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回家的路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重生之最富农场主最新章节!
第二天,肖卫东和张鹏两人一起向生产经理提出了离职,虽然生产经理再三挽留,两人还是没有收回离职的决定。半年来,两人的努力和勤奋有目共睹,现在他们已经成长为合格的技术工人。而工厂好不容易培养出两个合格的技术工人,怎么舍得就这样放他们离开!申星机械的正常离职都需要满一个月才能结算工资,所以到下个月的这个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离开。对于中奖的事肖卫东和张鹏也没有在公司里声张,只是在离开的时候请师傅和几个玩的好的同事吃了顿饭。
一个月后,两人分别踏上了回家和南下的火车。当肖卫东垮着自己鼓鼓囊囊的旅行包走出昭阳市火车南站出站口时,扑面而来的夹杂着汽车尾气和尘土的凉风就把他紧紧地包裹起来。他近乎贪婪地深深地吸了一口这样的空气。
呵!这气息是这么的熟悉!哪怕阔别十几年都无法忘记,这是来自2006年家乡的气息,这是烙印在灵魂记忆深处里永远难忘的气息,这是一种与深城省城那种大都市绝然不同的氛围和气息。这里的道路上没有来往急驰的大车小辆和川流不息的人流,人行道上没有步履匆忙的各色行人;两旁的店铺里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在不停地闪烁;没有大城市那样的喧嚣、繁华和热闹……
这座城市和外界比起来永远是落后的,但是为什么每次自己回到这里的时候,都有种要流泪的冲动呢。也许只有现代诗人艾青的那首诗最能表达这种感情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啊!!!
后世的大城市,成为了很多70后80后以及90后的第二个家,留在乡村的兴许只有老人和儿童了,老人留在乡村,是他们对乡村的眷恋,以及无法适应大城市的喧嚣,儿童留在乡村,则大多数是出于父母经济上的无奈。在第二个家生活久了,慢慢地会被日复一日的工作磨得失去思考,失去激情和热血,当然也会慢慢淡忘那个遥不可及的乡村。
然而故乡的田野,淳朴热情的乡民,以及那些在家苦苦等待的父母和孩子,时不时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身心俱疲的时候,涌上心头,让我们热泪盈眶,这个时候才突然发现原来有个我们回不去的地方,叫做家乡。
肖卫东的老家洪塘村离昭阳市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出火车站到不远的汽车南站就有到镇上的中巴车,大约30分钟左右的车程就可以到镇上,再从镇上坐半个小时左右私人承包的乡村小巴,在洪塘村委下车,再走十几分钟的乡间小路,就可以回到肖卫东家所在的位置--洪塘村肖家组。06年的时候,乡村道路硬化工程还没有开始,从镇上到村里的路都还是一条沙石路,从肖家组连接村道的路更还是一条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的小路。
从镇上回村的乡道是一条在山间盘绕的碎石路,接连两三个星期的大晴天,让路面上累积起一层厚厚的浮土,随便一脚踩上去,立刻就能激起一团黄黄的泥尘,黄褐色的土能一直淹到人的鞋面上,行路的农民都专门挑拣着路两旁的田埂地走,时不时地,会有搭着人或者没搭人的灰尘仆仆的摩托车轰着油门飞驰而过,便留下一长溜的黄色灰尘。
