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妖小说网 > 帝国争霸 > 中流砥柱——“行省”级主战航母

中流砥柱——“行省”级主战航母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帝国争霸最新章节!

    早在新历96年初,为让“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再延长五年进行的谈判,因为狭夷皇国的故意刁难,显现出谈崩的征兆后,南江舰船设计院就已自筹资金,其实是从浦州造船厂获得一笔资金,提前启动了新一代舰队航母的设计工作。只不过,在最初阶段,南江舰船设计院的设计师依然觉得,能通过谈判让条约再延长五年,因此新航母的吨位依然会受到严格限制。

    在最初的几套设计方案当中,南江舰船设计院秉承一贯传统,采用一些风险比较高的新技术,以求在不增加总吨位的情况下,提高战舰的性能,准确说是解决“帝都”级上存在的问题。

    这明显不对海军的胃口。

    不要忘了,“帝都”级上存在的问题,几乎都跟采用的不成熟的先进技术有关。继续走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解决已有的问题,还会产生新问题。这么做,等于在往“帝都”级造成的伤口上撒盐。

    严格说来,新历96年上半年搞的几套方案就是在解决“帝都”级存在的问题,并没大幅度提高海军最重视的航空作战能力,本质上并无明显改变,可以看成是“帝都”级的改进方案。

    其实,这也正是南江舰船设计院自筹资金搞设计的目的。

    虽然早在两年之前,海军就预订了第二批次四艘“帝都”级,但是在新历96年初,海军已经明显对还在船台上建造的两艘“帝都”级感到不满意,或者说缺乏兴趣,没有明确的续购愿望。

    不是说条约规定的吨位已经用完,而是“帝都”级存在太多问题,缺乏吸引力。

    到下半年,情况终于出现了转机。

    虽然续约谈判还在进行,但是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狭夷皇国绝不会续约,因此持续了十五年的海军假日,肯定会在新历97年的第一天宣告结束,至少会废除部分条款,以保持战略平衡。

    当时,帝国海军收到了可靠情报,狭夷海军准备在条约到期之后,开工建造两艘“理想型舰队航母”,而且纽兰海军也有类似的计划,准备在海军假期结束之后,立即动手建造新一代航母。

    虽然从事后的角度来看,狭夷海军的“理想型舰队航母”,其实是“翔和”级,而纽兰联邦在当时也只是增加了一艘“约城”级,重新设计的“埃塞”级受种种因素影响,首舰的开工时间一再推迟,但是在条约作废之后,在极有可能遭到列强群殴的情况下,帝国海军绝不敢掉以轻心。

    当年八月,帝国海军以委托方式,让南江舰船设计院针对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或者说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能造出什么样的航母,哪个吨位最具性价比,何种尺寸的航空作战能力最强。

    因为“海军假期”还没结束,而且延长条约的谈判正在进行,所以相关研究工作全都是秘密进行,没对外公开。海军也没让南江舰船设计院拿出具体的方案,只要求对基本方案估算性价比。

    这个要求,等于在暗示,战争快要爆发了。

    以往的几次大规模战争,包括上一次大战,在开战之前,帝国海军都秘密统计了舰船的建造因子,依照性价比列出清单,确保在战争期间,准确说是进行战争动员之后能最合理的利用资源。

    到了年底,在南江舰船设计院递交报告前,华城那边的谈判有了结果。

    因为狭夷海军已经决定不再延长条约的有效期,所以梁夏帝国跟两个夙敌,即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达成了协议,以新历97年的年底为期,在此之前放松对包括航母在内的大部分主力舰的限制。到新历97年的年底,狭夷皇国还没有回头,“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就正式作废。

    简单的说,三支一流海军给自己弄了一年的缓冲期。

    在这一年之内,舰队航母的吨位上限提高了一万吨,为35000吨。

    当时,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希望在没有狭夷皇国参与的情况之下,把“海军假期”延长到新历101年年底。

    至于放松限制,根本不在两个列强的考虑范围之内。

    闹到最后,三方都做了让步。

    关键,帝国海军也急了。

    不要忘了,由“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共同促成的“海军假期”是战后世界和平稳定的基石。

    现在,这块基石就要粉碎了!

