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鹰、鸽两派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汉明最新章节!
多尔衮自然大怒,一直被自己碾压,踩在脚下的苍蝇,竟张牙舞爪地到太岁头上动土了?
多尔衮没有多话,指袖而去,自然嘛,他的地位何须在朝堂上与这般蠢物动气?
他有他的班底,摄政王府,有着第二朝堂之称。
回去找个茬,摆平这群蛮子就是。
可多尔衮没有料到,被自己视为小儿的十岁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已经明事了。
这说得不是,明军政大事,而是明君臣、上下尊卑之别,他虽然尚不谙世事,但已经登基四年,满族天性好胜和身为皇帝的天然优越感,让他无法容忍多尔衮的狂妄和跋扈。
刚刚去年下半年,多尔衮为了大权独揽,多尔衮仅以济尔哈朗府第建筑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罚银二千,罢免了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的权力,由此,多尔衮开始一人独揽朝政,并且改制,摄政王无须对皇帝行跪拜礼。
郑亲王济尔哈朗可是当初福临登基时的辅政大臣,与多尔衮相互制约,他的废黜,给福临心里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
多尔衮有才能、有魄力,加上主弱臣强,以叔父摄政王自居,跋扈在所难免,这就造成了福临早已对多尔衮心结暗聚。
正愁没有机会整治多尔衮呢,这不,机会来了。
福临当朝训诫多尔衮策略有误,造成朝廷战略被动,但雷声大雨点小,仅罚了多尔衮半年俸禄。
福临很聪明,他知道逼急了兔子都会咬人,何况是手掌大权的多尔衮?
所以,惩罚仅点到为止,他想到达的目的,就是当朝打击一下多尔衮的气焰,让朝臣们知道气向,这样自然会有有心之人,为他出谋划策。
同时福临采纳了洪承畴的谏言,再次与庆泰朝商议停战。
福临下诏,以洪承畴为正使,陈洪范为副使,南下应天府,与庆泰朝和议。
这道诏令的下达,击蒙了多尔衮。
可问题是,他就算确实权倾朝野,但终究非君是臣,面对诏令,他要么反,要么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
多尔衮选择了后者,但心里已经醒悟,皇座上的那个小子,已经开始在防备、压制自己了。
而对于洪承畴等人的落井下石,多尔衮更是记恨于心。
可多尔衮能任由局势这么发展吗?
当然不可能!
明着与福临诏令做对,这肯定不行。
那么只有从洪承畴这班子降臣处打开突破口,可问题是洪承畴不日就要南下与庆泰朝再次和谈,想反制也来不及。
可这难不倒多尔衮,他迅速决定,破坏这次和谈。
其实这个时候,多尔衮倒真没有对和谈本身有什么意见,他其实也认为这个时候不应该与庆泰朝纠缠,他只是因为与多铎的一封信,而仓促发动了这场战争。
事实上,他此时也想停战,集中兵力想平定福建、广州再说。
可现在,被福临、洪承畴这么一搅合,多尔衮就必须做出反应了,正治就是这样,身居高位,不能吃一次哑巴亏,你得反击,否则,朝堂之上大臣和各地官员都会认为你多尔衮失势了,一旦形成这种舆论,那么离真的失势也就不远了,多尔衮不可能一个个地向官员们去解释自己只是顾及帝王的颜面、自己大度,大人不计小人过。
所以,越是身居高位,越容不得别人对自己威严的冒犯。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多尔衮仅仅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了,与事情的正确与否,毫无关系。
多尔衮的反制很简单,那就是趁着洪承畴等人还没动身南下,勒令江北清军,三日之内赶在洪承畴使团到长江前,收复仪真,全歼仪真明军。
只有这样,朝廷才会对和谈的态度发生改变,试想,来犯明军被全歼了,那还谈个屁啊,继续进攻就是了嘛。
然后让朝臣主动去反对和谈,这远比自己出马打前阵要合适得多。
由此来否定洪承畴怀柔策略,同时给福临一记响亮的耳光。
可这事不简单,虽说多尔衮身居高位,且被皇帝拜为大将军,名份上,相当于天下皇马大元帅,确实可以对清廷名下所有军队发号施令。
