除后患,还对伍子胥“覆楚”的谋算加以勉励(“勉之”),并相互约好“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
将国家沦为赌注,从价值观这一方面来说,申包胥谈不上一个“忠”字,但放在“君臣之义”较为淡泊、盛行复仇之风的那个时代,申包胥没有阻止伍子胥去实现他的“孝”,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义举”。
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对“礼仪崩坏”这个世道没有明确认识而产生的后果,因为接下来的事情,便不是申包胥所能够控制的了——“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鞭荆平王之墓,舍昭王之宫”。
之前楚国也有过析公、雍子、申公巫臣、苗贲皇等因个人恩怨纷纷游走他国、对楚国复仇的故事,但那个时候的世道秉承“德、仁”,人心向往“忠、义、孝”,所谓的仇恨也是禁锢在“礼乐”体制下的发泄,很少发生令人发指的罪行。
对于吴军的恶行,“亡于山中”的申包胥还是仅存一线希望,派人书信伍子胥,像一个朋友般好言劝诫道:“像您这样报仇有点过份了啊,‘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您曾经是平王的臣子,如今走上侮辱先王的地步了,有点丧天害理啊(‘无天道之极’)。”
言语中表示了对伍子胥报仇行为的理解,也对其的过激行为表示惋惜,希望伍子胥能够有所收敛,但被仇恨冲昏头脑的伍子胥却仍然一意孤行,对来人说道:“替我谢谢申包胥,我就要倒施逆行,给世人看看我饱受的怨恨!”
仇恨,是最丧心病狂的强心剂,它可以无视世间一切秩序,它像一面放大镜,无限焦灼你内心深处最阴暗的恶。
为朋友守信,申包胥没有泄露伍子胥的行踪和谋算,并助其实现了他的“孝”,却给无辜的楚人带来了最大的“痛”。
此时的申包胥追悔莫及,他决定去践行他的誓言——拯救。
他拯救的是他的好友伍子胥,使其不受“神明”的谴责,是为“义”。
他拯救的更是国家,勇于肩负报效祖国的使命,是为“忠”。
在史书中,他说服秦哀公出兵的理由不是关于国家的濒临灭亡,不是关于楚人蒙受的巨大屈辱,而是阐述关于自己同伍子胥的赌注——“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
这才有了后来申包胥的“立於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才有了平日“素沉湎,不恤国事”的秦哀公一反常态的“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才有了响彻寰宇、经久不衰的战歌《无衣》。
申包胥复楚有功,但放走伍子胥的事情迟早会被人重新记起,仅此一点,便有通敌卖国嫌疑。
就算放走伍子胥的事情既往不咎,引秦军入关也是非常危险的举动。
以楚国的国力,吴国是难以吞并的,迟早会像“八国联军”一样,签订一份不平等条约后撤离,这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而这些条约不具备任何的法律效应,楚国迟早会撕毁。
秦国可就不一样了,秦军出师有名,如果以有功与楚的名义赖在楚国不走,或者提出楚国交割於地或者上庸等地作为酬谢,让楚昭王答应呢还是拒绝呢?
将问题推给领导,绝不是一个好下属。
但目前正值用人之际,为打消申包胥“飞鸟尽,良弓藏”的顾虑,贤明仁善的楚昭王不顾子西劝说,封赏了当初要杀他的斗怀,目的就在于向楚人彰显自己“大德灭小怨”的用人原则,但申包胥后来还是带着老婆孩子逃进山中隐居。
功成身退,是他唯一的选择。
二十年后,吴王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杀害伍子胥,申包胥虽然“逃赏”,但是没有淡忘和伍子胥的友情,听闻后悲恸不已。
又十年,年逾七十的申包胥自告奋勇,代表楚国出访越国(《国语·吴语》),以“智、仁、勇”三策说服并坚定越王勾践发兵攻打吴国。
不久,吴国灭。
“自古忠义难两全,两者相权取其轻”,申包胥的“忠”,是建立在他对伍子胥的友情之上,是自诩为“节士”的他不得已而为之。
但难能可贵的是,申包胥没有权衡利弊顾忌“忠”与“义”,以但求无愧于心的执着和热情,践行了对朋友的“义”,也履行了他对国家的“忠”,为后世确立了一个忠臣的典范。
在那个“乱臣贼子”迭出的时代,申包胥这样一个执着、忘我、清高的爱国忠臣,正如雨夜的闪电,划亮了厚厚的云层,照亮个那个时代。
接下来封赏的是他的庶兄子西,被任为令尹,掌管楚国军政大权。
在楚昭王逃得影子都不见的时候,在楚人都认为楚王室遭遇不测的时候,子西在楚国分崩离析之际,以楚王的名义竖起大旗,在郢都附近建立新都,收集溃散的楚国军政人员,以示楚国尚在,安抚了楚人惶恐不安的心。
在得知楚昭王奔随后,子西又组织义军北上勤王,次年又帅楚军配合秦军战于汉东,大败吴军,其以溃军靖寇难,功盖天下。
尤为难得的是,上任后的子西不仅是一个忠心正直的令尹,更是一个乐于接受别人批评意见的人。
一次楚昭王派王孙由于在麇地筑城,过了一阵,王孙由于回来复命,说修好了。令尹子西问起城墙的多高多厚,王孙由于一问三不知。
令尹子西怒道:“你干不了当初就应当推辞,连城墙的高度、厚度和城的大小都不知道,你还知道什么?”