    十五年的“假期”结束之后,帝国海军才如梦方醒。

    在东望洋,狭夷海军有四艘舰队航母,而且能在两到三年之内扩充到六艘;纽兰海军有四艘舰队航母,有望在几年内获得第五艘。如果把布兰皇家海军派驻梵炎洋的算上,帝国海军在新历97年到99年要面对十余艘舰队航母,而在新历99年之后,甚至有可能得同时面对十五艘!

    把两艘还在进行舾装的“帝都”级都算上,帝国海军也只有六艘舰队航母!

    虽然单独拧出来看,论航母实力,帝国海军绝对是第一,超过了任何一个对手,但是帝国海军要对付的是所有列强,因此要比较,也该跟其他列强的总和比,而不是跟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列强比。

    帝国海军再是能打,六艘航母也不够用啊!

    所幸,在大萧条的摧残之下,西方列强也并非铁板一块,因为贸易摩擦等等问题而矛盾丛生。

    在“马放南山、刀剑入库”十五年后,没哪个列强拥有发动一场战争,并且取得最后胜利的绝对把握。

    当时,摆在众多列强面前的现实就是。大家都有足够自保的军事力量,却不足以在一场全面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更别说是战胜所有的对手。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列强都需要时间重振军备。

    再急,也无法在一夜之间造出几十艘航母。

    从动员角度看,肯定需要时间对工业体系进行整顿,还要对资源进行梳理,一年缓冲期很有必要。

    说得形象一点,将要进行的是一场马拉松,在开始之前肯定要花时间做热身运动。

    到了年底,帝国海军拿到了南江舰船设计院的报告。

    此时,两艘“帝都”级已经下水,进入到舾装阶段。

    虽然按照规划,接下来要让几艘战列舰上船台进行中期大修,但是最迟到新历98年的第一季度,浦州造船厂与刺州造船厂的两座大型船台就会空出来,而且各自新增的两座五万吨级船台也会当年中期竣工。

    此外,还得考虑申请建造的拨款。

    如此一来,在新历97年年底就得拿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一年时间,算不上充足。

    不要忘了,休假的可不止是海军,还有为海军服务的舰船设计院与造船厂。

    为了简化流程,帝国海军没有按老规矩走正常招标流程,而是把包袱甩给了南江舰船设计院与浦州造船厂。

    简单的说,让这两家企业牵头组建一个集设计与建造于一体,能承接新式航母设计与建造工作的团队。

    这么做除了能简化流程,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好处,节省了设计费用。

    严格说来,也不是节省,只是不需要提前支付,而是分摊到建造的航母上,算在了建造费用里面。

    问题就在这里。

    因为需要分摊设计费用,海军又不愿意为此增加每艘航母的建造费用,所以就只能在其他方面想办法,比如一次订购所有设备与零件,跟钢铁厂等上游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按统一标准建造等等。

    这些办法,无一例外都要求扩大建造规模。

    像“帝都”级那样,一次建造两艘肯定行不通。

    所幸,在当时,这不是问题。

    谈判期间,海军就表示,第一批就会订购四艘,而且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立即订购第二批。

    关键就是,按照规划在新历99年的年底,浦州造船厂与刺州造船厂将各增加两座五万吨级船台。因为其他三家大型造船厂也在扩建,能够承担非航母之外的其他大型战舰的建造工作,所以到那个时候,仅这两家造船厂,就能够同时安排八座五万吨级的船台为海军建造航母。

    有了这个保证,南江舰船设计院立即有了动力。

    只用半年,南江舰船设计院就按海军的要求拿出了第一份设计书。

    大概是为了赶时间,也为了降低成本,第一个版本其实是“帝都”级的放大版,通过增加排水量解决“帝都”级存在的问题,比如通过放大舰体尺寸与扩大飞行甲板面积,增加了载机数量。

    显然,这种设计肯定无法让海军感到满意。

    只是,扩大吨位的设计思路得到了海军的首肯。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海军明确了一点。

    建造成本为唯一的考量标准。

    简单的说,海军只提出战术性能指标,比如航速要达到多少、搭载多少架飞机、全甲板进攻模式下的出动架次、设置多少座大口径高射炮(后来取消)等等,不对吨位与尺寸等指标做限制。舰船设计院唯一要保证的,就是在实现战术性能指标的前提下,不得超过海军定下的建造成本。

