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官会审(三)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假太子逆袭南明最新章节!
王明这一招凌厉反击,将众人的目光,又牢牢吸引的自己身上。
包括对面那瞠口结舌的翰林刘正宗,殿中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地看这位太子表演。
王明一脸怒色,声音更满是悲愤:“惜乎!父皇梓宫未冷,徒增龙驭之怨恫;制墨未干,惟骇四方之观听!叹吾南渡来此,半点抱负未展,竟被先师罗织罪名,自困于泥淖之中。若先帝在天之灵有知,见尔等这般迫压于吾,真不知会作何等感想!”
王明说到这里,脸上神情愈发激愤,声音亦满是哀切:“现在国事蜩螗,疆土沦丧,正是壮士用命之时,正是合力对外之机。没想到,衮衮诸公,不思退敌,竟来全力对我,难道是要在此地,自戡自斗,以快贼寇乎?!”
“吾一路南下,便见河南、山东诸地百姓,痛先帝之变,哀国家之痛,皆洒涕捶胸,愿雪国耻。甚至纷纷自办白衣白冠,驱杀伪官,袭击寇卒,以报先帝之德泽。而现今诸位,未见效命以复故土,反在这里,对吾穷加逼迫,意欲致罪而后快!诸官此举,真可谓上伤先帝之明,下短忠义之气,吾今思之,心何痛哉!”
王明说到这里,故作哽咽难语之状,双眼之中,竟已是泪光闪闪动,一副悲愤难言的模样。
他这一招反客为主,主动出击,自行将水搅浑,再利用崇祯先帝与自身身份,站于道德高度,大打悲情牌,这般手段,竟是完全出乎了翰林刘正宗之所料。
当然,这出其不意又大胆果决的一招,也完全出乎了殿中其他人的预定思路。
整个殿堂内,顿是鸦雀无声,连掉了根针,都可清楚听见。
众人瞪大了眼睛,有如看陌生人一般,怔怔地看着这位太子表演发挥,脸上的表情,既是惊骇,又有惭愧。
“刘正宗!你当初不过是一名小小讲官,所授的那些课程,无非亦是之乎者也之类无用之学。这些东西,对于治家理国,对于如今险恶局势,可有半点作用!孤早就看透了,从你们这些所谓的讲官身上,学的这些酸文假醋的东西,于国于家,皆无半点助益!既是无用之学,那孤又何必去费心费力地记它作甚,岂非自寻烦恼乎!”王明直视对面那目光闪躲的刘正宗,一字一句,说得清晰有力。
“太子,这,这话岂能这般讲!要知道,先帝之所以请在下……”刘正宗急白赤眼,说话开始语无伦次。
不过,他一语未毕,王明又厉声打断:“刘正宗!不要再拿先帝来当挡箭牌了!吾且问你,你这般发问,孤就算回答正确,你若存心使坏,亦可断定孤言为谬,这般罗织之罪,孤又何以自辨?!而当时授课,仅有师徒二人,连宫人都甚少打搅,你讲的东西,出尔之口,入孤之耳,那众人又如何能知晓是非,又如何能分辨真假!”
他这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刘正宗听毕,脸色已是煞白,窄长的额头上,更是有冷汗涔涔渗出。
而旁边的人,又开始纷纷交头接耳,很多人脸上,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状。
是啊,太子说的没错,如果刘正宗居心不良,定要置太子于死地,那在无法证伪的情况下,他若要陷害王明,岂非全凭他一张鸟嘴说了算么?
而刘正宗这家伙,现在效命新主,正思要如何表现,他若暗奉皇命,来加害太子,又岂非是必然之事么?
王明这般反击,十分凌击而极有条理,刘正宗张口结舌,一时间愣在原地,再难说出话来。
而在旁边,原本打算接着发问的另一位翰林李景濂,亦是呆住,不知道接下来,到底要问这位太子什么话才合适。
是啊,还能问什么呢?