和所有山区的土路一样,道路的大部分地段都有两道甚至几道深深陷入大地的车辙,这是重载汽车经常来往而留下的印记,被太阳晒烤得如同花岗岩一般坚硬的黄泥埂有着一条条裂纹,这样的路在下雨后更是不堪,深深的车辙会形成一个个大水坑,后世的网上说我们家乡的道路能养鱼这样的笑话大致就是来自于此,…肖卫东记得这种路况的要等到09年国家乡村路面硬化工程启动后才有所改善。
在洪塘村村委旁的小学下车时,已经是下午六七点,学校旁有一条连砂石都没有铺的土路,连接着肖卫东家所在的肖家组,这是回家的必经之路,所以肖卫东每次回家都是在这里下车。
八月的夜晚来得还是很晚的,这个时候,不但公路两旁绿油油的稻田清晰可见,远处隐在竹林树影中的村庄,在昏昏暮霭中也能依稀窥出几分轮廓,路旁的田埂和小道上时不时有一两个晚归的农人,扛着锄把担着粪担慢悠悠地望回走,路旁连绵不断的农家院落,时不时还能听见有乡民在大声呼喊和小伙伴们玩野了还没有归家的自家小子丫头的声音。
肖卫东带着满身尘土回到家的时候,把没有得到儿子要回家消息的肖爸肖妈都惊着了。这个时候离收晚稻还要一段时间,不年不节的,儿子的突然归家让两口子有点奇怪。
“东东,还没有吃饭吧,怎么不声不响就回来了,看这一身脏的,快擦擦,怎么出去才几个月,就瘦了这么多。”肖妈罗美云从屋廊前的晾衣架扯过一条毛巾,心疼地帮儿子拍打着身上的灰尘,有一种饿是妈妈觉得你饿了,自然,也有一种瘦是妈妈觉得你瘦了。
肖卫东看着没有经历过12年的一场大病,现在仍然是健康精神的妈妈,眼里忍不住要流下泪来。幸好天色已经暗了,接过肖妈手中的毛巾假装擦脸,顺便擦掉差点夺眶而出的眼泪,才没有让父母发现自己的异样。坐在屋前走廊木椅上纳凉的父亲肖爱国没有起身,脸上的关切却出卖了他勉强维持的严父形象。
这个时候的父亲没有经历14年做装模工时发生的一次意外致残,40来岁,浓眉大眼,仪表堂堂,健健康康,和同年的母亲一样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肖卫东继承了肖爸的相貌特征,小时候认识肖家父子的人都说肖卫东完全是按照肖爸的模子刻出来的,不认识的人都可以一眼分辨出两人的父子关系。
和父母寒暄了几句,乘着天还没黑,肖卫东拿上东西便走到屋后不远的老宅去看看爷奶。肖卫东的家是肖爸肖妈在02年重新选址新盖的两层半小楼,爷奶没有和父母一起住,老两口单独住在以前的老宅里。离的不是很远,几步路就到。
农村有俗话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这句话在肖卫东爷奶身上体现的尤其明显,看到离家几个月的宝贝大孙子回来了,特别是还买了大袋小袋的东西,老两口笑的都合不拢嘴。倒不是爷奶贪图这点东西,而是看到大孙子能自力更生了,由衷的心里觉得高兴!特别是奶奶,看着自己从小带大的肖卫东,拉着他的手一直嘴里嘟囔着大孙子黑了瘦了之类的话,心疼的神情溢于言表。
肖爸是老大,也是三兄妹里第一个结婚的,肖爸肖妈19岁就经媒人介绍撮合在一起,20岁就有了肖卫东,作为肖家的第一个孙子,受到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谁知肖妈月子期间吃坏了东西烧断了奶,家里怕那时才20岁的肖妈没有育儿经验带不好肖卫东,不得已。最后决定由养育了三个儿女有丰富经验的肖奶刘玉兰亲自上阵。
就这样,肖卫东从小就被奶奶带在身边,硬是用米糊米汤和麦乳精之类的营养品代替母乳养大了。直到七八岁,肖卫东都一直是被奶奶带着睡的。所以,肖卫东对奶奶的感情甚至是超过父母的。
被奶奶拉着唠嗑了半天,最后是一向威严的爷爷都看不下去了,大孙子长途跋涉了十几个小时,早已经是疲惫不堪了,看样子是晚饭都还没有吃。肖卫东倒是无所谓,。他过来的时候,爷奶都已经吃过了,为了他再做饭,他也怕麻烦老奶。他现在心里担忧的是怎么说服爷爷奶奶和父母,怎么才能同意他在家乡发展的愿望,特别是说服作为一家之主的爷爷--一个有点思维有点顽固的退休中学教师。