“我坚决推辞说干不了,是你非要逼我去的。人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也有干不了的事。当初君王在云梦泽碰上强盗,是我挡住强盗的戈,伤处还在这里,你瞅瞅,”王孙由于也很生气,脱去衣服把背部给子西看,“舞刀弄枪我干得了,但像您一样在脾泄建立楚王行都的事情,是我干不了的。至于修城这事儿,本来我也不擅长。”
令尹子西被他这么一一说,也就没说话了,按照王孙由于的特长进行重新分工。
除了上述人以外,还有王孙贾、宋木等人也受了封赏。其中除了楚昭王主动封赏的,还有官员主动求封的,《国语·楚语》曾记载过一个故事——《蓝尹亹(wěi)避昭王而不载》。
当时楚昭王在成臼渡河出逃的时候,看见大夫蓝尹亹驾着一艘船载运自己的妻儿,楚昭王大喜过望,急忙喊住他:“快载我过河。”
谁知蓝尹亹不仅拒绝了楚昭王,还在船头吆喝着教训他:“楚国建国以来,还没见哪个君主被人攻破国都,到了您在位而失国出逃,这都是您的罪过。”
说完,抛下楚昭王径直走了,楚昭王很生气。
楚昭王回国后,蓝尹亹又来求见索封,楚昭王气不打一处来,横目与之对视,大怒道:“当初竟敢抛弃我还嘲笑我,现在回来干什么?不怕我杀了你?”
蓝尹亹善于言辞,他不慌不忙的说道:“当初令尹囊瓦就是因为心胸狭窄,记人仇怨,所以兵败柏举,让大王您弃城逃难,如今大王要仿效他吗?我当初在成臼不渡您过河,是为了警示您,让您悔改。现在我敢来见您,是想观察您的德行如何,有没有以此为鉴吸取教训。如果您依旧心胸狭窄,那么楚国危险了,我又何惜一死。”
楚昭王听完,觉得有点道理,便道:“好,我就让你官复原职,以此来提醒我不忘这次屈辱吧。”
从以上这些封赏中,可以看出经历苦难的楚昭王想要重振楚国的决心,他把有功的人和曾经背叛自己的人都纳为己用,虚怀纳谏,表现出远超常人的心胸。
正是因为这样的胸襟,他才能领导楚国从满目疮痍中恢复过来,摆脱了自“灵、平”以来的颓势,重振雄风,开创了楚国的中兴之局。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唐·许浑《金陵怀古》
从公元前506年冬吴军攻楚,到次年深秋却吴复楚,历时整整十个月,在这漫长的十个月内,楚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浩劫,国力遭受严重损耗。
吴军仓皇败走后,子西和申包胥将郢都进行了重整,才派子期马不停蹄去随国迎接楚昭王回国。
临走之际,楚昭王感念随候在困难之中的鼎力相助,拿出刀子在自己胸口比划了几下,最后觉得不妥,转身便在子期胸口划了一刀(“王割子期之心”),然后与随候歃血盟誓,以示世代相好,发誓永远不侵犯随国。
这个誓言不仅代表楚昭王的意愿,更是楚人的共同心愿,他们一起坚守着这个承诺,一直到楚国灭亡。
