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忆往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明珠误投最新章节!
顺嫔原名谈采,和邢银芝是同一年入的宫,一直便有些往来,只是邢嬷嬷远不如她运气好,只在御膳房当差,整日里被那些太监吆五喝六,做下等人糟践,两人见面的机会便渐渐少了,又因谈采忙着高升,哪里还有时间去和一个无权无势的烧火丫头聊闲。
元鼎三年冬,腊月,紫禁城的风像浸了冰水的鞭子,一下下抽到正在灶下猫腰捡拾炭火的邢银芝身上。只见她身上穿着最低等的宫女服,虽是寒冬腊月,这衣服除了领角带了些绒絮,竟不过是春秋天的薄厚罢了。
因夜里实在冻得厉害,邢银芝实在是受不住了,便到御膳房偷一些碎碳,正拿着,却听到有人问道:
“是谁在灶下?”
邢银芝听到有人说话,忙敛住气息,只悄悄地躲着,只听这人脚步声近,眼看就要往灶边来,却听门吱扭一声,两名宫女走了进来,年长的那位笑道,“来的巧了,不想是公公当值。”
那人听了便掉转了身,瞧见是皇后身边的采荷姑姑,忙行礼道,“给姑姑请安。”
采荷笑着,受下了这一礼,又道,“我今日吹了风,便有些发热了,想同你们讨一些银耳梨汤。”
这太监便道,“自是有的,待我去给姑姑取来。”采荷听了,便让随行的小侍女同他一道去取,自己转身在一旁的椅子坐下。银芝听到这公公走了,外头又没有了动静,一时以为没人,便从筛筐后钻了出来。
采荷正在喝茶,猛的瞧见筛筐后冒出个大黑脸,一时以为遭了贼,吓得要叫出来,不想银芝对她低声喊道,“谈采姐姐,是我,银芝呀!”
采荷定睛仔细瞧了瞧,发现确实是银芝,便压低了声音问道,“这么晚了,你来御膳房是做什么?”
“姐姐,我、我是来拿些碎碳的。”银芝说这话时,虽脸上都是黑印,也能隐隐看出她的红脸。
银芝见采荷盯着自己的脸,慌忙用手去擦脸,采荷忙道,“罢了罢了,你这手比脸还黑呢。”
银芝只不好意思地笑笑,道,“姐姐勿怪,我在此处做事,便不怎么讲究了。”
采荷看了看她衣兜里那些碎碳,又瞧她穿的单薄,便知晓了她在宫中不易,又对她道,“瞧你傻的,你衣服脏了,谁还能不知道你偷拿了碳。”
银芝听了,急道,“姐姐,我也是没法子,天太冷了,总管又把我们这些小的的份例克扣。”说着便要流下泪来。
正在这时,却见那太监引着小丫鬟取了梨汤回来,正瞧见银芝,张口便怒骂道,“你这小蹄子!我说这几日灶上的碳越来越少了,原是你偷了去,看我不打死你。”说着便要用一旁的烧火棍抽她。
采荷见状,忙将银芝拉到身后,笑着从荷包里取了些散碎银子,又递到这公公手里,说,“公公——她原是我的一个妹妹,年纪小不懂事,还望公公见谅。”
这公公听了这话,忙道,“原来是姑姑的妹妹,嗨!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
一边又笑着推了采荷的银子,道,“姑姑的妹妹,咱们自会好好照看,只望姑姑能在娘娘面前为咱们美言几句。”
采荷听了,便同他道,“如此,日后便有劳公公了。”
待她二人出了御膳房,只听银芝道,“谈采姐姐如今真是体面,刘公公凶起来,我不知要吃他多少棍呢!”
采荷听了,便道,“以后唤我采荷罢。”银芝便应是。采荷又瞧见她这狼狈模样,想到是自己的同乡,心中不忍,又问道,“你的被褥可够用了?”
银芝道,“不曾呢,所以才出来讨碳用。”
采荷听了,便叫那随身的小宫女去自己住所去了床被褥来,又将自己份例里的碳分给了她些。
银芝见状,便要跪下谢她,口中道,“姐姐,若今日不是姐姐在此,我便是被打死了也无人知道,姐姐怜我,银芝愿意到姐姐身边,为姐姐当牛做马!”
