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赵云北去亲灭魔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妖妖小说网 www.yaotxt.com,最快更新赵云最新章节!
雒阳皇宫里,新帝赵云很是勤政,他好像有使不完的精力,偶尔二半夜都会着人去找曹操来商议国事。毕竟两人的关系最好,谁让他们在交州的时候就一起共事?
对此,不管是孙坚还是刘备都没有任何异议,这样的皇帝又不抓权还能容人,多好。
一个人对自己的手下好不算什么,连仇人都可以善待,才会真正让人信服。
赵家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地方豪族到了今天大汉首屈一指的家族,连四世三公的袁家都被盖了下去,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打压甚至敌视不在少数。
人们对于武者的印象陡然好了起来,就是这一份连仇人敌人都能和睦相处的胸襟,不管在任何家族任何大佬身上都很少见到。
譬如袁绍,那是先皇为了限制交州,让其脱离军队序列,在零陵郡当太守隐然有对交州有挟制之势,今天人家是什么位置?那可是响当当的右丞相。
尽管被后来居上的曹操所压制,任谁都不敢轻视袁家和袁绍,更为钦佩的是当今皇上,他从没表现出一丝敌意,即便两人共事的时候偶有争执,那都是公事。
另一个鲜明的例子,则是颍川陈家的陈群,他和皇帝算是有夺妻之恨。
至少在曾经的陈家人眼里,荀采就是陈家内定的少主母。赵云不清楚原本轨迹里为何自家荀妮没有和陈群结合,也是迎娶的荀家荀娴。
今天,除了曾经军方的三位大佬,袁绍、杨彪、士孙瑞、荀攸赫然到齐,讨论的就是官方出现的一股暗流,对廷尉有很大意见。
按说田丰在位的时候,已经根除了不少作恶的世家,民间也是一片清明。
为何今日突然连自诩为世家一员的陈群都遭到他们的抵制?不外乎就是这些人以为作为世家出身的士子,陈群应该和田丰不一样,对世家能高抬贵手。
想不到陈群按照不少世家的话说“拿起鸡毛当令箭”,严格执行律法,可不管是世家还是平民百姓,一视同仁。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集体反水。
赵云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天地良心,他可从来没有派人暗中使坏,不曾想这家伙还是被世家抵制,事情有些难办了。
“众位爱卿,说说你们的看法吧。”他没有抛砖引玉,不然也不会坐到皇权被限制到极限的皇帝位置上,就是为了给后代做出一个表率。
“长文啊,说实话有些可惜。”曹操喟然长叹。想当初,他在西征的时候,还考虑过把陈群拉拢到西征军里面。
毕竟一支军队里除了能征善战的将校,还必须要有一大批处理日常事务的文职人员,古今亦然。甚至战后文职的工作比起作战人员来说更加重要,他们能确保部队维持战斗力。
后来考虑到陈群和老上司赵云的过节,听说其脾气强硬,不管做官还是当吏员都不讨好,自己要是拉过去,会让别人如何想?和赵家决裂么?
“当惩!”袁绍现在因为袁家内部乱成一团糟,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对朝廷上的事务反而没有了多少热情。更因为被曹操压制,十成实力发挥不出两成,低调不少。
对陈群,他没有任何好感,当初自己和赵云争锋,自然就可以保他?可惜那人不识抬举,还有什么说的?有人不满意撤了就是。
“不然!”孙坚天不怕地不怕,现在隐然成了和曹操在朝廷里对垒的存在:“上一任廷尉田大人致仕,今天又有人反对我们就撤职,朝廷的威仪何在?”
这话一出,在座的大佬们悚然一惊,大家都没有考虑到事情的本质。
“既然下面的反对声音比较大,设若继续坐在那位置上,今后做任何事情,阻力也就越大。”赵云有了一点思路:“不能说地方上的声音就不对,毕竟律法不外乎人情。”
“就是!”荀攸旗帜鲜明的拥护自己的姑父:“律法条文是死的,在执行的时候,得考虑每一个地方的情况,不能生搬硬套。”
罢罢罢,孙坚一看自己的提议被否,只好抛出了自己的人选:“我认为顾雍才能卓绝,辅佐我儿在孙公岛周围,赢得了上下的一致好评,他可以胜任这位置。”
刘备心中一凛,不少人都把自己和他作比较,吃亏的是,手下在军事上真还没有啥人可以拿得出手,最后白白让朝廷得了便宜。
就算廖立担任侍中、鸿都门学祭酒,军队的掌控权利,早就到了黄忠手里。
他大摇其头:“不然,目前还没有人能挟制孙策将军,顾雍一走,岂不是让他独大?”