第二天,肖卫东和张鹏两人一起向生产经理提出了离职,虽然生产经理再三挽留,两人还是没有收回离职的决定。半年来,两人的努力和勤奋有目共睹,现在他们已经成长为合格的技术工人。而工厂好不容易培养出两个合格的技术工人,怎么舍得就这样放他们离开!申星机械的正常离职都需要满一个月才能结算工资,所以到下个月的这个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离开。对于中奖的事肖卫东和张鹏也没有在公司里声张,只是在离开的时候请师傅和几个玩的好的同事吃了顿饭。
一个月后,两人分别踏上了回家和南下的火车。当肖卫东垮着自己鼓鼓囊囊的旅行包走出昭阳市火车南站出站口时,扑面而来的夹杂着汽车尾气和尘土的凉风就把他紧紧地包裹起来。他近乎贪婪地深深地吸了一口这样的空气。
呵!这气息是这么的熟悉!哪怕阔别十几年都无法忘记,这是来自2006年家乡的气息,这是烙印在灵魂记忆深处里永远难忘的气息,这是一种与深城省城那种大都市绝然不同的氛围和气息。这里的道路上没有来往急驰的大车小辆和川流不息的人流,人行道上没有步履匆忙的各色行人;两旁的店铺里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在不停地闪烁;没有大城市那样的喧嚣、繁华和热闹……
这座城市和外界比起来永远是落后的,但是为什么每次自己回到这里的时候,都有种要流泪的冲动呢。也许只有现代诗人艾青的那首诗最能表达这种感情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啊!!!
后世的大城市,成为了很多70后80后以及90后的第二个家,留在乡村的兴许只有老人和儿童了,老人留在乡村,是他们对乡村的眷恋,以及无法适应大城市的喧嚣,儿童留在乡村,则大多数是出于父母经济上的无奈。在第二个家生活久了,慢慢地会被日复一日的工作磨得失去思考,失去激情和热血,当然也会慢慢淡忘那个遥不可及的乡村。
然而故乡的田野,淳朴热情的乡民,以及那些在家苦苦等待的父母和孩子,时不时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身心俱疲的时候,涌上心头,让我们热泪盈眶,这个时候才突然发现原来有个我们回不去的地方,叫做家乡。
肖卫东的老家洪塘村离昭阳市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出火车站到不远的汽车南站就有到镇上的中巴车,大约30分钟左右的车程就可以到镇上,再从镇上坐半个小时左右私人承包的乡村小巴,在洪塘村委下车,再走十几分钟的乡间小路,就可以回到肖卫东家所在的位置--洪塘村肖家组。06年的时候,乡村道路硬化工程还没有开始,从镇上到村里的路都还是一条沙石路,从肖家组连接村道的路更还是一条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的小路。
从镇上回村的乡道是一条在山间盘绕的碎石路,接连两三个星期的大晴天,让路面上累积起一层厚厚的浮土,随便一脚踩上去,立刻就能激起一团黄黄的泥尘,黄褐色的土能一直淹到人的鞋面上,行路的农民都专门挑拣着路两旁的田埂地走,时不时地,会有搭着人或者没搭人的灰尘仆仆的摩托车轰着油门飞驰而过,便留下一长溜的黄色灰尘。
和所有山区的土路一样,道路的大部分地段都有两道甚至几道深深陷入大地的车辙,这是重载汽车经常来往而留下的印记,被太阳晒烤得如同花岗岩一般坚硬的黄泥埂有着一条条裂纹,这样的路在下雨后更是不堪,深深的车辙会形成一个个大水坑,后世的网上说我们家乡的道路能养鱼这样的笑话大致就是来自于此,…肖卫东记得这种路况的要等到09年国家乡村路面硬化工程启动后才有所改善。