    虽然建造成本跟吨位成正比,但是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拿“帝都”级来说,因为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所以最终核算下来的建造成本比“龙江”级多出大约四成,基本上跟改造后的“龙江”级相当,可实际的作战能力并不比改造后的“龙江”级强多少。如果把耽搁的时间成本也算上,那么“帝都”级的性价比远不如“龙江”级。

    后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军在两艘“帝都”级上用的经费,差不多能再造两艘了。

    可见,为了降低吨位而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反而会导致建造成本上涨。

    这个新的标准,等于放开了设计师的手脚。

    关键,对吨位不再做任何的限制。

    严格说来,也不是完全没有限制,至少在新历97年必须把标准排水量控制在35000吨以内。

    当然,这已经给了设计师足够巨大的操作空间。

    到当年的年底,南江舰船设计院向海军提交了两套设计方案。

    第一套以“帝都”级为蓝本,重新设计了舰体,而且大量采用已经在“帝都”级上得到应用的新式技术与设备,以此来控制风险,降低设计与建造的总费用,以期达到海军提出的成本标准。

    第二套方案是在第一套方案的舰体上,采用更多仍然在研制,以及暂时还没有成熟的新式技术与设备,不排除进一步增加排水量,达到提升战斗力,并且完全满足海军战术指标的目的。

    严格说来,这其实就是一套方案,只是分成了两个步骤。

    此外,也算不上设计书,很多细节都没有完善,要在得到海军首肯后才会继续推进。

    如果以海军的立场,肯定希望在完善之后,也就是按照第二套方案来设计建造航母。

    可惜,已经没多少时间可以让海军浪费了。

    当年年底,因为狭夷皇国缔约的概率已经为零,所以在特殊预算会议当中,海军拿到了建造新一代航母的启动经费。按照当时的安排,浦州造船厂与刺州造船厂在完成了最后两艘战列舰的中期大修之后,将不再承担主力舰的维修工作,并且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建造航母的准备工作。

    这不是普通的拨款,而是有强制约束力的海军法案。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不造新航母,就得继续建造“帝都”级。

    显然,海军肯定不会选择“帝都”级。

    不要忘了,在整整一年的舾装中,“帝都”级的很多问题暴露了出来,早已让海军大失所望。

    此外,按照南江舰船设计院提交的设计书,第一套方案的综合建造成本并不高,跟“帝都”级前两艘相当。

    虽然这么比较很不公平,即“帝都”级是两艘分担设计成本,新航母则是四艘分担,后期还有可能是八艘,但是相对的,新航母的战斗力,特别是航空作战能力比“帝都”级提高了一大截。

    当然,海军没有吃回头草的习惯。

    数十年来,帝国海军在建造战舰方面,一贯的传统就是喜新厌旧,只要有新的,那就绝不要旧的。

    新历97年的年底,海军就跟南江舰船设计院、刺州舰船设计院、浦州造船厂与刺州造船厂签署了一揽子设计建造合同,以委托的方式订购了四艘新式航母,分别在98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开工,保留追加订购第二批四艘的选择权,且承诺的下达订单的时间不得晚于新历99年底。

    这个时间点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在新历99年底,两家造船厂将各增加两座船台。

    当然,计划肯定赶不上变化。

    不过,那些都是后话了。

    在新历97年最后一天,新航母的首舰在浦州造船厂铺下第一块龙骨。第二天,也就是新历98年第一天,二号舰在刺州造船厂开工。只不过,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两艘航母的建造速度都十分的缓慢。

    不是海军的拨款没到位,而是设计工作还没有完成!

    海军下订单的时候,南江舰船设计院只完成了舰体,准确说是基准部分的设计,勉强能让造船厂开工。

    造船厂还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第一批四艘同步建造,能降低建造成本。

    拖到第二季度,在首批订购的后两艘开工之后,建造工作才全面提速。根本原因是南江舰船设计院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完善了设计,把设计图纸交给了造船厂,也就不再需要拖延进度了。

    要说,这是帝国海军第一种在没有完成设计的情况下就开工建造的主力舰。

    在该级航母上,还开了一个先河。

    新历98年的年底,第一批四艘航母还在船台建造阶段,帝国海军就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