刘备也算是豁了出去,自己得不到好,也不可能让孙家落得好处,更点出孙家父子在孙公岛上的野心,说得其他人都望了过去。
孙坚脸上盖不住,想不到同在南方用兵,刘备却把矛头对准自己。
荀攸心里一喜,脸上毫无表情地说道:“我觉得还是卫觎比较适合。”
赵云暗叹,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南北之争,也罢,就看看大家的态度。
哪怕顾雍是自己岳父蔡邕的弟子,在中原人眼中,不过是一个南方人。
“甚好,”士孙瑞点头称赞:“卫家从卫青卫子夫以后,族人家学渊源,底子甚厚。此子对律法的研究,甚为精通,至少我不曾听说别人比他更为合适。”
旁边的杨彪就有些尴尬了,他年龄除了曹操是第二大的,这些年来始终不显山不露水。刚才他也想到的是同一个人,没想到只是迟了那么一瞬,就失去了先决权。
“何不是郭缊?”袁绍也想争一争:“其父郭全曾为大司农,其子为西征军后起之秀。”
这不啻于将了曹操一军,总不能说郭淮不是你的嫡系你就不表态吧。
而且袁绍本身就是世家的代表,在他眼里,家世显然比其他的重要。河东卫氏固然历史上比较显赫,仅仅是历史而已。那时候袁家都不知道在哪儿插秧呢。
其他人正要说话,老态龙钟的贯忠疾步走了进来,把一份急件轻放在赵云面前。
对于这个幸存的老太监,赵云心有怜惜,不想让其在这么大的岁数还继续操劳。
可贯忠打小就被送到宫里,除了宦官这个职业,啥都不会。他还担心自己和其他宦官一样,离开了自己的位置会遭到不测。
对此,赵云也没办法。就像是赵忠一样,多大的岁数了,非得要在交州赵家管理一些杂事,他年纪都八十多岁,眼看要入土的人,闲不下来。
看到情报,赵云面色一变:“众爱卿,北方元帅戏志才遇到了魔教,我要亲自前去。”
“今日朕就独断专行一回,卫觎继任廷尉,原廷尉陈群任尚书、太学祭酒,原祭酒刘虞致仕,封安乐公。”
“朕离开后,大家有事情不能形成一致,可以举手表决,多者为胜。”
说完,人已不见,飞向北方。
雒阳皇宫里,新帝赵云很是勤政,他好像有使不完的精力,偶尔二半夜都会着人去找曹操来商议国事。毕竟两人的关系最好,谁让他们在交州的时候就一起共事?
对此,不管是孙坚还是刘备都没有任何异议,这样的皇帝又不抓权还能容人,多好。
一个人对自己的手下好不算什么,连仇人都可以善待,才会真正让人信服。
赵家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地方豪族到了今天大汉首屈一指的家族,连四世三公的袁家都被盖了下去,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打压甚至敌视不在少数。
人们对于武者的印象陡然好了起来,就是这一份连仇人敌人都能和睦相处的胸襟,不管在任何家族任何大佬身上都很少见到。
譬如袁绍,那是先皇为了限制交州,让其脱离军队序列,在零陵郡当太守隐然有对交州有挟制之势,今天人家是什么位置?那可是响当当的右丞相。
尽管被后来居上的曹操所压制,任谁都不敢轻视袁家和袁绍,更为钦佩的是当今皇上,他从没表现出一丝敌意,即便两人共事的时候偶有争执,那都是公事。
另一个鲜明的例子,则是颍川陈家的陈群,他和皇帝算是有夺妻之恨。
至少在曾经的陈家人眼里,荀采就是陈家内定的少主母。赵云不清楚原本轨迹里为何自家荀妮没有和陈群结合,也是迎娶的荀家荀娴。
今天,除了曾经军方的三位大佬,袁绍、杨彪、士孙瑞、荀攸赫然到齐,讨论的就是官方出现的一股暗流,对廷尉有很大意见。
按说田丰在位的时候,已经根除了不少作恶的世家,民间也是一片清明。
为何今日突然连自诩为世家一员的陈群都遭到他们的抵制?不外乎就是这些人以为作为世家出身的士子,陈群应该和田丰不一样,对世家能高抬贵手。
想不到陈群按照不少世家的话说“拿起鸡毛当令箭”,严格执行律法,可不管是世家还是平民百姓,一视同仁。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集体反水。
赵云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天地良心,他可从来没有派人暗中使坏,不曾想这家伙还是被世家抵制,事情有些难办了。
“众位爱卿,说说你们的看法吧。”他没有抛砖引玉,不然也不会坐到皇权被限制到极限的皇帝位置上,就是为了给后代做出一个表率。
“长文啊,说实话有些可惜。”曹操喟然长叹。想当初,他在西征的时候,还考虑过把陈群拉拢到西征军里面。
毕竟一支军队里除了能征善战的将校,还必须要有一大批处理日常事务的文职人员,古今亦然。甚至战后文职的工作比起作战人员来说更加重要,他们能确保部队维持战斗力。
后来考虑到陈群和老上司赵云的过节,听说其脾气强硬,不管做官还是当吏员都不讨好,自己要是拉过去,会让别人如何想?和赵家决裂么?