可这仅仅是名义上的,真要具体到一支军队,那还得那支军队的主将,给不给多尔衮这面子,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嘛。
而江北清军现任的主帅,是铁定不会给多尔衮面子的。
因为这个主帅,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如果说清廷数以万计的官员中,要找出几个不卖多尔衮帐的,济尔哈朗绝对排第一个。
济尔哈朗,就是被多尔衮以府第建筑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罚银二千,罢免了辅政权力的那个倒霉蛋。
试想,任何人设身而处,都会对多尔衮恨得咬牙切齿。
所以,多尔衮想令济尔哈朗听从他的命令,无疑橼木求鱼。
但多尔衮依旧有办法,无法直接指挥江北清军,可他是摄政王,可以调任江北清军主将啊。
济尔哈朗虽为江北清军主将,可并未在扬州,而是坐镇徐州。
而此时,正好吴三桂被清廷由锦州调回关内,原本是打算安排他与八旗镶蓝旗汉军将领李国翰同镇汉中,剿杀西北地区的大西军余部的。
可现在,多尔衮想让二人出个临时差,去接替济尔哈朗的江北清军指挥权。
于是,多尔衮以摄政王谕令,一面传召吴三桂、李国翰前来面授机宜,一面派八百里快马,令济尔哈朗即刻回京,另有任用。
由此一场所有人都意识不到的激战,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暴发了。
吴争率部赶到丹阳时,夏完淳的建阳卫正在与丹阳清军激战。
丹阳是处重镇,进攻镇江,首先需要拿下丹阳,一则截断镇江府南北交通,二则可以打通与应天府的通道。
而清军自然也清楚丹阳对庆泰朝的重要性,派驻重兵防御。
夏完淳已经攻了整整一天,未有太大进展。
吴争来得正是时候,形成东西夹击,对于清军士气本身就是一种打击。
多尔衮自然大怒,一直被自己碾压,踩在脚下的苍蝇,竟张牙舞爪地到太岁头上动土了?
多尔衮没有多话,指袖而去,自然嘛,他的地位何须在朝堂上与这般蠢物动气?
他有他的班底,摄政王府,有着第二朝堂之称。
回去找个茬,摆平这群蛮子就是。
可多尔衮没有料到,被自己视为小儿的十岁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已经明事了。
这说得不是,明军政大事,而是明君臣、上下尊卑之别,他虽然尚不谙世事,但已经登基四年,满族天性好胜和身为皇帝的天然优越感,让他无法容忍多尔衮的狂妄和跋扈。
刚刚去年下半年,多尔衮为了大权独揽,多尔衮仅以济尔哈朗府第建筑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罚银二千,罢免了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的权力,由此,多尔衮开始一人独揽朝政,并且改制,摄政王无须对皇帝行跪拜礼。
郑亲王济尔哈朗可是当初福临登基时的辅政大臣,与多尔衮相互制约,他的废黜,给福临心里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
多尔衮有才能、有魄力,加上主弱臣强,以叔父摄政王自居,跋扈在所难免,这就造成了福临早已对多尔衮心结暗聚。
正愁没有机会整治多尔衮呢,这不,机会来了。
福临当朝训诫多尔衮策略有误,造成朝廷战略被动,但雷声大雨点小,仅罚了多尔衮半年俸禄。
福临很聪明,他知道逼急了兔子都会咬人,何况是手掌大权的多尔衮?
所以,惩罚仅点到为止,他想到达的目的,就是当朝打击一下多尔衮的气焰,让朝臣们知道气向,这样自然会有有心之人,为他出谋划策。
同时福临采纳了洪承畴的谏言,再次与庆泰朝商议停战。
福临下诏,以洪承畴为正使,陈洪范为副使,南下应天府,与庆泰朝和议。
这道诏令的下达,击蒙了多尔衮。
可问题是,他就算确实权倾朝野,但终究非君是臣,面对诏令,他要么反,要么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
多尔衮选择了后者,但心里已经醒悟,皇座上的那个小子,已经开始在防备、压制自己了。
而对于洪承畴等人的落井下石,多尔衮更是记恨于心。
可多尔衮能任由局势这么发展吗?