采荷听了,哪里不知道她是在同自己讨个好差事,只是各处用人,又岂是她一个宫女能决定的,一时又觉得银芝未免太贪心了,只淡淡道,“我日后自会关照你,不必担心。”
银芝听了忙连连叩首,自此以后,她多得采荷照拂,在御膳房的日子也一日日好过了起来。
待采荷复名谈采,得封答应之后,受众人厌弃之时,银芝又自请前去甘泉宫,两人至此相伴,已有一十九载。
史载,“元鼎五年六月,孝颐皇后于坤宁宫东殿诞一女,帝甚爱之,赐名为‘煊’,封号‘敏德’,同年九月,答应谈氏诞皇五子,礼部拟名为‘烨’,帝不喜,后劝之,晋谈氏为婕妤。”
“元鼎六年元月,敏德公主染痘疫,太医院奏请于秋南行宫为公主诊治,后欲同行,帝斥之。同年二月,敏德公主夭于秋南行宫,后哀恸,扶柩三日不发,形如槁木。”
“婕妤谈氏,系后之旧仆,见后如此,常使皇五子烨伴之左右,后见婴孩,甚爱之,复有往日风采。帝见之,使皇五子烨为后继子,居坤宁宫,常伴后之左右,婕妤谈氏,赐号为‘顺’,进为嫔位,移居甘泉宫主殿。”
当五郎第一次在文华殿内阁看到这几段话的时候,内心深处产生的震撼,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能够知道的是,他得感谢自己的姐姐敏德公主,这个与他生辰不过相差三个月的女婴,这个集万千宠爱,却最终没能活过一岁的公主。
他也要感谢自己的母亲,虽然并不知道她上位的具体手段,但确实为自己谋了最好的前程。
但是他最感谢的,还是亲身养育自己长大的孝颐皇后,这也使得他对顺嫔的关心,有一种天然的,难以亲近的隔阂。
马车缓缓驶离禁宫,五郎看着这个自己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听到远处传来的鸽哨声,嘴角流露出一丝落寞的笑容。
顺嫔原名谈采,和邢银芝是同一年入的宫,一直便有些往来,只是邢嬷嬷远不如她运气好,只在御膳房当差,整日里被那些太监吆五喝六,做下等人糟践,两人见面的机会便渐渐少了,又因谈采忙着高升,哪里还有时间去和一个无权无势的烧火丫头聊闲。
元鼎三年冬,腊月,紫禁城的风像浸了冰水的鞭子,一下下抽到正在灶下猫腰捡拾炭火的邢银芝身上。只见她身上穿着最低等的宫女服,虽是寒冬腊月,这衣服除了领角带了些绒絮,竟不过是春秋天的薄厚罢了。
因夜里实在冻得厉害,邢银芝实在是受不住了,便到御膳房偷一些碎碳,正拿着,却听到有人问道:
“是谁在灶下?”
邢银芝听到有人说话,忙敛住气息,只悄悄地躲着,只听这人脚步声近,眼看就要往灶边来,却听门吱扭一声,两名宫女走了进来,年长的那位笑道,“来的巧了,不想是公公当值。”
那人听了便掉转了身,瞧见是皇后身边的采荷姑姑,忙行礼道,“给姑姑请安。”
采荷笑着,受下了这一礼,又道,“我今日吹了风,便有些发热了,想同你们讨一些银耳梨汤。”
这太监便道,“自是有的,待我去给姑姑取来。”采荷听了,便让随行的小侍女同他一道去取,自己转身在一旁的椅子坐下。银芝听到这公公走了,外头又没有了动静,一时以为没人,便从筛筐后钻了出来。
采荷正在喝茶,猛的瞧见筛筐后冒出个大黑脸,一时以为遭了贼,吓得要叫出来,不想银芝对她低声喊道,“谈采姐姐,是我,银芝呀!”
采荷定睛仔细瞧了瞧,发现确实是银芝,便压低了声音问道,“这么晚了,你来御膳房是做什么?”