    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回。

    按照规矩,战舰都是在完成建造,交付给海军的时候才举行命名仪式,以此象征战舰正式具备了生命。

    简单的说,就像人诞生。

    哪怕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在上次大战当中,“龙兴”级的后几艘都是在下水之后就举行命名仪式,以此确保在完成建造,交付给海军之后,能立即启动验收工作,然后加入海军的战斗序列。

    为在船台上建造的战舰命名,放眼全世界,也没有多少先例。

    按照新的命名规则,舰队航母都以帝国的行省命名,而且采用行省的简称。

    首舰被命名为“浦”号,后面三艘依次为“闽”号、“鲁”号与“粤”号,也由此被称为“行省”级,或者是“浦”级。

    新历99年10月底,首批四艘“行省”级在一周内陆续下水。

    主要性能(建成时)

    标准排水量:34750吨

    满载排水量:40800吨

    总长:270米

    水线长度:264米

    型宽:31.8米

    吃水:8.6米

    定员:2880人

    飞行甲板长:275.5米

    飞行甲板宽:44.5米

    动力

    锅炉:8台燃油锅炉

    主机:4台蒸汽轮机

    功率:180000轴马力

    推进:4轴4桨

    航速:32.5节

    续航力:15000海里/16节

    武备

    高射炮:24门130毫米/L40型(12×2),48门40毫米/L65型(12×4),60门25毫米/L70型(60×1)

    载机

    通常配置:一个舰载航空兵大队,下设四个战斗机中队、四个轰炸机中队,三个鱼雷机中队与一个用鱼雷机的侦查中队。

    战斗机:33架(33+1)

    俯冲轰炸机:33架(33+1)

    鱼雷攻击机:31架(24+1+6)

    总共97架(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对舰载机做出调整,载机总量通常维持在80到100架之间)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飞行甲板的长度仍然不够,在运作大战后期的舰载机的时候显得非常的局促,但是在大战初期,帝国海军对这种航空作战能力强大,而且因为采用了大量保守技术,使得造价并不高昂的航母感到十分满意,尤其是建造的效率非常高,能节省大量船台时间。

    在大战爆发前,第一批四艘还在码头旁边舾装,帝国海军就下达了第二批,总共八艘的订单。

    在大战爆发后,帝国海军还提前为这八艘航母命名。

    由命名的顺序:011“奉”号、012“苏”号、013“浙”号、014“桂”号、015“冀”号、016“足”号、017“脚”号与018“库”号。

    前面的数字为帝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启用的战舰编号,三位数字为大型战舰,第一个数字为战舰的种类,后面两个数字为战舰编号。之前的十艘舰队航母,也按照服役的先后顺序获得对应的编号。

    可惜的是,受建船厂的能力限制,第二批八艘分成两个批次进行建造。

    在新历100年,随着四座新建五万吨船台完工,前四艘率先开工建造。因为另外四座五万吨船台,也就是建造首批的那四座船台,被其他战舰占用,所以后四艘要到新历100年年底才开工。

    十二艘“行省”级不但开创了大型航母的先河,还成为了帝国海军在大战期间,特别是中前期的中流砥柱。凭借强大的航空作战能力,顽强的生命力与惊人的出勤率,“行省”级在大战中的表现可以用“老黄牛”来形容。只不过,大部分时候,充当的是“消防队员”的角色。

    当然,“行省”级并非完美无瑕。

    前面已经提到,“行省”级其实是南江舰船设计院给出的两个方案中,为了保证进度而适当简化的低配版。

    问题就在这里。

    为了能大批量建造,也为了控制成本,以及战争期间格外关键的船台时间,“行省”级大量采用成熟的技术与设备,还有很多不那么突出,准确说对正常作战使用没有太大影响的小毛病没得到解决。最为典型的就是,飞行甲板稍微短了点,在运作大型舰载机的时候显得捉襟见肘。

    针对这些问题,帝国海军再次放飞南江舰船设计院。

    简单的说,就是本着综合建造成本的设计思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通过放大尺寸与增大排水量来解决已有问题。

    这就是后来的“新行省”级。

    当然,那已是另外一种航母的故事了。

本站推荐:首长红人默读国民老公带回家惹火999次:乔爷,坏![综]金木重生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一号红人豪婿斗罗大陆续集之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蓝峰狂龙

帝国争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妖妖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闪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烁并收藏帝国争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