当然不可能!
明着与福临诏令做对,这肯定不行。
那么只有从洪承畴这班子降臣处打开突破口,可问题是洪承畴不日就要南下与庆泰朝再次和谈,想反制也来不及。
可这难不倒多尔衮,他迅速决定,破坏这次和谈。
其实这个时候,多尔衮倒真没有对和谈本身有什么意见,他其实也认为这个时候不应该与庆泰朝纠缠,他只是因为与多铎的一封信,而仓促发动了这场战争。
事实上,他此时也想停战,集中兵力想平定福建、广州再说。
可现在,被福临、洪承畴这么一搅合,多尔衮就必须做出反应了,正治就是这样,身居高位,不能吃一次哑巴亏,你得反击,否则,朝堂之上大臣和各地官员都会认为你多尔衮失势了,一旦形成这种舆论,那么离真的失势也就不远了,多尔衮不可能一个个地向官员们去解释自己只是顾及帝王的颜面、自己大度,大人不计小人过。
所以,越是身居高位,越容不得别人对自己威严的冒犯。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多尔衮仅仅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了,与事情的正确与否,毫无关系。
多尔衮的反制很简单,那就是趁着洪承畴等人还没动身南下,勒令江北清军,三日之内赶在洪承畴使团到长江前,收复仪真,全歼仪真明军。
只有这样,朝廷才会对和谈的态度发生改变,试想,来犯明军被全歼了,那还谈个屁啊,继续进攻就是了嘛。
然后让朝臣主动去反对和谈,这远比自己出马打前阵要合适得多。
由此来否定洪承畴怀柔策略,同时给福临一记响亮的耳光。
可这事不简单,虽说多尔衮身居高位,且被皇帝拜为大将军,名份上,相当于天下皇马大元帅,确实可以对清廷名下所有军队发号施令。
可这仅仅是名义上的,真要具体到一支军队,那还得那支军队的主将,给不给多尔衮这面子,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嘛。
而江北清军现任的主帅,是铁定不会给多尔衮面子的。
因为这个主帅,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如果说清廷数以万计的官员中,要找出几个不卖多尔衮帐的,济尔哈朗绝对排第一个。
济尔哈朗,就是被多尔衮以府第建筑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罚银二千,罢免了辅政权力的那个倒霉蛋。
试想,任何人设身而处,都会对多尔衮恨得咬牙切齿。
所以,多尔衮想令济尔哈朗听从他的命令,无疑橼木求鱼。
但多尔衮依旧有办法,无法直接指挥江北清军,可他是摄政王,可以调任江北清军主将啊。
济尔哈朗虽为江北清军主将,可并未在扬州,而是坐镇徐州。
而此时,正好吴三桂被清廷由锦州调回关内,原本是打算安排他与八旗镶蓝旗汉军将领李国翰同镇汉中,剿杀西北地区的大西军余部的。
可现在,多尔衮想让二人出个临时差,去接替济尔哈朗的江北清军指挥权。
于是,多尔衮以摄政王谕令,一面传召吴三桂、李国翰前来面授机宜,一面派八百里快马,令济尔哈朗即刻回京,另有任用。
由此一场所有人都意识不到的激战,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暴发了。
吴争率部赶到丹阳时,夏完淳的建阳卫正在与丹阳清军激战。
丹阳是处重镇,进攻镇江,首先需要拿下丹阳,一则截断镇江府南北交通,二则可以打通与应天府的通道。
而清军自然也清楚丹阳对庆泰朝的重要性,派驻重兵防御。
夏完淳已经攻了整整一天,未有太大进展。
吴争来得正是时候,形成东西夹击,对于清军士气本身就是一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