“当惩!”袁绍现在因为袁家内部乱成一团糟,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对朝廷上的事务反而没有了多少热情。更因为被曹操压制,十成实力发挥不出两成,低调不少。
对陈群,他没有任何好感,当初自己和赵云争锋,自然就可以保他?可惜那人不识抬举,还有什么说的?有人不满意撤了就是。
“不然!”孙坚天不怕地不怕,现在隐然成了和曹操在朝廷里对垒的存在:“上一任廷尉田大人致仕,今天又有人反对我们就撤职,朝廷的威仪何在?”
这话一出,在座的大佬们悚然一惊,大家都没有考虑到事情的本质。
“既然下面的反对声音比较大,设若继续坐在那位置上,今后做任何事情,阻力也就越大。”赵云有了一点思路:“不能说地方上的声音就不对,毕竟律法不外乎人情。”
“就是!”荀攸旗帜鲜明的拥护自己的姑父:“律法条文是死的,在执行的时候,得考虑每一个地方的情况,不能生搬硬套。”
罢罢罢,孙坚一看自己的提议被否,只好抛出了自己的人选:“我认为顾雍才能卓绝,辅佐我儿在孙公岛周围,赢得了上下的一致好评,他可以胜任这位置。”
刘备心中一凛,不少人都把自己和他作比较,吃亏的是,手下在军事上真还没有啥人可以拿得出手,最后白白让朝廷得了便宜。
就算廖立担任侍中、鸿都门学祭酒,军队的掌控权利,早就到了黄忠手里。
他大摇其头:“不然,目前还没有人能挟制孙策将军,顾雍一走,岂不是让他独大?”
刘备也算是豁了出去,自己得不到好,也不可能让孙家落得好处,更点出孙家父子在孙公岛上的野心,说得其他人都望了过去。
孙坚脸上盖不住,想不到同在南方用兵,刘备却把矛头对准自己。
荀攸心里一喜,脸上毫无表情地说道:“我觉得还是卫觎比较适合。”
赵云暗叹,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南北之争,也罢,就看看大家的态度。
哪怕顾雍是自己岳父蔡邕的弟子,在中原人眼中,不过是一个南方人。
“甚好,”士孙瑞点头称赞:“卫家从卫青卫子夫以后,族人家学渊源,底子甚厚。此子对律法的研究,甚为精通,至少我不曾听说别人比他更为合适。”
旁边的杨彪就有些尴尬了,他年龄除了曹操是第二大的,这些年来始终不显山不露水。刚才他也想到的是同一个人,没想到只是迟了那么一瞬,就失去了先决权。
“何不是郭缊?”袁绍也想争一争:“其父郭全曾为大司农,其子为西征军后起之秀。”
这不啻于将了曹操一军,总不能说郭淮不是你的嫡系你就不表态吧。
而且袁绍本身就是世家的代表,在他眼里,家世显然比其他的重要。河东卫氏固然历史上比较显赫,仅仅是历史而已。那时候袁家都不知道在哪儿插秧呢。
其他人正要说话,老态龙钟的贯忠疾步走了进来,把一份急件轻放在赵云面前。
对于这个幸存的老太监,赵云心有怜惜,不想让其在这么大的岁数还继续操劳。
可贯忠打小就被送到宫里,除了宦官这个职业,啥都不会。他还担心自己和其他宦官一样,离开了自己的位置会遭到不测。
对此,赵云也没办法。就像是赵忠一样,多大的岁数了,非得要在交州赵家管理一些杂事,他年纪都八十多岁,眼看要入土的人,闲不下来。
看到情报,赵云面色一变:“众爱卿,北方元帅戏志才遇到了魔教,我要亲自前去。”
“今日朕就独断专行一回,卫觎继任廷尉,原廷尉陈群任尚书、太学祭酒,原祭酒刘虞致仕,封安乐公。”
“朕离开后,大家有事情不能形成一致,可以举手表决,多者为胜。”
说完,人已不见,飞向北方。