船行汉水之中,但见两岸硝烟未烬、鸦雀难栖、遍地“京观”,昔日繁华,如今已残败不堪,楚昭王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想到十个月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逃亡生涯,楚昭王仿佛一瞬之间忽然变得成熟起来,他在战火硝烟之中得到了成长,在国破山河之间进行了自我反思,在吴师入郢之辱中知道了用贤强国的重要。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复兴楚国,让楚人不再受到欺凌。
船至中段,忽然见水中漂来一个红色的大果子,楚昭王命人将果子捞了上来,用刀切开,有瓤像瓜一样,散发着别样的香气,楚昭王忍不住尝了一口,便觉十分软糯香甜,就分给左右随行人等食用。
吃完了才想起问众人这个果子叫什么,众人和楚昭王一样,也是第一次食得此果,无法说出个所以然,直到后来的孔子才解开这个谜。
郢都官员百姓自发出城百里迎接楚昭王,君民相见,百感交集,想到楚国遭此浩劫,众人不禁以袖掩面,凄然泣下。
抵达郢都之后,楚昭王急忙入宫向母亲伯嬴请安,母子相见,极为激动,相向而泣,看着母亲饱经磨难的鬓角已半白,楚昭王悔恨不已,对母亲说道:“母亲放心,吴国杀我国人、毁我宗庙、辱我王陵,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伯嬴止住泪水,嘱咐楚昭王道:“今天你能复位,多亏了国有栋梁,一定要先赏功罚过,安定人心,然后安抚百姓,视民如伤。至于报仇一事,待恢复国力后再做打算。”
面对母亲的教诲,楚昭王点点头,答应了,终其一生都没有采取直接对吴国的军事报复行为,而是潜心安抚百姓、选贤任能,治理国家,用自己的行动凝聚了楚人对楚国的向心力。
在犒赏了秦军并将他们送回国后,楚昭王斋戒沐浴,第二天祭祀了宗庙社稷,又去先祖陵墓坟前祭拜,这才升殿会见群臣和百官。
在大殿之上,楚昭王对任用肖小匪类、差点亡国的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讨:“失国者,寡人之罪;复国者,卿等之功!”然后开始论功行赏。
在楚昭王的记功簿上,斗辛在最为危险时刻挺身而出,以“勇、仁、孝、智”的忠君爱国行为,并护送楚昭王入随而名列第一。
排第二的是王孙由于,他曾经在逃亡的路上奋不顾身的帮楚昭王挡了一刀,确保了楚昭王生命无忧。
排第三的是一个叫做王孙圉(yǔ)的大夫,这个人我们不是很熟悉,但在当时他的任务也很重要——访问晋国,阻止晋军南下。
吴军入郢,晋国迟迟没有配合吴军从北上夹击楚国,除了楚方城精锐让晋国忌惮外,王孙圉的出访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的谈判内容不得而知,但《国语》记载了一个故事,叫做《王孙圉论楚宝》。
晋定公设宴款待王孙圉的时候,晋上卿赵鞅(赵武之孙)故意将身上所戴佩玉拨得叮叮当当作响,向王孙圉炫耀说:“我听说贵国的宝物就是一块白珩吧?”
王孙圉轻蔑一笑,说道:“凡金玉珠石之类,皆不以为贵,楚国从没有把它们当宝物,只有具备德行、能利生民、能安社稷的善人,就以他为宝,所以被楚国视为宝物的,只有两个:一个叫做观射父,能作命内辞,取重于诸侯;另一个叫做倚相,通晓古籍,练达典故,使主君能保先世之业。至于您说的那个白珩,不过是先王的玩物罢了,算得上什么宝物呢?”