若是回答正确,自己奉了皇命,自不会甘心,为治其罪过,定要再继续追问下去。若是回答错误,对面这位太子爷口齿伶俐,又一口咬定是自己要来陷害于他,自己又该如何辨驳呢?
这真是个难以挣脱的困境。
这一刻,刘正宗与李景濂两人,脸色复杂地互相对望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疑惑与不安。
身居浑水,安可自清,现在连自家名誉都要受损了,再会审下去,又还有什么意思?
数年不见,这位向来温顺老实,甚至可以说是内向懦弱的太子,现在竟是这般狡诈而敏锐,既懂得利用君臣名份与家国大义来指责自己,又能悄悄给自己挖下反诬陷阱,让自己置身于两难之中。
这样一位机智狡猾,能在困难局面下主动出击,反而牢牢地反将了老师一军的人物,还会是昔日那个无所作为的太子么?
就在二人尴尬不己之时,从旁听席上传来了一句问话:“敢问太子,你可知,嘉定伯是何人乎?”
王明扭头望去,见发问之人,乃是忻城伯赵之龙。
这个问题,对于读过明史的王明来说,简直就是幼稚无聊得令人发指。
王明看到,赵之龙问完后,旁边的一众旁听者,很多人脸上,亦是不以为然之色。
但是,这个问题,对于知道的人来说,确是简单到无聊,但若不知情者,却是极可能出错。
真实历史上的假冒太子王之明,就是结结实实地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最终一错再错,彻底坐实了假冒之名,最终进了大狱,成了死囚。
毕竟,这天底下,就没有外甥不知道外公是谁的道理。
“忻城伯,嘉定伯乃吾之外公,先朝母后之父,姓周名奎,这个问题,有何疑问么?”王明斜了他一眼,淡淡回道。
赵之龙哦了一声,点了点头,却又略带好奇地问了句:“太子既是从京城逃出,可知嘉定伯现在何处?现在又是何境遇?”
他的话,让王明心下一凛。
赵之龙这般问话,却是何意?
难道,这位嘉定伯周奎,竟是没有如历史上那般被流寇迫害至死,反而已逃到了江南一带了么?
王明这一招凌厉反击,将众人的目光,又牢牢吸引的自己身上。
包括对面那瞠口结舌的翰林刘正宗,殿中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地看这位太子表演。
王明一脸怒色,声音更满是悲愤:“惜乎!父皇梓宫未冷,徒增龙驭之怨恫;制墨未干,惟骇四方之观听!叹吾南渡来此,半点抱负未展,竟被先师罗织罪名,自困于泥淖之中。若先帝在天之灵有知,见尔等这般迫压于吾,真不知会作何等感想!”
王明说到这里,脸上神情愈发激愤,声音亦满是哀切:“现在国事蜩螗,疆土沦丧,正是壮士用命之时,正是合力对外之机。没想到,衮衮诸公,不思退敌,竟来全力对我,难道是要在此地,自戡自斗,以快贼寇乎?!”
“吾一路南下,便见河南、山东诸地百姓,痛先帝之变,哀国家之痛,皆洒涕捶胸,愿雪国耻。甚至纷纷自办白衣白冠,驱杀伪官,袭击寇卒,以报先帝之德泽。而现今诸位,未见效命以复故土,反在这里,对吾穷加逼迫,意欲致罪而后快!诸官此举,真可谓上伤先帝之明,下短忠义之气,吾今思之,心何痛哉!”