在洪塘村村委旁的小学下车时,已经是下午六七点,学校旁有一条连砂石都没有铺的土路,连接着肖卫东家所在的肖家组,这是回家的必经之路,所以肖卫东每次回家都是在这里下车。
八月的夜晚来得还是很晚的,这个时候,不但公路两旁绿油油的稻田清晰可见,远处隐在竹林树影中的村庄,在昏昏暮霭中也能依稀窥出几分轮廓,路旁的田埂和小道上时不时有一两个晚归的农人,扛着锄把担着粪担慢悠悠地望回走,路旁连绵不断的农家院落,时不时还能听见有乡民在大声呼喊和小伙伴们玩野了还没有归家的自家小子丫头的声音。
肖卫东带着满身尘土回到家的时候,把没有得到儿子要回家消息的肖爸肖妈都惊着了。这个时候离收晚稻还要一段时间,不年不节的,儿子的突然归家让两口子有点奇怪。
“东东,还没有吃饭吧,怎么不声不响就回来了,看这一身脏的,快擦擦,怎么出去才几个月,就瘦了这么多。”肖妈罗美云从屋廊前的晾衣架扯过一条毛巾,心疼地帮儿子拍打着身上的灰尘,有一种饿是妈妈觉得你饿了,自然,也有一种瘦是妈妈觉得你瘦了。
肖卫东看着没有经历过12年的一场大病,现在仍然是健康精神的妈妈,眼里忍不住要流下泪来。幸好天色已经暗了,接过肖妈手中的毛巾假装擦脸,顺便擦掉差点夺眶而出的眼泪,才没有让父母发现自己的异样。坐在屋前走廊木椅上纳凉的父亲肖爱国没有起身,脸上的关切却出卖了他勉强维持的严父形象。
这个时候的父亲没有经历14年做装模工时发生的一次意外致残,40来岁,浓眉大眼,仪表堂堂,健健康康,和同年的母亲一样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肖卫东继承了肖爸的相貌特征,小时候认识肖家父子的人都说肖卫东完全是按照肖爸的模子刻出来的,不认识的人都可以一眼分辨出两人的父子关系。
和父母寒暄了几句,乘着天还没黑,肖卫东拿上东西便走到屋后不远的老宅去看看爷奶。肖卫东的家是肖爸肖妈在02年重新选址新盖的两层半小楼,爷奶没有和父母一起住,老两口单独住在以前的老宅里。离的不是很远,几步路就到。
农村有俗话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这句话在肖卫东爷奶身上体现的尤其明显,看到离家几个月的宝贝大孙子回来了,特别是还买了大袋小袋的东西,老两口笑的都合不拢嘴。倒不是爷奶贪图这点东西,而是看到大孙子能自力更生了,由衷的心里觉得高兴!特别是奶奶,看着自己从小带大的肖卫东,拉着他的手一直嘴里嘟囔着大孙子黑了瘦了之类的话,心疼的神情溢于言表。
肖爸是老大,也是三兄妹里第一个结婚的,肖爸肖妈19岁就经媒人介绍撮合在一起,20岁就有了肖卫东,作为肖家的第一个孙子,受到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谁知肖妈月子期间吃坏了东西烧断了奶,家里怕那时才20岁的肖妈没有育儿经验带不好肖卫东,不得已。最后决定由养育了三个儿女有丰富经验的肖奶刘玉兰亲自上阵。
就这样,肖卫东从小就被奶奶带在身边,硬是用米糊米汤和麦乳精之类的营养品代替母乳养大了。直到七八岁,肖卫东都一直是被奶奶带着睡的。所以,肖卫东对奶奶的感情甚至是超过父母的。
被奶奶拉着唠嗑了半天,最后是一向威严的爷爷都看不下去了,大孙子长途跋涉了十几个小时,早已经是疲惫不堪了,看样子是晚饭都还没有吃。肖卫东倒是无所谓,。他过来的时候,爷奶都已经吃过了,为了他再做饭,他也怕麻烦老奶。他现在心里担忧的是怎么说服爷爷奶奶和父母,怎么才能同意他在家乡发展的愿望,特别是说服作为一家之主的爷爷--一个有点思维有点顽固的退休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