王孙圉借题阐述“楚之所宝,不在金玉而在善人,是能不外本而内末者矣”的道理,让晋国明白楚国虽遭此劫难,但仍然可以人才兴邦的事实,令晋国南下伐楚意见不一,为楚国争取到了充裕而宝贵的时间。
排第四的是一个叫做钟建的侍卫,在逃亡途中,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背着楚昭王的妹妹季芈畀我,后来日久生情,演绎出公主爱上平民的爱情故事,其本人也被大舅子升职成为了乐尹,事业爱情双丰收,成为此次受赏的最大赢家。
排第五的是申包胥,因“入秦乞师”复国而居功奇伟,拟任命为右尹,“封之以荆五千户”(《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面对封赏,申包胥坚决不肯受,对楚昭王说:“我请秦师入关是为了救国救君,只是尽了一个臣子的本分而已。既然大王已经返回了国都,我当初立下‘兴楚’的誓言也已经实现,不敢再贪求功名利禄。”
申包胥越是以“非为身、非为名、非卖勇”为由,婉拒楚昭王的赏赐,楚昭王越是觉得他高风亮节而加以争取,甚至想以命令的方式让申包胥节士。
面对厚封,申包胥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并通过蔓成然贪污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的淡泊。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很多人觉得申包胥的“逃赏”,是因为不愿因封赏而污浊了“忠、义”二字,其真正缘由,实在于他的心中还有一道坎——郢都涂炭,他难辞其责。
申包胥和伍子胥的私交甚好,虽然这段友情在史书中仅寥寥数笔,但却掩盖不了那种锋芒毕露的手足之情。
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的时候,他没有直接逃跑,而是跑到申包胥家中约其一起逃亡,这种做法放到现在来看,有种拉上申包胥一起背锅的嫌疑。
但申包胥不仅没有将他抓捕归案以除后患,还对伍子胥“覆楚”的谋算加以勉励(“勉之”),并相互约好“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
将国家沦为赌注,从价值观这一方面来说,申包胥谈不上一个“忠”字,但放在“君臣之义”较为淡泊、盛行复仇之风的那个时代,申包胥没有阻止伍子胥去实现他的“孝”,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义举”。
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对“礼仪崩坏”这个世道没有明确认识而产生的后果,因为接下来的事情,便不是申包胥所能够控制的了——“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鞭荆平王之墓,舍昭王之宫”。
之前楚国也有过析公、雍子、申公巫臣、苗贲皇等因个人恩怨纷纷游走他国、对楚国复仇的故事,但那个时候的世道秉承“德、仁”,人心向往“忠、义、孝”,所谓的仇恨也是禁锢在“礼乐”体制下的发泄,很少发生令人发指的罪行。
对于吴军的恶行,“亡于山中”的申包胥还是仅存一线希望,派人书信伍子胥,像一个朋友般好言劝诫道:“像您这样报仇有点过份了啊,‘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您曾经是平王的臣子,如今走上侮辱先王的地步了,有点丧天害理啊(‘无天道之极’)。”
言语中表示了对伍子胥报仇行为的理解,也对其的过激行为表示惋惜,希望伍子胥能够有所收敛,但被仇恨冲昏头脑的伍子胥却仍然一意孤行,对来人说道:“替我谢谢申包胥,我就要倒施逆行,给世人看看我饱受的怨恨!”
仇恨,是最丧心病狂的强心剂,它可以无视世间一切秩序,它像一面放大镜,无限焦灼你内心深处最阴暗的恶。
为朋友守信,申包胥没有泄露伍子胥的行踪和谋算,并助其实现了他的“孝”,却给无辜的楚人带来了最大的“痛”。
此时的申包胥追悔莫及,他决定去践行他的誓言——拯救。
他拯救的是他的好友伍子胥,使其不受“神明”的谴责,是为“义”。
他拯救的更是国家,勇于肩负报效祖国的使命,是为“忠”。
在史书中,他说服秦哀公出兵的理由不是关于国家的濒临灭亡,不是关于楚人蒙受的巨大屈辱,而是阐述关于自己同伍子胥的赌注——“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
这才有了后来申包胥的“立於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才有了平日“素沉湎,不恤国事”的秦哀公一反常态的“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才有了响彻寰宇、经久不衰的战歌《无衣》。
申包胥复楚有功,但放走伍子胥的事情迟早会被人重新记起,仅此一点,便有通敌卖国嫌疑。
就算放走伍子胥的事情既往不咎,引秦军入关也是非常危险的举动。
以楚国的国力,吴国是难以吞并的,迟早会像“八国联军”一样,签订一份不平等条约后撤离,这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而这些条约不具备任何的法律效应,楚国迟早会撕毁。
秦国可就不一样了,秦军出师有名,如果以有功与楚的名义赖在楚国不走,或者提出楚国交割於地或者上庸等地作为酬谢,让楚昭王答应呢还是拒绝呢?