王明说到这里,故作哽咽难语之状,双眼之中,竟已是泪光闪闪动,一副悲愤难言的模样。
他这一招反客为主,主动出击,自行将水搅浑,再利用崇祯先帝与自身身份,站于道德高度,大打悲情牌,这般手段,竟是完全出乎了翰林刘正宗之所料。
当然,这出其不意又大胆果决的一招,也完全出乎了殿中其他人的预定思路。
整个殿堂内,顿是鸦雀无声,连掉了根针,都可清楚听见。
众人瞪大了眼睛,有如看陌生人一般,怔怔地看着这位太子表演发挥,脸上的表情,既是惊骇,又有惭愧。
“刘正宗!你当初不过是一名小小讲官,所授的那些课程,无非亦是之乎者也之类无用之学。这些东西,对于治家理国,对于如今险恶局势,可有半点作用!孤早就看透了,从你们这些所谓的讲官身上,学的这些酸文假醋的东西,于国于家,皆无半点助益!既是无用之学,那孤又何必去费心费力地记它作甚,岂非自寻烦恼乎!”王明直视对面那目光闪躲的刘正宗,一字一句,说得清晰有力。
“太子,这,这话岂能这般讲!要知道,先帝之所以请在下……”刘正宗急白赤眼,说话开始语无伦次。
不过,他一语未毕,王明又厉声打断:“刘正宗!不要再拿先帝来当挡箭牌了!吾且问你,你这般发问,孤就算回答正确,你若存心使坏,亦可断定孤言为谬,这般罗织之罪,孤又何以自辨?!而当时授课,仅有师徒二人,连宫人都甚少打搅,你讲的东西,出尔之口,入孤之耳,那众人又如何能知晓是非,又如何能分辨真假!”
他这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刘正宗听毕,脸色已是煞白,窄长的额头上,更是有冷汗涔涔渗出。
而旁边的人,又开始纷纷交头接耳,很多人脸上,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状。
是啊,太子说的没错,如果刘正宗居心不良,定要置太子于死地,那在无法证伪的情况下,他若要陷害王明,岂非全凭他一张鸟嘴说了算么?
而刘正宗这家伙,现在效命新主,正思要如何表现,他若暗奉皇命,来加害太子,又岂非是必然之事么?
王明这般反击,十分凌击而极有条理,刘正宗张口结舌,一时间愣在原地,再难说出话来。
而在旁边,原本打算接着发问的另一位翰林李景濂,亦是呆住,不知道接下来,到底要问这位太子什么话才合适。
是啊,还能问什么呢?
若是回答正确,自己奉了皇命,自不会甘心,为治其罪过,定要再继续追问下去。若是回答错误,对面这位太子爷口齿伶俐,又一口咬定是自己要来陷害于他,自己又该如何辨驳呢?
这真是个难以挣脱的困境。
这一刻,刘正宗与李景濂两人,脸色复杂地互相对望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疑惑与不安。
身居浑水,安可自清,现在连自家名誉都要受损了,再会审下去,又还有什么意思?
数年不见,这位向来温顺老实,甚至可以说是内向懦弱的太子,现在竟是这般狡诈而敏锐,既懂得利用君臣名份与家国大义来指责自己,又能悄悄给自己挖下反诬陷阱,让自己置身于两难之中。
这样一位机智狡猾,能在困难局面下主动出击,反而牢牢地反将了老师一军的人物,还会是昔日那个无所作为的太子么?
就在二人尴尬不己之时,从旁听席上传来了一句问话:“敢问太子,你可知,嘉定伯是何人乎?”
王明扭头望去,见发问之人,乃是忻城伯赵之龙。
这个问题,对于读过明史的王明来说,简直就是幼稚无聊得令人发指。
王明看到,赵之龙问完后,旁边的一众旁听者,很多人脸上,亦是不以为然之色。
但是,这个问题,对于知道的人来说,确是简单到无聊,但若不知情者,却是极可能出错。
真实历史上的假冒太子王之明,就是结结实实地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最终一错再错,彻底坐实了假冒之名,最终进了大狱,成了死囚。
毕竟,这天底下,就没有外甥不知道外公是谁的道理。
“忻城伯,嘉定伯乃吾之外公,先朝母后之父,姓周名奎,这个问题,有何疑问么?”王明斜了他一眼,淡淡回道。
赵之龙哦了一声,点了点头,却又略带好奇地问了句:“太子既是从京城逃出,可知嘉定伯现在何处?现在又是何境遇?”
他的话,让王明心下一凛。
赵之龙这般问话,却是何意?
难道,这位嘉定伯周奎,竟是没有如历史上那般被流寇迫害至死,反而已逃到了江南一带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