“姐姐,我、我是来拿些碎碳的。”银芝说这话时,虽脸上都是黑印,也能隐隐看出她的红脸。
银芝见采荷盯着自己的脸,慌忙用手去擦脸,采荷忙道,“罢了罢了,你这手比脸还黑呢。”
银芝只不好意思地笑笑,道,“姐姐勿怪,我在此处做事,便不怎么讲究了。”
采荷看了看她衣兜里那些碎碳,又瞧她穿的单薄,便知晓了她在宫中不易,又对她道,“瞧你傻的,你衣服脏了,谁还能不知道你偷拿了碳。”
银芝听了,急道,“姐姐,我也是没法子,天太冷了,总管又把我们这些小的的份例克扣。”说着便要流下泪来。
正在这时,却见那太监引着小丫鬟取了梨汤回来,正瞧见银芝,张口便怒骂道,“你这小蹄子!我说这几日灶上的碳越来越少了,原是你偷了去,看我不打死你。”说着便要用一旁的烧火棍抽她。
采荷见状,忙将银芝拉到身后,笑着从荷包里取了些散碎银子,又递到这公公手里,说,“公公——她原是我的一个妹妹,年纪小不懂事,还望公公见谅。”
这公公听了这话,忙道,“原来是姑姑的妹妹,嗨!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
一边又笑着推了采荷的银子,道,“姑姑的妹妹,咱们自会好好照看,只望姑姑能在娘娘面前为咱们美言几句。”
采荷听了,便同他道,“如此,日后便有劳公公了。”
待她二人出了御膳房,只听银芝道,“谈采姐姐如今真是体面,刘公公凶起来,我不知要吃他多少棍呢!”
采荷听了,便道,“以后唤我采荷罢。”银芝便应是。采荷又瞧见她这狼狈模样,想到是自己的同乡,心中不忍,又问道,“你的被褥可够用了?”
银芝道,“不曾呢,所以才出来讨碳用。”
采荷听了,便叫那随身的小宫女去自己住所去了床被褥来,又将自己份例里的碳分给了她些。
银芝见状,便要跪下谢她,口中道,“姐姐,若今日不是姐姐在此,我便是被打死了也无人知道,姐姐怜我,银芝愿意到姐姐身边,为姐姐当牛做马!”
采荷听了,哪里不知道她是在同自己讨个好差事,只是各处用人,又岂是她一个宫女能决定的,一时又觉得银芝未免太贪心了,只淡淡道,“我日后自会关照你,不必担心。”
银芝听了忙连连叩首,自此以后,她多得采荷照拂,在御膳房的日子也一日日好过了起来。
待采荷复名谈采,得封答应之后,受众人厌弃之时,银芝又自请前去甘泉宫,两人至此相伴,已有一十九载。
史载,“元鼎五年六月,孝颐皇后于坤宁宫东殿诞一女,帝甚爱之,赐名为‘煊’,封号‘敏德’,同年九月,答应谈氏诞皇五子,礼部拟名为‘烨’,帝不喜,后劝之,晋谈氏为婕妤。”
“元鼎六年元月,敏德公主染痘疫,太医院奏请于秋南行宫为公主诊治,后欲同行,帝斥之。同年二月,敏德公主夭于秋南行宫,后哀恸,扶柩三日不发,形如槁木。”
“婕妤谈氏,系后之旧仆,见后如此,常使皇五子烨伴之左右,后见婴孩,甚爱之,复有往日风采。帝见之,使皇五子烨为后继子,居坤宁宫,常伴后之左右,婕妤谈氏,赐号为‘顺’,进为嫔位,移居甘泉宫主殿。”
当五郎第一次在文华殿内阁看到这几段话的时候,内心深处产生的震撼,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能够知道的是,他得感谢自己的姐姐敏德公主,这个与他生辰不过相差三个月的女婴,这个集万千宠爱,却最终没能活过一岁的公主。
他也要感谢自己的母亲,虽然并不知道她上位的具体手段,但确实为自己谋了最好的前程。
但是他最感谢的,还是亲身养育自己长大的孝颐皇后,这也使得他对顺嫔的关心,有一种天然的,难以亲近的隔阂。
马车缓缓驶离禁宫,五郎看着这个自己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听到远处传来的鸽哨声,嘴角流露出一丝落寞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