将问题推给领导,绝不是一个好下属。
但目前正值用人之际,为打消申包胥“飞鸟尽,良弓藏”的顾虑,贤明仁善的楚昭王不顾子西劝说,封赏了当初要杀他的斗怀,目的就在于向楚人彰显自己“大德灭小怨”的用人原则,但申包胥后来还是带着老婆孩子逃进山中隐居。
功成身退,是他唯一的选择。
二十年后,吴王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杀害伍子胥,申包胥虽然“逃赏”,但是没有淡忘和伍子胥的友情,听闻后悲恸不已。
又十年,年逾七十的申包胥自告奋勇,代表楚国出访越国(《国语·吴语》),以“智、仁、勇”三策说服并坚定越王勾践发兵攻打吴国。
不久,吴国灭。
“自古忠义难两全,两者相权取其轻”,申包胥的“忠”,是建立在他对伍子胥的友情之上,是自诩为“节士”的他不得已而为之。
但难能可贵的是,申包胥没有权衡利弊顾忌“忠”与“义”,以但求无愧于心的执着和热情,践行了对朋友的“义”,也履行了他对国家的“忠”,为后世确立了一个忠臣的典范。
在那个“乱臣贼子”迭出的时代,申包胥这样一个执着、忘我、清高的爱国忠臣,正如雨夜的闪电,划亮了厚厚的云层,照亮个那个时代。
接下来封赏的是他的庶兄子西,被任为令尹,掌管楚国军政大权。
在楚昭王逃得影子都不见的时候,在楚人都认为楚王室遭遇不测的时候,子西在楚国分崩离析之际,以楚王的名义竖起大旗,在郢都附近建立新都,收集溃散的楚国军政人员,以示楚国尚在,安抚了楚人惶恐不安的心。
在得知楚昭王奔随后,子西又组织义军北上勤王,次年又帅楚军配合秦军战于汉东,大败吴军,其以溃军靖寇难,功盖天下。
尤为难得的是,上任后的子西不仅是一个忠心正直的令尹,更是一个乐于接受别人批评意见的人。
一次楚昭王派王孙由于在麇地筑城,过了一阵,王孙由于回来复命,说修好了。令尹子西问起城墙的多高多厚,王孙由于一问三不知。
令尹子西怒道:“你干不了当初就应当推辞,连城墙的高度、厚度和城的大小都不知道,你还知道什么?”
“我坚决推辞说干不了,是你非要逼我去的。人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也有干不了的事。当初君王在云梦泽碰上强盗,是我挡住强盗的戈,伤处还在这里,你瞅瞅,”王孙由于也很生气,脱去衣服把背部给子西看,“舞刀弄枪我干得了,但像您一样在脾泄建立楚王行都的事情,是我干不了的。至于修城这事儿,本来我也不擅长。”
令尹子西被他这么一一说,也就没说话了,按照王孙由于的特长进行重新分工。
除了上述人以外,还有王孙贾、宋木等人也受了封赏。其中除了楚昭王主动封赏的,还有官员主动求封的,《国语·楚语》曾记载过一个故事——《蓝尹亹(wěi)避昭王而不载》。
当时楚昭王在成臼渡河出逃的时候,看见大夫蓝尹亹驾着一艘船载运自己的妻儿,楚昭王大喜过望,急忙喊住他:“快载我过河。”
谁知蓝尹亹不仅拒绝了楚昭王,还在船头吆喝着教训他:“楚国建国以来,还没见哪个君主被人攻破国都,到了您在位而失国出逃,这都是您的罪过。”
说完,抛下楚昭王径直走了,楚昭王很生气。
楚昭王回国后,蓝尹亹又来求见索封,楚昭王气不打一处来,横目与之对视,大怒道:“当初竟敢抛弃我还嘲笑我,现在回来干什么?不怕我杀了你?”
蓝尹亹善于言辞,他不慌不忙的说道:“当初令尹囊瓦就是因为心胸狭窄,记人仇怨,所以兵败柏举,让大王您弃城逃难,如今大王要仿效他吗?我当初在成臼不渡您过河,是为了警示您,让您悔改。现在我敢来见您,是想观察您的德行如何,有没有以此为鉴吸取教训。如果您依旧心胸狭窄,那么楚国危险了,我又何惜一死。”
楚昭王听完,觉得有点道理,便道:“好,我就让你官复原职,以此来提醒我不忘这次屈辱吧。”
从以上这些封赏中,可以看出经历苦难的楚昭王想要重振楚国的决心,他把有功的人和曾经背叛自己的人都纳为己用,虚怀纳谏,表现出远超常人的心胸。
正是因为这样的胸襟,他才能领导楚国从满目疮痍中恢复过来,摆脱了自“灵、平”以来的颓势,重振雄风,开创了楚国的中兴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